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探究论文

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探究论文

4

2024-05-23 13:43:50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文章在相关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首先说明了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然后从确定课程目标、构建课程内容、开展课程实践、深化课程反思、推广课程成果五个方面提出了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最后阐述了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

  摘要:文章在相关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首先说明了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然后从确定课程目标、构建课程内容、开展课程实践、深化课程反思、推广课程成果五个方面提出了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最后阐述了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中药制剂校本课程,中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1]二十四节气来源于中国的星象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成果。目前,有关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多侧重于小学、初中等领域[2-3],中职领域的研究少之又少[4]。同时,中职药剂专业在校本课程开发上仍是一片空白。

  中药制剂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5]。为了让药剂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中药制剂相关内容,传承中药传统文化,中职学校要与企业协同合作,优化传统中药制药技术项目内容,进而开发校本课程。基于此,本文拟以中职药剂专业为例,对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加以探究,以便拓宽药剂领域知识体系,进而丰富职业教育内涵。

  一、相关研究背景

  本部分主要从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中药制剂课程开发两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论述。

  (一)关于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的研究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二十四节气”和“校本课程”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共出现了期刊论文42篇,其他论文3篇。其中与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研究有关的论文共9篇,其大致可分为三个方向:基于某一具体学科的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基于多种学科的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和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策略。目前来看,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有很多,内容也很多样,如气象气候、民俗言语、起源发展、文化传承与保护、社会教育等。随着2016年申遗成功后,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相关论文数量更是急剧上升。

  (二)关于中药制剂课程开发的研究

  为了解国内关于中药制剂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笔者以“中药制剂”为主题词在知网系统进行了高级搜索,设定期刊来源为CSSCI和核心期刊,设定论文发表时间为2009—2022年,最终检索获取到493篇中药制剂的论文,其中有246篇中药制剂课程相关论文,且主要聚焦中药制剂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仅有1篇论述了中药制剂课程开发,即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立足中药制剂岗位群需求制定课程标准,以中药制剂一线品种为依托优化教学内容,基于中药制剂生产工作过程构建教学环节,并进行了人员、文件、物料、环境和设备的模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11.png

  二、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中医药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历史瑰宝,在我国医疗事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如今,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医药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将二十四节气融入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激发学生对节气文化的兴趣,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够为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探索提供新的方向,进而能够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

  (二)有利于助推药剂专业“三教”改革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三教”改革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6]。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深入推进“三教”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7]。新时代,国家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而“三教”改革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二十四节气,对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进行开发,能够助推药剂专业“三教”改革。“三教”之一的教师改革方面,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是最重要的主体,且通过汇聚研、校、企三方力量,组建以“行业专家引领、校企技术骨干协同”的课程开发团队,开展广泛的调研论证、实践,能够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教材改革方面,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厘清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中药剂型制备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行知识重构,并整合丰富的课程资源,能够拓展教材内容;教法改革方面,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基于校园、药园、家园“三园地”进行课程设计,突出知行合一,并将“教“与“学”紧密联系,能够丰富教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最终提升专业素养。

  (三)有利于培育“文化素质+职业技能”高素质人才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8]。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培育技能型人才,更要培育“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相融合的高素质人才。当前,中职中药制剂课程往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了文化和理论的整合。对此,基于二十四节气,开发中药制剂校本课程,有机融入节气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传统文化知识,能够丰富课程内涵,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理解,提升其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豪感,且能够使学生注重中药剂型制备的规范操作,并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育,最终促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育。

  三、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

  当前,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中职药剂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以教学模式改革为形式的改革老路出现了动力不足、缺乏特色的问题。因此,要利用健康、文化与教育大推进的背景,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文化与技术、素养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形式,倒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本课题立足培养新时代高素质药学技术技能人才,结合OBE理念,提出了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开展专题调研,确定课程目标

  有别于其他学科,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突破本土文化融入不够、项目制备不够科学、学习兴趣难以调动三个问题,努力实现“一课三化”的课程目标。“一课三化”是指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思想引领“本地化”、技能培育“专业化”、学习方式“个性化”。为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笔者所在课题组开展了多元化的主题研讨活动。一是关于“本地化”的研讨,要求主动对接当地中医药学会,深入研讨本地医药文化融入教材开发;调研本地气象台,了解本地气候特征,探讨二十四节气与农耕、养生文化的联系。二是关于“专业化”的研讨,要求汇聚“高校—社会—企业”三方力量,与各方专家共同研讨二十四节气与中药本草、剂型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厘清二十节气与中医养生、中药、中药制剂生产之间的关系,重构校本课程框架。三是关于“个性化”的研讨,即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题组成员联合药企、社会中医药团体共同举办医药手工创意大赛,这样“聚众智,纳众慧”,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节气与中医药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学以致用,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创造出蕴含文化标识的创意作品参赛,如中草药面膜、艾草薄荷膏、山楂丸、枇杷膏、药用香囊、药枕等,最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厘清内在关联,构建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是实现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关键步骤。因此,应围绕“节气+中药制剂”的主题,将传统节气文化与中药制剂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课题组结合调研数据分析,总结“一课三化”的专题研讨成果,与中医药专家反复研讨论证,厘清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中药剂型制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按照中医理论“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春(养肝)、夏(补心)、长夏(健脾)、秋(润肺)、冬(补肾)—二十四节气养生中医药—推荐制备剂型”整体逻辑确定课程框架,形成了“二十四节气+中药制剂”校本课程教材目录。之后,通过查阅专业文献,完成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五大项目,汤、丸、露、膏酒等二十四种剂型及二十四项任务的校本课程教材编写,有效构建了课程内容。

  (三)创设教学场景,开展课程实践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中职药剂专业要创设教学场景,开展课程实践,如此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同时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9]。“三园地”即校园、药园、家园,是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实践的三个主要教学场景。课题组根据调研数据分析,结合学情,以中药制剂为实践内容,在校园、药园、家园里开展教学,初探“一课三园地”校本课程实践。一是在校园,学生可以进行制剂实践,从中学习不同药材的加工技术和制剂方法,如进行天竺葵手工皂、午时盐、到手香薄荷膏、迷迭香纯露、水陆二仙丹、生发酊、薯蓣丸、香囊、中医药香道的制备。二是进药园,组织学生前往校外本草园探索基于“二十四节气+中药制剂”的教学实践研究,这样学生可以亲自体验药材的种植、采集过程,并了解不同节气下药材生长的特性。三是回家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潜心构思、动手创作,踊跃参加校级医药手工创意大赛,且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校本课程资源。

  (四)剖析多方评价,深化课程反思

  结合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评价意见,课题组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的实践反思,从课程内容、教学组织两个维度入手及时进行反思。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根据节气养生要点,从“本地化、专业化、个性化”三个层面综合考虑,不断匹配校准,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组织的落实上,可根据教学任务需要,在校园、药园、家园等多个场景进行课程实践,并及时记录课程开展过程。由此,在实现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地域性,教学组织的适配性、趣味性的基础上,培养出具备“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新时代高素质药学技术技能人才。

  (五)辐射其他学段,推广课程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10]课题组在完善中职药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传承非遗节气文化”“传承中医药文化”两大思政教育主题,以基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为传承载体,逐步将课程成果推广到其他学段,积极探索“幼—小—初—职”一体化德育体系,同时在呈现地域亮点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品牌。具体来说,在纵向方面,依据不同学段的年龄和认知特征,逐步推进学前生活化、小学故事化、初中主题化、中职项目化,以构建各学段之间的衔接体系;在横向方面,让“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将基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落实到生活的每时每刻、每一件事、每一个活动之中。

  四、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

  (一)首次将二十四节气与中药制剂进行融合

  二十四节气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综合了天文学、气象学、物候等多方面的知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基本特征。传统的职业教育往往侧重技能的培训和实践操作,而较少涉及文化素养的培养。而在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中引入二十四节气,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视角。笔者认为,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健康中国和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引,将二十四节气引入药剂专业,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助力培育兼具文化素养与中药制备技能的教师,使他们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同时,这不仅填补了中药制剂课程内容中关于传统文化的空白,还拓宽了药学专业知识体系,进而丰富了职业教育内涵。另外,这种结合将传统文化知识与现代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界限,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教育体验,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认知和专业素养。

222.jpeg

  (二)提出了一种较为成熟完善的课程开发模式

  本课题结合OBE理念,将二十四节气文化引入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一种较为成熟完善的课程开发模式,以培育具有节气养生理念与中药制备技能的高素质药学技术技能人才。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课程理念先进,即融合OBE理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深度渗透;二是研究维度全面,课程内容与教学组织纵深协同并行,通过厘清二十四节气与中药制剂的内在关联确定教学项目,并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设计课前导学、课中助学、课后研学三环节,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形成“知节气、学技能、会传承”的教学模式,最终推进了教学变革,落实了人才培养;三是教学空间多样,重塑校园、药园、家园“三园地”学习空间,使学生通过校园实训环境进行中药制剂制备,并利用药园识别节气中医药,进而反哺家园里的家人,使其学会中医药养生之道;四是评价体系多元,基于“成果秀、平台考、同伴帮、教师评”四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实现了评价的过程化、个性化。概言之,结合OBE理念的成果导向“五步骤”(确定课程目标、构建课程内容、开展课程实践、深化课程反思、推广课程成果),做到了逻辑分明、层层递进,使得校本课程开发更加生动和贴近实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激发了教师自身内动力,突破了课程教学瓶颈,还可进一步辐射至其他学段,最终形成突显地方特色的德育品牌。

  (三)实现了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使学生实现了跨学科学习。即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生不仅学到了中药制剂的专业知识,还能了解到与气象、农业、历史等相关的知识。这种跨学科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广泛的知识体系,也能够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最终促进他们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具体实施时,教师应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开展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教学,就是本着“透过节气了解中药、透过中药了解文化”的系统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节气对应的气候特点、季节变化及其与中药制剂制备的关联性,这样便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培养他们从不同学科领域出发细致观察、深入探究、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同时也能拓宽学生对传统文化与中药制剂专业知识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并使其了解“不同节气的治疗用药有讲究”,从而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进而形成跨学科综合能力,最终成长为兼具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新时代高素质药学人才。

  五、结语

  基于二十四节气进行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职业教育创新的体现,也是对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融合的一次积极探索。本课题积极响应新时代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呼唤,结合中职药学专业,将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融入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充分考虑本地文化的融合度、技能传承的规范性、课程设计的个性化,经充分调研论证、教学实践,设计了一套包含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文化体验的综合课程框架。实施后的效果表明,校本课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因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独创性,其项目与医药相关,且涉及中医学理论、药物制剂等多学科,对专业要求较高,故要对课程构架反复斟酌,将其科学性、可行性、可推广性等予以考量,以便做精做细。目前,课题组初步完成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药制剂课程开发,展望未来,这种基于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可以考虑将这种模式扩展到其他学段。其次,这种模式的推广需要更多的资源和研究作为支持,包括专业教材的编写、教师培训及教学方法的研究。概言之,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职中药制剂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对职业教育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之后,课题组将进一步深化课题调研,为课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强化课程实践,以便为新时代中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高素质药学人才培养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于翠杰.小学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3]付梅.“二十四节气”在初中生物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9.

  [4]吴雪.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开发实践[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0.

  [5]贾永艳,徐翠珊,祝侠丽,等.PBCL教学法在药物制剂专业中药制剂专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24):5-7.

  [6]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1-24)[2023-12-24].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21-10-12)[2023-12-24].https://www.gov.cn/zhengce/2021-10/12/content_5642120.htm.

  [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23-12-24].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9]杨东生,钟文婷,王立英,等.基于校企合作的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4,10(1):95-98.

  [10]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