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生态美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论文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生态美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论文

1

2024-05-23 11:31:44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生态美育的价值意蕴,然后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生态美育的现实困境,最后论述了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生态美育的优化对策。

  摘要: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生态美育的价值意蕴,然后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生态美育的现实困境,最后论述了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生态美育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生态美育,乡村振兴,高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与政策都强调了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将大学生培养成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者,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破解乡村人力资本开发困境,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2]。生态美育是美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形态,通过运用生态美学的思想观念涵养学生对自然的审美态度与情感,可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爱护环境,进而提高其生态审美素养。

  乡村振兴背景下,在高校开展生态美育,能够引导大学生对自然、对乡村有正确的审美与思考,涵养大学生对乡村自然景观、乡村风物的正向情感与关怀,做到“爱农、知农、为农”,让他们愿意走近乡村、留在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从而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基于此,本文探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生态美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以期培养出具备生态审美、生态情怀、关爱生命的优秀人才。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生态美育的价值意蕴

  以生态美育激发大学生从审美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乡村自然景观、乡村风物、乡村关系的美感与生态的重要性,对乡村有正确的认知和判断,能帮助大学生增强乡村振兴的发展信心,提振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使其自觉投身乡村建设,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后备人才,为实现“诗意的栖居”的美好生活愿景不断奋斗努力,如此一来,既能够实现大学生成人成才的个体发展目标,又能兼顾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终极关怀,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意识觉醒——增强大学生自觉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情感认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自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胜利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后脱贫时代,通过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的繁荣和阻止农村返贫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具生机活力、积极向上的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乡村作为广阔天地,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抱负和实现梦想的舞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将思政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帮助大学生体味与感悟党对乡村振兴建设的决心和磅礴力量,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和推进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价值指向。而通过生态美育,可促使大学生在对自然生态的感受和深刻接触中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在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动阐释和解读中掌握生态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对国家建设的筚路蓝缕发展历史的学习中唤醒使命责任,从而引导大学生牢记我国的历史,从民族发展史和时代脚步中汲取精神动能,进而深入了解、理解、认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自身使命,增强对家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情感认同,自觉形成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行为习惯,主动参与乡村振兴,为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注入青年力量。

  (二)躬身入局—填补乡村振兴实施中人才供需缺口的现实需要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乡村与城市在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等现实条件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乡村留不住人才。很多人只是把乡村工作当作一个跳板和经历,人才流失是乡村人才队伍的常态。高校肩负人才培养的使命,要贴合乡村振兴的需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有能力、能吃苦、上手快、留得住的乡村振兴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因此,有必要通过生态美育消解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个人主义,让他们领悟自然之美,提高思想觉悟,正确认识与读懂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政策,深刻认识到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乡村能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以此激发其内生动力,使其主动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本领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与实践能力,坚定建设乡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以及强农兴农的理想信念,从而成为“爱农、知农、为农”的高素质复合人才,进而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主动作为,为乡村振兴赋能。

111.jpeg

  (三)同频共振—推动乡村振兴与立德树人的互动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3]。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要思考如何构建立德树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推进路径,如何在回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同时解决好、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将生态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找准育人导向,开展生态教育、生命教育、审美教育,可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与生态责任感,让大学生深入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在乡村生活中修炼审美境界,拥抱生态,正视环境问题,主动转变观念,形成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爱乡恋土的家国情怀,自觉成为乡村环境的保护者、乡村振兴的建设者、乡村发展的受益者,以蓬勃向上的积极性、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生生不息的主动性,不断推进乡村振兴。这样,在涵养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还能使大学生认识到乡村这一广阔平台为他们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时代机遇和作为天地,进而坚定为乡村建设发展服务的信心,主动做到“爱农、知农、为农”,助力乡村振兴。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生态美育的现实困境

  (一)“空心病”冲击下生态美育主体产生精神危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多种社会思潮产生激烈斗争,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文化汇集形成了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尤其是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的不断传播,影响着’00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导致大学生“空心病”日益严重。个人主义、重利轻义、精致利己主义等价值观不断啃噬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躺平”观念、佛系心理持续内耗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正向价值观念与负面价值情绪持续在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博弈,加剧了大学生的迷茫与“空心病”。对物质和享乐的追求已不能填补大学生精神的空缺,加之生态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也让大学生的精神缺乏可以支撑的物质基础。信息时代背景下,洪流般涌来的多元化价值观、日趋严重的精神内耗在逐步消解、打碎大学生原有的精神世界理性秩序,不断加剧着生态美育主体的精神危机。而生态美育旨在教育引导大学生建立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价值观,摒弃个人至上的思想,让大学生形成对社会、对自然的关怀,但大学生的精神危机导致生态美育的开展存在吸收慢、教育对象边缘化和存在“真空区”的现象。

  (二)传统家庭观念与生态美育“平面化”教育的冲突和博弈

  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不完善、极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年龄阶段,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方向[4]。大多数城市和农村家长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都还相对保守,期望孩子毕业后能留在城市工作,不要在偏远的乡村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涌现的“考公热潮”,也反映出传统家庭追求稳定职业的取向。家庭环境是培养大学生健全、完善人格的重要场域,但传统落后的家庭观念让大学生不愿意接近乡村、投身乡村。此外,当前国内生态美育开展模式较为单一、扁平,缺乏系统性的生态美育教育体系,仅仅停留在对教育内容的简单说教与输出上,缺乏对生活、对自然的紧密贴合与实践,导致教育对象对生态美育知识缺乏深度的吸收与理解,难以瓦解大学生内心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影响,进而使生态美育难以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三)城乡发展差异下生态美育开展的硬件约束

  城乡融合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然而,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即乡村与城市在基础设施、医疗制度和教育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明显存在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分化,让大学生趋向于向生产要素丰富、资源优势明显的城市流动,导致城市对农村地区产生了虹吸效应。在这一形势下,高校开展生态美育受到硬件约束。一方面,受人力资源的约束。高校开展生态美育需要更多大学生的参与和支持,但城乡发展差距让更多的大学生对生态美育认识不足、有所忽视。另一方面,受基础资源的约束。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是高校美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基本条件,但城乡空间结构失调和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导致高校开展生态美育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开展生态美育的优化对策

  社会认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他认为个体行为的生成来自个体行为、主体社会认知和社会环境三者间的相互影响,个体行为取决于个体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的过程,其中主体社会认知发挥了关键作用,即人们思考自身和社会性世界,并通过选择、解释、识记和使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主体认知与社会环境交互影响。在社会认知理论视域下,开展生态美育,可帮助大学生实现“知农、爱农、为农”,同时可引导大学生正确审视自然之美,帮助大学生通过观察模拟、符号运算等获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乡村环境的认知,进而在生态美育相关实践体验中生成热爱生态、热爱乡村的情感。从生态美育的视角出发,应使生态美育的教育主体正确认知与生态密切相关的乡村,产生对乡村的爱护、认同,进而不断激发大学生的爱农行为,使其主动投入乡村振兴建设。

  (一)启智润心:开阔生态美育视野,生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与审美观

  生态美育承担着增强大学生生态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生态认知,从而生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与审美观,自觉投身环境保护与乡村环境建设的责任,对此,教师可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提炼人文社科课程中的生态美育元素。人文社科课程中蕴含大量的生态美育元素,教师要识别并提炼其中的教育元素,发挥已有课程的生态美育功能,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生态审美取向,让学生对生命充满热爱与敬畏。比如,形势与政策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存在的“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重要的制度与重要论述,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育元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重要关系,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类依赖于自然,只有美好的自然环境才能让人类延续生存发展这一重要命题,并教育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生态文明观,认识到生态文明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衣食住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不断提升与涵养大学生对环境的热爱及追求环保的思想自觉。二是将生态美育要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要注重生态思维、生态审美与生态伦理培养,同时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态美育元素的挖掘和融入,如理工类学科教师在教学时,要强调实验、设计、施工中对环境的保护,突出生态法律知识,培养具有“绿色发展思维”的理工类人才;人文社科与经管类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要注重渗透生态道德,在关注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同时,具备可持续的眼光,培养具有生态大局观的现代人才。另外,在专业实践中,教师要强调与生态美育的协同推进,在解决专业问题时引导学生树立系统思维,注重对生态伦理与生态审美的塑造,使学生在吸收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美育。概言之,教师要因材施教,关注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注重生态、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丰富专业课程教学中生态美育的教学内容,不断提升学生对环境发展的感受力、审美力、共情力,最终培养出一批既有高水平专业素养又具备生态审美、生态情怀的优质人才。三是打造生态美育课程体系。开设具备生态美育功能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包括生态文学、环境伦理学、生态艺术学等相关课程,形成围绕生态文明观教育、生命审美培育的多样化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如开设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的生态思想、解读国家生态文明法规等公选课程;开设绿色发展与创新创业、可持续生态学、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等专业课程,纳入乡村政策、基层治理、村委运行及机制建设等内容。另外,要突出专业教育中的生态美育,即在专业学习中穿插生态文明要素,为学生具体实践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高校团委、学工部门作为第二课堂开展的补充力量,要注重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生态文明实践的机会与平台,让学生既能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生态美育,也能在课外实践中走进自然、走进乡村。通过“两个课堂”的教学,使学生树立乡村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的观念,进而成为学会审美生存的一代新人,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知行合一:加强课外联动协同,推动大学生产生生态行为

  推动大学生产生生态行为,使其自觉投入乡村振兴,核心在于以下三点。一是打造校内“小课堂”,营造浓厚的美育氛围。生态美育的开展不仅需要课堂教学,还需要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环境濡染。高校应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立足生态美学的角度塑造校园生态景观、文化小品、生态宣传栏,让学生在每日必经之路、不经意的校园角落中发现生态美,涵养生态审美,浸润、感染、熏陶大学生的内心。同时,突出显性教育的作用,具体可将生态美育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校内实践、团学活动,同时举办生态美学讲座、乡村振兴知识竞赛、乡村主题辩论赛等,另外还可组织环保志愿服务、绿色观影等活动,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学生在校园活动中施展才华、表现自我,以提升开展生态美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可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突出乡村创业经验交流、“三农”技能培训,推动具有乡村振兴意义的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孵化,营造浓厚的服务乡村振兴氛围。二是融入生态“大课堂”,深入乡村振兴一线。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5]高校可通过学工、团学和教学协调作用,整合课堂教学资源与校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乡村、深入乡村、改造乡村的机会与平台,使其在乡村风物、乡村环境中真切感受生态之美。高校应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活动和“三下乡”活动中突出对生态美育、乡村建设的宣传引领,让学生在互动参与、亲身体验中寻找“活教材”[6],欣赏大自然的生命之美,认识乡村舞台的无限可能。同时,充分挖掘毕业实习、调研活动、创新实践、访企拓岗中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机会要素,开发利用生态美育实践资源,如调研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建设思路、乡村治理规划等,让大学生在生态美育的“大课堂”中不断增强对生态环境、对乡村的情感,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助力解决乡村人才流失、素养亟须提升的问题[7]。三是联动校地“大平台”,搭建生态美育“倍增器”。深入开展生态美育,培育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离不开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的支持与保障。高校要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研学基地,推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孵化、“美丽乡村行”建功行动,让大学生在政府的支持下,深度参与、了解生态之美、乡村之美,消解大学生对乡村的误解与隔阂。政府部门要致力于挖掘已有美育资源,打造生态美育平台。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导致国内各个区域的生态美育水平也存在差异,而增强区域间的美育联动,依托森林公园、自然风景区、名胜古迹等场所开展有助于生态美育的宣传互动、公益活动,构筑生态美育人才高地,充分发挥公共场所、各类设施阵地的育人作用,可实现社会生态美育的“倍增效应”。

222.jpeg

  (三)笃行致远:健全完善制度保障,深化生态美育认知

  为大学生与乡村实现双向“奔赴”创造机遇、提供坚实保障是使大学生服务乡村、扎根乡村的关键[8],基于此,应健全制度以强化生态美育。一是完善生态美育考核评价机制。将学生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活动、服务乡村建设、开展生态宣讲等相关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考核体系,认定相关志愿服务学分,规定专业教学实践中应该覆盖生态美育主题,推动实践活动和课程学习紧密结合,保证生态美育扎实推进,让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之余,充分参与实践活动,防止生态美育流于形式,让了解乡村、走进乡村的生态美育核心目的在实践中入脑入心入行。二是强化生态美育的制度保障。组建专家组,由其依据生态美育需求,立足实际,从生态美育的全过程入手,通过调研、统筹、多轮分析等一系列行动,逐步建立生态美育实施制度、生态美育监督制度、生态美育相关人员责任制度等,使每一个环节都有制度保障[9],助推生态美育工作落地。这样强化生态美育的制度保障,才能让生态美育高质量开展,让大学生在有品质、有内涵的生态美育中增强对生态环境的情感,志愿投身乡村建设。三是健全生态美育成果的正向激励评价机制。在高校内设置生态美育专项奖金,与生态实践、乡村经历挂钩,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生态美育活动,并将相关的经历、奖项与未来升职、职称评聘等人事工作挂钩[10],为巩固生态美育成果、鼓励更多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机制保障。同时,选树一批生态美育先进个人、投入乡村振兴学生代表,在良好的宣传氛围中以点带面地扩大生态美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让大学生在榜样的示范带动下树牢理想信念,扎根乡村,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发展、将个人价值实现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使大学生干得好实事、留得住乡村,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途上发挥理想信念的强大引导力、支撑力、凝聚力,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四、结语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为乡村振兴建设培养更多的“生力军”和“急先锋”。高校开展生态美育,旨在解决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流失问题,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审美能力与主动创造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让大学生能从尊重与关怀自然的角度出发,主动走进乡村、愿意留在乡村、志愿建设乡村,这样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推动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5-09-15)[2023-12-1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28/content_10196.html.

  [3]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18-09-10)[2023-12-20].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4]杨仕元,岳龙华,高蓉.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14):55-64.

  [5]《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编写组.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103.

  [6]刘经纬,黄逸萱.大学生生态美育路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2):136-139.

  [7]李姝慧,焦梦诗.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三乡工程”旅游业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4):31-38.

  [8]钱柄臻.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4):313-315.

  [9]杨杰.生态文明视域下农学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探索[J].灌溉排水学报,2023,42(1):149.

  [10]郭超妮,李艳.人才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9):3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