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EAP教师发展研究述评论文

2024-05-23 10:02:12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为了促进国内EAP教师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的成就与问题,最后对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现状进行了思考及未来展望。
摘要:为了促进国内EAP教师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的成就与问题,最后对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现状进行了思考及未来展望。
关键词:EAP教师发展;学术英语;中国知网
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呼声已久,围绕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进行的研究和探索也不断深入。学术英语即“教授英语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与开展学术研究”[1],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高等院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的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教学重点”,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用英语完成下述任务的初步能力:①听英文学术讲座;②阅读学术文献;③用英语撰写学术文章;④口头报告和讨论学术活动[2]。EAP教学改革与研究日渐成熟,但取得的效果不甚理想,且当前的大部分研究都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设计,忽略了教师这一教学主体的重要作用。鉴于此,笔者以“EAP教师发展”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对相关期刊文章进行检索,试图梳理、总结EAP教师发展的研究现状、内容和方向,归纳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为EAP发展及EAP教师发展提供借鉴,进而推动教学改革实施。
一、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现状
(一)EAP教师发展文献统计
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水平可以通过该主题下发表的相关文献水平反映出来,文献的数量、增长趋势、刊载期刊层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主题研究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文献的主题则指明了该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本文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对EAP教师发展研究有一个全面而宏观的了解,从而在此基础上对该主题研究的后续发展进行思考。
1.历年发表数量及趋势。笔者在中国知网以“EAP教师发展”“学术英语教师”等为主题搜索期刊文献,日期不限,并通过分析文献题目、摘要及关键词对搜索出的文章进行一一筛选,最后收集了53篇相关文献。这些文献的发表时间为2013—2022年,每年具体发布数量和趋势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有关EAP教师发展的文献数量整体较少,且集中在近10年,虽总体呈现出增长趋势,但随着EAP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EAP教师发展的相关文献数量并没有明显增长,这反映出EAP教师发展研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2.刊载期刊层次。对53篇论文的来源期刊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果:21篇论文刊登于大学学报,19篇论文刊登于外语类期刊,9篇论文刊登于教育类期刊,剩余4篇论文刊登于其他社科类学术期刊。按照“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分类,其中13篇论文刊登于核心期刊,剩余40篇论文刊登于普通期刊。从该数据可以看出,有关EAP教师发展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水平也有待提高。EAP教师在大学英语改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有更多的学者和权威期刊对这一话题加以关注。
(二)EAP教师发展研究内容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可知,国内有关EAP教师发展的研究主要兴起于近10年,研究方向和内容也相对固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EAP教师发展现状研究、优秀教师案例分析和教学模式探究,前两个视角重点探索面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时,EAP教师应如何应对,最后一个视角侧重探究教学模式改革,以促进EAP教师角色的发展。这三部分内容在时间上也存在一定的顺序性,EAP教师发展的相关研究始于现状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对优秀教师案例的分析和对教学模式的探究。
1.现状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困难重重,尽管不少学校都进行了多重探索和实践,但改革效果甚微,这与转型期高校英语教师面临的矛盾与挑战密不可分。正如严世清[3]表示,学术英语转型“最难以克服的难题在于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变换和自我提升”。因此,不少研究者对EAP教师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试图挖掘转型期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有关该方向的研究视角众多,卢军坪和张莲[4]从活动理论视角入手,将转型期大学英语教师面对的矛盾分为初级矛盾、次级矛盾、三级矛盾和四级矛盾,详述了转型期EAP教师可能会面对的来自学校、学生、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挑战,并针对各层级矛盾提出了解决方法。一些学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从对EAP的认知、学习意愿和教学兴致等方面切身了解EAP教师发展现状,结果发现,EAP教师存在学习意愿强但对EAP的认知有一定偏差、教学兴致不高等问题[5]。概言之,处于转型中的EAP教师同时面临自身、学校、课程资源及学生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且在短期内难以快速解决这些难题,因此EAP教师在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中举步维艰。
2.案例分析。尽管EAP教学改革成果甚微,但还是有不少优秀教师在转型期间进行了积极探索,不仅积累了教学改革经验,也为其他教师乃至整个EAP教学提供了借鉴。此种情况下,一些学者试图对已转型成功的EAP教师进行案例研究,以期给所有EAP教师以启发。例如,颜奕、张为民和张文霞[6]从活动分析的视角聚焦真实的EAP教学课堂,对优秀EAP教师进行了个案分析,该研究详细探究了优秀EAP教师对EAP的认知、对EAP教材的选择、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对课后作业的布置,为处于探索期的EAP教师提供了一个EAP教学范式。韩佶颖、张静和赵艳琳[7]则以多例个案采访的形式从教学材料与活动、教学实践、教师心理三个维度探索了EAP教师的转型原因和过程。其研究指出,教师的认知与反思是教师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改变过程中,明确EAP教学改革的定位、学生的需求和国家与课程的需求至关重要。这些案例分析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适用于所有学校的EAP教师,但是也提供了成功的教学经验,使处于转型期和迷茫期的EAP教师增强了信心。目前,优秀教师的案例分析研究数量较少,且教师所在的院校背景和面向的学生缺乏统一性,因此该研究缺乏普适性和广泛性,对此,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和英语教师在此领域内继续研究,以教学实际带动教学研究,从而促进EAP教师的发展。
3.教学模式探究。除了研究EAP教师发展现状和优秀教师案例,还有一些学者以教学模式为出发点,试图从宏观层面为EAP教学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范式。在这些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各位学者也都提到了EAP教师这一重要角色,并直接或间接地指明了EAP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郝妍焱[8]在探究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时表明,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祝丽丽[9]在探究“通用英语+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时指出,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把握教学的主导地位,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关EAP教学模式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点,即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则扮演主导、引导并不断学习发展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EAP教师的焦虑,但是这些教学模式又难免较为笼统,导致EAP教师难以获取直接的帮助,只能在这些理念下慢慢摸索。另外,这些教学模式立足的院校背景、学生英语水平及教师水平都不尽相同,因此难以形成系统性、规范化的教学模式。
二、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的成就与问题
笔者通过对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进行梳理发现,该主题的研究虽然起步晚,发展较慢,但是仍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为广大EAP教师进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表明EAP教师发展的相关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更多学者和外语教师的关注。
(一)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取得的成就
EAP教学改革在我国持续推进,但发展缓慢。此种情况下,许多学者和教师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丰富了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视角、层次众多,并以实际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推进了EAP教师发展研究,让更多学者注意到了这一主题,也给处在EAP教学转型期的教师提供了具有实践性和引导性的教学经验,同时还帮助教师厘清了EAP教学的定位、教师的角色及可行的教学模式。从笔者对所选文献的内容整理也可以看到,我国的EAP教师发展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层层递进的过程,从最开始的现状研究,到当前盛行的优秀教师案例研究和教学模式研究,学者突破了研究的迷茫期,从笼统地提出宏观建议转为进行实例分析,以期为EAP教师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按照此趋势,有关EAP教师发展的研究在未来必将结出更丰硕的果实。此外,有关EAP教师发展的研究也进一步推动了EAP教学改革。
(二)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文献统计和研究内容两部分可以看出,在我国,EAP教师发展研究还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且与EAP教学改革的重要程度相比,EAP教师发展研究远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搜集的文献研究视角众多,但不同视角之间关联度较低,且针对该主题并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像EAP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定位、EAP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及EAP教师发展需求等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权威说明,所以该主题下的一些文献作者如同摸着石头过河,是在自己或研究对象的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EAP教师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有时不适用于其他学校的教师。另外,笔者发现,多数研究都停留在现象分析阶段,较少有理论成果,导致该主题的研究理论基础薄弱,难以获得长足的发展。可以说,国内有关EAP教师发展的研究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相对薄弱,而EAP教师发展研究又是EAP教学改革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因此大力发展该主题的研究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三、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现状思考及未来展望针对以上研究结果,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EAP教师发展研究
国内对EAP的研究可追溯到1980年,且在2000—2014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通过搜索可知,这段时间发表的EAP主题文章多达112篇[10],然而有关EAP教师发展的研究到近10年才逐步兴起,且数量非常有限,这说明在我国的EAP教学改革推进过程当中,学者对EAP教师的角色有所忽略,而教师又在EAP教学改革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EAP教学改革在我国发展缓慢[11]。EAP教师在教学环境中受到教育部门、学校、课程、教材、学生、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这导致在对EAP教师发展进行相关研究时因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而困难重重,但对其中任何个一因素的研究都会推动EAP教师发展研究的整体进步,所以笔者呼吁更多学者和英语教师加强对这一主题的重视,积极进行EAP教师发展层面的研究,从而推动我国EAP教学改革[12]。
(二)明确EAP教学定位和EAP教师角色
笔者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误区,在一些EAP教师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对EAP教师提出的建议中,有一条是“EAP教师应提升自己的跨专业知识”,即要求EAP教师不仅要学习英语专业的知识,还应具有其他学科的知识背景,这就对EAP教师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使很多英语教师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胜任EAP教学,产生畏难情绪。笔者认为这一要求其实是未明确EAP教学改革定位的表现[13],本质上是一种理解误区,事实上,EAP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学术活动的能力,而非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所以EAP教师的工作重点还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这一点在优秀教师案例分析中也得到了验证,大多数EAP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即在传授学术英语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分析特定专业的文本材料。很多学者早就已经对这一点进行了阐明,但是笔者在搜集的文献中仍发现此误区反复出现,故特别在此强调,希望引起EAP教师的重视[14]。没有正确清晰的教学定位,EAP教学改革的进行只会难上加难,而EAP教师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15]。
(三)建议和措施应当细化
纵观当前有关EAP教师发展的研究,学者提出的一些建议措施都较为宏观,如加强自我学习、教师之间进行合作、与学生沟通交流等。这些宏观层面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为EAP教师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因较为笼统,可能导致EAP教师无从下手,实际操作效果难免不如人意[16]。除此之外,影响EAP教师成功转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学校、学生等主体,其他微观因素如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课堂组织方式、作业布置等,也会直接影响EAP课堂的成功与否,但这些方面鲜有讨论[17]。笔者认为只有细化建议措施、教学模式、优秀案例分析,设身处地地考虑到教师的教学实际,才能给EAP教师提供更加切实可行、更加容易落地的参考。
(四)EAP教师应主动实践
面对EAP教学改革,高校英语教师持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人认为挑战与机会并存,积极迎接改革,但也有人存在畏难情绪而持有消极否定的看法。当前,EAP教学改革已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EAP教师应该积极投身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成为EAP教师发展研究的主要践行者和推动者。一线教师作为EAP教学的主体,应该多实践,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并积极进行科研,将教学成果转换为科研成果,推动EAP教师发展和EAP教学改革[18]。目前,EAP教师发展的研究者大多并未实际进行EAP教学,这就导致一些建议和措施与教学实际之间存在差距,对此,只有EAP教师加大对该主题的关注,亲自进行教学实践和科研,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际存在偏差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科研成果转换为教学成果,进而促进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学术活动能力的提高[19]。
四、结语
EAP教学改革对于国内的外语研究者和英语教师来说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EAP教学研究及EAP视域下有关学生需求的研究已受到学术界较多关注,但在该领域中有关EAP教师发展的研究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阶段,学者对于该主题的研究缺乏重视,存在成果数量少且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也是EAP教学改革在国内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20]。对此,应该意识到,EAP教师是EAP教学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应当成为EAP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当前,有关EAP的研究除了以学生需求为主要研究对象,还应关注EAP教师发展的需求。笔者搜集的53篇文献虽从无到有地开始了对EAP教师发展的探索,并就EAP教师发展现状、优秀教师案例分析和教学模式进行了讨论,但就目前而言,这些研究仍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研究视角单一、实操性不高等问题[21]。因此,有关该主题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同时也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通过本文的梳理,希望有关EAP教师发展的研究能引起更多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从而推动该主题的研究获得更系统、更完善、更有深度的发展。另外,本文虽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当前国内EAP教师发展的研究现状,但仍存在数据收集平台有限等问题,导致结果存在局限性,后续的研究可放眼国内外两个研究环境,从国际视角对该主题进行分析,取长补短,以期为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促进国内EAP教师发展研究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鞠玉梅.国外EAP教学与研究概览[J].外语教学,2006(2):1-6.
[2]文秋芳.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1-8.
[3]严世清.《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J].当代外语研究,2017(4):32-36,109.
[4]卢军坪,张莲.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转型中的矛盾与冲突分析:活动理论视角[J].外语界,2021(4):62-70.
[5]李琼.大学英语教师学术英语需求分析[J].中国ESP研究,2021(2):43-51,114.
[6]颜奕,张为民,张文霞.优秀学术英语教师教学实践的活动系统分析[J].外语教学,2020,41(3):73-77.
[7]韩佶颖,张静,赵艳琳.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教师改变的案例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43(5):118-131.
[8]郝妍焱.EAP视角下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3):42-44.
[9]祝丽丽.“通用英语+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以菏泽学院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20,42(4):54-58.
[10]高原.“尽头在远方”: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期外语教师的困惑来源及建议[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1(1):73-80,93.
[11]蔡基刚.“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与专业教师的学术英语需求再调查[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2):48-54,92.
[12]都建颖,李伟平,李琼.学术英语教师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应用语言学杂志,2022,45(4):532-550,612.
[13]何平,邓鹂鸣.国际EAP研究二十二年(2000—2022年)分析[J].中国ESP研究,2023(2):54-65,120.
[14]孔繁霞.英国EAP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认证制度的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14(1):81-86.
[15]梁君.浅析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研究现状:基于2001—2012年国内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9(6):75-78.
[16]李伟平,都建颖,李琼,等.学术英语教师需求分析框架的理论构建[J].中国ESP研究,2021(2):52-59,115.
[17]米保富,李永.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教学转型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144-146.
[18]孙云波,冯婕.近年来国内学术英语(EAP)研究述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6):89-96.
[19]王欣,王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形势下教师转型期期间状态焦虑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2):31-38,95.
[20]林夏菲.基于EMP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应用型高校的设计与实践[J].校园英语,2023(48):97-99.
[21]张静,韩佶颖.新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下优秀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个案研究:以通用学术英语教师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20,41(1):5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