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儿童具身体验的乡土茶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实践研究论文

基于儿童具身体验的乡土茶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实践研究论文

10

2024-05-23 09:49:41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乡土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史的积淀,乡土茶文化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显著的特色。福鼎白茶文化是乡土茶文化的典型代表,挖掘其中的教育元素并将其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可以使幼儿在具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知与行、身与心的发展。文章对基于儿童具身体验的乡土茶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实践进行研究,在理清其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探寻实践原则和实践策略,希望助力幼儿在具身体验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摘要:乡土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史的积淀,乡土茶文化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显著的特色。福鼎白茶文化是乡土茶文化的典型代表,挖掘其中的教育元素并将其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可以使幼儿在具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知与行、身与心的发展。文章对基于儿童具身体验的乡土茶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实践进行研究,在理清其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探寻实践原则和实践策略,希望助力幼儿在具身体验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美育课程,乡土茶文化,具身体验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种茶、采茶、饮茶的过程中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乡土茶文化是茶文化的重要构成,将其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中,不但可以丰富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内容,增强美育课程的人文性,还可以让幼儿在与茶互动的过程中建构良好认知,形成良好品质,践行良好行为。幼儿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往往要通过对具体实物的感知、体验来建构认知。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注重身体的活动和体验。儿童具身体验与融入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之间高度契合,二者都注重儿童的身体参与,同时都倡导借助活动让幼儿健康地发展身心。因此,在建构融入乡土茶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时,教师要注重儿童的具身体验。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具身体验

  具身体验又被称作具身认知,是指个体借助身体感知和体验来探索现实世界、理解现实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身体、心理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1]。具体来说,心智活动会受到所处物理环境中情境的刺激,也会受到个体感觉、运动、情感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的刺激。在心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个体会对所处的物理环境以及身体产生反馈。所以,具身体验不仅包括直接的身体体验,还包括情绪、动机等心理体验,以及个体与环境的接触和交流。

  (二)乡土茶文化

  乡土茶文化是特定的某地域的劳动人民在生产茶、利用茶的过程中,以本地特色茶叶为载体,表达出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感情、意识形态的总和。本文研究的乡土茶文化是福鼎的白茶文化。福鼎白茶历史久远,尤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福鼎白茶文化的人文内涵不断被丰富,包括飘香茶歌、高雅茶艺、多彩茶俗以及古代先贤所流传下来的茶画、茶诗等。简言之,福鼎白茶文化是集饮食、礼仪、民俗、经济、历史为一体,融合自然美、艺术美、和谐美、技艺美、知识美、传统文化美、健康美、禅意美、民族自信美等众多文化体系。

  基于福鼎白茶文化的审美性,教师将其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可以让幼儿获得具身体验机会,通过观白茶形态之美、品白茶滋味之美、感白茶技艺之美、赏白茶文学之美、体白茶礼仪之美,认知福鼎白茶文化,感受福鼎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发展审美素养,形成文化意识。

111.jpg

  二、基于儿童具身体验的乡土茶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实践的原则

  (一)突出乡土茶文化特色

  美育课程的建构讲求独特性。福鼎白茶文化作为乡土茶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教师应当遵循突出乡土茶文化特色这一原则,挖掘福鼎白茶以及福鼎白茶文化的独特之处,建构美育课程,并运用多样的方式引导幼儿灵活地进行具身体验,使幼儿借助体验和感知来认知福鼎白茶,感受福鼎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贴近幼儿实际生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教育生活化理念,要求教师贴近幼儿实际生活实施幼儿教育。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幼儿初步认识现实世界,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幼儿可以自觉迁移生活经验,获得实现有意义建构的可能[2]。基于此,教师应遵循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原则,以幼儿的实际生活为切入点,挖掘丰富的福鼎白茶资源,并将其融入美育课程中,利用幼儿熟悉的方式引导他们进行具身体验,促使其迁移已有生活经验,深入认识福鼎白茶,感受福鼎白茶文化之美。

  (三)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

  幼儿身心发展有两大特征:一是阶段性,二是不均衡性[3]。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幼儿有不同的学习需求。美育课程重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必须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教师应在遵循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原则的基础上,挖掘适宜的福鼎白茶文化资源,诸如白茶实物、与白茶有关的文学作品、饮白茶的礼仪等,并借助以“做”为主的方式开发主题活动、区域活动、集体活动、茶园艺术活动、茶文化实践活动等美育课程活动,让幼儿获得具身体验,使其在身体的体验和感知下,尽可能地丰富对福鼎白茶的认知,感受福鼎白茶文化之美。

  三、基于儿童具身体验的乡土茶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实践策略

  (一)挖掘白茶文化资源,丰富美育环境创设

  环境是隐性的教育资源,无声无息地滋养着幼儿的身心[4]。创设美育环境是建构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幼儿具身体验福鼎白茶文化之美的直接方式。创设美育环境离不开丰富的福鼎白茶文化资源。教师应在遵循上述三大原则的基础上,着力挖掘福鼎白茶文化资源,并利用适宜的方式创设出极具美感的环境,为幼儿创造具身体验机会,推动美育课程发展。

  例如,福鼎白茶的形态是重要的福鼎白茶文化资源。不同品种的福鼎白茶形态各异,尽显美感。以白牡丹为例,这是福鼎最为知名的一款白茶,采用嫩芽和嫩叶为原料制作而成,外形似开放的花朵。再以珍珠白为例,这是福鼎白茶中颇具特色的品种,采用嫩芽制作而成,外形小巧玲珑如同珍珠般美丽。教师选取外形极具美感的不同品种的福鼎白茶,或为实物拍照,或从网络上下载图片,将其张贴到教室墙壁上。幼儿进入教室就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福鼎白茶,从而直观地感受福鼎白茶的形态美。之后,教师依托环境精心组织美育课程活动,引导幼儿继续观赏福鼎白茶,感受其形态之美。

  又如,福鼎白茶文学作品是福鼎白茶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工作者紧抓不同品种的福鼎白茶的独特性,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童谣、歌曲等,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福鼎白茶。一些文学作品虽然使用的语言简单,但从形态、味道、技艺、情感等角度全方位介绍了福鼎白茶。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认知情况,选取一些适合幼儿的福鼎白茶文学作品,如童谣《白毫银针》《白茶童谣奇古枝》等。之后,教师利用电子设备播放童谣,让幼儿沉浸在动人的旋律中,倾听、哼唱,从不同角度感受福鼎白茶的美。

  (二)组织美育课程活动,引导幼儿具身体验

  美育课程活动是美育的实践方式,是幼儿进行具体体验的载体。教师应在创设美育环境的同时,结合福鼎白茶文化资源,组织多样的课程活动,引导幼儿进行具身体验,使其获得良好发展。

  1.组织主题活动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以特定的主题为中心,通过创设相应的环境或情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实现既定教育目标的活动[5]。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美育课程和幼儿已有的认知为着眼点提炼主题,继而创设情境,组织系列活动,让幼儿获得具身体验机会,真正感受福鼎白茶的文化之美。

  例如,教师通过分析美育课程内容和幼儿已有的对福鼎白茶的认知,提炼出主题:福鼎白茶的种植。围绕该主题,教师和家长通力合作,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幼儿参观福鼎白茶种植基地,让幼儿了解“采茶—萎凋—烘干—保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依据幼儿情况和具体工作的难易程度,给予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如幼儿在采茶的过程中,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建构直观的认知,自然而然地观赏白茶的形态之美。又如,在选茶的过程中,幼儿边听边看,可以获取一些选茶技巧,也可以让幼儿品味到白茶的滋味之美。

  在整个主题活动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具身体验机会,并因此获取了丰富的福鼎白茶知识,建构了良好的认知,还利用多样的方式感受到了福鼎白茶的形态美、滋味美等,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幼儿对福鼎白茶的兴趣,夯实幼儿发展审美素养的基础。

  2.组织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进行自主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幼儿在亲身参与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合作讨论并有所发现的活动。幼儿园的美育应贯穿五大区域活动,教师可以美育课程内容为基础,以五大领域为落脚点,采用多样的方式引导幼儿体验活动,使他们亲身感受各种美。

  例如,在美工区,教师为幼儿呈现纸盒、丝带等,鼓励幼儿与小伙伴合作制作精美的茶叶包装盒。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脑海中想象各种各样的美丽画面,并主动与小伙伴进行交流。由于个性差异的影响,幼儿会提出不同的看法,通过思维火花的碰撞,确定设计方案。之后,幼儿灵活地运用剪、撕、贴、折等技能,将设计方案转变为精美的茶叶盒。教师还可以搭建展示舞台,鼓励幼儿展示作品、讲述设计理念。有的幼儿将丝带折成外形美丽的茶叶,并将其贴在茶叶盒外;有的幼儿在茶叶盒上绘制茶山图画。教师可以赞赏幼儿的良好表现,并将幼儿精美的作品摆放到置物架上,营造美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熏陶幼儿。同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有利于提升其审美素养。

222.jpeg

  3.组织艺术活动

  艺术活动是包括绘画、手工制作、音乐、舞蹈、表演等在内的活动,重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促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6]。大部分幼儿对各种艺术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可以在体验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彰显自我、发展自我。教师要在尊重幼儿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围绕美育课程内容,组织相关的艺术活动,促使幼儿在具身体验的过程中与美互动。

  例如,大部分幼儿在参与美育课程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丰富对福鼎白茶的认知,感受福鼎白茶的各种美,增加对福鼎白茶的兴趣。基于幼儿的课程活动体验情况,教师可以搭建艺术舞台,鼓励幼儿与小伙伴通力合作,利用多样的艺术形式展现自己的认知,表达自己的情感。幼儿在教师、父母的帮助下,迁移已有认知,认真进行艺术创作。在幼儿做好准备后,教师可以搭建舞台,邀请家长进入园区,一起欣赏幼儿的精彩表演。如在《茶娃娃》表演中,一群扎着小辫的“茶娃娃”伴随着动人的音乐,从舞台两侧奔跑而上,熟练地把茶艺环节融入舞蹈中,用优美的动作将福鼎白茶文化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展现了新生代幼儿的别样风采。在《点亮星星的茶》表演中,幼儿用清澈、纯真的嗓音动情地歌唱,讲述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精彩的演绎中,幼儿不仅可以发展艺术素养,还可以增强对福鼎白茶文化的认知和兴趣,真正领略福鼎白茶之美,提高审美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具身体验美育课程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亲身感知、理解乡土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建构良好的乡土茶文化认知,体会乡土茶文化的美,提高审美水平。鉴于此,教师要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引下,遵循突出乡土茶文化特色、贴近幼儿实际生活、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原则,挖掘乡土茶文化资源并灵活地进行运用,组织多样的美育课程活动,让幼儿获得具身体验机会,亲历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过程,并由此获得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仲华.具身认知理论下“润心向美”艺术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早期教育,2023(46):6-8.

  [2]孙建建.以情促学以美育人:幼儿园美育课程初探[J].思维与智慧,2023(18):24-25.

  [3]邱彩华.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美育课程中的有效利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3(8):16-18.

  [4]裴佳佳.传统茶文化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探索:以山西药茶文化为例[J].福建茶叶,2023,45(3):96-98.

  [5]高小芳.从“美”开始:挖掘、整合并利用审美资源开展幼儿园美育课程[J].幼儿美术,2023(1):2-6.

  [6]赵国萍.茶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23,45(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