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论文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论文

6

2024-05-22 11:02:34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思维导图开展教学,能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完善知识结构。文章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价值;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如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结构,辅助学生词汇记忆和文章理解等;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效果展开分析,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思维导图开展教学,能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完善知识结构。文章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价值;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如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结构,辅助学生词汇记忆和文章理解等;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效果展开分析,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效果分析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且高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价值

  在教育领域,尤其是现代教学方法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形化的思考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能够将复杂的信息通过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定义和起源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脑图等,是一种将信息以分支的形式呈现的图形表示方法。它是由英国的教育家托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基于对大脑工作机制的研究,尤其是左右脑功能的区别。他认为,传统的线性笔记方法与大脑的工作方式不符,而思维导图则能够更好地模拟大脑的工作流程,从而提高思考和记忆的效率。根据博赞的定义,思维导图由一个中心主题开始,然后通过分支的形式展开相关的子主题,每个分支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更小的分支,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图形。

  2.思维导图的主要构成要素和特性

  思维导图由三个主要构成要素组成:中心主题、分支和关键词。中心主题是思维导图的核心,它代表了整个图的主题或焦点。分支从中心主题延伸出去,表示与主题相关的子主题或概念。关键词则是分支上的标签,用于简洁地描述分支的内容。与传统的线性笔记不同,思维导图鼓励使用图片、颜色和符号,这些视觉元素不仅能够增加图的吸引力,还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除此之外,思维导图还具有以下几个特性:结构化、层次分明、灵活、简洁。这些特性使得思维导图能够快速、直观地呈现信息,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效率。

  3.思维导图在教育和学习中的潜在优势

  对教师来说,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清晰的结构中看到整个知识体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和总结知识,促进深层次的思考。同时,由于思维导图的图形化特性,它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使知识更加牢固地嵌入大脑。此外,思维导图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image.png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结构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形化的信息组织工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直观的视角,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当学生阅读一个英文故事或描述时,他们可以首先确定文章的中心主题,然后识别出与之相关的子主题或关键信息,将这些信息以分支的形式呈现在思维导图中。这样,学生可以在一个图形中看到文章的整体结构,发现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意义。以“Birthday”这一篇小短文为例,在教学时,首要的目的是要确保学生们能知悉文本的大意,要明白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并能简明扼要地复述出来。事实上,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在学习结束后,由于不能有效掌握文章结构,于是,学生在回顾知识点和进行复习时,找不到切入点,整个学习过程较为混乱,印象不深刻,从而导致阅读学习始终处于“零散”的状态,效果自然不佳。学会归纳,才能有效掌握文章主题,接着才能对文章结构展开分析。对于“Birthday”的思维导图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想象动画片“一休哥”的经典动作,他在思考问题时,总是用手指在脑袋上画圈圈,然后以关键词为中心,层层递进,延伸出关键问题:①Whose birthday is it?②When is his birthday?③Whatdid they do for mummy pig?学会利用思维导图提出问题,接着就能自然而然地探究故事情节,再进一步,就能了解故事中关于生日的对话。

  2.思维导图在辅助学生词汇记忆和文章理解中的角色

  思维导图可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词汇学习方式。例如,当学生遇到一个新词时,他们可以在思维导图中为这个词创建一个分支,然后添加与这个词相关的图片、定义、例句等信息。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词的意义,还可以通过视觉和联想加深对这个词的记忆。思维导图的发散性,即是由一个点,可以横向拓展出一个面,或者纵向串接出多条线,这在词汇教学中很常见,当然,这对于加深学生们对词汇的学习印象,提升记忆效果,以及强化词汇学习的趣味性也很重要。例如,在教学animal等词汇时,教师可以将animal这个词作为集合框架,鼓励学生们思考,以此关联出更多的词汇,如:horse、mule、cow、pig、sheep、zebra、camel、elephant、tiger、bear等。除学生们脱口而出的动物词汇外,还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划分,或者说是设置分类条件,如按生活环境来分可分为三种,分别是陆生动物、水生动物、两栖动物;按有无脊柱来分可分为两种,分别是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包括鱼类、爬行类、鸟类、两栖类和哺乳类等五大类。无脊椎动物中包括原生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门类;按食性可分为四种,分别是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腐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按哺乳方式可分为哺乳动物、非哺乳动物。每一种动物类别之下,再进行举例说明,以此驱动学生思考,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储备。此外,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或段落时,他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这些内容分解成更小的信息单位,逐一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析能力中的作用

  除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信息,思维导图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解析能力。当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他们需要对信息进行选择、分类和组织,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思考和解析的过程。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当学生阅读一篇论述文时,他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列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支持性证据和反驳观点,分析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判断文章的合理性和说服力。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达到以上表述的程度,需循其本,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例如,在教学“Music”这篇课文时,学生们可以对其中的观点发表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前提是学生们要能够抓住关键的问题,并学会从合适的角度进行提问或思考。在课堂教学中,为让学生清晰掌握课文主旨,教师可以采用“5W”问法,即:①What happened to the story?②Why is mochy very happy?③When is the concert?④Where is the concert?⑤Who willplayin the concert?上述五个问题,分别从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和事件五方面进行提问,学生们弄懂了这五个问题,对文本主体也就有了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们重新阅读文本,可以进行下一个细化分类的学习,可以在其中寻找相同的观点,也可以挖掘其中充满对立的地方,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设计有效的思维导图练习

  教师需要确定练习的目标,进而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和难度的阅读材料,如故事、描述、论述等。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模板,引导他们按照模板的结构填写信息。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此外,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鼓励他们使用颜色、图片和符号装饰思维导图,使其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image.png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1.学生的反馈和接受度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反馈和接受度是评估任何新教学策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这种图形化的信息表示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文章结构视图,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高度的评价。

  2.思维导图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效果

  阅读理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性和整体性的信息组织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支持性细节。此外,思维导图还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处理,使他们更加关注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而不是单纯地进行表面阅读。例如,当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他们会不断地回顾和整合文章的信息,判断其重要性和相关性,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因此,从效果上来看,思维导图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教师的反馈和建议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角色,他们的反馈和建议对于评估和完善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的教师认为,思维导图是一个有效和实用的教学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文章的内容,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有的教师表示,使用思维导图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和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有一些教师提出了他们的担忧和建议。有教师认为,过于频繁和机械地使用思维导图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对文章的真实感受和深度理解,建议在使用思维导图时,应该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实现教学的多样性和深度。

  参考文献

  [1]王鑫倩.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37(4):125-128.

  [2]佳莉.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才智,2020(10):137.

  [3]赵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6):54-55.

  [4]张小琴.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9):51-52.

  [5]高晓文.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华夏教师,2022(20):85-87.

  [6]李深婷.妙用思维导图巧教阅读写作[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8):51-53.

  [7]俞良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可视化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17):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