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浅谈“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过程性评价论文

浅谈“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过程性评价论文

8

2024-05-22 10:26:39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深入人心,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强调借助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基于此,文章对“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性评价进行了实践研究,重点分析了过程性评价的内涵和特点、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原则和过程性评价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其他小学数学教师建构“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提供借鉴,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深入人心,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强调借助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基于此,文章对“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性评价进行了实践研究,重点分析了过程性评价的内涵和特点、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原则和过程性评价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其他小学数学教师建构“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提供借鉴,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学为中心;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学”,倡导“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转变传统师生角色,使教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情,整合教学资源,选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多样的学习活动。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体验情况,并依据学情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学习指导。过程性评价是教师了解学情的“工具”。简言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因此在建构“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时,教师要善于应用过程性评价。

  一、“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概述

  (一)“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性评价的内涵

  “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是将学生作为数学课堂的主体,将学生的认知特点作为依据,将促进学生彰显个性、发挥学生自身潜能和创造性作为目标,将学生学习过程作为关注点,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应用多样的、科学的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性评价的特点

  纵观“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性评价内涵,可以归纳出其三大特点:

  1.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不断学习,最终获得全面发展。众所周知,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获得了哪些方面的发展、发展程度如何等,如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促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保证评价内容的全面

  “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性评价内容涵盖学生学习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这意味着教师要用泛化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审视他们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继而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学习引导,促使学生扬长补短,在不同方面获得相应的发展。

  3.突出学生发展的差异

  “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教师要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同时进行纵向对比,发现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同时,教师也要进行横向对比,确定不同学生之间的发展差异。之后,教师要基于对比情况,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并因此获得进一步发展。

image.png

  二、“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性评价原则

  过程性评价是“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各个环节的工作必须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规律以及评价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保证教学评价客观、真实、有效[1]。因此,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因此,在“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

  (二)过程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过程性。过程性评价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载体,重在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师要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发展过程”的背景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过程,批判性地看待学生的良好表现和不良表现,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并获得一定发展。

  (三)全面性原则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发展的不同因素,结合定量测量与定性分析,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有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评价。

  三、“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性评价策略

  (一)综合考虑,确定评价目的

  过程性评价作为“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确定过程性评价的目的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评价意识,将过程性评价融入“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全过程[2]。一般情况下,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依托,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过程性评价目的。

  教师要考虑的因素有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困难、学习策略。基于此,教师可以确定过程性评价目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情感;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指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思维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坚定学习方向等。

  (二)围绕目的,明晰评价内容

  过程性评价内容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评价什么”。在确定评价目的后,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明晰不同的评价内容。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目的,教师可以确定学生不同方面的发展需求,如道德品质、数学素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细化过程性评价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将道德品质细化为尊重劳动成果、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等;可以将基本技能细化为运算技能、作图技能、推理技能、数学交流等;可以将问题解决细化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证明和解释结果、应用问题解决方法等。在这样的过程性评价内容的助力下,教师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并且有针对性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三)紧扣内容,建立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标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过程性评价的依据。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是落实过程性评价的目的之一[3]。教师要紧扣具体的过程性评价内容,依据学生的发展差异,设定不同的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等级,由此建立层次不同的评价标准,获取落实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例如,围绕运算技能,教师可以建立评价标准(见表1):

image.png

  又如,围绕发现问题,教师可以建立评价标准(见表2):

image.png

  (四)依托课堂,选用评价方法

  在明晰过程性评价内容后,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着眼点,选用评价方法,切实落实过程性评价,实现其应有价值。“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方法有:

  1.课堂观察法

  课堂观察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过程性评价内容,细心观察学生,捕捉他们学习行为中的特质,如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由此进行评价[4]。课堂观察法简单易行,便于教师快速、精准地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促使学生始终保持探索的兴趣,从而获得良好发展。为了提高课堂观察法的应用效率,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评价目的,借助课堂观察记录表,明确观察内容,记录观察结果。

  如为了解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教师可以借助课堂观察记录表(见表3):

image.png

  在填写课堂观察记录表后,教师可以赞扬学生的良好表现,纠正他们的不良表现。如此,大部分学生可以扬长避短,从而提高自身的课堂参与状态。

  2.表现性任务法

  表现性任务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出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驱动学生积极体验,由此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5]。表现性任务法中的任务指向生活化的问题。在解决生活化问题时,学生会迁移已有数学认知,使用恰当的方式获得问题答案。教师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问题解决能力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评价。

  例如,以“买文具”为例,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体验真实情境,一步步地认识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在尊重学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在讲桌、课桌上摆放一些学习用品,标注出它们的价格,为学生分发“人民币”,引导他们买文具。学生需要抽签确定自己购买的文具,并计算结果,然后付款。在学生体验真实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小组成员互相观察,了解自己的计算结果,判断结果正误。当计算结果错误时,小组成员可以描述正确的问题解决思路、过程和结果,助力他人改正计算问题。教师也可以巡视课堂,观察每个学生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计算水平等,继而表扬他们的良好表现,帮助他们改进不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是“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助力,便于教师精准地、多方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建议,促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实践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改进传统评价理念,提高评价水平。基于此,教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采用适宜的策略确定评价目的、明晰评价内容、建立评价标准、选用评价方法,将过程性评价融入“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王婧.小学数学课堂过程性评价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3.

  [2]乔茜.小学数学课堂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2022(5):13-15.

  [3]许平宗.小学数学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1(32):124-125.

  [4]李帅.基于爱学班班APP的小学数学过程性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20.

  [5]汪玉虎.浅谈过程性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科幻画报,2019(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