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以“生活照护”模块为例论文

2024-05-20 11:31:13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相关背景,然后从制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学生安全防护及人文关怀能力培养设计、落实教学实施、评价学生综合能力五个方面论述了基于“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相关背景,然后从制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学生安全防护及人文关怀能力培养设计、落实教学实施、评价学生综合能力五个方面论述了基于“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基础护理学”课程,“生活照护”模块
2019年,我国职业院校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制度改革的创新举措[1]。《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提出:“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做法,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行业企业认可度。”[2]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养老照护专业人才队伍严重短缺,故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非常急迫的问题[3]。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之一,对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融合进行积极探索,能够为解决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短缺、质量不高的问题提供新思路、打开新局面[4]。如何促进“1”与“X”进行有机融合,成为试点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基础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与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重复较多,故将老年照护内容融入该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取证书的关键[5]。生活照护是“基础护理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老年照护实践中常见的护理工作。因此,本文拟以“生活照护”模块为例,将“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级)的要求和内容有机融入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期促进证书与课程互融互通,进而推进学历证书和X证书的有机衔接。
一、相关背景
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其中初级设置110学时,内容包括老年人安全防护、饮食照护、排泄照护、睡眠照护、冷热应用、转运照护等;中级设置100—160学时,内容包括老年人用药照护、心理照护、应急照护、认知障碍、安宁照护等[6]。通过文献回顾,采用对比分析法,结合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培训要求及内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评价三个方面比较分析证书与当前“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异同。从课证融合的视角入手,可总结归纳出教学中课证对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目标缺乏针对老年人照护能力的相关要求。“基础护理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护理技能,且服务对象涵盖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而证书服务对象为老年人,且照护服务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等特点,要求学生具备实施老年照护的能力。二是教学内容既有重复,又有区别。“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清洁护理、排泄护理、休息与活动护理、药物疗法、临终关怀等知识点与证书培训内容有不同程度的重复,且缺乏老年人心理护理方面的内容。同时,证书涵盖老年人所需的日常生活照护任务,不仅关注对身体层面的照护,还强调针对老年人的安全防护、心理关怀等更深层次的护理服务,尤其重视老年人身心的全面照护。比如,在排泄照护中,包括如厕帮助,便器帮助使用,尿垫、纸尿裤更换,造口袋更换,且实操中要求学生对跌倒、坠床或压疮、烫伤等安全风险加以识别并制定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三是技能考核评价形式缺乏灵活性,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照护能力。“基础护理学”课程主要为单项技能考核,采用传统的百分制评分,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熟练、正确地完成操作步骤。而证书实操考核在考核形式和评分规则上有很大的不同,即采用“3项护理基础操作+1项心理应对”的考核形式。同时,实操评分根据李克特五点式量法,给出评价系数α数值,侧重从患者安全、隐私保护、操作流程、人文关怀等方面考核学生的照护能力,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能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基于“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生理和安全需要是人类基本的需要,而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是照护的基础。生活照护不仅是“基础护理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也是“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重要考核内容。安全防护、人文关怀是证书考评的重点,也是教学设计的重点[7]。因此,本文选取“生活照护”模块,突出证书考核强调的安全防护、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并结合老年人照护的特殊性进行课证融合的教学改革。
(一)全面分析学情,制定教学目标
“基础护理学”课程授课对象为三年制普通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课程中的“生活照护”模块主要在第一学年第2学期实施教学。此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护理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一般评估及日常护理。同时,学生已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喜欢合作学习,能在完成临床真实任务中获取知识与技能。为精准全面分析学情,笔者对所在学校参加“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的2018级、2019级护理专业学生实操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在实操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安全意识,未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人文关怀不足;未识别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提出应对方法;缺乏同理心和有效的护患互动;等等。分析其原因为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理解不到位、缺少照护老年人的相关经历。结合学情分析,以课程标准和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笔者制定了“生活照护”模块的三维教学目标。①素质目标:具有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具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尊重和关爱患者;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②知识目标:识记患者清洁、饮食、排泄、睡眠及心理护理的内容;阐述患者日常生活照护的措施;说出特殊照护人群日常生活照护的安全措施。③能力目标:能评估患者的照护服务需求;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照护计划;能基于护理程序为患者正确实施个性化的生活照护。
(二)对接职业与证书标准,整合教学内容
整合“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是促进课证融通的关键环节。在充分对比分析“生活照护”模块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接临床护理岗位及“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等级标准的要求,新增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内容,如情绪低落、焦虑、急躁、固执、自卑等,以便将证书内容与生活照护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统筹整合。具体来说,以“患者一天的生活”所需的生理照护为逻辑主线,重组“清洁、饮食、排泄、睡眠、心理护理”教学项目,基于“工作任务”开展教与学。同时,设计照护场景“医院—社区—家庭”,引导学生树立延续照护理念,实施延续护理。另外,对于教学中每个教学任务,都要按照护理程序,通过“学生评估生活照护需求—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流程,设计单项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且训练难度从简单到复杂,最后形成清洁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睡眠护理、心理护理和综合技能实训6个教学项目、12个学习任务,共34学时。其中,证书融入方式包括免修、补修、强化及能力转化。免修指教学中已包含证书要求的内容,无须开展培训。补修指教学中未涉及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需要增补课时开展培训。强化指因老年照护特殊性和侧重点不同,教学中需要对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强化。能力转化指结合老年人的照护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8]。教学内容整合重构过程具体如图1所示。
(三)强化课证融通,进行学生安全防护及人文关怀能力培养设计
提供高质量的患者安全护理是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也是护理教育的重要内容。“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操考核与“基础护理学”课程操作考核要求有较大的区别,其改变了以往只关注学生从护理角度完成程序性操作的情况,强调操作流程及操作正确性的考核要求。同时,证书将患者安全作为操作评价的首要考核指标,如果学生在操作中能熟练地完成操作流程,但未采取保护患者安全的措施,使患者存在安全隐患或已造成安全事故,将直接导致考核不及格。由此可见,安全教育是课证融通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故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护能力融入“生活照护”模块教学全过程非常有必要。研究表明,情景模拟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安全防护能力[9]。因此,“生活照护”模块教学中,应设计基于患者安全问题的模拟学习情景,按照“安全理念—安全知识—安全能力”的内在逻辑,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阶梯式地培养学生的安全防护能力。课前,教师提供实际照护案例,如“李奶奶,75岁,教师,性格固执,半个月前突发脑梗,长期卧床,自主吞咽困难,经鼻饲管帮助进食进饮进药。今晨,情绪低落,拒绝护理员的口腔清洁护理”。围绕案例,学生小组讨论并归纳口腔护理的安全风险点,如为李奶奶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时,应防止坠床、误吸、呛咳、口腔黏膜损伤等,初步制定安全防护措施。课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情景模拟练习,并融入安全防护措施,教师点评学生的操作,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和总结口腔护理的安全防护要点。基于此,学生根据模拟练习不断完善安全防护措施,且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的思维导图并形成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方案。课后,学生到实训室进行强化练习或临床见习,以便强化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笔者认为,学生通过课前安全理论知识探讨,课中在模拟学习环境中提升技能,课后强化护理安全技术,能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有效培养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人文关怀能力是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操考核的重点。“基础护理学”课程“生活照护”模块教学中,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要以人性关怀理论为指导。首先将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及关怀需求的相关知识点融入教学,使学生系统理解老年人特点及关怀需求是提供关怀照护的前提。然后在实训教学照护情景中设计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比如,排泄照护教学中,在学生完成为失能老年人更换纸尿裤的照护任务时,教师可设计老年人拒绝操作或烦躁、情绪低落等常见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是案例中的老人,希望护士如何对待自己?在操作中如何尊重老年人?如何应对老年人的情绪问题?”等问题。学生讨论分析老年人此时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思考如何运用人性关怀理论进行人文关怀。同时,在照护训练环节,学生将小组讨论制定的人文关怀措施运用到实际照护中,可实现“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能够促进护理与人文的融合,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
(四)立足护理工作过程,落实教学实施
针对“基础护理学”课程“生活照护”模块实践性强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促进学生掌握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因此,本文将建构主义理论、主导—主体相结合思想和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融入教学,采用了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多元教学方法。具体来说,教师要立足护理工作过程,融合岗位情景,以临床真实任务为载体,以护理程序为主线,落实教学实施。课前,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中,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行动过程),从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到检查控制,设计“创设情景—评估需求—设计方案—实施措施—总结提高”五个教学环节,以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合作学习、建构知识和提升技能。课后,学生走进临床和社区,进行实践。另外,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学环节设计护理难度逐渐递增的学习任务,以便螺旋式提升学生能力。下面以清洁护理中的任务3“口腔护理”为例,展示教学实施流程,具体如图2所示。
(五)建立“3+1”的技能考核模式,评价学生综合能力
“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单项实操评分规则主要是根据李克特五点式量法,给出评价系数α数值,各α值级别为阶梯式递增关系,下一级的α值级别必须满足上一级别的全部要求,如学生在操作中未能识别患者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且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α值评为0—0.2。单项实操项目评分规则具体如表1所示[10]。为更好地对接证书考核要求,评价学生的患者安全防护和人文关怀能力,对“基础护理学”课程“生活照护”模块实操考核进行了优化。一是将单项操作考核改为“3+1”考核模式,即“3项护理基础操作+1项心理应对”,如协助进行“口腔护理+患者进食操作+造口袋更换+烦躁情绪安抚”。二是参照证书的单项实操评分规则,制定单项技能考核评分标准。模块教学结束后,由2名教师(专任教师和临床教师)同时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需随机抽取1个照护案例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学生实操项目总得分=实操项目设定总分数×α平均值。比如,3项实操总分数100分,学生的α平均值为0.7,则实操成绩为70分。该评价结果表示学生整体实操水平处于优良的等级,同时学生在护患沟通、人文关怀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结语
课证融通是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成败的关键环节[11]。本文将“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生活照护”模块与“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进行了有机衔接,虽然进行了教学改革,但很多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后续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课证融通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同时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养老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养老机构见习机会。另外,要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具有老年照护特色的课证融通实施方案,以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1-24)[2023-12-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EB/OL].(2020-09-16)[2023-12-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9/t20200929_492299.html.
[3]侯继丹.推行老年照护1+X证书制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4):349-351,368.
[4]何夏阳,宋文娟,王立军.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护理专业课程的融合方案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6):18-21.
[5]周凤竹.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基础护理学》课程探究[J].母婴世界,2020(24):284.
[6]黄薇.“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培训与高职护理课证融通方案设计: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保健文汇,2020(23):97-98.
[7]高正春,张扬,李娟.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护理专业老年照护课程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21,35(3):506-510.
[8]梅萍萍.“1+X”证书制度下高职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22,19(1):28-32.
[9]汪颖越,喻姣花.情景模拟教学在护生患者安全教育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2,37(24):85-88.
[10]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第1部分:职业技能要求:T/CASWSS 010.1—2019[EB/OL].(2019-07-18)[2023-12-20].https://www.11bz.com/a/621670.html.
[11]毛少华,李治.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21,37(12):4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