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用 5E 教学模式助力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论文

用 5E 教学模式助力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论文

23

2024-05-17 14:18:25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 下简称《课程标准》)建议“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学 习方式创新”,要求教师在把握数字化学习特点的基础 上,合理运用适宜的教学资源,灵活使用线上实验、 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5E 教学模式 作为一种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 着极强的应用价值,适宜被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所采用。

  摘 要:5E 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可以在 转变传统教学局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获得良好发展,助推信息技术教学提质增效。然 而部分教师缺少探究式教学经验,未能有效应用 5E 教学模式实施信息科技教学。基于此,文章以“用5E 教学模 式助力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提质增效”为实践研究主题,以“信息交流与安全”大单元第三课时“防范病毒保安全” 为例,以 5E 教学模式的实践流程为着眼点,详细论述了应用5E 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信息科技,5E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 下简称《课程标准》)建议“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学 习方式创新”,要求教师在把握数字化学习特点的基础 上,合理运用适宜的教学资源,灵活使用线上实验、 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5E 教学模式 作为一种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 着极强的应用价值,适宜被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所采用。

  一 、5E 教学模式概述

  5E 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探究式 教学模式,由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 (explain)、迁移(elaborate)、评价(evaluate)构成 [1]。 应用 5E 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可以扭转“教师讲、学生 听”的教学局面,让学生获得学习机会,积极体验多 样的探究活动。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深 刻地掌握学习内容,又可以习得探究方法,储备探究 经验,提高探究能力,进一步增强学习欲望,主动投 身学习活动中。、

image.png

  二、应用 5E 教学模式实施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

  参与是 5E 教学模式的“火车头”。在此环节,教 师要围绕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潜移默化 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体验其他教学环节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防范病毒保安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 师将伪装成游戏的演示程序发送给学生。小学生本就 乐于玩电子游戏,所以,他们会主动打开演示程序。 当他们兴致勃勃地玩游戏时,电脑就会出现了“中 毒”现象。此时教师把握时机,引导学生思考:“大家 知道电脑为什么会‘中毒’吗?知道如何预防电脑‘中 毒’吗?”大部分学生会迁移生活认知和学科认知,踊 跃表述电脑“中毒”的相关内容。在学生的踊跃参与 下,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氛围愈加轻松。在这种氛围的 影响下,大部分学生会增强课堂学习欲望,而教师可 以趁机引出本课课题,为学生指明探究方向。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探究是 5E 教学模式的重头戏,是指教师要依据课 堂教学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探 究时间。一般情况下,有效的问题既可以激发学生的 探究兴趣,还可以为学生指明探究方向 [2]。在充足的 探究时间的保障下,学生可以发挥学习主体性,灵活 地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建构一定的认知,为体 验解释环节做好准备。

  例如,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是“防范病毒保安全”这 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熊猫 烧香”病毒案例创设“拼图游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将“拼图游戏”发送给学生,鼓励学生动手操 作,并思考:“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有哪些?”在玩电子游戏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积极动脑,依据每张图 片的形状特点进行移动,最终拼出“熊猫烧香”病毒 图标。该图标的每一部分分别显示出计算机病毒的不 同特征,诸如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蔽性、传染性等。 学生边玩边思,就能轻松地总结出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基于此,教师继续提问:“大家了解计算机病毒的这些 特性吗?”然后,再鼓励学生与小组成员一起交流,总 结出计算机病毒特性。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大部分 学生能够自觉地展现自我,提出不同的观点,由此碰 撞出思维火花,进一步强化已有认知。

  (三)搭建舞台,引导学生解释

  “解释”是学生展示探究成果的途径,也是教师 给予学生指导的环节 [3]。在此环节,教师要搭建展示 的舞台,鼓励学生利用适当的方式展示探究成果。在 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教学引导作用,在了解学生探 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探究问题进行指导,实现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同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具体 情况,联系其他教学内容,提出有效问题,驱动学生继续探究。

  例如,在学生探究、总结出计算机病毒特性后, 教 师可以搭建展示的舞台,随机选择一个学生代表,鼓 励其讲述计算机病毒特性。随后教师可以指出具体问 题,并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相关的计算机病毒特性,同 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倾听,自 觉地弥补已有认知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强化认知。之 后,教师以查杀计算机病毒为重点,将杀毒软件安装 程序发给学生,引导学生体验安装程序,并提出以下 问题:“常见的杀毒软件有哪些?‘全盘扫描’和‘快 速扫描’两种查杀方式有什么不同?处理计算机病毒 的方式有哪些?”以问题驱动学生继续探究和解释。

  (四)随堂练习,引导学生迁移

  迁移是 5E 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重在引导学 生能够运用学习成果。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课堂学习情 况的基础上,精心组织随堂练习活动,让学生获得迁 移机会,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信 息科技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生探究、理解了常见的杀毒软件及其 应用方法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课堂导入环节,以 所创设的情境为依托,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计算 机“中毒”问题。此随堂练习具有探究性、实践性, 很 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大部分学生 能够活跃思维,分析计算机“中毒”的原因,并选用 适当的方式处理病毒。在规定的随堂练习时间结束后,教师选取几名信息科技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鼓 励他们展示练习成果,并从中发现他们的操作问题,有 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其他学生在听、看的过程中自主 地进行学习反思。

  通过体验随堂练习活动,大部分学生可以查漏补 缺,深刻地理解课堂所学内容,同时可以锻炼实践操 作能力,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五)紧抓过程,融入教学评价

  评价是 5E 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贯穿 课堂教学全过程 [4]。5E 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评价主体有 教师、学生;评价方式有观察、提问、随堂练习、口 头评价、成长档案袋等。在实施教学时,教师要以课 堂教学过程为着眼点,依据具体情况,与学生一起使 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5]。

  例如,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鼓励他们 互相监督彼此,了解彼此的合作态度、合作行为等, 由 此发现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在学生结束合作探究 后,教师搭建舞台,给予学生解释机会。教师在了解 学生探究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指导,能够促使其继续探 究。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在 这节课上大家学习了哪些知识?如何学习这些知识 的?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疑惑?”等,促使学生进 行自主反思。通过自主反思,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的学 习情况,发现问题并主动改正,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image.png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应在不断引导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过 程中优化教学理念,发展教学能力。在教学相长的情 况下,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质量可以得到显著的提 高。所以,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可以 5E 教学模式作为教 学“工具”,引导学生体验参与、探究、解释、迁移、 评价活动,并因此获得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海云.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5E” 教学模式实践:以《设计智能时间管理器》 一课为 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3(19):44-47.

  [2] 郑星.5E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践中的应 用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3.

  [3] 黄若辰.5E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2.

  [4] 宗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应用[J]. 中小学电教,2022(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