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浅谈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论文

浅谈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论文

8

2024-05-14 11:50:36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思”,核心是“政”,载 体是“课”,关键是“人”。上述四大特性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依据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思”,核心是“政”,载 体是“课”,关键是“人”。上述四大特性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依据。因此,教师要紧扣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大 特性,有策略地实施教育活动,助推学生建构良好的思想政治认知。基于此,文章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大特性为 立足点,探讨了落实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教学策略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而思想 政治教育是落实此教育任务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 育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1]。山东大学马克思主 义学院的周明明老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四大特 性,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思”,核心是“政”,载 体是“课”,关键是“人”[2]。他强调, 紧扣这四大特性, 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此,教师可以思想政 治教育的四大特性为抓手,以课堂为依托,应用恰当 的策略,帮助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洗礼”,建构良好认 知,做到知行合一,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思”,坚持以科学理论 涵养人

  科学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内容 [3]。在实施 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应用多样 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使学生梳理思想,弄清理 论,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因此,中学教 师要坚持以“思”为基础,挖掘适宜的理论资源,引 导学生思考、探究,借此建构良好的思想认知,为践 行良好行为做好准备。

  例如,消防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发出铿锵有力的 誓言—— “我是党员我先上”“火灾不灭我不退”,并 用实际行动诠释誓言,铸就了公安消防精神——忠诚 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公安消防精神与中华民 族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借 助网站、短视频等方式,了解了消防员的故事。在了 解故事的过程中,中学生会深受美好精神品质的熏陶。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方式收集 动人的消防员故事,在课堂上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 放视频,直观展现动人故事,引导学生品读。在品读 的过程中,学生会迁移生活认知,有所思有所想。教 师则把握时机,向学生提出系列问题,如“中国共产 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借此促使学生思考。 学生会在思维的支撑下,通过动人故事,感受消防员 身上的公安消防精神,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体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意 义,产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无限热情,继而 自觉践行良好行为,做到知行合一,逐步成长为合格 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FA4A6DDC-5410-4c2b-B027-E7AAB3708AD2.png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政”,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

  政治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 [4]。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擦亮思想政治教育底色的内在要求,又 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力手段。对此,在实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要坚守核心——政,讲好 政治。在讲好政治时,教师要始终坚持“顶天立地”原则。 其中,“顶天”是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 保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立地”是指思政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 况,确保学生能思考,能理解。

  例如,在实施“改革开放,走富强之路”思想政 治教育专题活动时,教师为学生布置如此任务:“任务 一:请大家登录网站,收集本地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情 况,认真阅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细心梳理,沿着“改 革开放—中国腾飞—全面深化改革—逐步走向共同富 裕”的过程,展现信息,制作小报。任务二:将制作 的小报上传于在线课堂,与其他同学共享,合作阅读, 了解本地‘改革开放,走富强之路’的具体情况。”在 上述两项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中。尤其 在此之际,学生发挥信息素养作用,灵活操作电脑,收 集、辨析、整理信息,经历本地改革开放过程,了解 本地的经济建设情况,由此丰富认知。在此过程中, 不 少学生自觉对比本地改革开放前后的具体情况,感受 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深切体会“只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此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认知。 基于此,在小报制作中,一些学生不仅展现了本地的 发展情况,还融入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与小组成员共享小报。 通过共享小报,学生认真阅读不同内容,完善认知,增 强觉悟。教师则趁机组织思考活动。在组织活动时, 教 师选取优秀小报,并以此为基础,向学生提出系列问 题。如“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什么?”“改革开放是如何 确立的?”“从过去的吃不饱肚子,到现在的能吃饱,能 吃好,这得益于什么政策?”“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支付 方式,讨论商品自由交易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什么政 策?”“改革开放有哪些意义?”等。在系列问题的驱动 下,学生发散思维,审视小报中的具体内容,从不同 角度了解改革开放。在此过程中,一些学生主动与小 组成员交流,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如有学生提道: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经历变革,丰富了物质生活,同 时使精神愈加自信。”立足学生的作答情况,教师及时 地进行点拨。

  通过体验这样的教育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相关 的思想政治内容,还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势,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 国”,由此建立制度自信,便于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承 担社会责任。

DBF3D758-5893-497a-A7AA-6E7BF1C1CD9B.png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课”,坚持用好课堂主 渠道

  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发挥自主性,认 知教材内容,建构知识体系,同时,自觉地将其转化为价值体系、信仰体系,由此践行良好行为,做到知 行合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此,在实施中学 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要以“课”为载体,以课堂为 依托,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 [5]。

  (一)组织话题辩论活动

  中学生思维各异,面对同一事件往往有不同的看 法,不同的看法会催生思维火花。在思维火花的作用 下,学生会认真辨析,逐步达成统一认知。话题辩论 正是学生表达不同看法、催生思维火花、达成统一的 途径。所以,在实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要结 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组织话题辩论活动,助力学生 “越辩越明”。

  例如,在开展“法律保障生活”主题活动时,教 师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向学生播放视频《骑上我心 爱的小摩托》,并就此提出问题:“视频主人公的梦想 是否能实现?”在此之际,大部分学生迁移生活经验, 联想相关的交通法规畅所欲言。在这个过程中,大部 分学生提到以下内容:“主人公的梦想无法实现,因为 他违反了交通规则,会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不良影响” “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等。但是,一些学生就此提 出不同看法,如“法律存在滞后性,是无法保障我们 的生活的”。如此看法,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 教 师趁机组织话题辩论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向学 生呈现辩论话题:法律是否能保障我们的生活。之后, 教师要求学生伸出手指表态:一根手指表示法律能保 障我们的生活;两根手指表示法律不能保障我们的生 活。教师据此将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同时,教师鼓 励学生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为增强效果,教师 规定交流时间为 10 分钟。学生在时限下产生紧迫感, 快速投身小组讨论活动中,同时提出不同的论据,支 持本组的观点。在这样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各组获得 了诸多的思维和观点。

  于是,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后,教师引导各组轮流 发言,提出不同的“论证”。在此过程中,各组提出 个性看法,如“法律具有约束力,可以约束人民,减 少不良行为,由此保障人民生活”“法律虽然具有滞后 性,但理解法律的滞后性,并对此建言献策,可以促 进法律的进步,继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等。通过 类似表述,学生逐步完善认知,达成统一认知——法 律能够保障我们的生活。

  (二)组织议题讨论活动

       议题讨论是以议题为中心,以学生讨论为主的活 动。在体验议题讨论活动时,学生会发挥自主性,积极思考,解决一个个议题,建构正确的认知,同时锻 炼多样能力,提高学科素养水平。由此,在实施思想 政治教育时,教师应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定议 题,继而组织相关的议题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线 上探究。

  例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 节课上,教师设定了“北斗圆梦记”这一核心议题,同 时设定了几个子议题,如“圆一个什么样的梦”“谁来 托举中国梦”“圆梦征程如何开启”,引导学生开展讨 论活动,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过程,了解“中 国梦”的本质,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形 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 主动参与中国梦建设征程的意识。

  例如,针对“谁来托举中国梦”此议题,教师在 课堂上向学生播放视频,展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 设过程。在观看视频时,大部分学生了解了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建设遇到的种种困难。接着,教师在交互式 电子白板上展示文字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同时,教 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科研人员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 的?”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细心阅读材料,认真思考, 从不同角度发现克服困难的方法。之后,学生毛遂自 荐,表述自己的发现。有学生提道:“北斗的圆梦之路 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进行的伟大奋斗之路。”还有 学生提道:“克服建设过程中的种种困难离不开每一个 科研工作者,如总设计师孙家栋就将自己的一生奉献 给了中国的空间事业。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 追梦的道路上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学 生的表述情况,教师及时地进行总结,促使他们强化 认知。

  实践表明,学生通过体验这样的线上教育活动,不 仅掌握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顺其自然地增强了政 治认同感和责任感,自觉投身中国梦建设。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生为本的活动,面对的是新时 代的青年学生。学生在体验现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 活动的过程中,早已建构了思想政治认知,储备了经验。 所以,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 体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 彰显自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例如,在实施“爱国”专题教育活动时,教师先为学生布置以下任务:“任务一:请大家利用闲暇时间, 收集耳熟能详的爱国故事,感受故事主人公身上的爱 国之情。任务二: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爱国故事并 讲给他人听。”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发挥自主性,收 集动人故事,反复品读,感受主人公的家国之情,由 此建立爱国认知。之后,教师依托在线课堂,搭建舞 台,引导每个学生讲述爱国故事。动人的爱国故事很 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主 动地与主人公“互动”,了解其所作所为,感受其所作 所为背后的爱国之情,由此受到心灵的洗涤,增强爱 国认知。同时,一些学生主动地将故事主人公作为学 习榜样,从榜样身上汲取经验,践行良好行为,诠释 爱国之情。最后,教师组织线上宣传活动,鼓励学生 利用在线方式,如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等,对他人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彰显 思想政治教育特性的同时,助力学生建构良好的思想 政治认知,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自觉践行良好的行 为,提高发展水平。对此,教师应发挥教学智慧,紧 扣思想政治教育特性,使用不同的策略,开展思想政 治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收获感,做到知 行合一,由此推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言坤.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试题与研 究,2022(12):92-94.

  [2] 于然丰.新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J].中学 政治教学参考,2021(41):97.

  [3] 张凌洋,李本友,龚仲玉.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价 值取向的演进:基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分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21(6):66-72.

  [4] 林心辉.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23):45-46.

  [5] 卢燕玲,吴昕昕.中学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与实施路 径[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8):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