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2024-05-14 11:23:4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就英语学习而言,思维能力包括注意力、联想能力、分类能力、分析能力、评估能力等。思维是学生进 行英语阅读的工具,思维能力是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支撑。
摘 要:就英语学习而言,思维能力包括注意力、联想能力、分类能力、分析能力、评估能力等。思维是学生进 行英语阅读的工具,思维能力是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支撑。在实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应以阅读内容为立 足点,以提高注意力、联想能力、分类能力、分析能力、评估能力为重点, 应用适当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使 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文章联系作者自身经验,阐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思维能力是一种认知能力,能参与、支配智力活 动,具体包括注意力、联想能力、分类能力、分析能力、 评估能力等 [1]。在思维能力的支撑下,学生可以走进 阅读文本中,使用多样的方法,如分析、联想、分类、 评估等,逐步掌握阅读文本内容。同时, 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实施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紧扣思维能力对英语阅 读的影响,围绕阅读文本内容,应用适当的策略,引 导学生积极思维,认知阅读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一、创设情境,调动思维积极性
在英语阅读中,语言环境是学生思维的源泉 [2] 。 语言环境又被称作语境。在阅读教学前,教师可根据 阅读文本内容,创设真实的语境,引导学生走进其中。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有效的问题可 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在思维积极性的助力下, 学 生会产生阅读兴趣,主动阅读。在主动阅读的过程中, 学生会高度集中注意力,使用多样的方法,剖析文本 内容,发展思维能力。可见, 在实施英语阅读教学时, 教师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以 Playing sports 单 元 的 Topic 1 I'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 Section C 为例,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 Ann 喜欢的运动及具体的运动情况。教材围绕文章内容, 设 置了不同的插图,直观展现了 Ann 所做的运动。在 课前阶段,教师可加工教材插图,制作微课。在阅读教学之初,教师播放微课。动态、直观的微课很容易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认真观看时积极思维,了 解 Ann 所做的运动。在微课播放结束后,教师提出问 题:“Ann 喜欢什么运动?”学生拓展思维,联想微课 内容,同时调动知识储备,组建语言,尝试描述 Ann 喜欢的运动。有学生说道:“Ann likes cycling.”还有学 生说道:“Jumping,basketball,swimming. ”立足于此, 教师追问:“大家知道 Ann 一周做几次运动吗?如一周 游泳几次?跳远几次?”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拓展思 维,积极猜测,如“Ann goes cycling once a week. ”
通过教学情境,学生不仅产生了思维积极性,走 进了阅读文本中,还高度集中注意力,自觉阅读,有 利于推动阅读活动顺利开展,发展思维能力。
二、多元思维,解读阅读文本
(一)比较,解读阅读文本
阅读文本是中西方文化的承载。学生通过比较中 西方文化差异,既可以理解文本内容,又可以建构良 好的文化认知,学会尊重、包容不同的文化。同时, 学 生可以顺其自然地发展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比较阅读文本中的文化内容。
以 Food Festival 单元的 Topic 2 I'm not sure whether I can cook it well. Section C 为例,这篇文章主要介绍 了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 国家的餐桌礼仪不同。结合文本内容和中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差异,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阅读文 本,我们了解了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那么,中国有 哪些餐桌礼仪呢?中国和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有哪些 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在一个个问题的作用 下,学生产生思维积极性。在思维积极性的支撑下, 学生迁移生活经验,联想我国的餐桌礼仪。同时,学 生主动梳理阅读文本,寻找关键信息,概述西方国家 的餐桌礼仪。之后, 学生对照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书 写中国餐桌礼仪,认真比较,发现差异,继而用不同 的方式搜集信息,分析餐桌礼仪差异背后的文化差 异,并认真概括。如有学生说道:“国际上的通行坐法 是以右为上,而我国的通行坐法是以左为上。”立足学 生的表述内容,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帮助他 们丰富认知。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体验活动,不仅轻松地解读 了文本,认知了文本内容,还切实发现了中西方文化 差异,便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同时,学生也因此 锻炼了比较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提高了思 维能力发展水平。
(二)分析,解读阅读文本
分析是学生解读阅读文本的重要方式,亦是学生 厘清文本逻辑的重要方式 [3]。在实施英语阅读教学时, 教师可利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内容,厘 清文本结构,建构良好的阅读认知。
以Our world 单元的Topic 1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plants or animals? Section C 为例,这篇文章以雨林为话 题,介绍了雨林的作用及其重要性。雨林的作用集中 在第一段,雨林的重要性集中在第二段。同时,教材 1b 部分呈现了表 1.旨在引导学生理清文本逻辑。
教师鼓励学生阅读表 1 内容。通过阅读,大部分 学生初步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接着,教师提出阅 读任务:“请大家根据表 1 内容阅读文本,圈画关键 信息,补充表 1 的内容。”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走进阅读文本中。在进行阅读时,学生结合表 1 内容, 分析文本内容,探寻关键信息,认真勾画,主动概述, 继而填写表 1 内容。通过填写表 1.大部分学生理清了 文本结构,了解了关键内容。之后,教师随机选择学 生,引导其展示表 1 内容。然后,教师以表 1 内容为 基础,引导学生再次走进阅读文本中,深入分析,找 寻关键信息,认真概述,弥补表 1 内容的不足。经过查 漏补缺,大部分学生整体掌握了文本内容。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体验分析活动,不仅实现了 思维可视化,理清了文本逻辑,建构了深刻认知,还 切实锻炼了思维能力,有利于提升逻辑思维水平。
(三)判断,解读阅读文本
判断是学生的思维表现和思维结果 [4]。在进行判 断时,学生会使用多样的思维方式,如联想、分析、 评估等,得出结论。在实施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引导 学生阅读自读文本,之后结合文本内容,提出相关问 题,驱动学生回想文本内容,做出判断。教师则依据 学生的判断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借此使学生 理解文本内容,同时弥补思维漏洞,提高思维水平。
以 Feeling excited 单元的 Topic 2 How about exploring Tian'anmen Square? Section C 为例,在组织阅读教学 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表格,梳理文本逻辑。同时, 教师依据学生的梳理情况,助力学生完善认知。之后,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判断。如“他们骑车 一小时才到达了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上的人很 多,有人不小心踩到了康康的脚”等。在了解不同问 题内容的同时,学生拓展思维,回想文本内容,做出 判断。有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内容,会将注意力集中在 相关内容上,进行分析判断。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后, 学 生代表呈现判断结果。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结合文本 内容做出判断。如果学生代表给出的判断结果正确, 则 进行后续活动。如果学生代表给出的判断结果错误, 则 再次阅读文本,找寻关键内容。经过一番判断,学生 便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三、读用结合,增强思维活力
(一)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学生迁移应用所学的有效途径。同 时,角色扮演是一项思维活动。在体验角色扮演活动 时,学生会发挥联想能力、创造能力, 使用适宜的语言、 动作等再现阅读文本内容,做到读用结合,增强思维 活力 [5]。对此,在实施阅读教学时,教师应依据学生 的阅读情况,设计、提出角色扮演任务,让学生获得 思维机会。
以 Keeping Healthy 单元的 Topic 1 You should see a dentist. Section C 为例,在课堂上,学生体验系列活动, 不断思维,逐步了解了文本内容。立足学生的阅读情 况,教师布置如下任务:“请大家回想阅读文本内容, 梳理故事的起因、发展和结局。请和小组成员合作, 扮 演不同的角色,展现故事内容。”此任务具有一定的趣 味性,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积极情感的作用 下,学生活跃思维,回想文本内容。在此过程中,不 少学生使用思维可视化的方式,或建立思维导图,或 绘制表格,再现故事的起因、发展和结局,进一步认 知文本内容。之后,学生与小组成员交流。小组交流 的过程也是学生碰撞思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 的思维异常活跃,分析故事内容,尤其分析主人公的 所作所为,理清表演内容和方法。之后,学生发挥想 象力,将自己想象成某一主人公,结合文本内容,扩 充故事,使主人公形象愈加丰满。在做好准备后,小 组成员通力合作,遵循故事发展脉络,认真表演、对话。 在学生表演时,教师认真观看,发现他们的良好表现, 有针对性地进行赞赏。
实践表明,学生通过体验角色扮演活动,既激发 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切实地获 得了思维机会,增强了思维活力,有利于提升联想能 力和创造能力等。
(二)读后写作
英语写作离不开思维。在思维的助力下,学生可 以分析写作要求,确定写作要点;可以利用可视化的 方式,梳理写作思路,组建语言,认真表达。通过完 成写作任务,学生可以切实增强思维活力,扎实掌握 阅读所得。所以,在实施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尊重学 生的阅读情况,组织读后写作活动。
以Our world 单元的Topic 1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plants or animals? Section C 为例,在课堂上,学生体验 多样的思维活动,理解了文本内容,同时获取了相应 的写作方法,积累了写作经验。立足学生的阅读所得, 教师可组织写作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教师提出如此 要求:“请大家登录网站,搜集信息,了解雨林的情况, 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请根据搜集的信息,书写一篇 文章,介绍保护雨林的方法。”在了解写作要求后,学 生纷纷登录网站,积极思考,探寻有价值的信息。之 后,学生发挥分析能力和分类能力,整理信息,建立 表格或思维导图,展现自己的写作思路。如有学生建 立了表 2.
在表 2 的作用下,学生建立清晰的逻辑,理清写 作思路。之后,学生模仿阅读文本进行写作。
学生通过体验读后书写活动,不仅灵活应用了阅 读所得,加深了理解,还锻炼了分析能力、分类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思维发展水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 阅读内容与思维能力表现,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思维 积极性,让学生走进阅读课堂。之后,教师要引导学 生比较、分析、判断, 进行多元思维,理解阅读内容, 锻炼思维能力。在学生认知阅读内容后,教师要组织 迁移应用活动,如角色扮演活动、读后写作活动等,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灵活应用阅读所得,做到读用结 合,增强思维活力。
参考文献
[1] 曲美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 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22(20):8-10.
[2] 唐琳.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品质 探究[J].校园英语,2022(1):103-105.
[3] 赵骎.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型课堂提问策略的探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8):21-22.
[4] 陈小阳.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型教学实践探究[J].校园 英语,2020(37):165-166.
[5] 黄峰.初中英语阅读思维性训练策略研究[J].文科爱 好者(教育教学),2020(2):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