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论文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论文

6

2024-04-26 10:40:06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课前导入、课堂教学、课后实践等方面入手,构建不同形式的学习任务群,拓展阅读教学的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前导入中,通过学习任务群的构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增强学生的文本梳理能力、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创造性表达能力;在课后教学中,通过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实现文本知识的学以致用。本文总结分析了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路径选择,旨在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课前导入、课堂教学、课后实践等方面入手,构建不同形式的学习任务群,拓展阅读教学的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前导入中,通过学习任务群的构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增强学生的文本梳理能力、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创造性表达能力;在课后教学中,通过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实现文本知识的学以致用。本文总结分析了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路径选择,旨在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这一教学理念,并对学习任务群做出了如下解释: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总体而言,学习任务群的构建需要教师设置具有关联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具有关联性的知识,对相关的学习主题得到整体性、深刻性的认识。在学习任务群的构建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学生共同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形式,让学习任务群作用于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

  一、构建表达与交流型学习任务群,让阅读充满激情

  新课标提倡要加强语文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让课程实施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同时,新课标提出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概念,要求学生通过倾听、阅读、观察,以及其他方式整合与获取信息,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的品质。初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较为丰富的知识素养,因此,教师在阅读课堂的导入阶段可以构建表达与交流型学习任务群,让学生综合表述对文本相应内容已经获得的认知和产生的新构想,促进学生对阅读活动产生亲切熟悉的感受,激发阅读热情。

  以《中国石拱桥》一文的阅读为例,本文以石拱桥为主题,介绍了关于旅人桥、赵州桥和卢沟桥等著名石拱桥的各方面知识。初中学生一般已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了解过这些石拱桥,也在生活中见到过一些石拱桥。因此,教师可以设置如下内容的学习任务群:(1)我们知道哪些著名的石拱桥?(2)我们在生活中是从哪些角度观察石拱桥的?(3)我们知道哪些和石拱桥有关的故事?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素养系统表述自己了解的石拱桥名称、建造年代、形状、长度、重量及其他要素,形成基本的阅读思路。接着,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思考:“我们表达的这些知识会在课文中出现吗?作者也提到了我们所说的这些石拱桥吗?我们认识石拱桥的方式和作者一样吗?”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形成积极的阅读态度。由此可见,通过构建表达与交流型学习任务群,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寻找阅读文本的思路,让学生感受到文本内容与个人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强烈的阅读动力。

360截图20230321164056885.jpg

  二、构建梳理主题学习任务群,让阅读思路明确

  梳理文本的主要内容、认识文本的写作脉络、构建关于文本知识的框架是阅读的重要任务。这些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够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具体性的认识,培养循序渐进、严谨认真地阅读态度。初中阶段的语文文本普遍篇幅较长,学生更需要完成这些任务提升阅读效率。因此,教师可以从特定的角度入手,构建梳理主题的学习任务群,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之间的关系得到明确的认识,达到细致入微的阅读效果。这种学习任务群的设置角度是自由灵活的,教师可以立足总结归纳、逻辑推理、类比分析等思维方式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连续性的思维运用。

  以《藤野先生》一文的阅读为例,本文记叙了鲁迅在留学时经历的多个事件。文中的每个事件和每个人物都有相互作用的关系,教师要通过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启发学生展开梳理。利用如下问题构建学习任务群:(1)鲁迅在遇见藤野先生之前的生活是怎样的?(2)这种生活让鲁迅产生了怎样的感受?(3)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笔墨描写遇到藤野先生之前的事情?在这种学习任务群的构建下,学生首先能够总结出鲁迅看到留学生的辫子、在旅店中住宿与饮食这些事件,找到描写这些事件的关键语句,体会到这些事件带给鲁迅压抑、枯燥、愤懑的感受。接着,学生可以将遇见藤野先生前后鲁迅的生活做出对比,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学习十分关怀,对鲁迅表现出了尊重的态度,从而认识到本文通过对比遇见藤野先生之前和之后的事情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恩与怀念。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进一步具体梳理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交往的故事,总结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由此可见,梳理主题学习人物群的构建,能够让学生学会区分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认识到文本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抓住阅读的重点,形成明确的阅读思路。

  三、构建鉴赏主题学习任务群,让阅读充满美感

  新课标提出了创意表达型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要求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构建鉴赏主题的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将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资源、不同的媒介和渠道融入鉴赏活动,对文本所蕴含的美感进行系统性的认识和多样性的表达,整体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以《桃花源记》一文的阅读为例,本文描写了江岸和桃花源中各种独特的风景,能够成为学生展开鉴赏活动重要的切入点。在鉴赏主题学习任务群的构建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1)课文中描写了哪些美好的景象?(2)这些景象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有哪些方法能够让我们表现出这些景象的美好?在这种学习任务群中,学生首先可以根据问题(1)自主选择相应的语段展开鉴赏;根据问题(2)和(3)拓展鉴赏的角度和方式。例如,在阅读“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时,学生展开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出“辽阔的江岸边盛开着一丛丛鲜艳的桃花,碧绿的小草交错在一起,点缀着飘落的花瓣……”的景象,从而体会这些景象的优美。抓住“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这些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从侧面角度体会这些景象对游人产生的强烈吸引力。学生可以用柔和舒缓的语气朗读这些语段,感受江岸的辽阔、桃花和芳草的鲜美,体会游人旷达的心境。由此可见,鉴赏主题学习任务群的构建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以多种方式进行美的发现、感受和表达,获得丰富的阅读乐趣。

  四、构建思辨主题学习任务群,让阅读灵活深刻

  新课标更加倡导提升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模式转移到发现问题。由此,新课标提出思辨性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要求学生通过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提出一些观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材料,论证自己的认识,从而构建思辨主题学习任务群,让学生的阅读思维更加灵活,阅读效果更加理想。

  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的阅读为例,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庄子与惠子对“鱼之乐”的辩论。教师可以结合二人的观点构建如下思辨主题学习任务群:(1)庄子和惠子谁的观点更有道理?(2)他们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什么方面?(3)这些观点对我们有怎样的启发?在这种学习任务群的作用下,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自由发表议论。一些学生认为惠子的观点更有道理,运用文本中“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一材料做出印证,表达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只能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不能够评判他人的快乐这种道理。学生能够体会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性,形成关于阅读本文的深刻认识。一些学生认为庄子的观点更有道理,并表达如下观点:“庄子能够体会到鱼的快乐,惠子不是庄子,他体会不到庄子对鱼的感受。”根据这一角度的思辨,学生能够认识到“汝安知鱼之乐”中的“安”原本是疑问代词,但经过庄子的使用,变成了地点代词,让观点得到了合理表达。由此,学生能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在含义上的丰富与多样性,从思辨中掌握这一方面的辩论艺术。由此可见,在思辨主题学习任务群的构建中,学生的思维能够摆脱文本内容的局限,学会灵活运用文本知识做出思考,获得更多的阅读收获。

  五、构建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群,让阅读灵活延伸

  初中语文文本的内容十分丰富,与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具有重要的关联性。每个学科的内容和学习方法都能启发学生的阅读思路、拓展学生解读文本的方式。新课标要求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学科知识的运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运用这些理念构建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群,增强阅读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每个学生各个学科的知识素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构建自由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凭借个人的兴趣和能力自主实施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主题活动,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

  以《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教学为例,本文运用不同的知识介绍了物候现象,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构建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群:(1)课文中介绍了哪些物候现象?(2)这些物候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怎样的?(3)怎样直观认识这些物候现象?(4)你对于这些物候现象有哪些认识?一些学生可以运用美术学科知识,展开绘画活动,描绘出“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些物候现象,感受大自然景象的美好。一些学生可以运用数学学科中的总结归纳思维,从文本各个段落抽取出“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及其他关键语句,借助表格和思维导图这些数学思维工具认识物候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些学生运用地理学科和生物学科知识,列举世界上不同经度和纬度地区所产生的物候现象,比较这些物候现象的差异性。还有一些学生融合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生态环保主题知识,表达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这些思想认识。由此可见,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群的构建中,学生能够充分成为语文阅读的主体,以更加生动高效的方式理解文本内容,获得阅读的成就感。

  六、构建实践主题学习任务群,让阅读达成实效

  新课标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表现生活、创造生活、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与能力。由此可见,学习任务群的构建要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以学生的精神品质成长为导向,发挥深远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构建实践主题学习任务群,让学生以生活为学习的场所,在学思结合的过程中进行系列化的文本知识解读与运用,进一步提高阅读深度。

  以《“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文的阅读为例,本文是一篇新闻,记叙了吕伟在跳水比赛中夺冠的事件。教师可以根据新闻的文体特点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展开新闻写作实践活动,表现生活中的新鲜事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构建学习任务群:(1)了解最近身边发生的新事件;(2)分析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选择一种事件写作新闻;(3)在写作新闻后表达获得的认识。对此,一些学生可以写作关于生活中体育比赛的新闻、建筑物建成的新闻、优秀劳动者的新闻等。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新闻的标题、导语及其他组成要素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体会到新闻写作对弘扬先进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还能体会到以真实性、客观性的态度写作新闻的意义,进一步完善写作素养。由此可见,通过实践主题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学生能够将阅读作为汲取知识、锻炼能力的重要方式,让阅读成为成长的重要助手,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综上所述,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教师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根据文本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素养及兴趣爱好构建不同主题的学习任务群,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动力、探索意识、创造意识和实践意识,促进学生在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全面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春,何欣.初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学理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3(30):70-74.

  [2]张中美.初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研究[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23.

  [3]陶忠胜.学习任务群模式下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J].中学语文,2022(3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