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路径探析论文

2024-04-23 09:48:39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路径: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阅读、创设互动式的学习环境、结合实际生活与实际问题等。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路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并增强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摘要]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路径: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阅读、创设互动式的学习环境、结合实际生活与实际问题等。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路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并增强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路径
核心素养是指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中所需的基本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备的能力,也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石。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对古诗词缺乏兴趣,觉得难以理解和记忆。为了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和文化修养,需要探索一种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路径。群文阅读是指通过多种文本和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背景、形式、作品之间的联系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在古诗词的群文阅读中,学生能够加深对古代文学的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目标可以分为认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其中认识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技能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岳阳楼记》为例,该篇文章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以其豪放的笔墨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于世。为了更好地教授这篇文章,首先设置认识目标为:通过学习《岳阳楼记》,学生能够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可以采取一些教学活动。先是介绍唐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唐代的繁荣和变革,然后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解读文章中的词句和意象,探究作者借助景物描写所表达的情感和观点,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以促进他们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和思考。其次是设置技能目标。技能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既要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意义,又要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表达和写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活动。先是进行词语和句子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进行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思维能力。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写作练习,让他们通过言语和文字的表达来展示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以上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在古诗词群文阅读中获得全面的发展。他们不仅能够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还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进行因材施教。对于阅读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解读材料和练习机会,帮助他们逐步提升。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和写作指导等方式,引导他们逐步提高。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应当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包括经典的古诗词、古代散文、古代戏剧等。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古代文学的风采和传统文化的价值。
首先,可以通过经典的古诗词来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例如,可以选取《登高》《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这些诗词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又融入了对时代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解读这些经典古诗词,学生可以了解到唐代的社会风貌,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其次,还应该包括古代散文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例如,可以选取《东坡乐府》《采莲曲》等,这些作品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的点滴,展示了古代人们的情感和生活哲理。通过学习这些散文作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最后,还可以将古代戏剧作品引入到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例如,可以选取元曲《西华山》等。这些戏剧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背景,通过解读戏剧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背景。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演绎戏剧片段来感受古代演艺形式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阅读
在古诗词群文阅读中,不仅要求学生进行表层理解,还要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解读文本,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首古诗,如《登鹳雀楼》,并提出一些问题:诗人为什么选择以“鹳雀楼”为主题?诗人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境?学生可以从文本中提取相关的描写,分析诗人为何选择这个主题,并解读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教师选择一篇古文,如《论语》,并提出如下问题:文中的“仁者爱人”和“智者治人”两个观点有何不同?孔子为什么强调“仁者爱人”的重要性?学生可以通过对文中相关段落的分析和理解,比较这两种观点的差异,并思考孔子为什么强调仁爱的道德观念。
最后,教师还可以选择一首古曲,如《阳关三叠》,并提出如下问题:歌曲中描述了怎样的情景和主题?歌词中使用的音乐手法和形象描写给人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对歌词和曲调的分析,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并思考其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自主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背景知识和历史文化,进一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在学生进行多维度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理解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分享,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创设互动式的学习环境
在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设互动式的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古诗词,增强学习的乐趣和效果。
首先,通过创建一个古诗词学习平台来提供学生互动学习的机会。这个平台可以包括一个诗词的数据库,学生可以在其中浏览和学习不同的古代诗词。为了增加趣味性,平台可以设立一些互动的功能,比如填空、配对、选择等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互动活动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可以设计一些虚拟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古代文人的角色,与其他虚拟人物进行对话和互动。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来感受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义。同时,这样的游戏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表达和沟通的能力。除了游戏,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组织一些线上的古诗词朗诵比赛。通过这些比赛,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朗诵能力和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他们也能够通过听别人的朗诵来学习和借鉴。这样的比赛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增加比赛的公开性和影响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在虚拟的古代场景中进行学习和体验。比如,可以利用虚拟现实眼镜,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观古代文人的书房,感受当时的氛围和文化。这样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化,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古诗词学习社区,让学生可以在这个社区中互相交流和学习。社区可以包括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交流。在社区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与其他人进行互动,共同学习和进步。这样的学习社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唐诗三百首》中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为例,可以利用现代技术设计一个名为“诗词寻宝”的互动游戏来帮助学生学习这首诗,以展示如何利用互动游戏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首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这首诗的背景和意境,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一位年轻的侦探,通过寻找隐藏在游戏场景中的线索和解谜,来逐步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诗人的写作意图。在游戏中,设计几个场景,每个场景代表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一个场景是“雁过声音喧”,学生需要通过模拟渔民和乘客的声音来追踪雁群的飞行轨迹;第二个场景是“塞上长城空自绕”,学生需要通过解开迷宫,找到通往长城的正确路径;第三个场景是“白日依山尽”,学生需要在一个山水画中找到隐藏的太阳。通过这样的互动游戏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其中来深刻理解诗词的意象和主题。
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挑战和难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来解决。如在每个场景中,可以设置一些与古诗相关的谜题,学生需要通过正确回答谜题来获取进一步的线索。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同时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结束后,可以进行回顾和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收获。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以及他们对诗词内容和意境的理解。通过这样的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除了“诗词寻宝”这一游戏,还可以设计其他一些互动式的学习活动,如诗词配对、古代文化展览等。这些活动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互动来学习古诗词,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五、结合实际生活与实际问题
在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将古诗词与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化对于现代生活的影响和启示,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古诗词,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到古代文化对于现代生活的影响。例如,在学习《登鹳雀楼》时,可以带领学生探究古人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了解古代大城市的繁华景象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登鹳雀楼》这首诗,学生能够了解到古代文人的远大抱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使他们明白古代人的智慧和情感也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一些现实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例如,当学习《江南春》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让学生在感受到美丽的江南春天的同时,也反思我国农村的落后和贫困问题。通过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够看到诗词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理解分析,发现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和人生智慧,将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塑造自己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学习《登鹳雀楼》时,可以带领学生探究其中透露出的报国情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引导学生理解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和使命。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还能够将之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
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或是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古诗词,例如《枫桥夜泊》《游子吟》《夜泊牛渚怀古》等。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游子离别的苦楚、思乡之情的真挚,进而引导他们思考当代家庭的关系、思考乡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路径的探索,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素养,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古诗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结合实际生活与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和启示。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62-66.
[2]潘庆玉.群文阅读——由链接而群聚、因秘响而旁通[J].语文建设,2018(1):26-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