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024-04-19 14:08:42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 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致力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 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致力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应用主题语境,能够 实现激趣、促学目标,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水平。基于此,文章从实物应用、问 题设计、图文解析、实践交际等多个角度出发,探索主题语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以期深化主题语境教学,促进 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英语;主题语境;应用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且思 维灵活度高。教师可以基于此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针 对性优化与创新,强调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组织丰富 的实践活动,由此实现高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但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解,课 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无法达到预 期目标。所以,教师需及时端正自身思想,尝试在课 堂上创设多元主题语境,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 多边互动中提高教学成效。
一、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我国教育理念更新迅速,《义务 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 准》)对小学英语教育目标提出更高要求,强调培养 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课程目标也由原始的语 言能力单一维度拓宽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 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教师应在坚持“以生为本”核 心目标的前提下对日常教学进行优化改革 [1]。笔者在 教学研究中发现,结合单元主题创设主题语境并结合 语境开展教学活动是教师需要重点开展的教学工作。 首先,创设主题语境有助于学生产生主动探究、深度 思考的欲望,并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了解新语言知 识的含义和用法,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同时,在主 题语境下,学生也可以根据语境特点灵活思考,有针 对性地积累与主题相关的知识, 并得到表达个人想法、与他人对话的机会,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语言能力和 思维品质。最后,在主题语境中,学生可以探究更多 与主题意义相关的人文元素,丰富中外文化知识储 备,并养成根据特定文化展开交际的习惯,增强文化 意识。总而言之,主题语境可以辅助小学英语教师高 效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深入地学习知 识,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他们未来学习与发展做好 铺垫。
二、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实物语境——实物展示,促认知、深记忆
词汇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只有在具备丰富 词汇储备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更深层 的探索,才能在兴趣的驱动下完成实践任务,从而实 现学习质量的提高。为保证学生基础学习的高效性, 教 师不能采取单一的“灌输式”手段构建课堂,需要在 了解学生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优 化教学。教师可以联系教材内容,充分发挥出实物的 价值,用实物展示的手段来自然构建主题语境,让学 生自主地观察并灵活记忆,真正将具象化内容与抽象 化知识相对应,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在夯实基础 的前提下勇敢面对后续学习的挑战 [2]。
例如,在讲授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时,教师可提前准备好与本单元重点 词汇 bag(书包)、pen(笔)、pencil(铅笔)、crayon(蜡笔)、ruler(直尺)、rubber(橡胶)、pencil case (铅笔盒) 对应的物品,在词汇解析时一一对应展示,用这样的 方式降低英语知识学习难度,让学生在实物语境下对 所学产生兴趣,从而通过联合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又如,在讲授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6 Colour 时,为避免学生混淆各种颜色的表达方法,教 师可以借助展示有特色的实物来加深学生对颜色的印 象。如讲解 orange (橙色的)一词时,可以展示橙子 的实物,让学生进行联合记忆;讲解 green (绿色的) 一词时, 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展示小型的圣诞树, 这 既能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加深学生对 green 的印 象, 一举两得。而在讲解 black(黑色的) 和 white(白 色的)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熟悉的五子棋,用黑 白子来让学生对两个单词进行区分记忆。这样借助实 物展示的方式构建课堂,能让学生以轻松、积极的状 态参与学习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夯实基础,实现英语 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二)问题竞赛——氛围营造,巧设疑、精思考
基于主题语境,教师也可以在课内落实交互式教 学策略,即加强师生双方对信息的讨论和沟通,从而 改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学生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 趣,并且在收到问题后能积极思考、反馈,真正成为 学习的主人, 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实 现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多元化问题能将单元主题连 接起来, 自然形成生动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在好奇心、 求知欲及胜负欲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其中,主动从多角 度出发思考问题,分享真实想法。学生相互之间也能 产生思想的碰撞,促进思维品质提升。同时,以问题 为载体的主题语境设计也能很好地将新旧知识进行整 合,学生能基于对已学内容的了解完成对新知的推 测,也能整合记忆同主题下的相关词汇、句型,建立 完善的知识体系,在问答过程中自然获得英语综合素 养的发展 [3]。
例如,在讲授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 过程中,教师可基于学生对已学词汇的掌握情 况来设置主题思考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展示游泳的 图片,并提出问题:“When can we do this thing?”学生 会由该问题自然联想到“夏天”这一关键词。基于此, 教师可以渗透单词 summer 的讲解,同理展示滑雪、放 风筝、划船等活动图片,设计相同问题:“When can we do this thing?”再讲解 spring(春天)、autumn(秋天)、 winter(冬天)等单词。在问答过程中,教师自然营 造了轻松舒适的氛围,学生也能在此过程中复习旧知识,了解新知识,在对应的语言环境中熟练掌握词汇 内涵。在活跃的氛围下,教师继续为学生提出探索问 题: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 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回答问题,谈论自己的“favorite season ”并说出理由。这一过程不仅能检验学生对本单 元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让他们适应英语思维,实现综合发展。
(三)图像引导——信息共享,拓宽认知范围
为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应强调学生的课 堂主体地位,用灵活手段呈现单元主题语境,给学生 最真实、自由的交互空间,让学生在交互认知、自主 交流中提高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 [4]。在此过程中, 小学 英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尝试使用具象化引 导的方式展开教学, 科学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 借 助图片、视频影像、主题歌曲来辅助教学,在吸引学 生注意力的同时让知识“活”起来,让语言环境也更 加立体、真实。这样学生可以借助情感表达、模仿表演、 主题辩论、联合创造等方式更有沉浸感地对知识进行 学习,享受英语语言所带来的乐趣,最终于无形中了 解特定语言环境下知识的运用方法。此外,在信息共 享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还能基于主题语境展开互助讨 论,形成良性的交互状态,从而在多元化信息引导下 提高认知能力。
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 教学为例,本单元中心话题为 Christmas,介绍圣诞节 期间的常见家庭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各项与圣诞 节相关的文化,掌握叙述做某件事先后顺序的文章结 构。在教学 Story time 板块期间,为突出主题,加深学 生对圣诞节文化的理解, 教师可以分享与装饰圣诞树、 挂圣诞袜、吃圣诞布丁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并 鼓励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 介绍自己对圣诞节的认知。 此时, 部分学生会根据圣诞袜中出现礼物的情节和“父 母扮圣诞老人”的图片,推理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最 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更多与圣 诞节相关的图片,分享到班级微信群组中,并借助 first 、next 、finally 等词汇和简单的句子有序介绍图片 内涵。这样,学生在补充图片的辅助下,可以更加深 刻地理解教材中文字内容的含义,并结合自己对图文 信息的理解和生活经验, 做到信息共享, 形成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的良性交互,有效拓宽认知范围。
(四)口语实践——任务设置,转态度、重表达
要想构建精彩的主题语境教学课堂,教师不仅要 重视知识的传递,还应重视学生语言表达、思维交互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并根据主题内涵组织丰富的口 语表达活动, 让刻板的词汇、语法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同时用趣味化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他们调 动积极性、主动性,在灵活思考、大胆表达的过程中 掌握语用技巧,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5]。
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下述情境,鼓励学生完成 实践练习,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情境一:播放 story time 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在熟 悉“Can I help you?”句型的前提下掌握“How much is it?”句式的含义及使用方法,两个人为一组完成对话 演练任务,从而夯实基础。
情境二:假设 Emma 知道铅笔的价格,Andy 不 知道,教师要求一名学生扮演 Emma ,一名学生扮演 Andy 来进行对话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能享受英 语学习的乐趣,也能明确基础知识在特定语境中的应 用方法。
情境三:设计“邀约”情境,允许学生在这一大 的语境中自主选择内容完成对话设计任务,如使用“Will you come for a walk with me?”“Would you mind taking part?”等来询问意见或发出邀请,帮助学生掌握“I'd like to ...”“I'd like ... ”以及“I should like to see you do it. ”等句式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内适应英 语语用形式,并在有效交际中深化认知,实现综合能 力的提升。
每一个口语表达情境的创设都符合本单元主题语 境的设定,学生能获得更多探知语言、应用语言、记 忆语言的机会, 并能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由此可见, 口语活动的组织不仅是语言教学的载体,更是学生实 现交际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生活重现——沉浸体验,乐学习、共发展
语言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每一单元 语言知识的教学都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存在千丝万缕 的联系,因此最好的主题语境教学的展开方式莫过于 对生活故事的重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 活化情境,让学生感知所学内容的生活性,主动投入 情感,在产生沉浸式体验的前提下快乐学习、积极互动。 生活化情境将知识与生活语言环境相结合,有利于学 生进一步加深记忆,转变学习态度,在后续学习中更 乐于探究英语语言知识的内涵,从而实现语言能力、 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共同发展。
例如,在讲授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Asking the way 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问 路” 情境室,将教材 中相对刻板、单调的 cinema 、 hospital 、shop 、zoo 转换为代表当地场所的专有名词, 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加具体。在生活化情境中,学 生能产生代入感,主动思考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有 人问路或者自己迷路的情况应该怎样做,从而自然学 会“How do I get to the ... ?”“Can you show me the way to ... ?”“How many xxx are there?”句型,也熟练掌握 get on 、get off、turn left 、turn right 等代表方位的动词 短语的实际含义和具体用法,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分 享生活经验,总结主题知识,最终在自然状态下达成 本单元教学“能听懂”“会读”“会写”“会说”四方面 的目标。最后在复习巩固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 联系生活,用已经学习的语言知识介绍自己家到学校 的路线,在实践中获得综合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多元手 段完成主题语境创设,不仅能转变学生英语学习态 度,让他们在自主交互中掌握知识内涵,提高实践应 用能力,还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 质的提升。教师要基于学生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去对 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设计,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 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实现英语 学科核心素养的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葛祯.小学英语语境式单词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师 教育论坛,2021.34(8):91.
[2] 陈玮.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J].教学 与管理,2021(8):59-61.
[3] 李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大单元主题整体教 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122-123.
[4] 刘蕾.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 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287.
[5] 史茜.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与对 策研究[J].海外英语,2020(6):20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