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新课标指导下的英语生本课程设计探究论文

新课标指导下的英语生本课程设计探究论文

2

2024-04-19 09:45:39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新版课程标准为生本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新版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基于生本教育课程转化的成果,依托教学案例分析,探讨英语生本课程的根本点,总结优化生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原则,帮助教师设计英语生本课程,落实新版课程标准的要求,助推生本教育。

  摘要:新版课程标准为生本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新版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基于生本教育课程转化的成果,依托教学案例分析,探讨英语生本课程的根本点,总结优化生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原则,帮助教师设计英语生本课程,落实新版课程标准的要求,助推生本教育。

  关键词:课程标准;生本教育;课程转化;教学设计

  一、引言

  生本教育经历了2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小组活动、先学后教、交流互动、课程转化等丰硕的教学成果。教育部颁发《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英语学科生本教育面临新的要求,也面临更多研究和实践的空间。

  二、研究背景

  1.高中新课标与义教新课标

  新课标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包括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结构,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新课标确立了新的课程目标,即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新课标规定,课程内容包含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六大要素。

  在课程实施方面,新课标建议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依据真实的情境和问题,基于语篇,围绕主题,开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系列活动,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运用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探究主题意义,表达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提升核心素养。

  2.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课堂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多模式和形式上的成绩,但还需要深度变革教学内容和内容框架,才能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改革的关键在于实现国家课程的“两级转化”:一是国家课程转化为教师课程,二是教师课程转化为学生课程。国家课程包含课标和教材,具有规定性和统一性。教师基于国家课程的内容和要求,结合个人的教学主张,设计出教学方案,国家课程就转化为教师课程。教师课程是动态的,既可能是“师本”“考本”或者“本本”等旧形式,也可以是“生本”的新形式。教师课程也是可以加工的。教师在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根本点,让学生基于根本点,调动学习资源,积极参与学习、思考、实践和创新,这种教师课程就转化为了学生课程。在学生课程中,学生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只确定内容和进度,提供恰当的指导。学生课程才是真正的生本课程。

360截图20230321163045713.jpg

  三、研究思路

  基于对新课标、生本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的理解,结合教学实践,探讨生本课程的不同维度的“根”,总结优化生本课程的“空”应遵循的原则。

  1.新课标指导下的英语生本课程不同维度的“根”

  一是从课程育人功能角度看,“根”是核心素养。新课标强化课程育人导向,要求教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既是英语课程的落脚点,也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新课标要求教师对照各个学段核心素养目标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课程,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

  二是从课程工具性质角度看,“根”是以语篇为基本单位的语言实践。英语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语言实践是人们交流合作及开展活动观学习的基本方式,人们通过听、读、看等语言实践理解信息,通过说、写等语言实践表达信息。语言实践使用的语言基本单位是语篇,以口头语篇、书面语篇、图表、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呈现。新课标要求教师基于语篇、深入语篇、超越语篇设计各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达成教学目标。语音、词汇、句子、语法是语篇的有机组成部分,分析这些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篇知识,助推语言实践。新课标认为,如果脱离语篇和语篇主题意义,以语言分析作为根本点来设计教学,会导致碎片式教学和灌输式教学。以语篇为基本单位的语言实践,才能实现真实交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学习,是实施生本课程的根本途径。

  三是从单元教学角度看,“根”是主题意义。新课标的课程内容涉及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以单元形式呈现。单元聚焦一个主题内容,单元板块中的语篇会涉及单元主题的不同层面。教师围绕单元主题,挖掘育人价值,确定主题意义,并根据主题意义确立单元的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建立单元内各语篇内容及语篇育人功能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探究主题意义,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单元主题意义统领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

  四是从课堂教学角度看,“根”是活动任务。“学习金字塔”现象表明,任务型学习的效益最高,活动任务能高效推动课堂学习。在导入阶段,教师针对教学目标,结合真实情境和问题,呈现活动总任务,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在学中用,在学中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层面的子任务,让学生发现新知,内化新知,运用新知。

360截图20230321164056885.jpg

  2.新课标指导下英语生本课程“空”的优化原则

  一是主体性原则。教师遵循生本教育“高度尊重学生”和“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前,在有必要的前提下,学生先行了解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者提前准备与活动相关的词块或者语法。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种学习实践。在教学活动后,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开展学习评价,调整学习策略。

  二是整合性原则。首先,教师要整合教学目标和活动任务。根据单元板块的内容与单元主题之间的逻辑联系,确定各个板块的教学目标,构建单元活动任务体系,确保学生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整合课程内容六大要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语篇研读,挖掘主题意义,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教师还要整合各种语言技能实践,提供语言技能实践的不同组合形式,让学生的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得到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个性发展。最后,还要整合学习资源。坚持简便、实用、有效的原则,师生在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数字学习资源、教材以外的素材性资源、学校资源和学生资源,满足课程需要。

  三是探究性原则。学生在英语生本课程中可以开展不同途径的探究学习。一是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了解同一单元不同语篇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探究文化和思维。学生在理解语篇的过程中探究文化现象和本质区别,探究语言特点、行文结构与思维特点。三是探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在探究方案的实践中开展学习。四是探究语言。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或者活动结束后,自主发现、运用并积累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词块,加强理解和表达的精准性,提高运用词汇的丰富性和得体性。

  四是合作性原则。生本课程需要生生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开展分工及合作,分享学习活动的资源、工具和收获,追求精准和流利的英语表述,改进和完善方案,优化活动成果。生本课程也需要师生合作,但教师只在活动前提供指导,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帮助,在活动后参与评价。

  五是层次性原则。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具有层次性的课程才能满足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一是学习资源要有层次。教师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运用和探究学习资源的过程中,做好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为完成教学目标搭好脚手架。二是教师要分层次组织教学活动。对于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适宜采用问答等开放的活动方式。对于基础和能力较弱的学生,适宜采用填空或者选择等方式,降低活动难度。三是教师设计的活动内容要有层次,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活动中开展学习和实践。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也要有不同难度和不同容量,方便学生选择完成。四是预设的活动成果要有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踮起脚完成活动任务,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

  六是评价性原则。新课标倡导“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和实施,生本教育也倡导与实体活动紧密相连的综合性评价,实现评价的督促和激励作用。通过评价活动,师生关注学习兴趣,关注学习质量。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难度和内容,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式。

  四、新课标指导下的英语生本课程案例分析

  1.课例背景

  本课例内容来自译林出版社《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九Unit 1 Other countries,other cultures中Project板块Making a presentation about Chineseculture。本节课是笔者在湖南省宁乡市执教的一堂参评课。

  2.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范畴是“人与社会”,单元主题是“跨文化沟通”。板块语篇材料为介绍澳大利亚体育文化的一篇说明文。教材要求学生借鉴语篇材料,研究中国文化,展示中国文化。

  一是教学设计意图。教者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以当地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切入口,以学生争当导游为任务,以了解澳大利亚文化、探讨展示当地文化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听、读、看、说等语言技能为重点,以语篇知识“信息如何支撑主题”为难点,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为目标,设计和实施生本课程。

  二是教学活动环节。首先,任务驱动,激发兴趣。在导入阶段,教者设计澳大利亚青年团体即将到宁乡旅游的准真实情境,交待“争当导游(Try tobe selected as the guides)”的课堂总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合作交流,制订标准。学生探讨导游选拔标准,认识到这批导游既要熟悉澳大利亚国家文化,还要熟悉宁乡本地文化,从而产生阅读语篇材料和探讨宁乡文化的强烈欲望。导游选拔标准也是这堂课学习活动的评价标准,导游的质量反馈师生教和学的情况。再次,探究文化,完成子任务。第一个子任务是了解澳大利亚文化,包含两个步骤。第一步,学生基于教师展示的图片,通过“看”的语言实践获取澳大利亚相关文化的信息。第二步,学生阅读语篇材料,了解更多澳大利亚文化。首先,学生利用宏观语篇知识和阅读技巧,借助最后段落中的信息快速找到“澳大利亚是一个体育国度”的文章主旨。然后,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语篇框架,了解作者如何提供信息来支撑文章主旨。第二个子任务是探究宁乡文化,包含四个步骤。第一步,学生集体探讨宁乡的文化特色。第二步,学生观看英文版的宁乡宣传短片,在“历史之乡/旅游之乡/教育之乡/美食之乡”中选择视频主题。由于视频出现了两个古寺,解说词中三次出现了“历史(history)”一词,部分学生错误选择“历史之乡”作为主题。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找到视频中密印寺、白云寺、灰汤温泉、青羊湖、香山森林公园等主要素材,这些支撑信息帮助学生们统一认定,视频的主题是“旅游之乡”。第三步,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兴趣和能力,在学案上完善宁乡是“历史之乡/旅游之乡/教育之乡/美食之乡”等主题的支撑信息,还可以补充宁乡其他文化特色及其支撑信息。第四步,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宁乡特色文化,丰富支撑信息。最后,展示成果,完成总任务。学生在小组内以导游的身份,向扮演国际友人的同伴开展宣传和交流,争当小组最佳导游,充当导游候选人。小组推出的导游候选人在讲台介绍宁乡,接受师生的挑选,产生学生导游。

  同时,课后巩固,分层作业。课后,学生探究和积累语篇材料中的实用语块,还可以书写一篇介绍宁乡文化的文章。

  3.课程案例亮点

  本课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完成了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生本课程“根”和“空”有机结合的特点。

  课程基于“课堂任务”“主题意义”“语言实践”和“核心素养”等根本点,让全体学生在争当导游的任务驱动下,在跨文化交流主题意义的统领下,在语言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在学习活动中,以四羊方尊为代表的青铜文化,以花猪肉为代表的饮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了当地文化的厚重和丰富,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

  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帮助者和评价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程有效利用和开发了教材资源、数字资源、当地文化资源以及学生自身资源,体现了教学的整合性。基础较差的学生借助宣传视频中宁乡旅游文化的内容完成任务,课后积累词块;基础较好的学生探讨宁乡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教育文化等更多方面的信息,课后再书面介绍宁乡文化,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在完成课堂子任务和总任务的过程中,开展文化、篇章结构、解决方案和语言方面的探究,体现了学习的合作性和探究性。学生在准真实的跨文化沟通活动中推选了学生导游,达成了教学目标,体现了活动的评价性。

  在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师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起点和落脚点,以语言实践为途径,以主题意义为统领,以任务为驱动,遵循主体性、整合性、探究性、合作性、层次性和评价性等教学活动优化原则,实现国家课程到教师课程再到学生课程的二级转化,设计英语生本课程,在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本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5-71.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

  [4]梅德明,王蔷.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5.

  [5]郭思乐.国家课程从教师课程形态化归学生课程—生本教育20年之策略[J].人民教育,2018(Z2):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