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3

2024-04-18 11:56:37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xuling

摘要:高效课堂教学是落实“双减”的途径之一。课前、课中和课后是语文教学的三大阶段,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助力。

  摘要:高效课堂教学是落实“双减”的途径之一。课前、课中和课后是语文教学的三大阶段,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助力。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可立足“双减”,以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为入手点,结合教学内容,应用多样策略,引导学生体验多样的学习活动,做到提质减负。基于此,文章以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为重点,具体论述了“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双减”,教学策略

  “双减”指明了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方向,如关注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得,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高效课堂教学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教学,是绿色、生态、减负、增能的教学,本质是降耗[1]。高效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减少成本投入,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提质减负,是落实“双减”的有力手段。教师要把握“双减”契机,着力进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由三阶段构成,即课前阶段、课中阶段和课后阶段。这三个阶段关系密切,缺一不可。例如,在课前阶段,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做好学习准备。在课中阶段,学生迁移自学认知,可以积极探究学习内容,深化理解,提高学习质量。在课后阶段,学生灵活应用所学,可以强化认知。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以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阶段为立足点,联系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应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验多样的学习活动,实现提质减负。

   一、课前:自主学习

  (一)设计前置性作业,自主学习

  在“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类型多样且贯穿学生学习始终。前置性作业是语文作业的重要构成,是以自学新知为主的作业[2]。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新知内容,设计前置性作业,助力学生自主学习。以《搭石》第二课时为例,本课时旨在引导学生们掌握快速阅读法。在参与第一课时教学时,学生体验多样的学习活动,掌握了语言知识,了解了文本内容。学生使用快速阅读法进行阅读,可以集中注意力,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增强对文本内容的认知。基于此,在第二课时课前阶段,教师以文本内容为基础,以快读阅读法为重点,设计前置性作业。

  快速阅读法是一种“眼脑直映”式的科学运用视力和脑力的方法。学生进行快速阅读,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还可以增强理解效果。教师可这样布置作业:“大家想不想用快速阅读法进行阅读呢?在《搭石》第一课时课堂上,大家通过阅读,了解了文本内容。那么,你知道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的吗?你知道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吗?你知道每部分讲述了什么事情吗?你知道这些事情背后的深刻意蕴吗?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阅读文本,找寻关键信息,找到答案,并进行记录。”

  之后,教师将前置性作业发放给学生。尽管前置性作业内容少,但具有针对性。学生在前置性作业内容的作用下,明确自主学习方向,自觉使用快速阅读法,边阅读边思考,发现关键信息,借此进一步认知文本内容,为进行课堂阅读做好准备。

  (二)发送预习性微课,自主学习

  “双减”阐明了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建议教师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微课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是围绕某一知识点,以时长在5~10分钟的微视频为呈现形式的学习资源,具有直观性、实用性。微课打破了时空界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机会。因此,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新知内容,录制预习性微课,发送给学生,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以《松鼠》第一课时为例,在这节课上,学生要了解背景知识,认读、书写生字词。基于此,在课前阶段,教师可以背景知识和生字词为重点,录制时长为10分钟的微课,截图如图1所示。

  之后,教师将微课发送到在线课堂。与此同时,教师发布自学任务:“请大家利用课前时间观看微课,了解作者,识读、书写汉字。在课堂上,老师会进行检查哦。”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们下载、观看微课,自觉与“看不见的老师”互动,借此建构初步认知,为进行课堂学习作好准备。

  二、课中:探究学习

  (一)创设情境,调动兴趣

  探究兴趣是探究学习的支撑。在探究兴趣的支撑下,学生会投身多样的学习活动,积极探究[3]。影响学生探究兴趣的因素有很多,教学情境是其中之一。教学情境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利用恰当方式营造的情感氛围[4]。在体验教学情境时,学生会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倾向。因此,在课中阶段,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夯实高效课堂教学基础。

  以《景阳冈》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片头内容。在直观画面、动人音乐的作用下,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进入具体场景中。同时,一些学生自发地迁移生活经验,在脑海中回顾梁山好汉的故事。基于此,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都听说过《水浒传》吗?知道《水浒传》中的故事吗?当听到《好汉歌》时,你脑海中想到了谁?想到了什么情节?”在一个个问题的作用下,学生发散思维,回想《水浒传》中的人与事,并就此作答。在作答时,有的学生提到武松打虎。教师把握时机,继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视频——武松打虎,并提出问题:“武松在哪里打虎?为什么打虎?怎样打虎?”在视频和问题的双重作用下,学生增强探究兴趣,试着寻找问题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出文本内容,鼓励学生结合文本,探寻问题答案。

  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究兴趣,自觉走进新知课堂,积极体验课堂教学活动,增强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发展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5]。学生的有效发展正是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做到探有所得。

  以《刷子李》为例,在第二课时课前阶段,学生体验诵读活动,自主探究了“奇”“妙”之处,建立了良好认知,同时积累了诵读经验。基于学生的自学情况,在课堂上,教师组织诵读活动。例如,在探究“妙”时,教师引导学生诵读第四自然段,同时提出问题:“在跟班时,曹小三看到了什么?”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细心诵读,认真思考,将视线集中于关键语句——“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并自觉地就此进行作答。教师及时赞赏学生良好的诵读表现,并追问:“在这一句话中,有一个词暗示了曹小三的感受。大家觉得是哪一个词呢?这个词暗示出了曹小三怎样的感受?”受到此问题的驱使,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阅读,继续诵读关键语句。在此次诵读过程中,一些学生发挥思维作用,发现“果然”一词,并反复诵读,体会曹小三的感受。之后,学生毛遂自荐,表述自己的发现。例如,有的学生说:“‘果然’一词表现出了曹小三对师傅的了解。同时,这也表露出黑衣、黑裤、黑鞋是师傅工作的‘标配’。面对如此‘标配’,曹小三从心底产生惊叹。”于是,教师鼓励学生诵读关键语句。之后,教师按照如此方式,引导学生诵读,探寻表现曹小三心理活动的词句。

  实践表明,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但使学生获得了自主探究机会,还使学生通过不断诵读,逐步了解了曹小三的心理变化情况,感受到师傅刷子李刷墙技术的精妙,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三)随堂练习,灵活运用

  运用所学是学生增强认知,发展应用能力的途径[6]。随堂练习是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依托。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呈现随堂练习,助力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以《穷人》为例,在第二课时课堂上,学生带着问题诵读文本,逐步了解文本内容。在学生读完“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后,教师呈现随堂练习题目:

  (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这是对渔夫进行描写。借由如此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渔夫的心理世界:。

  (2)该段中有三个语气词,表现了渔夫的内心世界。这三个语气词是、、。

  (3)请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呈现题目后,教师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在练习时,大部分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回想阅读所得,迁移认知,认真作答。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后,学生毛遂自荐,呈现练习答案并进行解释。其他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表示认同或不认同。针对不认同的内容,学生可以提出其他看法,进行集体探究。教师做好指导工作,使学生获得探究成果。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课堂练习,不但巩固了课堂所学,还锻炼了知识运用能力,提高了课堂学习质量。
       三、课后:拓展学习

  在上述高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自主学习活动、探究学习活动,由此建构了良好认知,发展了多样能力。课后阶段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在此阶段,教师立足学生学习情况,组织适宜的活动,可以使学生积极体验、强化认知,尤其锻炼多样能力,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强化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把握课后时机,组织拓展活动。

  以《草船借箭》为例,在课前和课中阶段,学生们体验多样活动,逐步了解了文本内容,感知了人物性格特点。在“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于是,教师便可以语文课后服务为契机,组织拓展活动——课本剧表演。在组织此活动之初,教师鼓励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通读文本内容,梳理故事发展过程,并讨论人物性格特点。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迁移已有认知,积极交流,增强对文本内容的认知。之后,教师提出角色扮演任务:“请大家认真商讨,确定各自要扮演的角色,结合文本内容,生动地进行表演。”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再次迁移阅读认知,借助适宜的语言、动作等塑造人物,再现故事内容。在学生作好准备后,教师搭建舞台,引导各组轮流表演。在各组表演的过程中,教师用赏识的眼睛观看,发现并赞赏学生的良好表现。

  如此做法,不但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还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深了对所学的理解,实现提质减负。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教学是“双减”的应有之义。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之于“双减”的意义,以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为入手点,依据教学内容,应用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拓展学习,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使学生扎实掌握所学,发展多样能力,实现提质减负。

 参考文献

  [1]杨夏.落实“双减”,缓解压力:打造高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2(4):47-49.

  [2]梁少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2(5):109-111.

  [3]黄恩娟.六学课堂打造高效教学新模式的策略探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21(83):31-33.

  [4]孙明琴.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5):45-46.

  [5]张艺萌.打造生动课堂,开展高效教学: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2):92.

  [6]夏雪.探究构建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模式的方法[J].知识窗(教师版),2020(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