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培养比我们这一代更优秀的人才— 课程改革的使命与智慧论文

培养比我们这一代更优秀的人才— 课程改革的使命与智慧论文

1

2024-04-18 11:54:07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今天的课程改革 , 要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 走 向更高的境界 。关于文化建设 , 恩格斯有一个的重 要判 断 : “文 化 上 的 每 一 进 步 , 都 是 迈 向 自 由 的 一 步 。”

  今天的课程改革 , 要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 走 向更高的境界 。关于文化建设 , 恩格斯有一个的重 要判 断 : “文 化 上 的 每 一 进 步 , 都 是 迈 向 自 由 的 一 步 。”课程改革总要走向最高境界 , 这个最高境界 应该是文化带来自由的境界 , 带来的创造境界 。 怎 么走向这个最高境界? 主要依靠文化上的进步 。 怎 么让课程成为真正的文化的形态? 怎么让文化成为 我们课程的重要内容? 我的回答是 , 课程是文化的 一种形态和载体 , 文化也是课程的灵魂 。要在文化上 有所进步 , 就要讨论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文化建设 , 我 认为对文化的基本规定性还要再做一些讨论。

  一 、课程文化的四个规定性

  文化有许多规定性 , 在我看来 , 其中这四个规 定性非常重要 。

  一是文化的本质是人化 。所谓文化是人化 , 至 少有三层意思 : 第一 , 人是文化的体验者 , 也是文 化的享用者 。第二 , 人不仅是文化的体验者 、享用者 , 更是文化的创造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 今天的课程文化是我们大家共同创造的 。第三 , 要让文化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 , 在精神家园中 , 在文化进步中 , 走向更高的境界 。所以 , 今天讨论课程文化不能离开人 , 不能离开教师 , 不能离开学生 。

  二是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鲁洁对价值有 一 个 简 洁 而 又 深 刻 的 定 义 : “价值即理想中的事实 。”价值观是附着在事实上的 , 它让事实要透射出理想的光芒 。讨论价值观就是在讨论理想 , 听从理想的召唤 。课程文化建设 , 它的价值观究竟在哪里? 凝聚在什么地方? 这是我们讨论的核心所在 。

  三是文化的基因是民族性 。不同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 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生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当中 , 并借此来构建我们具有中国特色又瞭望世界 、 中西融合的一种课程论 。 习近平总书记曾论述过中华文明形态的五个特点 , 即连续性 、创新性 、统一性 、包容性和和平性 。怎么从这个文化的特征 , 文明形态的突出特点 , 来进一步讨论 我们课程文化 , 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度思考的课题。

  四是文 化 的 表 征 是 行 为 方 式 。 文 化 要 与 时 俱 进 。我们处于一个新时代 , 也开始进入人工智能时 代 , 这时 候 我 们 怎 么 理 解 文 化? 怎 么 理 解 课 程 文 化? 当然还有一个规定性 , 那就是文化它是从行为 入手来改变世界并推动世界的 。文化本来就是 一 种 生活方式 , 是一个劳动过程 、生产过程 。文化作为 一种过程 , 是不能离开行动的 , 不能离 开 行 为 的 。 课程文化建设最终要形成我们新的行为模式 。改变 一个人 , 要从改变他的行为模式开始 。 聚焦核心素 养 , 这些文化基本规定性当然要聚焦到课程改革政 策之中 , 聚焦到课程改革行动中 。

  课程文化建设中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第 一 , 如 何聚焦到弘扬 “教育家精神 ”上来 。 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 : “教师群体 中 涌 现 出 一 批 教 育 家 和 优 秀 教 师 , 他们具有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 言为士 则 、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 启智润心 、 因材施教的 育人智慧 , 勤学笃行 、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 乐教 爱生 、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 胸怀天下 、 以文化人 的弘道追求 , 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讨论 课程文化 , 应该让 “教育家精神 ”来照耀我们课程 , 照亮我们的课 程 文 化 建 设 。 我 们 今 天 讨 论 课 程 文 化 , 理所当然地要聚焦核心素养 。

  《义务教 育 课 程 方 案(2022年 版) 》提 出 , 义 务 教育课程应遵循五条基本原则 , 其中第三条基本原 则 , 就是强调 “聚焦核心素养 , 面向未 来 ”。 因 此 , 推进课程 改 革 深 化 必 须 要 在 “聚 焦 核 心 素 养 ”上 下 功夫 。

AA422CB4-9CA3-4e79-A2BC-2B81573AC8DE.png

  二 、三种视角下的课程观与质量观

  我们可从三种视角来理解课程改革所带来的课 程观和质量观内涵的变化和丰富 。

  第一个视角 , 是全面育人的质量观 。那就是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 它有一个重 要标志 , 是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 系 。 但这个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本质是什么? 它的本质 就是建构更高水平的育人体系 , 教育体系的本质是育人体系 。所谓高质量应该是育人的高质量 , 而育人要全面育人 , 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 、育人为本 , 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 、最根本的任务 。育人为本要 “五育 ”并举 “五育 ”融合 , 北京师范大学班建武教授曾发表意见 , 一是 “五育 ”并举强调的是每一个 “育 ”都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是把每个“育 ”做好 , 本身可能就能够 “五育 ”并举 、“五育 ”融合 。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界 , “五育 ”是 一 个 整 体 ,儿童本来也是一个整体 。“五育 ”本来就是互相依存的 , “五育 ”本来就是互相渗透的 , “五育 ”本来就是互相支撑的 , “五育 ”本来就是互相促进的 , 一 句话来说 , “五育 ”本来就是融合的 。如果忘掉了 “五育 ”并举 , 就可能在 “五育 ”融合中把某些 “育 ”弱化了 、淡化 。所以 , 应该坚持以 “五育 ”并举为前提 , 再进行 “五育 ”融合 , 保证每一个 “育 ”的独特育人价值都得到充分 的 开 发 , 并 在 此 前 提 下 来 进 行 “五 育 融合 ”, 形成育人的合力 。例如 , 劳动教育融合以后 ,正在加强 的 “劳 动 教 育 ”有 没 有 可 能 被 弱 化 、被 削弱? 有可能的 。怎样在 “五育 ”融合和课程文化建设中 , 把以体力为重点的 “劳动教育 ”和现代技术上的手脑并用相结合? 人有两个宝 — 双手和大脑 , 我们动大脑也动双手 。 陶行知先生说 : “手脑 一 块 儿 干是创造力教育 的 开 始 , 手 脑 双 全 是 创 造 教 育 的 目的 。”将知和行 、手和脑统一起来 , 让孩子在行动和思想的相互作用之下 , 迸发创造力 , 这才是 “劳 动教育 ”的价值和意义 。

  第二个视角 , 是人才强国背景下的质量观 。人才是基础 , 教育强国 、科技强国 , 一切要靠人才来强国 , “卡脖子 ”的问题就卡在核心技术 , 而核心技术和人才是相关联的 。我们国家急需人才 。 我们要把现在坐在课堂里的学生 , 把现在活跃在校园里的学生 , 当作人才来看待 。有的人可能不同意这个观点 , 他们怎么可能都是人才呀? 我的观点是 , 首先把他看作人才 , 他们将来才可能成为人才 。不能人人都成人才 , 但是人人都有成为人才的可能性 。不把他们当作人 才 看 待 , 他 们 将 来 是 不 能 成 为 人 才的 。请问天上这么多云彩 , 你能猜到哪一 片云彩会下雨? 哪一 片 云 彩 是 最 鲜 亮 、 最 美 丽 的? 无 法 确定 , 它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 因此 , 人才强国战略下的质量观 , 应该是人才观支撑下的质量观 。我们要 培养学生成为人才 , 教师也要成为人才! 培养人才 的教师 , 如果他本身不是人才 , 能够培养出更好的 人才吗? 怎样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 , 既培养学生 成为人才也促使自己成为人才? 因此 , 我们的教师 观也应该要发生转变 。

  第三个视角 , 是未来视域下的质量观 。我们要 走向未来 , 走 向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 2035年 基 本 实现现代化 。靠现在的学生 。他们是生力军 , 他们 也是主力军 。他们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见证者 , 更是参与者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就要靠 他们这批人 。现在要看他们这批人是怎么学习 的 , 怎么发展的 , 怎么创造的 。未来在哪里? 杜威讲得 好 , 未来就隐藏在现实当中 。我们现实是有未来之 光照耀的 , 课程文化建设应该用未来之光照耀我们 的课程文化 , 让 我 们 今 天 的 课 程 文 化 里 投 射 出 未 来 , 这才是我们所要做的事情 。未来是充满不确定 性的 , 法国 当 代 著 名 思 想 家 埃 德 加 · 莫 兰(Edgar Morin) 讲得好 , 什么叫教育? “教育是从确定性的 群岛出发 , 在不确定性的海面上航行 , 时刻准备着 迎接风浪 。”我们的课程文化 , 就是要让学生不能去 习惯于 、适用 于 习 惯 性 、 确 定 性 , 而 缺 少 不 确 定 性 , 正是不确定性让学生在挑战中能更好地成 长 。 未来是数字化 、人工智能时代 ,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 来是无法抗拒的 , 我们要拥抱它 , 跟上 它 的 步 伐 。 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究竟应该如何学习? 机器越来越 像人 , 人越来越像机器 , 这都是异化 。怎么面对这 个异化 , 我们如何来改进课程和课堂教学? “让 技 术退到后面去 , 让人站到前面来 , 让人 、让学生成 为技术的主人 ”。这是未来的特点 , 未来视野下 的 质量观 , 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是我们必须 认真思考的问题 。

  三个视角下的 “质量观 ”带来一个思考 , 就是我 们要 “培养比我们这一代更优秀的人才 ”。这是北京 师范大学韩震教授带领我们进行道德与法治 、思政 课建设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前段时间我们在上海开 会 , 也谈 “思政 一 体化 ”课程建设 。 我说 : “您的 那 句话讲得真好 — ‘要培养比我们更优秀的人才 ’!”他 说 : “对的 , 但是我和你说得不完全相 同 , 我 说 的是 ‘培养比我们这一代更优秀的人才 ’。未来人才比我们都优秀 。 只有这样 , 中华民族才 会 薪 火 相 传 ,才会江山代有人才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变为现实 。”素养导向下的课程文化建设 , 如果不把它放在人才培养上 , 不把它 放 在 培 养 “比 我 们 这 一 代 更优秀人才 ”上 , 课程文化建设是达不到最高境界的 ,是不能够有效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的 。

  未来的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 未来的人才比我们更有理想信念 ; 未来的人才比我们更理性 ; 未来的人才比我们更有想象力 、更有创造性 ; 未来的人才要比我们更 健 康 ; 未 来 的 人 才 对 人 工 智 能 的 掌握 、运用和创造比我们更强 ; 未来的人才是能够扎根中华大地又能够瞭望世界 、与世界对话 、 中西融合的人才 。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个封闭系统 , 它是个开放的系统 。培养具有开放胸怀的 、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才是我 们 的 教 育 目 标 。 我 们 讨 论 课 程 文 化一定要放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去 。人才培养又不能离开课程 , 要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前行 。

0C787E9C-1B1F-4473-93B2-C0C841BDAB1E.png

  三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四个“大概念 ”

  这次课程改 革 提 了 很 多 要 求 , 也 有 很 多 的 大观念 、新概 念 , 如 大 单 元 、跨 学 科 、 任 务 群 、 大主题等 。 怎么理 解 这 些 概 念? 我 个 人 觉 得 首 先 要迎接这些新概 念 。 什 么 叫 概 念? 概 念 就 是 一 个 思想单元 , 一 个概 念 代 表 着 一 种 新 的 观 念 , 一 个 概念代表 一 种新 的 思 想 。 一 个 概 念 , 其 实 是 时 代 召唤我们所凝结而成的新期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许多策略 , 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策略 — 用概念来推动课程改革 。我们过去有课程的概念吗? 当然有 , 李吉林老师提出的 “情境教学 ”概念不就推动了我们的教学改革吗? “深 度 学 习 ”是 不 是 个 概 念? 都 是 概念 。所以 , 不要 害 怕 概 念 , 要 承 认 概 念 它 是 有 价值 、有意义的 。

  当然 , 现在概念的确比较多 , 老师们面对这么多概念有点无所适从 。不同的专家 , 在不同领域对某一个概念有深入研究 , 于是就建构一个体系 。 大项目教学有一个体系 , 大主题教学有一个体系 , 学科实践也有一个体系等 。对教师来说 , 面对了这么多体系 , 的确不太好掌握 。要把这些概念构建 、整合成 一 个 体 系 , 先 找 出 最 上 一 层 面 的 , 然 后 是 第 二层面 、第三层面 、第四层面 、第五个层面 … … 让 不同概念进入这个体系之中 , 回到它应有的位置上 去 , 让每个概念各居其位 。如果这样的话 , 老师们 就好掌握了 , 在什么层面就用什么概念来推动 。 同 时 , 这么多概念还要再聚合 。

  这次课程改革是依靠 “大概念 ”来推动的 。浙江 大学刘徽教授有一本书叫《大概念教学》。我借用这 个概念 , 来说一下我们课程改革中如何理解和应用 这些概念 。我们抽取几个 “大概念 ”, 让其它概念服 从 、服务于这个 “大概念 ”, 然后围绕这个 “大概念 ” 来进行实践 , 这样才会让 “大概念 ”真正落地 。 我抽 取了四个 “大概念 ”。

  一是 “学科育人 ”。这是指南针 , 是方向 。学科 育人 , 它当然包括学科德育 、学科育德 ; 然而 , 学 科育人不仅仅是学科德育 、学科育德 , 它是一个整 体 、一个系统 , 它有自身的结构化 。学科育人 , 是 开发课程教材中的 “育人 ”资源和价值 。学科育人说 到底 , 是教师以自己人格来育人 。让有信仰的人讲 信仰 , 让 有 道 德 的 人 讲 道 德 , 让 有 智 慧 的 人 讲 智 慧 , 一句话 , 让有高尚人格的 人 来 当 老 师 。 其 实 , 教师站在学生面前 , 他本来就是一 门课程 , 他就应 该是一本书 ; 与此同时 , 站在那里 , 他还指导学生 应该怎样去学习 。

  二是 “因材施教 ”。我觉得因材施教比那些概念 更重要 , 更具统领性 , 更具中国特点 。培养拔尖创 新人才 , 就是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 新时代我们 只有建构一个不断迭代升级的 “因材施教 ”体系 , 才 能把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落地 、落实 、落细 。 因 材施教是中国的 , 但又是世界的 。 因材施教是 一个 结构 , 不仅仅是一种方法 、一种策略 , 它更是 一个 思想体系 、理论体系 。 因材施教有个大前提 , 那就 是 “有教无类 ”。几千年前 , 孔子就提出有教无 类 , 提倡公平教育 。 因材施教 , 它有个理论基础 , 就是 “性相近 , 习相远 ”。因材施教从人的本性 、从人的 潜能出发 , 通过教育让受教育者有不同的发展 。性 相近是教学的基本问题 , 指向教学的本质与核 心 , 它们具有鲜明的共通性 、共同性 , 各种 教 学 模 式 、 方法之间是很接近的 ; 习相远是教学的独特性 , 指向教学的差异性 ,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 各种教学模式 、方法相互之间的差异又是明显的 。 因材施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针对不同人采取不同的教育和教学方法 , 从而产生不同的影响 。 因此 , 我们要研究学生 , 研究他们 “习相远 ”。具体来说 , 就是教师在情境中 , 在研究中 , 在游学中进行 , 如此等等 。 现在因材施教实际上遇到不少困难 , 班级授课制怎么因材施教? 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分层教学 , 我们就不能因材施教了吗? 因材施教究竟采取哪些方式 、方法? 我们形成方案 、形成纲要了吗? 因材施教 , 是思想 、是理论 、是经验 、是策略 、是途径 , 更是我们的 理 论 和 实 践 相 结 合 的 体 系 , 我 们 应 该 有 所突破 。

  三是 “学科实践 ”。这是改变我们 的 学 习 方 式 。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 。如果学习方式 、思维方式改变了 , 那么育人方式就得到 了 改 变 。 因 此 ,育人方式不是空洞的 , 它是和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 马 克 思 在《关 于 费 尔 巴 哈 的 提纲》中指出 ,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 ,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 对 这 个 实 践 的 理 解 中 得 到 合 理 的 解 决 ”。提出学科实践 , 就是在落实 、转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 。 从 实 践 的 角 度 来 改 变 我 们 学 习 方式 。 当然 , 学科实践既包括本学科又包括跨学科的学习 。 新 课 标 规 定 义 务 教 育 各 学 科 要 用 不 少 于10%课时 进 行 跨 学 科 主 题 学 习 。 10%大 家 都 感 兴趣 , 但是 10%是 多 少 课 时 , 我 们 计 算 过 吗? 整 个义务教育阶段 , 九年总课时要分到所有学科都有比例 。那么 , 你教的学科分到这份比例 是 多 少 课 时?这个课时要分到九年 , 它有多少课时? 每学期有多少课时? 这 么 多 课 时 当 中 10%的 课 时 是 多 少? 我们要有一个时间清单 , 绝不能盲目和稀里糊涂 。在这个时间清单拟定之后 , 你要形成主题清单 , 用这么多时间进行哪些主题的跨学科学习呢? 10%它不是孤立 的 , 我 们 关 注 10% , 也 不 能 不 关 注 90% ,不 能 让 10% 脱 离 90% , 要 让 90% 加 10% 大 于100% 。这样一来 , 我 们 的 学 习 效 率 才 能 提 高 、质量才能提高 。关于学科实践 , 我们在研究其它概念的同时是不是要服从它? 我们要抓既大又抓小 , 用大概念来统领小概念 。

  四是 “建立教学新常规 ”。建立教师教学的新秩 序 、新制度 。对广大教师来讲 , 有一个对教学新制 度 、新秩序如何理解的问题 。无论是教育学还是伦 理学视角下的新秩序 、新制度 , 核心问题是什么?

  当然是解放学生 。 如果行政 部 门 不 解 放 校 长 , 校长不解放教师 , 教师就不会解放学生 , 也就难有 拔尖创新人才 。 因此 , 课堂教学制度 、教学秩序究 竟应该如何重构? 那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四 、“ 四格”赠予“未来教育家

  课程改革要培养比我们这 一 代更优 秀 的 人 才 。 要培养比我们更优秀的人才 , 首先要让我们自己成 为优秀 的 人 才 。 未 来 教 育 家 们 , 你 们 是 优 秀 的 人 才 , 你们怎样培养比你们更优秀的人才? 这是摆在 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 , 涉及未来教育家的精神品格 和境界胸怀 。

  为此 , 我提出 “四格 ”赠予 大 家 。 一 要 有 格 律 。 坚守作 为 教 师 的 伦 理 底 线 , 做 有 道 德 教 师 , 严 于 格 、律于己 、践于行 。高尚的老师才能培育出品格 高尚的学生 。二要有格局 。建构一个自我的价值坐 标 , 坚持初心 , 进行价值澄清 , 创造教育生活的意 义与美好 。要胸怀祖国 , 胸怀 “国之大者 ”, 胸怀国 之大志 。三要有格调 。要做一个有理论深度和审美 品位的 教 育 者 。 人 有 审 美 品 位 , 才 会 创 造 美 的 人 生 ; 有了审美的愉悦和规划 , 才会成就自我和成就 他人 。教师专业发展 “永远的过程性 ”表明 , 我们不 断地创造经验 , 又不断地超越经验 、超越自我 。从 经验中提炼理论 , 用理论照耀经验 、照耀实践 , 然 后再用实践来支撑理论 , 生长出自己的教育思 想 。 四要不拘一格 。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 , 敢于提出自 己的教育 、教学主张 , 形成自己鲜明的教育思想和 教学风 格 , 要 有 自 己 的 教 育 辨 识 度 , 善 于 因 材 施 教 , 培养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