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预防医学专业“ 卫生统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研究论文

预防医学专业“ 卫生统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研究论文

3

2024-04-16 11:14:22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 卫生统计学”课程在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有重要的作用, 但学习该课程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摘要:为了探究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文章以川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 学专业 2021 年和 2020 年学习“卫生统计学”课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 2021 年学习本课程的学生为实 验组、2020 年学习本课程的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由理论课、实验课和小组主题汇报 三部分组成,对照组“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线上自主学 习情况较好、小组主题汇报情况较好、实验课教学效果较好、对整体课程教学较为满意,同时两组学生的期 末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有统计学差异,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卫生统计学”课程,预防医学专业

  “ 卫生统计学”课程在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有重要的作用, 但学习该课程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1],存在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较低、基本知识掌握不佳等现象[2]。实践表明,“卫生统计学”课程采用传统讲授 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较差[3]。具体来说,传统的“ 以教为主 ” 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仅采用网络教学模式又缺乏有 效的监管和考核机制,师生和生生之间缺少面对面交 流,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也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对考试结果的认可度[4] 。混合式教学是 一种将网络在线学习和传统面对面教学有机结合的 教学模式,体现了“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 教学理念,且能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 造一体化[5-6] 。基于此,本文拟对预防医学专业“ 卫生 统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加以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川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 2021 年和 2020 年学习“卫生统计学”课程的学生作为 研究对象,其中,2021 年学习本课程的 126 名学生为 实验组、2020 年学习本课程的 115 名学生为对照组。

捕获.JPG

  (二)教学方法

  1.实验组 。实验组“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由理论 课、实验课和小组主题汇报三部分组成。首先,理论课 教学包括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面对面授课。课前由教 师将课程考核办法、课程进度、各章节学习目标,以及 根据课程各章节内容建立的微视频、PPT、练习题等课 程资源开放给学生,供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线上自主学习时,学生根据教师在学习通平台提供的资  源自主学习,然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进行  线下面对面授课。其次,实验课教学以面对面授课的形  式完成。每次授课均由教师进行理论回顾、使用 SPSS  统计软件演示案例分析、布置实验作业,然后学生将实  验作业匿名提交到学习通平台, 由平台随机分配 3 名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对另外 3 名  学生的作业进行匿名评分,再由教师评阅 。最后,小组  主题汇报的主题由教师课前提供,学生自愿组成小组, 每组选择 1 个主题且每个主题只能被选择 1 次 。学生  就主题在课下自主查阅资料制作一个 5 分钟左右的视  频或 PPT,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到学习通平台。学生完成  课堂汇报后可在课堂或学习通平台与其他学生就汇报  主题进行讨论互动,最后各小组学生及教师根据评分  标准完成学生自评、小组内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2.对照组 。对照组“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由理论  课和实验课组成 。理论课仅进行传统的面对面授课, 实验课除了没有作业互评环节,其余实施过程与实验组相同。

  (三)考核方法

  1.实验组。混合式教学要求考核方式由形式多样的  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其中过程性考核旨在  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  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涉及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行为、 课堂表现、实验实践,以及开闭卷结合的过程性考试。 因此, 实验组的过程性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在学习通平  台对课程资源的线上访问和讨论记录、课堂出勤率(无  故缺勤会扣分)和小组主题汇报情况、实验课后使用SPSS 统计软件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开卷的章节测 验和闭卷的软件操作考试。终结性评价考查学生对本 门课程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考查方式为期末考试。

  2.对照组。对照组的考核内容由实验成绩(包括实 验课后使用 SPSS 统计软件独立完成的作业 、 闭卷的 软件操作考试)、考勤和期末考试构成。

  (四)评价方法

  1.问卷调查。通过借鉴朱以敏、陈玲慰、潘秋予等的 研究成果[7 -9],本研究自编问卷,内容包括对课程的满 意程度、适应程度、能力提升情况等,在课程结束后现 场发放给实验组学生匿名填写,共收回有效问卷 110 份。

  2.学生成绩 。虽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过程性考核 占比不同,但是两组的授课内容、学时、实验课软件操 作考试,以及期末考试范围、题型、题型分值、考试形 式、考试时长都相同 。 因此,在剔除留级学生的成绩 后,将这两部分成绩及综合成绩转换为百分制,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成绩。

  (五)统计分析方法

  本研究用 SPSS 22.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 分类资料以例数和构成比描述,学生的成绩以中位数和四分 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并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 学生的成绩 。检验水准 α=0.05。

  二、结果

  (一)实验组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结果

  超过 80.0%的学生对线上自主学习的满意程度和 适应程度较高,超过 70.0%的学生认可线上自学有助 于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点、提升自学能力、提高利用学 习资源的能力,超过 60.0%的学生认可线上学习有助 于提高学习主动性及提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如表 1 所示。

  (二)实验组学生小组主题汇报情况调查结果

  超过 80.0%的学生满意及认为有助于提升自学能力,80.0%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开阔思维和眼界 ,超过 70.0%的学生适应且认为有助于掌  握本课程的知识点、提升学习主动性和提升发现、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升文献检索能力、语言交流沟通能力,64.6%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如表 2 所示。

  (三)实验组学生实验课调查结果

  超过 80.0%的学生对实验课满意、适应课程和认 可实验课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94.5%的学生认可实 验课有助于提升数据统计分析实践能力,90.0%的学 生认可实验课有助于提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76.3%的学生认可实验课作业互评模式有 助于相互学习,如表 3 所示。

  (四)实验组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评价

  99.1%的学生认为课程重要,73.7%的学生认为内容安排合理,75.5%的学生认为课程进度适中,84.5% 的学生对课程满意,如表 4 所示 。学生对课程的整体 满意度与线上学习(rs=0.383,P<0.001)、小组主题汇报 (rs =0.214,P=0.024)和实验课满意程度(rs =0.601,P< 0.001)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五)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有统计学 差异(P<0.05),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如表 5 所示。

捕获.JPG

  三、讨论

  宏观层面上 , 混合式教学包括多种教学资源、方 法、理论及学习评价的混合。教学资源方面,本次教学 实施基于学习通平台混合了视频、PPT、文献资料、课 后思考等教学资源,部分章节提供了客观题,供学生 进行阶段性自测和知识点的及时查漏补缺。教学方法 方面,课程由理论课、实验课和小组主题汇报混合组 成,其中理论课混合了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面对面授 课,以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 。 由于预防 医学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重在应用,尤其是要强化软 件应用[10],因此实验组教学相比对照组,增加了作业互 评环节,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巩固和提高 SPSS 统计软件实践技能 。教学理论方面,小组主题汇报是基于 PBL 理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选定的主题 在课下查阅资料、在课堂汇报展示,并设有互动答辩 和师生评价环节,以提升学生合作能力、语言综合能 力和学术能力等[11] 。小组主题汇报不仅与混合式教学 要求混合多种教学方法和将课堂表现作为过程性考 核要素之一的要求相符,而且与本门课程要求学生正 确运用常用统计分析方法、正确表达和解释统计分析 结果、提高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相符,故 在实验组教学中设计了小组主题汇报环节。学习评价 方面,混合式教学要求实施动态化、多元化、层次化的 学习评价,不仅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够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故在本次 教学实践中设计了动态且形式多样的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评价。

  本次教学实施有助于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和提  高综合能力 。与传统的授课模式不同,混合式教学的  教学地点和时间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突出了学生学  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等综合能力 。对实验组学生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  认可本次教学有助于掌握课程的知识点,提高学习主  动性和促进相互学习,提高自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  题能力,提高文献检索、语言表达和交流、团队合作等  综合能力 。相对于对照组的成绩,实验组学生期末成  绩和综合成绩都较高,说明此次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 。 比如,小组主题汇报之一是分性别调查本班级同  学的身高,并进行统计分析 。学生收集数据后按照频  数分布、集中趋势指标描述、离散趋势指标描述和统  计推断四个部分进行了汇报 。 同时,通过查阅文献获  得了全国正常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并分性别进行  了比较 。统计量的计算使用 SPSS 22.0 完成统计分析  并解读了统计分析的结果。尽管学生的汇报存在一些  不足之处,如对总体和样本的理解、对统计描述中离  散趋势指标的总结不够全面, 但通过此次学习任务, 学生对现场调查、数据搜集和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  结果的正确表达等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有了初步的  了解,不仅培养了统计思维,还锻炼了文献查阅和应  用统计软件 SPSS 的能力。另外,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良  好。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课程重要且对课程的整体评  价较好,且大部分学生认可课程的进度安排、内容的  合理性并对课程满意 。 已有实践显示,相对于传统讲  授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更  高 。本次教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本次教学的线  上学习、小组主题汇报、实验课及课程的整体满意度  较高,且课程的整体满意程度与前三者均相关,其中  与实验课的相关性最大。对于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  点方面,学生对实验课的认可比例最高,其中大部分  学生认可实验课能够提升统计分析实践能力和运用  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本门课程注重实  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一致。

  通过调查发现 , 约有 1/3 和 1/2 的实验组学生认  为线上学习和小组主题汇报有压力,可能与本门课程  较难、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接受程度不高及实验组学  生同时有其他课程的线上自主学习和小组主题汇报  学习任务有关。研究显示[12],对于只进行线上或线下教  学的学生,都有约 1/4 的学生认为学习该课程有障碍,但相比线上教学, 学生对于面对面上课的接受度更 高。同时,在接受线上教学的学生中,超过 85%的学生 认可线上教学的合理性和对线上教学整体满意 。 因 此,在今后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整合相关课程的学 习任务,如与其他课程教师一起整合小组主题汇报的 学习任务,减少学生压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当通过引 导、鼓励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以提升学 习主动性[13]和学习效果 。另外,实验组学生对实验课 的整体认可度较高,说明了实验课对学生学习本课程 较为重要,教师应当继续探寻有助于学生提高本课程 实践技能的教学方式,如实践显示,学生希望单独开 设统计软件相关课程或讲座等 。此外,还有学生建议 增加练习题,因为练习题可供学生进行阶段性自测和 巩固知识点 , 故教师应当继续完善课程练习部分资 源,尤其是增加综合性的练习题。

  总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预防医学专业“ 卫 生统计学”课程教学效果,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课程 的知识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是目前 教学中仍存在问题,需要教师优化教学,继续探索有 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朱玉,刘浩瀚,丁蕾,等.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卫生统计学学习态 度和学习需求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3):134-136.

  [2] 胡富勇,芈静.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卫生统计学认知与需求分 析[J].淮海医药,2021,39(3):311-313.

  [3] 宋秋月,李芳, 陈佳,等. 医学统计学不同教学方法效果及满意度 比较的贝叶斯网络 meta 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22,39(3):370-375.  [4] 罗艳侠,孙雪芙,李燕婕,等.SPOC 混合教学在卫生统计学课程中 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61-62.

  [5] 孙曼丽. 国外大学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53-160.

  [6] 汤勃,孔建益, 曾良才,等.“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研究[J].高教发展 与评估,2018,34(3):90-99.

  [7] 朱以敏,杨丽萍.PBL 学习模式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 果与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11):2108-2112.

  [8] 陈玲慰,刁莎,马越,等.基于学生视角探究翻转课堂模式在《卫生 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6):1148-1152. [9] 潘秋予,刘宇丹,周政华,等.社会医学小讲堂教学方法应用及其 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5):2877-2880.

  [10] 胡乃宝,刘海霞,王玖,等.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卫生统计学课程 考试改革探索[J].中国卫生统计,2019,36(3):457-458.

  [11] 张文娟.“学术英语(法学)”课程中的小组主题汇报:一项基于项 目教学法的行动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5,8(1):25-32,104-105.

  [12] 范欣雨,周起帆, 陈琪.医学统计学线上与线下教学实效对比分 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15):76-78.

  [13] 孙娜,李星慧,刘启玲,等.《卫生统计学》线上教学效果及学习主 动性影响因素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22,10(20):1769-1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