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大单元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大单元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224

2022-11-14 14:32:02    来源:    作者:lvyifei

摘要:摘要: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符合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能解决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忽视单元整体性、单篇精讲等弊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文章首先阐述当前高中语文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面临的挑战,然后从四个方面分析大单元视域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希望能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互相交流与促进。 关键词:高中语文;大单元视域;教学策略

  摘要: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符合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能解决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忽视单元整体性、单篇精讲等弊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文章首先阐述当前高中语文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面临的挑战,然后从四个方面分析大单元视域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希望能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互相交流与促进。

  关键词:高中语文;大单元视域;教学策略

  大单元视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主要是指教师结合具体学情、课标和教材结构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定义单元大概念,对单元教学目标重新确定,借助课内外语文资源,创设统整性、真实性教学大情境,将语文课堂用大任务串联起来,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学习内容的一种集教、学、评为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强调优化整合教学资源,突破课时限制,增强单元学习的完整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单元意识,用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和探讨大单元视域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单元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一、当前高中语文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面临的挑战

  第一,在推行新高考模式后,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空间被压缩,减少了试错空间。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单一的教育评价机制使高中语文教学的试错空间很小,滞后的测评实践对推行大单元语文教学方案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在推行新高考模式后,选考科目赋分标准造成了区分功能的弱化,严重挤压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从而导致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出现了更多的“表演成分”。

  第二,教师都知道“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道理,但教材中过多的古诗文占比,使开展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的难度明显增加,明显不足的教学课时使教师陷入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两难境地,大大降低了教师开展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的积极意愿。

  第三,新课标的内在设计逻辑维度多,复杂性强,明显拉长了师生的适应时间。很多教师尚未充分解读清楚新课标,同时因为新课标具有模糊性、抽象性等特点,学生和教师很难快速形成深度教学元素联结能力,如教师缺乏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具备学科能力的外化经验等,在设计和实践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度。

  二、大单元视域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

  1.读透语文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第一,整合语文要素。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以语文要素为标准对各单元进行分类,统整语文要素相同的单元内容,促进学生掌握特定的语文要素。例如,《小二黑结婚》《荷花淀》同属于小说体裁,教师可将这些内容进行单元重组,设计单元专题为“小说的环境描写”,让学生集中学习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赏析描写环境的语言,从而逐步掌握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师在分析单元提示时不难发现,有的单元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梳理小说的情节,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的单元不但要求学生能够分析人物形象和厘清小说情节,还要求学生能对小说体现的中心思想有独特理解,从这两个单元的不同要求可以看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有明显的递进性提高,这正是实行单元整合重组的立足之处。

  第二,围绕作者进行整合。教师在整合大单元学科资源时,可以从作者角度出发,开展同一作者的作品专题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把苏轼的作品集中在一个大单元中,在组织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一些课外资料(如康震写的《康震评说苏东坡》、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等)作为学习该单元内容的有益拓展。将苏轼的作品统整重组成专题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更为全面和清晰地了解苏轼的创作经历和生平,可以较为连贯地学习掌握苏轼的作品。

  教师可以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其他学科资源。例如,教师在设计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时,可对人文学科资源给予关注,促进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我国园林、建筑等艺术类型,教师在开展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时可利用建筑艺术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

  有很多课文通过优美动人的语言描述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生机,给学生呈现出美妙的生活画卷,教师可以在开展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中围绕学生周围的自然资源,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真实表达出对自然环境无尽的赞美和深沉的爱。

  2.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分配课时

  一是梳理单元大概念。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实行的是双线组元结构,单元导语对该单元中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进行了简要叙述,可根据语文要素来确定单元大概念。

  例如,可将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大概念提炼为“通信写作语言的准确性及严密性”。该单元大概念确定的主要依据是单元导语:应让学生通过对该单元的学习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掌握作品中使用的写作方法,了解通信写作语言具有严谨、准确、科学等特点,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该单元导语明确了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因此这就是

  单元大概念。二是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单元大概念确定之后,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科素养和具体学情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例如,围绕单元大概念“通信写作语言的准确性及严密性”,确定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目标为:第一,整理该单元课文写作说明顺序,并体现写作对象特征;第二,汇总通信写作常用方法,厘清通信体裁的特点,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第三,掌握不同文章抒情的特点,学习文章情感表达的手法。

  三是根据学习任务安排课时。教师可借助大问题或大任务将教材文本及课内外语文资源的相关内容进行串联,同时划分各任务所需具体课时。例如,提炼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主题为“中外戏剧作品——良知和悲悯”,设计该大单元任务的思路是“以悲剧理解为主线”。第一项任务:我做朗读者。第二项任务:我是编写者。第三项任务:我做观察者。第四项任务:我做分享者。第五项任务:我来做比较。围绕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主题将该单元共设置为五个学习任务,利用八个课时完成。

  3.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开展实践活动

  一是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创设真实教学情境需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即在学习和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情境、学习语文学科过程中的认知情境和生活实践过程中的社会情境。通过上述三个维度给学生积极创设有意义、真实的实践活动情境,把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社会发展以及学生成长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重情境设置,使学生将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进行渗透与融汇,让学生能真正融入真实的语文环境中。例如,《我与地坛》《荷塘月色》以及《故都的秋》等,大部分是描写景色的。教师可根据学生学情以及单元主题,为学生创设真实教学情境——“金秋九月,我美丽的校园”。通过对这些课文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做个有心人,能够用心感受和体悟生样设置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拉近学生和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活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文本。二是核心任务和子任务活动的确定。设计语文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问题应更具情景化、综合化及任务化,利用任务情景的创设,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由以学科本位教育目标向以学生发展为指向的教育目标转化,使学生深度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科学探索单元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感受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通过对文本内容和单元导语的分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科学探索纪录片,给学生播放“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器成功发射,中国宇航员首次进行太空行走的画面,播放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视频,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是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陶行知先生曾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内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大单元主题实践活动,如贴合单元课文的主题写作,某个诗人的作品汇总讨论等,让学生在集中练习中内化知识,实现知识习得与素养提升。

  4.做好学后考核,促进反思提升

  一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教师在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的评价方式,如定量定性评价法、形成性评价法等。同时,各种评价方式之间要互相辅助,能够全面体现学生语文学习的真实水平和情况,充分发挥评价效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不是根据学生的分数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级,而是利用多重评价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情况和掌握单元内容情况进行判断,以有助于明确教师和学生需进一步完善和努力的方向,从而不断取得进步和提高,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作用,实现单元学习上下连贯的学习效果。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将学习过程与学习目标紧密衔接,有效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是加强自我反思。学生要想应对复杂的考试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仅依赖于掌握的零散课本知识是不够的,需要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全面构建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反思支架,使学生具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迁移运用的高价知识。在完成大单元学习以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零散知识进行感悟和反思,将所学的知识内化、结构化,能够迁移运用所学技能。

  三、结语

  在大单元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读透教材,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分配课时,并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欣歆,朱来青.依托教材自然单元发挥学习任务群的综合效应——以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为例[J].语文建设,2021(5):49-53.

  [2]蔡可.任务情境:设计学生语文学习的路线图——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J].语文建设,2022(5):4-8.

  [3]荣维东.大单元教学的基本要素与实施路径[J].语文建设,2021(23):24-28,41.

  [4]陆志平.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追求[J].语文建设,2019(11):4-7.

  [5]陆志平.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J].语文建设,2020(17):40-43,62.

  [6]贾秋萍.三维目标融合,在真实情境的大单元教学中实现——以统编本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J].语文建设,2019(11):15-18.

  [7]曹会戈.语文素养背景下板块大单元教学实践——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为例[J].语文建设,2020(11):70-72.

  [8]孟亦萍.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基于真实情境的大单元教学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2019(10):12-16.

  [9]王爱华.大单元教学:语文素养发展的佳境——以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J].语文建设,2019(8):18-21.

  [10]刘飞.语文统编教材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构建及其运用[J].基础教育课程,2020(23):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