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中医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论文

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中医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论文

8

2024-03-30 17:42:59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白血病是临床中病死率较高的一类疾病,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较快,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主要通过化学药物的靶向治疗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由于化疗药物存在多面性,在杀灭患者体内病变细胞的同时使其正常细胞造成损伤,且此类药物的刺激性相对较大,应用时会损伤消化道黏膜,影响患者正常胃肠道功能,使其出现化疗后恶心呕吐。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在中医学中以脾气亏损、脾胃不和为主要病因,故在实施护理措施时应将和胃健脾、扶正固本作为主要原则。临床针对此类患者应及时给予相关护理措施,而中医护理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治

  【摘要】白血病是临床中病死率较高的一类疾病,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较快,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主要通过化学药物的靶向治疗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由于化疗药物存在多面性,在杀灭患者体内病变细胞的同时使其正常细胞造成损伤,且此类药物的刺激性相对较大,应用时会损伤消化道黏膜,影响患者正常胃肠道功能,使其出现化疗后恶心呕吐。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在中医学中以脾气亏损、脾胃不和为主要病因,故在实施护理措施时应将和胃健脾、扶正固本作为主要原则。临床针对此类患者应及时给予相关护理措施,而中医护理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治疗中,包括穴位按摩护理、穴位敷贴护理、脐灸疗法护理、耳穴压豆护理、穴位注射护理等,本文基于对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中医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中医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血病,疗,恶心呕吐,中医护理

  白血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发生于机体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易造成患者死亡。该疾病属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内存在细胞由于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大量累积、转移至其他造血组织中,同时对机体内其他肺造血组织及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浸润,对机体正常造血功能产生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数量可随病情变化出现剧烈波动,其免疫系统可随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则病情发展较快,且可出现多种致病菌感染,加重病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化疗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措施,可通过药物作用杀灭患者全身或局部的肿瘤细胞,抑制机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进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2]。但有研究说明,由于白血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体化差异,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且化疗相关药物可促进机体内胃肠嗜铬细胞对5-羟色胺的释放作用,部分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可出现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可随之受到影响[3]。因此,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中医护理是将中医理论作为基础而制定的相关护理措施,注重整体护理,同时强调辨证施护,结合腑脏、经络等相关知识来协助患者通经调血、调和阴阳,有较强的防病治病之功[4]。中医护理有简便、高效等优势,得到了临床中现状相关研究仍较少。本文基于对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中医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中医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1白血病的概述及化疗方案

  1.1现代医学对白血病的认识白血病是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原始和幼稚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疾病,按白血病细胞形态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大类。白血病是由于机体内白细胞分化功能出现障碍而导致的失控后恶性增殖,可大量积累于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患者发病后多表现为贫血、感染、发热、出血、骨骼疼痛等,症状严重程度可因其病情状况存在一定差异。现代医学有研究认为,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与遗传因素、化学物质、病毒感染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临床应及时对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来控制其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5]。

  1.2白血病的化疗方案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方案需综合考虑药物类型、药物使用剂量及时间、治疗周期等来制定相关措施,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实施相关化疗方案,并确保化疗疗程在2~4个之间。化疗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等,可通过抑制患者体内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多聚酶的合成而调节干扰细胞的增殖,进而达到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6]。在临床中,由于白血病患者自身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其化疗期间所接受的化疗方案也存在差异,患者在接受化疗时仍存在较高恶心、呕吐等情况的发生风险,可延缓患者病情恢复,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影响[7-8]。

  2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概述及病因研究

  2.1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因药物作用发生的恶心呕吐与化疗药物本身存在紧密联系,患者可呈急性发作或延迟性发作,急性发作是指在化疗后24 h内所出现的恶心呕吐,延迟性发作是指在化疗后24 h~7 d内出现的恶心呕吐。另外,患者在化疗前已接受预防干预但仍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为暴发性恶心呕吐,该类型多需给予患者解救性治疗;患者在接受预防性或解救性措施无效,仍在化疗周期内所出现的恶心呕吐为难治性恶心呕吐[9]。

  2.2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病因研究目前,临床中各界学者关于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病因均有着不同见解。现代医学认为,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接受化学药物治疗时,虽可及时将其体内的癌细胞杀灭,但因化疗药物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且对机体内细胞无明显选择性作用,可对正常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破坏其肝脏功能[10]。当白血病化疗患者消化道黏膜被破坏,其正常消化道收缩规律随之受到影响,胃肠道功能减退,恶心呕吐发生风险随之升高[11]。中医学理论认为,化疗可损伤机体正气,造成脾运失调、脏腑功能失健、胃失和降并上逆,进而引发恶心呕吐[12]。中医典籍中有明确记载:“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故中医认为,化疗药物因大寒大热可导致患者应用后出现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调。

111.jpeg

  3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中医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

  为避免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应在化疗期间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临床现有的中医护理技术包括穴位按摩护理、穴位敷贴护理、脐灸疗法护理、耳穴压豆护理、穴位注射护理等,临床应结合患者病情状况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案,进而通过不同中医护理技术来加强对恶心呕吐的预防干预作用[13-14]。由于中医护理方案对护理人员要求相对较高,临床应针对相应的中医护理方法对护理人员展开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穴位按摩、穴位敷贴、脐灸疗法、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等操作流程及相关标准,避免在护理期间由于操作不熟练所造成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影响其病情恢复。并且,在护理期间应根据患者自身护理方案为其进行讲解,使患者提高对中医护理的认知程度,避免其出现焦虑、紧张或不信任等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3.1穴位按摩护理穴位按摩护理是一类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中医护理模式,是根据患者疾病类型选取相应穴位并通过特定手法对穴位产生刺激,进而达到预期效果的护理措施。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一个有机整体,而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属于“药邪”范畴,而穴位按摩可将足三里穴、内关穴作为主要按摩穴位来实施相关措施,其中,足三里穴属人体中的足阳明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对其进行按摩可有和胃健脾、疏经通阳之功效;内关穴属人体中的手厥阴心包经,对该穴位进行按摩可起到显著安心凝神、降逆和胃之功效。吴婷等[15]研究表明,穴位按摩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这是由于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足三里穴、内关穴为主进行按摩,且该穴位与患者五脏六腑相辅相成,对其进行局部刺激可有显著理气和胃、调和气血之功效。

  3.2穴位敷贴护理穴位敷贴护理是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病情选取相应的中医药,并通过中医特色方式制成糊状,敷贴于机体体表特定穴位中的一类中医护理方案,该护理方式可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来发挥效果。王晓艳等[16]在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纳入了123例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中医穴位敷贴技术防治癌症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穴位敷贴护理可显著减轻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应用价值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为,穴位敷贴所采用的中药成分包括白术、蜀椒、干姜、吴茱萸等,且均具有不同功效。白术有着显著利水燥湿、健脾补气之功效;而蜀椒可温中燥湿、止痛散寒;干姜可通脉回阳、温中散寒;吴茱萸有着益气补阳之功效。将白术、蜀椒、干姜、吴茱萸贴敷于患者特定穴位中可起到升清利湿、和胃健脾、回阳补逆的功效,进而缓解患者恶心呕吐。另外,临床有研究表明,穴位敷贴应选用额穴位,包括神阙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涌泉穴等,可与相关中药成分共同起到燥湿健脾、生发胃气等功效,进一步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同时还可以缓解患者化疗后所出现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具有好的临床价值[17]。

  3.3脐灸疗法护理脐灸疗法护理同样属于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一类中医护理技术,该护理方式是将中药粉末放置于患者肚脐,并将通过荞麦面所制成的碗模具放置于中药粉末上,点燃艾灸放置于碗内,加以施灸。白血病化疗患者因药物等因素的作用而造成正气损耗,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可通过脐灸疗法对其进行护理,起到温经通络、健脾补气之功效[18]。传统医学认为,荞麦面可入胃经、脾经,起到消积健脾之功,且脐灸疗法中将荞麦面作为原料制成碗,放置于脐部进行施灸,可保证患者脐部处在密闭空间内,此时点燃艾灸可充分发挥其止痛温经、散寒通络之功效[19]。另外,脐灸疗法护理中所应用的中药成分包括姜半夏、丁香、柿蒂等,将其磨成药物粉末与荞麦面、艾灸、脐部穴位共同产生作用可起到健脾补气之功[20]。莫杏仪等[21]将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所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了应用脐灸疗法进行干预的观察组、应用常规西医干预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应用脐灸疗法进行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及进食量评分均较应用常规西医干预的对照组更低,这说明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脐灸疗法可显著减少其恶心呕吐的发生,减轻症状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病情预后,应用效果显著。这是由于该研究中所采用的中药药物包括桂枝、高良姜、香附、小茴香等,其中桂枝可有化气助阳、温经通脉之功效,高良姜有温中止呕、止痛散寒之功;香附可回阳救逆、行气散寒;小茴香可散寒疏风、止痛驱寒,全方共奏可有止吐降逆、疏肝理气之功效。

  3.4耳穴压豆护理耳穴压豆护理属于临床中较为典型的中医护理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疾病的护理中。该护理模式可结合患者不同病情合理选择相应穴位,并通过耳穴探测仪明确穴位,实施压豆护理措施[22]。中医传统理论认为,人体耳廓上有多个穴位,而人体所患各个疾病均在耳廓穴位中存在对应穴位,对相应穴位进行局部刺激可促进机体气血运行,进而调节脏腑,达到理想干预效果。临床中有相关研究认为,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前接受耳穴压豆护理可有效预防化疗后恶心呕吐,所选取的穴位包括神门穴、交感穴、大肠穴、耳中穴、三交穴等,在上述穴位粘贴磁珠并进行按压,可起到明显降逆止吐、理气补中的功效[23]。耳穴压豆方法具体操作如下:操作者在操作开始前应先将双手洗净,依次做压、振、揉,即通过拇指指腹进行按压,后连续伸屈拇指关节,根据患者证型按照选择顺、逆时针进行按揉,以上三种手法操作均需保持在3~5 min内,整体操作时间保证15~20 min内,间隔时间为2 h,并根据患者病情、耐受程度调节手法力度,并保证穴位选取位置正确[24]。何欣等[25]在临床中进行了类似研究,其研究中共纳入了200例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肿瘤科就诊的肺癌化疗患者,并进行了分组,试验组患者应用耳穴压豆干预,对照组则接受常规干预,对其应用化疗药物3 d内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更轻,这说明耳穴压豆可有效避免化疗所导致的恶心呕吐情况,且该方式有着操作便捷、无创、安全性高等优点;耳穴压豆对相应耳穴进行刺激可起到明显疏通经络、调气补血之功,其中,神门穴可调节脾胃机能,起到明显降逆止呕之功效,对交感穴进行压豆可起到明显调节脏腑之功,对皮质穴进行压豆可有健脾益肾、下气通腑之功效。

  3.5穴位注射护理穴位注射是根据穴位属性选择相应药物进行注射来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穴位注射疗法具有针刺、注射药物对穴位刺激及药理作用的综合效能;缩短了针刺留针时间,患者在穴位注射后即可随意活动;穴位注射后,机体吸收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药物可在穴位内维持较长的作用时间;穴位注射的药物用量一般比常规量小,减少了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的优点,因此值得重点关注[26]。就具体选穴而言,由于足三里是胃经合穴,又是胃的下合穴及四总穴,所以临床上常用于辅助治疗化疗后由于脾胃不和导致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常用的注射药物为艾迪注射液,该药物属于一类以苦参提取物为主的中成药,药物组成包括苦参、斑蝥、刺五加等。其中,苦参可有益胃补脾、复脉固脱之功效,斑蝥有益气活血之功,刺五加有明显化湿祛风、补气养血之功效,全方共奏和胃补脾、活络通经之功效[27-28]。有研究证明,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注射护理可显著减轻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29]。而穴位注射可将药物直接注入至相应穴位,效果更为直接,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负担。但若患者处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时则不宜接受穴位注射,这是由于此时期患者血小板水平异常降低,凝血功能低下,无法取得理想效果[30]。

222.jpeg

  4小结与展望

  在白血病患者的化疗过程中,可选择的中医护理方式较多,临床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给予一种或多种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调节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在护理期间着重注意患者心理状态,全程以安慰、鼓励性语言与其进行沟通,进而综合性提高整体护理效果,避免患者因病情之外的因素而导致的化疗后恶心呕吐。另外,针对白血病化疗内容对其进行重点培训,进而在保证医护人员规范进行中医护理相关操作的同时掌握技术要点,并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做好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减轻其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程度,达到预期护理效果。

  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在现阶段应用中医护理可进一步减轻其症状严重程度,其化疗依从性也可随之提高,但目前临床中暂未统一中医护理操作标准,故后续应逐步规范中医护理流程及操作标准,因此,在今后临床研究中,还应实施更多临床的调查和研究,对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中医护理现状及进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为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中医护理措施的制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张杰,白雪莲,冯四洲.维奈克拉在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2022,49(11):577-582.

  [2]王慧芳,张龑莉,刘晓力,等.2020年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状况调研[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1,42(7):535-542.

  [3]张园园.两种门冬酰胺酶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疗效评价[J].临床研究,2021,29(6):90-91.

  [4]郑琳君,俞巧琼.中医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J].新中医,2020,52(24):140-142.

  [5]宗立翎,杨晶,薛胜利,等.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变化的观察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30(4):1028-1033.

  [6]张尚龙,连小龙,张楠等.甘草活性成分单独及联合西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联勤军事医学,2023,37(2):176-181.

  [7]孙铭键,董采奕,付雨晗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柏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机制[J].陇东学院学报,2023,34(5):105-111.

  [8]孔金玉,宗李红,浦妍,等.维奈克拉联合多药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15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3,44(8):649-653.

  [9]苏寒,童浩,况小红,等.观察和分析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时的营养状况和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0):101.

  [10]陈艳,孙连庆,胡粒山.吴茱萸粉贴敷双侧内关穴和合谷穴对血液病患者化疗预后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23,15(10):87-90.

  [11]杨秋燕,肖海娟,马玉媛,等.化疗恶心、呕吐发生和治疗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32):43-46.

  [12]刘春蕾,王立森.穴位贴敷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取穴用药规律数据挖掘[J].中医临床研究,2022,14(6):109-112.

  [13]赵欣,杨忠.中医药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23,38(14):2859-2862.

  [14]白燕妮,强鹏雅,全晓荣.中医护理在恶性血液病患者症状群管理中应用现状及展望[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8):136-138.

       [15]吴婷,黄孟秋,侯云霞,等.穴位按摩对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2):94-98.

  [16]王晓艳,李志华.中医穴位贴敷技术对癌症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J].四川中医,2019,37(1):189-190.

  [17]王霞,张萃,崔佳,等.穴位贴敷联合常规止吐药预防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3):3738-3741.

  [18]林雪秋,柳静静,张爱婷.脐灸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化学药物治疗期间肠道菌群失调的改善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7):65-68.

  [19]侯艳红,毕改芳.中药脐灸配合足三里艾灸辅治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2):299-301.

  [20]廖玉田,谢建寰,李香萍.脐灸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及穴位按摩在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江西中医药,2023,54(3):55-56,63.

  [21]莫杏仪,柳静静,牛国敏,等.脐灸预防去甲基化治疗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8):26-29.

  [22]杨姣姣,严央丽,茅丽利.中医药护理技术实施现状与难点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20):62-64.

  [23]周薇薇,林昕.局部穴位按压联合芳香疗法对恶性血液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效果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7):970-973.

  [24]王媛媛,吴加花,陈佩仪.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7):1018-1022.

  [25]何欣,王平,孙浩,等.耳穴压豆治疗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4):117-119.

  [26]付玉霞,张娟,史佳.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作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3,37(1):113-116.

  [27]芦殿荣,柏大鹏,何生奇,等.中药艾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防治含顺铂方案患者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J].世界中医药,2018,13(3):609-613.

  [28]谭红梅,谭春梅,冯晓丽,等.GP化疗联用艾迪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20,35(8):1327-1330,1346.

  [29]刘爱兰,王效,袁彬,等.穴位注射联合耳穴压豆在化疗相关胃肠道反应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9):2855-2858.

  [30]王金惠,郑维波,罗建芬,等.益肾升白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放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3):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