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立德树人背景的小学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研究论文

基于立德树人背景的小学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研究论文

16

2024-03-25 10:17:04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革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还提倡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最终实现由“传承性教学”转变为“探索性教学”。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旨在通过立德树人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本文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德育渗透进行简单的阐述。

  摘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革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还提倡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最终实现由“传承性教学”转变为“探索性教学”。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旨在通过立德树人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本文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德育渗透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英语课堂,德育渗透,探索研究

  《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英语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通过开展英语教育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世界文化差异,为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其爱国精神,培养正确的三观以及为他们的终身学习、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本文从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在小学英语开展德育工作的重点以及小学英语德育渗透的方法三个方面来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我国学术界对立德树人进行了多种解读。立德树人要求学生能够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帮助他人,服务他人,并且拥有集体主义荣誉感。

  以现代社会建构要求为基础,从个人道德到公共道德的转换作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而教师应该首先有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这样才具有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础。比如,小学英语教师通过一系列学习、参与培训掌握了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然后将之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深入开展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以此促进人们内化为精神需求,外化为行动自觉。总而言之,立德树人下的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社会各界携手并进,并各自发挥作用。

  二、在小学英语开展德育工作的重点

  (一)推动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入立德树人,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收集拓展素材、故事素材以及视频素材,用作教学素材,然后将立德树人与课程相关的元素进行融合,从而创新教学方法。另外,英语这一学科具有人文特点,因为学生的学习生涯是吸收各种知识并成长的一个过程,小学英语教师运用立德树人进行教育教学,不仅能做到创新教学方法,还能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为此,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基于立德树人创新教学方法,将该理念融入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增强各学科教师协同意识

  众人拾柴火焰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协同意识,是学科教师在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意识。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小学英语教师只完成英语学科的教学任务,没有与其他学科有任何联动,更没有协同意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单打独斗”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要求小学英语教师拓展学科知识,并将之与其他学科进行联动,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另外,在协同意识的引领下,各学科教师能够群策群力,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并能够促使各学科教师养成立德树人意识,从而将立德树人运用到德育教学中。

  (三)有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还在缓慢进行中,如情感水平、思想道德品质等等。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念引导,能够使小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促使小学生对班级产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然而小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弱,十分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干扰,从而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在一些英语材料中很有可能会有一些不恰当的文化渗透内容。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基于立德树人,将德育工作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小学生的思想行为方面进行一个良好的引导。另外,小学英语教师还应该根据立德树人的理念,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设置教学模式,以此来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image.png

  三、小学英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结合教材开展德育教学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德育也能从中得到体现。因为我国大多数英语教材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对教材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充分挖掘其内在的德育思想,并通过教学活动将之体现,从而做到德育教学。

  以苏教译林版小学英语为例,在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中,教材呈现的是以义卖活动为主题的内容。首先,教师应该对这一节课程进行详细解析,将合作互助、奉献爱心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时候,先让学生对义卖活动进行猜测,如:“Why would they do that?”给予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时间结束后,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们的答案大多是“For the sake of mountainous area school road”“For help the poor areas”等等。不论是什么原因,最终的目的都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鼓励学生将家中自己不要的玩具、衣物等,与父母协商,将它们带到学校,然后统一进行义卖、捐赠,并用义卖获得的金钱进行捐赠,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教师通过研究、分析教材,利用教材中凸显德育的部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德育,从而辅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基于课堂创造德育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毋庸置疑,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而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一个人长期身处良好的德育环境,其周围有着众多优秀的榜样,能够对这个人造成深远的影响。在小学阶段,是每个人成长的萌芽时期,也是极其关键的一个时期,因为这一阶段学生的模仿性和可塑性极强,长辈、周遭人的一言一行皆能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小学教师,是陪伴学生最长时间的长辈。对教师而言,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然后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良好的德育环境。

  以苏教译林版小学英语为例,在五年级上册Unit 4 Hobbies一节中,教师首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可以准备一些教学工具,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或者诸如“雾山五行”等动画的图形卡片,并在其背面写上这些运动或动画的英语单词。其次,当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先传授有关运动、游戏的词汇,再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将这些图形卡片一一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如教师根据“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and football.I can play basketball well,but I am not good at football.I like drawing too.I usually draw in the park with my brother Tim.”这一简短描述,来进行提问:“Who has the same interests as him?What are your hobbies?”也就是说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再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后,教师在进行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还需提出:“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in sports?”也就是将德育渗透到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去思考在运动中需要注意的点,如是否有必要打扰到其他人等。

  (三)生活化教学+德育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生需要小学英语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言行举止以及信念。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情景对话教学,使学生能够融入对话角色,体验角色情感,并通过这一方法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因为英语课程中的情景对话往往蕴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如思想教育、语言表达能力、掌握知识的能力等,所以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景对话,模拟现实生活展开教学活动。

  以苏教译林版小学英语为例,在三年级上册Unit 4 My family中,教师首先在结束相关词汇教学后,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提出一些问题:“What about your family?What are their hobbies?”其次,教师给予学生几分钟的时间,用来思考这两个问题,并与小组成员用英语进行讨论、交流,如遇到不会的词汇,可以用中文代替。最后,当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再随机抽取学生,与自己进行情景对话。一方面教师可以按部就班与学生讨论家人的情况;另一方面则在情景对话中融入德育方面的内容,如“Respect the old and love the young”即尊老爱幼。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对话来渗透德育,并采取日积月累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通过这一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道德品质。

  (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德育教学

  小学应该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混合的德育教学平台,一方面将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弥补课堂教学中无法做到的缺陷;另一方面则通过网络教学拓展更多的知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小学首先可以创办校园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用来宣传德育教学相关内容,并在新媒体上开辟专属德育模块,以供家长参与德育教学。其次,小学可以联合其他平台,通过开展有关朗诵德育文献等节目,使家长能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最后,高校还可以利用线上课程软件,开展线上德育教学活动。如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直播德育教学等,使小学生能够利用闲暇时间来参与学习。

  (五)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注意的点

  首先,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德育的内容。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时刻铭记德育内容优于形式,“德”为思想道德配置,“育”为教育教学。要求教师需要精心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德育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德育策略。另外,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课程教学的时候,需要避免形式主义,切实做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考虑,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优秀人才。

  其次,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注意德育、智育的平衡。前文中提到在小学英语课程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然而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消耗了大量时间进行德育,轻视了智育,即花费极短的时间来传授学科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一塌糊涂,本该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更不用说学以致用;有的教师则重视智育,轻视甚至忽视了德育,导致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做到德育、智育平衡,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小学教师与学校进行协商,将每周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定位德育主题教育课,由班主任、学科教师轮流开展教学活动。要求教师通过播放公益视频、现实案例等方式,展开德育教学。另外,还需建议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不可顾此失彼,确保德育、智育平衡,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五千多年的文化,是世界上璀璨的明珠。而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对我国传统文化少有涉猎,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在每位学生心中,丰富其精神世界。以苏教译林版小学英语为例,在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一节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们树立榜样,还要为学生们拓展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在谈论:“My weekends”的时候,需要谈及拥有我国元素、文化的活动,如“Make up Chinese knots”“Singing red songs”等。然后与学生讨论,他们的周末生活一般是做什么,并通过某学生提及具有我国元素、文化的活动,进行延伸,让学生对这一活动产生兴趣。简单来说,就是将我国文化引入教学,基于立德树人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方能培养出具有文化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势在必行。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上述一系列方法开展德育工作,另外,英语教师应该将德育、智育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做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引路人,传授他们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则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奠基人,培养他们成长为知识丰富、拥有良好道德品质且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金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12):147-150.

  [2]黄丹慧.以英语课堂上的德育渗透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1(9):32-33.

  [3]段芳芳.“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23(10):150-152.

  [4]徐芳辉.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渗透[J].教育界,2019(20):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