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低段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论文

2024-03-06 09:42:05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新课标倡导革新学习方式,基于语文学科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此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开展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既要体现活动的综合性,同时也要符合语文课程的目标。基于此,语文教师要厘清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概念、特点和价值,立足语文整合学科,任务设计有“根”;基于任务开展探究,活动形式有“度”;注重师生有效互动,教学过程有“融”,整体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
新课标倡导革新学习方式,基于语文学科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此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开展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既要体现活动的综合性,同时也要符合语文课程的目标。基于此,语文教师要厘清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概念、特点和价值,立足语文整合学科,任务设计有“根”;基于任务开展探究,活动形式有“度”;注重师生有效互动,教学过程有“融”,整体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新课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要创设“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要求突破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原有的界限,将不同学科中的资源整合起来,促使学生实现多领域的成长和发展。然而,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开展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仍存在目标不明、任务单一等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展开深入的探讨。
一、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解读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通过学习任务群组织呈现,而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就是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高质量的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要求语文教师深度解读和把握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
(一)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概念
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是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化跨学科学习任务组成的拓展性学习任务群,以生活为基础,以主题为引领,拓展语文学习与运用领域,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学习任务整合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法与资源等要素,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与其他语文学习任务群相比,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拓宽了语文学习领域,将语文学习引入真实的社会生活,融入其他学科领域。由此,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呈现出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首先,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呈现出鲜明的整合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不仅要整合各学科学习内容、方法和资源,还要整合不同学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次,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表现出丰富的情境性和真实性,注重以真实的问题为导向,以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多项能力。最后,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体现出充分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注重实践活动之于学生的价值,学生能够在主题引领、目标导向、任务驱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
(三)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价值
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真正将“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打破了语文学习的时空限制,实现了不同场所、不同学科的融合学习,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边界。与此同时,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真正改变了单一的语文学习方式,能够以真实问题为根据,挖掘不同学科知识,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此外,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还丰富了语文学习的意蕴。在教学过程中,它既保持了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又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各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而且能够促使语文真正为生活服务,凸显了语文学习的意蕴。
二、新课标下小学低段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新课标中关于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相关规定为小学低段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提供了根本遵循。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是奠定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的关键阶段,能够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好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这个“工具”,促使学生在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成长和发展。
(一)立足语文整合学科,任务设计有“根”
小学低段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涉及多个学科,包含不同的分支任务,其根基应是语文学科。在设计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语文教学的内容为基点,展开不同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体现与语文教材文本的相关性,并与语文学科的整体育人目标相结合。
1.依据文本内容,巧妙发散设计
在设计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是重要前提。语文文本内容作为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基点,是各项学习任务产生的基础,也是学习任务推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背景下,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就是以文本内容为核心而形成的知识建构支架,不同支架之间具有关联性,而这些支架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拓展知识范围,实现多元发展。因此,在小学低段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组织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以文本内容为根,挖掘语文文本内容中蕴含的跨学科学习价值,进而生成多样化的跨学科学习任务。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描写了诗人在屋中望月的所感,表达了诗人客居思乡的浓厚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以下跨学科学习任务群:阅读理解古诗,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古诗的内涵;欣赏歌曲《静夜思》,结合所学古诗谈谈自己的欣赏体验,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查阅资料,说说“月”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哪些象征性意义。在上述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计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将语文学科和音乐学科进行了整合,以古诗《静夜思》为核心,促使学生在古诗和音乐体验的过程中,深度把握古诗的人文主题。在具体的跨学科学习任务中,各个学习任务并非孤立的。在理解古诗内涵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在倾听和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体会思乡之情。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深化对“月”这个意象的理解。显然,在小学低段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多样化的知识经验。
2.抓住单元要素,创设学习任务
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来看,单元导语是每单元的重要部分,对整个单元的语文教学要素进行了提示。在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过程中,单元要素不仅能够统领整个单元教学,突出教学主题,同时能够为语文教师创设学习任务群提供支撑和参考。因此,在小学语文低段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抓住单元要素,从单元要素出发寻找不同学科的整合点,深入挖掘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根据单元要素的要求,设计多样化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向学生呈现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在整个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将单元语文要素确定为“借助提示讲故事”。在教学《大象的耳朵》时,语文教师设计了以下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你喜欢大象吗?说说理由,并书写下来;阅读课文内容,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制作绘本《大象的耳朵》;上网查询大象的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大象耳朵的知识,整理为资料卡。以上的学习任务群涉及语文、美术、科学三方面学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绘制绘本插图和搜索资料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进而落实单元要素。
(二)基于任务开展探究,活动形式有“度”
新课标中要求:“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立足语文学科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适当的形式实施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促使学生在深入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开展自主学习,真正体验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价值。
1.依托具体项目,让学习有准度
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以语文学科为核心,融合其他学科,真正扩大了语文教学的范围,在丰富语文学科外延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获得多样化的成长和发展。在扩展语文学习范围的同时,教师还需要促使学生的学习有准度,即在开展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的过程中,所有教学活动都落脚到语文学科这个根基上,并且能切实提升学生在其他学科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低段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具体的项目,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突出学习的精准度。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排了《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在对上述内容进行审议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将单元跨学科学习的主题确定为“生活里的植物”,并且围绕主题创设了具体的项目:选择一种植物,制作植物书签;种植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撰写植物观察日记;收集包含生活中常见植物的古诗……在创设具体的项目时,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项目范围,也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由学生自选项目,进而在语文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计划。通过创设具体项目的方式,学生将语文、科学、劳动等学科密切结合起来,在完成不同项目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2.注重生活体验,让学习有温度
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助推器,其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具有强烈的现实生活指向,能够将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在感受生活中学习语文。因此,在小学低段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学习有温度,赋予学生充分的生活体验机会,促使学生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有效联结起来。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编排了《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四篇课文,单元主题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课文《一分钟》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围绕“养成管理和遵守时间的习惯”这个主题,创设了以下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讲述自己身上发生的与主人公元元相似的事情;欣赏儿童诗《一分钟》,并且尝试在一分钟内完成儿童诗中描述的能够完成的事情。在上述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了有效融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入了情感。
(三)注重师生有效互动,教学过程有“融”
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载体,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能够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和领悟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开展师生互动,融合多维度的学习活动,创设升级十足的活动样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引导学生将“学”与“思”密切融合,激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计多样化的知识经验,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提出较高要求,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指导。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为例,教师创设了以下的学习任务群:阅读全文,画出思维导图,展现课文结构;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找一找自然界的哪些动物如同小壁虎一般有特殊的“本领”。对于任务一,语文教师提示学生使用适宜的思维导图模式,显示清晰的信息层级;对于任务二,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指导学生鉴别互联网中信息的质量,进而有效地筛选、甄别和整理。在上述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助力,让学生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结语
开展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可以拓宽语文教学的容量,提升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新课标倡导的课改方向。教师在开展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时,要做到任务设计有“根”、活动形式有“度”、教学过程有“融”。语文教学要以语文教材为根基,保障任务的效度,同时要顺应小学语文的基本规律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走近生活、自主探究、开展实践,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实现提升。
参考文献:
[1]蔡金叶.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思考[J].智力,2023(17):96-98+134.
[2]何捷.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3(6):10-15.
[3]张传侠.学习任务群下的跨学科阅读教学策略探索——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J].阅读,2023(47):28-30.
[4]邱灵燕.关于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3(21):51-54.
[5]倪鸣,赵梓如,季海霞.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J].小学语文教学,2023(13):1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