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索论文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索论文

3

2024-02-23 09:51:34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双减”政策和“双减”理念的提出,意在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并减轻传统教育所带来的超负荷现象.但是,“双减”政策普及过程中,部分教师受之前教学经验的影响很难迅速适应“双减”政策,开展教学有一定的挑战.因此,探索“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要严守要求,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二要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要差异练习,实现“双减”课堂;四要注重考核,强化“双减”落实.

  摘要:“双减”政策和“双减”理念的提出,意在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并减轻传统教育所带来的超负荷现象.但是,“双减”政策普及过程中,部分教师受之前教学经验的影响很难迅速适应“双减”政策,开展教学有一定的挑战.因此,探索“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要严守要求,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二要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要差异练习,实现“双减”课堂;四要注重考核,强化“双减”落实.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双减”理念和“双减”政策的出现与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遥相呼应,对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学都有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双减”政策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始落实行,有效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展现了“智育并重”的教学特色.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初中数学教师只有把握“双减”政策和“双减”理念的具体要求,并真正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入手点进行整合,高效合理开展教学,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意义

  1.1强化“双基”学习

  “双减”背景之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旨在推动“减轻作业负担”“减轻课外培训负担”,故而“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能够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提升,让学生强化课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将课堂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并实现新旧知识的深化.比如,“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口算训练、笔算训练等都可以起到知识巩固和知识回忆的作用.“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提高了教学“精准度”“适应度”,能够增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思维和深度学习,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1].

  1.2反馈“学习”成效

  “双减”背景下要求初中数学教师重点关注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过程.所以,“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保证了“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质量的提高,全方位多角度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成效.依托“针对性”“精确性”“分层性”“适量性”的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教师就能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获取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保证教师从侧面了解自身教学的真实效果[2].这样,教师才能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寻找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image.png

  2“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2.1严守要求,提升教学实效

  在学校工作中,提升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而且也是保证学生能够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因此,作为学校,必须要保证“双减”政策落实的效果,还要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只有让教师全面了解并熟知“双减”政策的要求与内容,真正做到减轻作业总量以及作业时长,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索.只有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能够获得提升,改变“课内不足课外补习”的陋习,“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才能得以实现.具体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双减”政策核心要求为主,促使初中阶段的数学作业变得更加合理,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3].

  例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时,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并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分清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进而做到举一反三.在课后布置作业时,以实践型作业为主,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进而实现对课堂知识进行延伸.通过将实际生活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联系,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力,也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知,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4].

  2.2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效率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初中数学教师必须保证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更新,同时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才能够得到实现.教育理念一直都是教育教学的行动导向,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支撑,教师很难进行创新.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到“减量不减质”是一个难题,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想要真正提高课堂效果,就必须深入理解教育理念,这样才能以理念作为支撑[5].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传授,不能只以基础知识的教学为主,而是要从多角度考虑,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凸显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进行创新与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得到全面提升[6].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为强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进行问题设置,并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合作式学习.通过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在以学生作为主体的课堂下,可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可以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要想顺利推进,需要教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研究学习,还要对教材进行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从专业知识方面来看,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其素养和技能是为人师表必须要具备的专业能力.数学学科具有严密性、逻辑性、精准性,它是一种具备理性的学科,只有教师能够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并保证把教材的内容吃透,其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才能得到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才能够获得提升.优秀的教学模式,好的教学方法,必须借助集体的聪明才智进行共同思考,这样才能够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更要保证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与优秀教师共同学习与探讨,并借鉴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共同解决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真正做到提升教学质量[7].此外,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累积教学经验,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创新,进而生成更适用于学生发展的教学风格,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发展更全面.例如,从学生的发展状况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然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而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只有教师拥有着较好的逻辑推导能力和数学推导能力,并拥有显著的教学风格,才能够以清晰的思路与技巧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当中的难题[8].最终,学生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够得以提升.

image.png

  2.3差异练习,实现“双减”课堂

  差异化开展课堂练习是“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重要策略,更是“双减”背景下“双减”政策和“双减”理念的重要内容,即适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教学.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思维、逻辑思维、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差异较大,无论是课堂学习过程还是课堂训练过程,定然会发生较大幅度的偏差.如果初中数学教师采取“标准统一”“难度一致”的教学策略,将会造成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出现无法匹配的情况,进而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育人”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影响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所以,“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指标,让课堂练习呈现“差异化”和“层次化”[9].

  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涉及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实际运用等.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练习的设计,针对理解能力较差和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练习内容主要以了解基础知识为主.理解能力强、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重点需要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会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于科学素养高的学生,课堂练习可以在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提升训练.

  2.4注重考核,强化“双减”落实

  在素质教育下,必须要保证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作为“双减”背景下的教育者,初中数学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注重评价考核工作的落实,更要以学生的反馈作为基点,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获得提升.同时,“双减”背景下,教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既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变高,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变得更轻松.只有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价,才能促使教师更好地完成目标.对教师而言,能否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精准把握,能否做到以学生的需求作为入手点,保证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这是实现教育改革的重点.而这一点,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析,更要以学生的兴趣点入手进行系统整合,并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以此才能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我突破,实现通过自主学习而提升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数据的波动程度”时,教师就可以依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课题实践的方式进行自我整合.这样通过小组内部分工,学生就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并且可以在小组整合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合作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这些都能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学生在“双减”背景下“减负式”的发展与提升.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作为活动的执行者与组织者,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更要对新理念进行深入思考,严格按照“双减”要求进行各项工作的落实,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对“双减”背景下的教育理念进行学习,还要实现在自我评价中不断调整,同时向优秀教师学习,构建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数学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建荣.“双减”政策背景下多举措优化初中数学教学[J].现代农村科技,2022(8):80-81.

  [2]赵振锋.“双减”背景下农村寄宿制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J].知识文库,2022(14):145-147.

  [3]刘维全,郑良.“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调查研究与实施建议[J].理科考试研究,2022(14):25-28.

  [4]石舢.波利亚解题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喀什:喀什大学,2022.

  [5]任金霞.“双减”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有效尝试[J].新课程导学,2022(18):84-86.

  [6]黄霖明.“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05):31-34.

  [7]陈传东,赵兰,王浪.“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与辅导[J].教学与管理,2022(10):39-41.

  [8]方晓波.“双减”政策背景下广州市优化作业设计基本思路与实施路径[J].教育导刊,2022(1):12-22.

  [9]林展祝.应用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精彩[J].华夏教师,2021(3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