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论文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论文

3

2024-02-21 15:31:09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在全民文化素养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教育领域也在积极地推进教育改革, 强调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 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 要:在全民文化素养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教育领域也在积极地推进教育改革, 强调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 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侧重在学习过程中个人能力的提升。语文是初中学段的重要学科,文 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理 念下应以怎样的方式来推进文言文教学成了许多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文章立足于新课标背景,对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创新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成长转折期,是为学生未来进行奠基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切实体会学习的快乐可以使学生一生受用。通过对文言文进行学习, 学生能拓宽知识面,直接感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引导者,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来提升文言文教学效率。

  一、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文言文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结晶,蕴含着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不但描写了该历史时期的景物以及事件,而且通过品读文言文可以让我们切实地了解该时期的历史背景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对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品读时,学生能更好地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无形中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 [1]。文言文教学对学生的综合性成长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当前初中学段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予以足够重视。

  二、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开展文言文教学是符合新课标的人才培养需求的,是与我国基本的教育方向相一致的。通过文言文教育可以满足学生的精神追求, 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教师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品读, 可以有效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创设更加直接的途径来帮助他们了解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以及作者抒发情感 的方式。许多历史文化大家都以文言文进行创作,学 生通过阅读文言文可以慢慢走近中国历史,丰富精神 文化生活,满足精神追求 [2]。此外,开展文言文教学 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言文中蕴含了 许多传统美德,如修身、治家、和睦等,教师在引导 学生品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可以对文言文蕴含的传统美 德进行深入挖掘,帮助学生强化对道德的认知,促使 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教学方式单一,缺少有效互动

  教师在带领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学习时,经常采用 传统讲授的方式, 由教师逐字逐句来为学生进行翻译。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所接触到的往往只是枯燥与乏 味的文字。文言文中很多字词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 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会极大地增加学生对 文言文学习的抗拒感。单纯的语言讲授无法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学生无法积极参与到和教师的互动过程 中,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教师圈画的重难点 进行记忆,这样的学习效果是难以得到保障的。教师 难以发现知识讲授所存在的潜在问题,无法及时调整 自己的教学方向,必然会使整体教学效率低下。

  (二)教师主导性强,学生参与度低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在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引导者作用。但是许多教师未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教 学理念,仍然本着唯分数至上的理论,让学生被动地 学习文言文知识。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输 出,学生缺乏自主思考与探究的机会和时间。部分教 师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会主观性选择那些能够在 短时间内发挥最大成效的内容,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理 解水平,所构建出来的文言文课堂难以满足学生的成 长需求,这时便会出现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这会在 无形中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被抑制, 难以帮助学生实现综合能力的稳步提升。

  (三)知识分散繁多,割裂内容整体

  文言文与现代语言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地方。每篇 文言文中的知识点都是分散且繁多的,许多教师习惯 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为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在讲 到每一段落、每一个词时,会让学生在书上做相应的 笔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体现的是对个别知识点 的重视,却极大地割裂了内容的整体性。许多文言文 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释义,教师忽视对这 些内容的总结,必然会使学生出现记忆混乱的问题。 学生只知道在这篇课文这一句话中这一个词是什么含 义,却难以实现举一反三,这是与新课程改革的人才 培养需求不相符的。

  (四)统一教学目标,忽视学生实际

  每个学生的成长速度都是不同的,学生的擅长领 域也是不同的,教师为更好地推进教学,往往会设置 统一的三维化教学目标。不论是对于知识记忆快、理 解能力强的学生,还是对那些知识记忆慢、理解能力 弱的学生,教师往往“一视同仁”,忽视了学生的个体 差异性,无法带动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来。对于那些知识记忆快、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来说, 教 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但是 对于那些知识记忆慢、理解能力弱的学生而言,教师 所布置的任务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这种现象 会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忽视学生实际。

  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巧用信息资源,营造趣味氛围

  信息技术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多样的便利。 教师应积极利用信息资源直观性强、趣味性强的优势 来对现有的文言文教学进行优化创新。在备课阶段, 教 师可以及时在网络上检索与文言文内容相关的视频资 料, 从大量的视频中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视频, 在 课堂上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进行展示。在视频中,大量 的文言文语句被改成现代化语言 [3]。通过直观的情境为学生进行呈现,学生可以结合视频图像来对教材上 的文言文进行理解。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营造出趣味性的教学氛围,还能有效帮助 学生降低理解难度,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印象。

F55C8EF3-6474-4014-8A56-89503AA5AF26.png

  例如,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的教学中,教 师可以利用网络检索和《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课文 所描述的情境相符合的视频,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展 示,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总结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 个怎样的故事。教师通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可 以提高学生观看的目的性,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 到这篇文言文讲述的故事:陈太丘与朋友约定时间见 面,但是朋友并未准时到达,并且还责怪陈太丘抛下 自己而走开,最后被陈太丘儿子的一番话说服。在学 生对文言文内容有一个大体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 引导学生将事件发生过程与具体的文言文语句进行 一一对应。

  (二)鼓励合作探究,凸显学生地位

  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才能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要想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 堂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通过引 导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通过小组 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探究阅读。学生可与小组成员共同 探讨与交流来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不但可以将课堂主 导权还给学生,还能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在学生进行 自主讨论时,教师要不断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存在的 问题时要积极为学生答疑解惑。

  例如,在《河中石兽》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 为学生布置任务:根据每一页下面所给的词汇含义尝 试翻译课文。教师鼓励学生前后 4 人为一小组,为每 个小组指定翻译范围。小组成员需要进行分工与协 作:有负责对文言文中每一个词进行单独翻译的,有 负责对文言文段落整体含义进行梳理的,有负责整理 并回答教师问题的。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集 思广益, 灵活且自由地表达自己对指定段落的想法, 通 过与同学分享及比较的方式翻译出课文。学生通过小 组合作对教师给定问题进行探究,可以有效锻炼自身 的团队协作能力,更直接地借鉴他人看待问题的角 度,在互帮互助的基础上实现能力的同步提升。

  (三)注重归纳总结,梳理学习脉络

  文言文中的许多知识点都是存在着联系的,教师 需要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运用分—总的方式来对文 言文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讲授。在按照从前往后的顺 序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重点词汇进行勾画,做好标记,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点。在对文言文中 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进行初步讲解后,教师要积极引 导学生对文言文中存在的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现象进 行再次强化学习,对不同场景中出现的同样的词进行 深入剖析,立足整体来对词汇存在不同释义的原因进 行梳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文言文词汇的 灵活性。对于文言文学习而言,单个词汇的记忆固然 重要,但是对整体内容的把握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 对所有知识点进行总结与梳理,学生可以在头脑中搭 建一个知识框架,将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真正掌握 知识 [4]。

  例如,在《伤仲永》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在对全 文进行翻译且让学生做好笔记后,可以为学生布置任 务,让学生到文言文中去寻找不同地方的“闻”所表 达的意思。通过寻找, 学生发现:在“余闻之也久”中 的“闻”是动词, 是听说的含义;“不能称前时之闻”中 的“闻”是名词,是名声的意思。教师可以解释这样 的词被称作一词多义,在第一句话中的“闻”在主语 后面,所以是动词词性。第二句话中的“闻”在动词 后面,所以是名词词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 业,让学生对《伤仲永》中存在的一词多义进行寻找 与归纳,找寻课文中的“为”“自”,将课后作业作为 课堂的重要补充,以更好地增强文言文教学效果。

  (四)设置分层目标,尊重个体差异

  要想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从学生 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由浅入深、具 有不同难度的分层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教 学目标是较为基础的,需要全体学生能够达成。过程 与方法层面的教学目标是中等难度的,学生可以根据 自己的学习能力来进行主观性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层面的教学目标则是最高层次的,其内容可以让那 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进行掌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 分层,可以充分体现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教师还 可以设计分层化作业的方式来增强课堂的影响力,让 学生充分把握课后时间,高质量地完成分层作业。

2B66883D-3CC8-44f2-867E-6FDF4F53BCCA.png

  例如,在《夸父逐日》 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这篇文言文的具体内容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认识 课文中的文言词,了解课文具体含义;能够自主描述 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内在的创作情感。对于那些理解 能力差并且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帮助 他们加深对文言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可以为学生布 置抄写或者是背诵类型的作业。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强 且学习速度快的学生,教师不仅要为他们布置基础的 背诵作业,还可以为他们布置一些知识拓展类型的作 业,如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夸父逐日》这一故事,写 出自己的感想。分层作业设计必然能够有效凸显对学 生个体差异的尊重,真正实现学生共同成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丰富知 识储备,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与道德认知。要想 更好地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教师就必须重 视文言文教学的创新。教师是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开 展的重要推动者,应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在进行课 堂氛围营造时,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出发,为学 生的文言文学习提供及时的引导和答疑解惑。文言文 教学的创新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以开放性的眼 光来看待问题,及时结合课堂反馈来对文言文教学策 略进行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孙美珍.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 讨[J].环球慈善,2020(13):155-156.

  [2] 苏秀兰.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 析[J].好日子,2019(10):217-219.

  [3] 刘桂林.让初中文言文教学走向现代化[J].学生电 脑,2021(27):354-355.

  [4] 郭玉萍.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 究[J].语文课内外,2019(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