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探索论文

2024-02-02 09:33:32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共学共情可以让高中化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依托于师生共情能力的培养,逐步建构和产生化学学科思维,最终让学生可以连贯、整体地进行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文章概述了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价值,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概述了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共学共情可以让高中化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依托于师生共情能力的培养,逐步建构和产生化学学科思维,最终让学生可以连贯、整体地进行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文章概述了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价值,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概述了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共学共情,课堂教学情境,高中化学
1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价值
共学共情指的是课堂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立足点分析问题,充分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并且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的体验中,通过情境教学等手段与学生实现情感的共鸣,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能真诚地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能对学生的感受与想法进行设身处地的体会与思考,从而调节自己的教学,并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业和情感各方面的成长.具体来说,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全方位、多角度体现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完善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内容,高中化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托视听情境、生活情境等作为学习辅助进行知识感知、化学实验、思维构建、知识体系构建.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重在突出“情”“境”,即让学生在“境”中进行“情”的共鸣,然后在“共学共情”的基础上融入高中化学课堂学习过程.所以,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是以情感引导、情感共鸣、环境营造的教学模式,不是强硬进行高中化学理论知识传授,而是将实验教学、理论知识等内容融入到极具趣味性、情境特色和情感共鸣的教学氛围之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感知.这样,高中生的化学学习不再是“干巴巴”的,而是“活”起来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等,使高中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2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原则
2.1基础知识凸显原则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和“技能传授”的过程,而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则是化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而且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制度实施的大背景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知识和技能的讲授—知识和技能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完成化学实验和化学知识应用.高中化学课程需要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学习之后,通过练习和应用实现“熟能生巧”.所以,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需要教师注重基础知识呈现的原则,以确保教师借助教学情境能够将“基础概念”“基础知识”“技术理论”等知识体系作为共学共情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情感共鸣和态度共鸣的基础之下融入教学情境获取知识,夯实学习基础.
2.2以生为本教育原则
共学共情在于体现师生共情能力,引导师生在课堂中进行反思实践,借助教学情境呈现情感共鸣、交流式教学特点,逐步完成学生学科思维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能够让高中生迅速融入情境教学过程,并进行深度学习、拓展学习和创新学习,在匹配《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故而,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应用,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将“以生为本”“生本理念”作为基本原则,经常长期与学生开展情感沟通、语言交流、情感交流,科学合理开展情境教学,获取高中生在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需求、认知能力、学习思维、技术水平和化学素养等,进而保证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实际学情相匹配.
2.3知识拓展创新原则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能够保证教师构建一个趣味化、创新化、直观化、视觉化、具体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手段更多元,即高中化学课程的知识实现了拓展延伸.因此,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需要教师遵循知识拓展创新原则,借助图文并茂、3 D动态模拟、视频播放、音频播放等情境教育资源,将与课程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补充知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情境教学过程中进行进阶学习、深度学习以及拓展学习.
3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应用策略
3.1课堂导入过程的应用
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首先需要教师在课堂导入过程中融入情感元素、情境内容,进而借助共学共情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堂导入过程.具体来说,高中化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区别于初中化学,会让学生感受到一些吃力和乏味.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将一些生活化的图片、视听化的素材等作为教学元素呈现给学生,并借助于师生互动、师生沟通、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借助于生活化图片和视听化素材进行情感感知.这样,教学情境得以构建,学生也能在产生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等学习态度情感之后,融入教学情境.借助于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情境教学拉近了学生与化学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化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激发.
比如,高二化学必修第二册《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相关内容的课堂导入过程中,高中化学可以借助常见的极性分子的图片、常见的非极性分子的图片、臭氧属于极性分子的动态视觉演示等导入“分子结构”相关内容,让学生对“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产生朦胧认知,并对共价键的极性、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修饰与分子的性质等产生认知,让学生感知到“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和如今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借助于与自身生活相关的一些元素,学生就能进入到教师的课堂导入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相关内容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的内容.
3.2课堂教学过程的应用
依托于情感共鸣、情境共鸣、态度感知的共学共情,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应用过程通俗易懂,高中化学学科知识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吸收.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借助情境教学突破课堂教学过程的难点,有效地改变过去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现状.具体来说,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过程,教师可以利用情感元素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到课堂教学过程,进而完成深度学习和情感感知.
比如,高三化学必修第三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的相关知识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结合有机物和无机物、原子和分子、共价键、官能团等知识学习基础之上,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一课直观感知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等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料、图片图像等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相关内容呈现给学生,构建一个具视听元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视听元素充斥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深度学习,进而提高情感感知,强化学习质量.
3.3课堂讨论过程的应用
究其本质而言,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内容,实现教学共情、教学交流和教学延伸,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最为关键的是,共学共情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和情感感知的资料作为主题,组织学生适时开展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情境中提高学习质量.
教学情境作为一种突出学生主体、问题引导教学的具有独特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的重要教学手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融入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学习,凸显出化学的学科特征.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务必认识到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价值,在遵循《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和学生实际学情基础之上,保证共学共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应用顺利实施,实现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让高中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钟国华.真实情境视角下的试题评析及教学启示:以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工生产题为例[J].化学教学,2022(12):87-90.
[2]夏铭璟,王靓,卫艳新,等.核心素养下STSE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云南化工,2022,49(11):149-151.
[3]李艳灵,赵倩,阮北.高中化学新手-熟手-专家教师教学策略知识比较[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21):93-100.
[4]韩梅,刘玲.高中化学教学中STSE情境教学的问题表征与优化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2(28):61-64.
[5]余晓明.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8):85-87.
[6]赵福琳,古丽娜·沙比提.“物质的量”在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比较[J].林区教学,2022(09):112-115.
[7]黄恭福,邹海龙,胡萍,等.基于学科育人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学,2022(09):64-69.
[8]廖承走.高中化学情境性试题和化学情境性教学环节策略的探讨[J].亚太教育,2022(06):148-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