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困境与突破的探索论文

2024-01-30 09:17:11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和实施,为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改革和教学优化提供了理念支持和政策支持.据此,本文归纳总结了高中生物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困境和难题,结合人教版教材和课堂教学案例探索了高中生物教学困境的突破策略.
摘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和实施,为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改革和教学优化提供了理念支持和政策支持.据此,本文归纳总结了高中生物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困境和难题,结合人教版教材和课堂教学案例探索了高中生物教学困境的突破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困境;突破策略;高中生物
新课程颁布和实施之后,强调了高中生物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过程,即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知识探索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和生物知识应用能力.但是,受到高考压力、传统思维、教师主体等错误观念的影响,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给教学优化和教学质量提升带来了困境.
1高中生物教学困境
1.1核心素养培养意识不足
尽管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教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依然还有部分教师尚未重视起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缺乏核心素养培养意识,导致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严重不足.对于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而言,教师承担着教学辅助、教学引导的重要角色,一旦教师自己缺乏核心素养培养的意识,学生就不会在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完成自身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不利于学生整体学习质量的提高.
1.2教学模式单一刻板落后
高中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具有逻辑性、理论性、实验性和现象性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庞杂多样,涵盖的知识点也较为复杂.这就导致部分高中教师为了“撵进度”在教学过程中依然运用“大满贯”“一言堂”等教学模式,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习惯性地将知识一股脑塞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单一、刻板、落后,且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还造成了学生对生物学习信心的缺失,对生物学科产生厌烦情绪.长此以往,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改革和优化不仅无法推动,且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提升.
1.3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失衡
生物学科是一门讲求逻辑、理论、规律以及思维的学科,而且大量的生物规律描述和生物现象都会与生物实验有着密切关系,即生物现象、生物概念、生物规律往往都通过生物实验进行验证.依托生物实验教学,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对学科知识的内化和掌握,为他们往后生物知识应用奠定基础,才能实现生物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得不说,生物就是一门“理实一体化”的学科.但是,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失衡的情况比比皆是,诸如实验条件不足、教学时间不均、实验教学水平偏低等都造成了实验教学的缺位.这样,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就丧失了创造学习、创新学习、探究学习和实验学习的过程,生物学科知识体系也就无法构建,生物思维也就无法塑造.
2高中生物教学困境的突破策略
2.1重塑教育理念,重视核心素养培养
针对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师缺乏核心素养培养意识的困境,重塑高中生物教师的学科教育理念,让他们重视起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22版)》引领了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优化,高中生物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变之后,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价值,才能保证学生通过生物教学完成知识内化和能力提升.具体来说,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深度研读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并在归纳总结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认清生物学科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核心素养内涵.同时,高中生物教师还需要明确“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五育并举”等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过程.
比如,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第一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归纳总结“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部分内容的理论知识,即被动运输的概念、水进入细胞的原理、主动运输的概念、胞吞与胞吐、胞吞与胞吐过程的特点及意义等内容.同时,教师需要借助于教育理念重塑、知识体系构建等方式完成核心素养内涵的输出,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立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借助教学情境呈现“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将被动运输的概念、水进入细胞的原理、主动运输的概念、胞吞与胞吐、胞吞与胞吐过程的特点及意义等作为关键开展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完成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相关内容的基础知识深度学习,并凭借着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步完成自身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2创新教学模式,打造视听教学情境
生物学科的生物现象、生物实验、生物知识、生物规律、生物理论等枯燥感较强,高中生普遍认为生物知识晦涩难懂.要想实现高中生物教学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发展,要想真正突破教学困境,一个能够让学生感知生物趣味和生物应用的视听教学情境是必然需要的.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根据生物学科特征、学生学习需求、生物教学发展方向等搭建一个具有视听性、创新性、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在教学开展之前摸排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思维、实验能力、探索能力等,搭建丰富趣味的视听教学情境,将高中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现象和生物建立联系,尽可能将生物现象或者生物理论呈现出“生活化”状态.这样,一旦高中生融入教学情境,就能在生物知识学习过程中观察生物现象、分析生物规律、内化生物学科理论知识,进而完成高质量学习和高水平学习.
比如,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人脑的高级功能”相关内容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就需理清“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目标和知识目标,归纳总结“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相关的语言功能的概念、语言功能的特点、学习与记忆、情绪的概念等内容.同时,将阿尔兹海默病的现代发展、人工智能大脑的研发、人工智能大脑与人脑的区别等作为教学元素呈现到教学情境.这样,一个具视听性、开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得以构建,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结合阿尔兹海默病的现代发展、人工智能大脑的研发、人工智能大脑与人脑的区别等内容进行“人脑的高级功能”相关知识的深度探索、深度思考.
2.3优化生物实验教学,凸显学科教学特征
针对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缺位的情况,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优化创新实验教学流程和模式,在保证凸显生物学科特征基础之上,借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自身知识应用能力,强化生物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归纳总结生物知识和生物理论,重点筛选出生物实验教学内容,优化生物实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物实验的参与过程感知到学科特征和知识趣味,进而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完成知识输出.
比如,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植物生长素”章节中“检测生长素的运输方向”的实验教学,教学内容涉及生长素的基本概念、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物实验检测、生物实验观察等.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借助扦插水培试验、黄豆发芽实验、绿豆发芽实验等,结合生长素的基本概念、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等生物概念进行实验探索,依据生物实验假设、生物实验计划、生物实验实施以及生物对照实验等过程感知“植物生长素”相关知识的应用过程、应用趣味和应用魅力,进一步加深了高中生对“植物生长素”的印象.
2.4拓展延伸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视野
究其本质而言,高中生物教学困境的突破就是推动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且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最为关键的是,高中生物教学属于生物高阶阶段教学,是为学生生物学科终身学习和高水平学习的奠基.拓展延伸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视野,对于实现教学质量提升和突破教学困境也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故而,高中生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基于教材知识板块和知识重难点,在匹配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学习水平、生物思维、认知能力的基础之上拓展延伸教学内容,确保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知识输出更合理,既提高学生的学习视野,推动学生的持续性发展,也完成高中生物教学的高水平发展.
比如,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教学过程中,以人口增长和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全球性生态问题、环境保护计划制定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诠释,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生物规律和生物现象,还突出展现了生物知识的社会化应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开展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生物知识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可以拓展延伸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臭氧层破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土地荒漠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知识魅力、知识应用和知识特点.
生物是学生认识生物现象、掌握生物知识、应用生物知识的课程,更是最贴近高中生生活的重要理科课程.《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22版)》为高中学生高效高质的生物知识学习注入了“强心针”.在新课程标准颁布和实施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困境突破成为高中生物教育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此,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务必及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贴近新课程标准,科学合理构建丰富趣味的生物教学情境,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等理念彻底融入高中生物教学全过程,既完成知识传递,又实现学科育人,最终完成高中生物教学的困境突破,推动教育教学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万子翊,唐贇,范曾丽.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31):104-106,124.
[2]陆多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262-263.
[3]李思静.高中生物素质教学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对比[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7):22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