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让美术学习更有深度――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美术鉴赏单元教学探究论文

让美术学习更有深度――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美术鉴赏单元教学探究论文

7

2023-12-22 15:17:02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深度学习是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的重要抓手,逐渐受到广大教师 的关注和重视。现行的美术教材包括几个主题活动

  摘 要: 深度学习是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的重要抓手,逐渐受到广大教师 的关注和重视。现行的美术教材包括几个主题活动,每一课的知识都是围绕一个相同主题编排,这为单元教学的 实施提供了支撑。开展单元教学能够突出美术教学的整体性,使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美术知识结构。因此,文 章立足作者的教学实践,从“整合关联”的单元学习主题、“持续理解”的单元学习目标、“二次倒转”的单元 学习活动、“育人导向”的单元学习评价四方面,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美术鉴赏单元教学对策。

  关键词: 深度学习,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具体对策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有效地 向迁移式学习转变,加强对深度学习理念的理解,通 过多种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在课堂上深度学习,使他们 的主体思维和信息素养获得发展,最终学有所获。单 元教学是围绕某个特定的主题开展教学,需要教师对 教材中各部分内容加以整合,站在宏观的角度设计教 学活动。无论是设定目标还是组织活动,都离不开对 学生学情的把握,教师应以学情为根据,设计符合高 中生认知水平的单元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因 此,本文以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材中的“美术鉴赏”单 元为例,探讨深度学习下的鉴赏单元教学改进策略。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美术鉴赏单元教学特点

  (一)关注个体经验与知识结构转化

  个体经验是指学生通过多种学习途径逐步积累的 经验,包括认知、情感和行动这三个方面的经验;知 识结构是指对零散知识的整合,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 结合方式。美术鉴赏活动强调个体的欣赏和感受,通 过对图画的多角度观察可以使学生掌握多个维度的经 验,从而实现对美术知识的梳理与整合。基于深度学 习的美术鉴赏课更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联系以 往的经验对作品加以分析和欣赏,在新旧经验之间建立 联系,从而提高他们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1]。

  (二)强调文化理解之上的迁移运用

  文化理解是指学生可以站在文化的角度去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内涵,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不是单纯 地停留在艺术手法上,同时也需要结合文化、生活、 历史等因素,深度挖掘作家的独特见解。因此,深度 学习理念下的高中美术单元教学更强调学生在文化理 解基础上的迁移和运用,即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单纯地 欣赏一幅作品,而是要引导他们结合历史、文化等时 代因素正确“赏画”,使学生多元分析其中的文化内 涵,进而说出自己的见解,提升文化素养。

  (三)注重学生主体活动的情感体验

  美术鉴赏教学本就强调学生在课上的主体体验, 教 师必须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验、理解、展示的空 间和机会,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一步激活内 部情感。而教师所扮演的更多的是引导者,引导学生 亲身经历完整的学习、鉴赏过程,使学生在体验的过 程中既可以丰富鉴赏经验,也能实现审美能力的提 高,发展想象力、观察力。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的鉴 赏单元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情感的 培养 [2]。

FE569DDC-7D62-4735-BAE7-5672EF9F8D24.png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美术鉴赏单元教学要点

  (一)知识:链接生活情境素材

  教师需要把美术鉴赏单元的内容和学生所处的生 活情境有效结合起来。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 个人生活,即让学生联系亲身经验,拉进他们和美术 作品之间的距离,减少他们对艺术的“陌生感”。如此一来,学生可以结合以往的真实经验对作品内容展开 多方位的建构,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为了 联系社会生活中的情境,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经 济和文化等领域的资源, 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理解美术作品,实现深度学习。

  (二)学生:情感渗透触及心灵

  触及心灵是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 作品的内涵,使他们产生与之相似的情感共振,让高 中生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美术作品。这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 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在鉴赏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寻求恰当时机创设 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依托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使他 们能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获得丰富、深入的情 感体验,在问题的驱动下真正走进创作者的世界,由 浅入深地理解艺术品。

  (三)教师:促进艺术思维外显

  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了解他们分析问 题的具体方式,鼓励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言来描述自己 解决问题的路径,在描述的过程中可以促进高中生艺 术思维的外显, 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因此, 基 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美术鉴赏单元教学的重点就是促进 学生的思维外显,鼓励他们运用学过的知识深度剖析 问题,在交流、分享和讨论的过程中把问题解决,最 终让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体系。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美术鉴赏单元教学的具体对策

  下面本文以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材“美术鉴赏”中 的“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阐述基于深度学习的高 中美术鉴赏单元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整合关联”的单元学习主题

  教师对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材美术鉴赏中的第九 课“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的 内容进行了整合与重构, 基于“整合关联”的特点, 对 中国山水画有关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同时,考虑到高 中生已有的经验,教师还对单元主题进行了设计,将 本次单元学习主题确定为“人与自然:感悟山水之 情”,希望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 画的审美与鉴赏知识,使他们学会赏析教材之外的其 他山水画作品并能够说出自己的见解 [3]。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 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需 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进程,能够分析山水画的形 式语言,在此基础上掌握背后的特点,并结合当时的 社会背景来分析作品的文化内涵,使他们运用相关的审美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些视觉文化进行分析。此外, 在 第九课中,学生需要探究中国古代人对山水的独特情 感,同时需要鉴赏山水画作品的巧妙之处,理解“移 情”的作用,从个人、家国等方面探究作者的情感。 因此, 本次单元学习主题的确定不仅符合《课程标准》 的要求,还是对教材中这一课知识的精准提炼。

  (二)“持续理解”的单元学习目标

  从本班学生的学情来看,他们还没有对中国山水 画进行系统、深度的学习,所以对其历史发展的进程 并未形成清晰的认识。高中生虽然可以简单地描述中 国山水画作品的内容,但是对其背后的造型规律缺乏 理解,也难以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来剖析其中的 内涵。因此,教师结合高中生的已有水平以及希望他 们能够达到的水平设计了相应的单元学习目标,旨在 帮助他们实现深度学习。

  首先,教师确定了单元学习的四个子主题,分别 是:(1) 魏晋隋唐的人与自然;(2) 五代北宋的人与自 然;(3)元明清的人与自然;(4)人与自然的反思与展望。

  其次,教师确定了每个课时的学习目标,进一步 形成了单元学习目标的整体框架,主要包括主题、基 本问题、子课时目标,具体内容如表 1 所示。

  (三)“二次倒转”的单元学习活动

  根据“人与自然:感悟山水之情”这一单元主 题,本单元的学习共包括四个课时,通过四个课时的 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按照隋 唐—北宋—元明清—发展与展望的思路,进一步认识 古代人对自然的情感和态度,通过分析作品来了解不 同时期中国山水画的造型规律和笔墨特点,同时结合 作者的遭遇和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背后的深层 内涵 [4]。

  第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对隋唐时期的山水画作 品进行欣赏,使他们了解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和独特 精神。教师在课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了展子 虔的《游春图》,引导学生尝试描述其中的内容,并分 析笔墨特点,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其中运用的“青 绿勾填法”“运墨五色具”,同时分析人和自然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展示了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鼓 励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人与自然关系发生了怎 样的转变,从而理解当时古代人“不下堂筵,坐穷泉 壑”的山水情怀。

  第二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五代北宋的山水画作 品进行欣赏, 使他们理解人对自然的敬畏, 把握背后“天 人合一”的文化内涵。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溪 山行旅图》,向学生简单描述画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 生共同讨论作品的笔墨特点,通过集体的智慧让学生 理解“皴擦用笔”“运墨五色具”和“三远法”的布局 形式,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剖析画中的情感。其次, 教 师呈现荆浩的《匡庐图》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引 导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山水画的发展进 程,剖析人和自然的关系。

  总之,教师根据“二次倒转”理念来设计具体的 单元学习活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的经验来 分析、对比作品中的画面内容,进一步挖掘作品背后 的情感,能使他们认识美术学习鉴赏知识的本质,最后从文化理解的层面来分析山水画作品的山水情怀, 使 他们懂得在今后如何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让高 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获得综合发展。

  (四)“育人导向”的单元学习评价

  在教学完这一单元后,教师设计了单元学习评价 标准,具体内容如表 2 所示。

2.png

  教师通过单元评价能掌握学生这一单元学习的总 体情况,了解学生是否实现了深度学习,同时掌握高 中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以及文化理解等美术素养的 发展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教师要加强对深度学习理念 的理解和运用,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丰富、 具体的单元教学活动,围绕学情确定单元学习的主题 和目标,在此基础上整合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不能 只顾向学生传输既定的理论知识而忽略对完整知识体 系的建构,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高中生美术综合素养、 审美思维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参与、体验、探究的空间 和机会,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米秀娟.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深度学习课堂研 究[J].教师,2021(22):66-67.

  [2] 李新猛.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以欣赏 《清明上河图》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21.20(3):65-68.

  [3] 寿南茜.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高中美术鉴赏单元教 学实践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

  [4] 于继渊.深度教育理念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的实践[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