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研究论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研究论文

22

2023-12-20 15:07:5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 依托核心素养培养进行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可以实现初中历史作业的创新和优化,进而推动初中历史教 学“提质增效”,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摘 要: 依托核心素养培养进行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可以实现初中历史作业的创新和优化,进而推动初中历史教 学“提质增效”,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以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为切入点,论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 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方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历史,作业设计,设计方略

  初中历史学科内容丰富, 蕴含了大量的时间问题、 空间问题、发展问题、精神文化、历史体制等,与德 育和思想引导相匹配的学科教育元素较多,因此基于 核心素养设计初中历史作业具有一定的优势[1]。当前,核 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社会焦点和教育核心,更是教 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内容,也是《义务教 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的重要目标。所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 计,能够有效推动初中历史教学优化和初中历史作业 设计创新,保证初中历史的课程目标和价值使命顺利 实现,促进初中生朝着有抱负、有素养和有理想的高 素质人才发展。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历史作为初中阶段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概 念性和理论性相当强 [2] 。一方面,“核心素养”这一概 念的提出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推动个体社会适应能 力、长期发展能力、终身发展水平的辅助。因此,“核 心素养”强调的是培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核心能力、 思想观念等内容。对照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 容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看,核心素养的培养符 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也符合我国传统文化 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理念,更与我国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是社会生 活和学习工作中的一个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 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能够保证初中历史“育 人特色”“以史为鉴”的特征凸显,也能引导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潜移默化地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3]。

49837E74-25F6-4e28-AE32-48F1ECD9D225.png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价值

  (一)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价值

  作业具有巩固学习成效及推动学习水平发展的功 能。对于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学而言,作业设计非常 关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完成之后,学生主要是通过 作业的方式进行知识巩固和知识内化,并依托知识巩 固和知识内化完成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例如, 初 中历史作业设计中的“材料解析”“历史意义评价”“历 史事件总结”等都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学生在 完成历史作业的过程中,除了能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 知识之外,也能够增强自身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在 作业过程中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初中历史教师需要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 况反馈他们实际的学习状况、知识掌握状况。与此同 时,通过作业设计的反馈沟通功能,初中历史教师也 能够从侧面了解课堂教学实施的真实效果,针对课堂 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及时寻找改进方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价值

  对于初中生而言,人文素养涵盖了人文精神、探 究精神、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学习态度、社会发展性、 认知能力等 [4]。依托历史作业设计,初中历史教师可 以让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逐步培养人文素养、历史思 维、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起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 作业设计, 能够保证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知识复习、历史理论巩固、历史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培养较好的学 习品质,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 态度,不断提高初中生历史学科学习的水平和质量。 最为重要的是,为了凸显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教师 必然会采取创新性、人文性、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手段, 从而促进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理念和设计内容的创新, 推 动初中历史教育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5]。

  其次,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推动了 初中生在历史作业完成过程的质量提高和效率提升。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依托的是历史课堂 教学和历史教材内容。为了使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中核 心素养的培养得到凸显,初中历史教师必然需要对历 史学科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拓展和延伸。这样一来,基 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就带动了初中历史教 学资源的拓展延伸,丰富与拓展了初中历史的作业内 容和作业维度。初中历史作业内容拓展、作业维度延伸 之后,初中历史教师为了确保学生顺利完成作业,必然 会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和深度探索历史知识、历史理论[6]。

D0590B0F-7D4F-4e0e-A057-6EC9613E12AC.png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方略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感知能力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不仅需要通过作业完成历史知识巩固,还需要引导初 中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对求知欲、创新思维和 探索能力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最为关键 的是,历史教师需要结合生活教育理念开展历史作业 设计,提升初中生利用历史知识和应用历史知识的能 力。所以, 初中历史教师务必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环境,巧妙设计历史作业,并在历 史作业中融入“知识感知”元素。具体来说,基于核 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初 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基础,设计学 生能够感知的历史作业,这样才能在保持其兴趣的基 础上加强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例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近代早期 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的课程内容教学完成后,教师 可以将作业设计为“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寻找具有鲜 明的“反抗侵略”特点的历史事件。同时,教师还要 充分挖掘反封建和反侵略的历史素材,让学生了解当 地“反抗侵略”的历史事件,进而延伸到“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和“近代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教 学内容中的相关事件,将作业设计为对当地反抗侵略 历史事件的评价。这样,学生便能在作业完成过程中 进行历史知识感悟、历史知识复习、历史概念巩固, 提升感悟历史知识的能力。

  根据学生寻找到的“反抗侵略”的历史事件,教 师还可以设计“事件评论”“历史意义分析”等历史作业。 这样,在完成贴合生活实际的历史作业之后,学生不 仅能够复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近代早期探 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相关知识,还能潜移默化提高自 身历史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初中历史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结构虽然清晰,但是 对于初中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核心素养的 初中历史作业设计要求教师结合《课程标准》中“构 建初中生历史知识框架学习体系”的要求,在作业设 计过程中,从“时间要素”“空间要素”的角度引导学 生厘清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让初中生可以轻松地巩 固和复习历史知识,在历史作业完成过程中掌握历史 事件、历史概念、历史意义等。如此一来,初中生的 历史认知能力得到提升,时空观念也得到培养。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观

  受到传统历史教学观的影响,在初中历史作业设 计过程中,鲜有教师拓展和延伸教材内容。所以,传 统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主要依赖于课本,历史作业设计 的维度没有拓宽,学生历史作业兴趣缺乏,核心素养 难以得到培养。文史资料指的是通过文字和资料记录 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结合文史资料进行历史作业设 计,能够通过文史资料中的趣味史料和趣味故事吸引 初中生的作业兴趣,凸显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和多元性。将文史资料运用到作业设计过程中,能够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精准把握历史教材知识点 内容,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有 利于促进学生历史观的构建。

  例如,在完成中国近现代史关于“国共对峙”的 教学后,教师需要将一些无效作业、交叉作业进行优 化,以“精简”“适合”为原则进行作业设计。缩减的 作业量务必达到拓展延伸的效果,让初中历史作业的 内涵多元化和多层次。最为关键的是, 教师需要将与“国 共对峙”相关的文史资料作为作业拓展延伸的方向, 同 时立足于初中生的实际发展,将学生掌握的“国共对 峙”的历史知识和“国共对峙”相关的文史资料有机 联系一起,让学生在完成少量作业的情况下实现拓展 学习、延伸学习和深度学习。这样,初中生就能学会 利用文史资料学习历史知识,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问 题和历史事件,进而促进对自身正确历史观、学习观 和历史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注重作业的发展性

  结合《课程标准》的内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 历史作业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减少课后作业设计的题 量,强化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教育教学手段创新和课 业负担减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体现历史学科“教书 育人”“以史为鉴”的学科特征。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 历史作业设计既要匹配“教书育人”“以史为鉴”的学 科特征展现,又要满足初中生历史学习实际情况和历 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需求。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务必 在充分归纳总结教材内容, 捋清教学重点难点知识, 掌 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精心选择和设计历史作 业,并注重作业的发展性,让学生通过精选作业完成 自我发展, 突出作业设计的“教书育人”“以史为鉴”功 能,实现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发展。

  例如,在完成初中历史“郑和下西洋”相关内容 教学后,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梳理“郑和 下西洋”的教学目标,即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历史 意义、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梳理 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要归纳总结“郑和下西洋”重难 点知识, 即“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评价、“郑和下西洋”对 明朝的影响等。同时,教师可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 况,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要求,基于教学目标和 教学重点、难点,设计“‘郑和下西洋’的线路绘制 和历史背景阐述”“‘郑和下西洋’的起因、经过和结 果分析”等作业内容。这样,“郑和下西洋”相关知识 的精髓就能通过作业设计呈现出来。“线路绘制”和“事 件总结”都能让学生应用历史知识,使学生历史知识 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进而有效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五)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强调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 课堂教学的“育人”特征,强化教学互动是依托核心 素养培养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所以,基于核心 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也要落脚于“提高参与”“提 升互动”,引导学生强化自身探索能力、思考能力、学 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初中历史作业设计过 程中应当将一些具有思考性和趣味性、探索性的内容 融入作业,让学生能够通过作业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 趣所在,并在作业完成过程探索新的知识,感知“以 史为鉴”的价值。当产生了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之后, 学生便会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教师可以以此为契 机进行作业完成引导和知识传授,进而提高初中生的 历史探索能力。

  例如,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与“秦朝”历史相关内 容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巩固和复习“秦 朝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外,还可以提出“嬴政的功劳”“嬴 政的过失”等思考作业, 让学生完成“拓展性作业”,引 导学生针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和探索学习。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和其他同学进行综合探讨。 次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针对思考作业 与学生进行积极交流和沟通,并归纳总结“嬴政的功 与过”与教学内容的联系, 让作业和教学有效结合, 让 学生的历史探索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四、结束语

  核心素养培养不仅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理念和 方向,更是初中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任务和价值使 命,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具有教育发展 的战略意义。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基于 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价值,将核心素养培 养作为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主导,有效提高初中历史作 业的质量,实现对初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付军,齐子枫.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学科作业精准设计实施策略[J].辽宁教育,2022(13):35-38.

  [2] 刘霞.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优化[J].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9):89-90.

  [3] 杨俊,崔玉蓉.借力作业分层,助力学生成长:谈初中历史作业分层策略[J].中国教师,2022(5):75-77.

  [4] 丘财.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的优化设 计[J].科幻画报,2022(5):89-90.

  [5] 郑小强.基于“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 计初探:以八年级历史《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为 例[J].中学历史教学,2022(4):39-41.

  [6] 杨立君,崔文静.依托单元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路径 探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7):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