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书写技能提升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论文

书写技能提升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论文

1

2023-12-14 14:59:42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 , 是每 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思考的 一 个重要问 题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思维 ”的培养 , 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

  摘要 : 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 , 是每 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思考的 一 个重要问 题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思维 ”的培养 , 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 ,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征 , 设计不同的 “问题障碍 ”, 通过教师渐进的引导 , 使学生能够在老师 “导 ”的情况下 , 积极思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 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提升学生书写能力 的基础上 , 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 、 自主思考和巩固训练使书写技能提升 , 并形成书 写的持久力 , 这需要对学生进行 “书写思维 ”的培养 。 通过优 化 教 学 内 容 、 营 造 书 写 氛 围 、设计书写格式 、使用校本资源等多种途径的实践探索 ,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推进 书法教育提质增效 , 帮助学生提升书写技能 , 促进小学生 “书写思维 ”发展 。

  关键词 : 书写技能,书写思维,提升,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 并通过学习后的收获体验学习的美好 , 感悟 学习过程带给人的愉悦 。 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 “学会学习”,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学习导向 , 是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 它将为学生今后的成长 、发 展 , 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 特点 , 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 展 , 逐步培养学生 “学会学习 ”的能力 。

  书法 , 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象征 , 历朝历代大批 优秀的书法家为我们现代人学习书法留下了大量的 经典碑帖 , 这些 碑 帖 可 供 我 们 传 承 优 秀 的 传 统 文 化 。作为小学生 , 把字写好则是传承书法艺术的前 提 。近年来 , 教育部门加大了对学生书 写 的 要 求 , 将书写纳入中高考的考核中 , 并在课程的设置上对 写字课作出了明确的指示 ; 各学校也都相继配备相 应的师资 , 来解决中小学生的书写问题 。经过多年 写字教育教学的课堂探索与 “学习与思维 ”课题研究 的不断深入 , 笔者在学生书写技能 、书写能力的培 养方面做了 一 些探索 , 以硬笔字书写的学习为 例 , 在以下四个方面做了 一 些尝试 , 缩短了学习时 间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一年内学生的书写技能有明显的提升 , 并培养了学生写字学习的持久力 , 有 一定的收效 。

  一 、优化 教 学 内 容 , 给 学 生 独 立 书 写 思 考 的 空间

  在现行使 用 的 教 材 中 , 1~ 2年 级 进 行 硬 笔 字 的学习 , 3~ 6年 级 进 行 毛 笔 字 的 学 习 , 这 是 按 照 学生的年龄特 点 来 进 行 写 字 学 习 划 分 的 。 1~ 2年 级学生的硬笔写字课非常关键 。这个阶段是学生学 习兴趣调动的关键期 , 也是学生书写思维培养的关 键期 , 更是书写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 同时也是培养 学生书写持久力的关键期 , 对于学生书写技能的培 养和优秀书写 能 力 的 形 成 , 都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学 习 阶段 。

  通常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材一课 一课的 教 , 学生一课一课的练 , 时间过去了 , 但学生的书 写还是没有达到最佳的水平 ,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没 有起到促进作用 。这时我们要想一想 , 如何将教材 整合 , 在短的时间内 “提质增效 ”。

  1. 硬笔笔画教学的优化

  笔画是构成汉字最为基础的单位 , 笔画的质量决定汉字书写的质量 。汉字有八种基本笔画 , 这些 笔画为后面的 “变化形态的笔画 ”做书写基础 , 也就 是说 , 学生能够将八种基本笔画写好 , 通过掌握这 些笔画的书写 , 加以教师简单的引导 , 变化形态的 笔画也就能够迎刃而解 。

  笔画书 写 的 好 坏 有 两 个 最 为 基 础 的 条 件 , 即 “有力 ”和 “生动 ”。要想让笔画书写有力 , 在用笔上 就要对学生强化 “顿笔”“行笔”“收笔 ”这三个基本的 用笔动作 ; 要想让笔画生动 , 就要注意笔画方向的 变化 。这就是书写笔画的标准 。 学生掌 握 了 标 准 , 自己就会对自己的书写形成评判能力 , 同伴之间也 会相互评判 , 虽然不难 , 但需要强化 。

  在八种基本笔画的学习中 , 通常我们会每 一 节 课讲解一个笔画 , 这样的课堂没有鲜活力 , 也不利 于学生充分动脑筋去解决问题 。在讲授中 , 教师找 好典型笔画 “横 ”, 通过对 “横 ”画的书写研究 , 学生 便会自行分析出其他笔画大致的书写 , 教师加以引 领 , 对需要收笔的笔画和直接出锋的笔画 , 让学生 积极去观察 , 学生便会自己得出书写的结论 。在变 化形态的笔画中 , 只需强调 “弯 ”与 “折 ”的区别 , 笔 画教学便可告一段落 。原本需要近一个学期的笔画 教学 , 如能优化整合教学资源 , 两个月的时间就能 够见到成效 。

  找好典型笔画 , 告知笔画书写标准 , 教师引导 学生独立分析 , 最终通过练习强化书写 , 使学生掌 握笔画书写技能 , 通过形式丰富的练习加以巩 固 , 学生就会由 原 来 的 在 书 写 笔 画 时 口 中 常 念 的 “顿 、 行 、收 ”, 到最后的提笔即能出效果 , 便 是 由 技 能 转化为能力 。这 期 间 的 过 程 是 学 生 独 立 思 维 的 结 果 , 学生能够找到自己书写中的问题并加以改 正 , 这便使思维同时得到发展 。

  2. 硬笔结构教学的优化

  结构的学习 , 往往在学习写字的人中通常认为 是最难学习的 。 实际这就是 一 个 “怎样写 ”的问题 。 对于汉字楷书的结构 , 要有 “底线思维 ”。不管是审 美的眼光高与低 , 超出了底线 , 字就变得丑了 。

  书法教材一般讲结构要用一年的时间 , 这种教 材的编排使得教师必须优化 、整合教学内容 。在结构教学中 , 笔者通常采用通过作品欣赏 , 让学生自己总结汉字结构的规律 。“布白均匀 、协调平稳 ”是写好字的底线 , 要想把字写得美观大气 , 就要告知学生 : 要注意结构的变化 。合理的变化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 , 便是好看的字 。

  无论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包围结构还是品字结构等 , 其实都存在很多变化相似的内容 。笔者在教学中对优秀作品进行欣赏时 , 让学生自己观察找出要把汉字写的美观大气应该有哪些变化 。学生通过讨论 、演练 、分析 、综 合 等 方 法 , 用 直 观 看 到 、抽象分析的得出 : 汉字 结 构 的 变 化 大 致 有 “大 小 变化 、高低变化 、宽窄变化 、胖瘦变化 ”等 基 本 的 变化形态 , 再通过进一 步的综合分析 , 又可以得出处理好这些变化的窍门 , 如突出主笔 、承上启下 、穿插避让 、多缩少放等书写窍门 , 这些窍门实际就能够解决 “怎样写 ”的问题 。

  结构教学不拘泥于单一结构 , 让学生自我发现结构变化的规律 , 自我独立分析 、教师引导 , 利用较为丰富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态度 , 这样的学习比直接获取知识 , 记忆要深刻 。通常情况下一年的结 构 学 习 , 三 个 月(每 周 一 节)12课 时 便可完成 , 剩下的时间便是强化巩固的时间 。

  小学 1~ 2年 级 两 年 的 硬 笔 书 写 学 习 大 致 有70课时的学 习 时 长 , 如 果 能 够 将 教 材 优 化 , 20~30课时即可 学 习 完 毕 , 用 余 下 的 时 间 巩 固 书 写 技能 , 继而发展书写能力 , 培养书写思维 , 学生的收益不仅仅在书写上得到提升 ,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怎样练 ”和 “怎样写 ”, 书写的持久力得到巩固 , 培养了学生观察动脑 、分析差距等良好的思维 习 惯 ,这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也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

  二 、营造 书 写 氛 围 , 给 学 生 优 雅 的 书 写 提 升空间

  营造书写氛围 , 我们通常认为是教室或书法教室的环境设计 , 给学生优雅的学习空间 , 这只是营造氛围的一种 , 笔者认为只占一小部分 , 重要的氛围营造 , 是学 生 在 书 写 前 、 书 写 中 、 书 写 后 的 氛围 , 需要教师认真设计 , 这同样与培养学生书写能力密切相关 。

  东汉文学家蔡邕《笔论》中讲道 : 夫书 , 先默坐 静思 , 随 意 所 适 , 言 不 出 口 , 气 不 盈 息 , 沉 密 神 采 , 如对至尊 , 则无不善矣 。文中大意为 : 大凡作 书时 , 要凝神静思 , 任情适意 ; 不要与人交谈 , 精 神专注 , 心平气和 , 好像是面对 一 位尊 敬 的 长 者 , 这样就不会写不出好的书法作品了 。这段文字鲜明 地阐述了在 “书写前 ”的氛围营造 , 它属于 “书写心 理 ”的氛围营造 。将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运用于课堂 上 , 即为上课前的 “入境 ”, 培养学生的这种习 惯 , 其目的是使学生把自己的心安静下来 , 心安即头脑 专注 , 思 维 的 专 注 度 就 会 高 , 利 于 学 生 听 讲 和 书 写 。这是学生的心理活动 ; “如对至尊 ”则包含对书 写持有一种 “敬畏 ”之态 , 这与书法文化紧密相关 。

  心安方可书写 。 由于精神的高度统一 , 加之教 师对训练内容目的明确 , 学生在书写中 , 大脑就会 去思考 “如何利用学过的知识将字写好 ”, 这是书写 中学生的思维活动 。要告诉学生 “写完了 ”与 “写好 了 ”的 差 别 在 哪 里 , 学 生 便 会 遵 循 老 师 的 要 求 向 “好 ”的方向去发展 。 这便是 “书写中 ”学生的思维 活动 。

  书写后 , 学生对自己所书之字或对其他同学的 字进行品评 , 要先找到别人的优点 , 知道向人家学 什么 , 再提出自己对字体书写的修正意见 。这个环 节 , 也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 , 独立分析字体书写 的优劣 , 这需要学生通过感官进行观察 , 结合学过 的知识调动大脑积极思维 , 长久地训练 , 学生便会 有一种 “多问几个为什么 ”的意识 , 并通过各种手段 寻求答案 , 这又是一种思维品质的培养 , 也是审美 意趣培养的初始阶段 。

  书写前 、书写中 、书写后三个阶段都有不同的 练习方向 , 对思维的训练也有不同的内容 , 但是值 得注意的是 , 要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 , 教师在整 个的学习过程中只是起到 “导 ”的作用 , 只要学生努 力把字写好即可 。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对 “美 ”有不 同的认识 , 在当下的阶段 , 学生只要能够按照教师 讲授的正确的 方 法 合 理 使 用 , 就 达 到 了 练 字 的 目 的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眼力也会增长 , 书写能力也 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 但基础一定要打牢 。

  三 、设计 书 写 格 式 , 给 学 生 明 确 的 书 写 自 律 空间

  技能的形成离不开训练 , 但是要熟知技能形成 的四个阶段 。《学习与思维》阐述了这一 问题 , 即目 标 — 定向 、感知阶段 、 内化阶段 、思维训练与外化 阶段 。依据上述四个技能形成的阶段 , 笔者在学生 书写训 练 时 , 设 计 了 专 用 硬 笔 书 写 的 训 练 格 , 如 图 1:

6FA18839-8352-4619-A38C-EB57EC2CACCB.png

  图 1 硬笔书写训练格

  第一列 “范字 ”, 为 “目标定向 ”; 第二 、三列为 “感知 阶 段 ”; 第 三 、 四 、 五 列 为 “内 化 阶 段 ”; 第 六 、七列为 “思 维 训 练 与 外 化 阶 段 ”。学 生 根 据 每 一列的要求进行书写 , 实际上是 “阶梯式 ”前进 , 经 过前面的分析和寻找与范字的差距 , 字体的构架先 是在脑中形成表象 , 进而强化记忆 , 当经过几遍临 写之后尝试 “背临 ”, 就是巩固优秀字体在脑中的记 忆 , 最终以成果的形式输出 。

  写字的格子 , 是笔者设计的 “中字格 ”。通常在 练字的时候 , 一般使用田字格 、米字格等 。很多同 学在书写时 , 把字写得 “顶天立地 ”, 似乎把格子都 要撑破了 , 这实际是一种错误的用格方法 。字在格 中 , 上下左右都要留有 一 定的空隙 , 正所谓 “留 天 地 、 留左右 ”。中字格结合了传统楷书用格的优势 , 标识中心区域 , 辅助练习者将字书写在中间虚线部 分内 ; 通过竖中线提示练习者字的布局 , 辅助练习 者将字写得协调平稳 。 中字格的设计蕴含中国传统 文化元素 —“致中和 ”。随着练字的日渐深入 , 对 于字体大小的 整 体 把 控 会 有 新 的 体 会 , 真 正 理 解 “把字写在格子中心 ”的道理 。

2.png

3.png

  中字格给学生硬笔楷书的书写进行了规范 。学 生在书写时 , 能够注意到 “第一笔位置 ”判断的准确 性 , 不要小看这个位置的判断 , 这是一种书写观察 的能力 , 是学生 在 书 写 前 对 字 体 结 构 全 局 把 握 的 一种预判能力 , 对于把握整个字形结构 , 都起着至 关重要 的 作 用 , 这 种 能 力 的 形 成 取 决 于 观 察 、分 析 , 同样是学生书写思维的一种训练 。

  四 、“静习真书”课程 , 给学生“学以致用”空间

  2015年 9月 , 我 校 将 书 法 与 小 学 语 文 生 字 书 写结合 , 给学生印发了《静习真书》校本教材 , 既巩 固语文生字的 学 习 , 又 将 硬 笔 书 写 的 训 练 结 合 起 来 , 可以 说 是 一 举 两 得 。 每 天 十 五 分 钟 的 练 字 时 间 , 学生在轻柔的音乐陪伴下 , 和老师 共 同 练 字 。 由于练字的静心 、 书写时的精心 、 比较 时 的 细 心 、 书写时的耐心 , 学生不仅在书写的技能上得到了提 升 , 生字的正确率也大幅度提升 。学生将写字课上 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的书写 , 书写能力也相应得 到了发展 , 给学生 “学以致用 ”的空间 。

4.png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尝试 , 学生在书写技能上有了明显的提升 , 加之在课堂上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 学生对书写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 并能够主动思考 , 当书写出美观大气的字或者一 幅趋于完美的作品后 , 自然就产生了愉悦的心理状态 , 这对学生优秀书写能力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通过运用学到的书写知识 , 独立分析字体 结 构 、点画优劣的时 候 , 他 们 的 书 写 思 维 也 就 得 到 了 进一步的发展 , 这种思维的培养 , 会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 。

  在书写技能提升的同时 , 必然会促进书写思维的发展 。 当形成一定书写能力之后 , 学生会对古代经典碑帖产生研究的兴趣 , 这也就实现了笔者写字教学的初心 : 写字是技能 , 书法是文化 。要想深入传承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 , 必须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 , 当技能达到 一定的数量程度之后 , 量变引起质变 , 必然会形成能力 , 这时的能力已经不单纯是优秀书写的能力 , 还有学生对书法审美意趣的提升 。


参考文献

  [1] 褚清源 . 新课程方案和课程 标 准 有 哪些 变 化[N] . 中 国教师报 , 2023- 01- 18(3) .

  [2] 温 寒 江 . 学 习 学(上 卷) [M] . 北 京 : 教 育 科 学 出 版 社 ,2016: 121- 128.

  [3] 杨成寅 . 中国历代 书 法 理 论 评 注(先 秦 两 汉 魏 晋 南 北 朝卷) [M] . 杭州 : 杭州出版社 , 2016: 67.

  [4] 温寒江 . 学习与思维 - 学习中思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M] . 北京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