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关于教师学习和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调查和研究论文

关于教师学习和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调查和研究论文

10

2023-11-28 15:12:58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 》颁布以来 , 中小学全面实施新的课 程标准 。在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模型基础上 , 调研发现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同 感强

  摘要 :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 》颁布以来 , 中小学全面实施新的课 程标准 。在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模型基础上 , 调研发现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同 感强 , 但教学面临挑战 ; 教师积极实践课程标准 , 但亮点也是难点 ; 教师专注课堂教学 反思 , 但专业发展满意度较低 。通过分析课程标准 、 学校 、教师三 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 提出相关建议 , 如紧跟国家政策 , 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 塑造学习共同体 , 重视 教师实践知识的培养 ; 激发内在驱动力 ,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等 。

  关键词 : 教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 ,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022年 4月 ,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 》发布 , 是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 课程改革的重大成果 。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标 准的落实 , 本文从 “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施 情况”“实施中的影响因素 ”“如何解决实施中的困难 ”等方面予以研究 。

  一 、调研设计

  1. 数据来源

  从课程标准落实入手 , 调研关注对课程目标的 理解 、课程内容的把握 、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 、课 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教研培训等方面 , 通过定量和 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 具体采用问卷法 、访谈法和现 场调研的研究方法 , 进行三角互证 , 增加研究结果 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通过线上调研问卷的方式 , 抽 取 23所学校 , 共回收有效教 师 问 卷 392份 , 授 课 年级 、年 龄 和 职 称 上 分 布 均 匀 。 通 过 焦 点 小 组 和 一对一访谈的方式 , 访谈 39名教师 , 在 问 卷 结 果 的基础上进行的 , 旨在解释问卷调查结果 , 分析影 响新课标实施的因素 。通过现场听取并录制 18堂课进行课堂观察 , 收集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教学计划等文本材料 , 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状态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

  2. 研究框架

  项目组立足课程标准的特点 , 根据崔允漷教授提出的 “教 师 从 对 课 程 标 准 的 接 触 — 认 知 — 理 解 ,到对课程 标 准 的 实 践 , 最 后 对 实 施 课 程 标 准 的 反思 , 构建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完整过程”, 由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还未修订使用 , 根据实际情况 , 对原有的课 程 标 准 实 施 模 型 进 行 调 整 ,设计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模型 。 (见图 1)(1) “接触 — 认知 — 理 解 课 程 标 准 ”维 度 , 分 为“接触课程标准 ”“认 知 课 程 标 准 ”“理 解 课 程 标 准 ” 三个二级指标 。接触课程标准是旨在考查教师对课 程标准的了解程度 ; 认知课程标准是旨在了解教师 对课程标准的感知程度 ; 理解课程标准旨在调查教 师对课程标准内容的熟悉程度 。

98EA0829-E850-4aa1-8265-6245A941924A.png

  (2) “实践课 程 标 准 ”维 度 , 分 为 “教 学 目 标 ”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学习评价 ”四个二级指标 。 教学目标旨在反映教师是否基于课程标准设计的教 学目标 ; 教学内容旨在反映教师是否基于课程标准 设计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旨在考查教师是否基于 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活动 ; 学习评价旨在调查教师对 学生学习进行价值判断并促进学习的活动 。

  (3) “反思课程标准 ”维度 , 分为 “课程反思”“条 件保障”“专业发展 ”三个二级指标 , 课程反思旨在 了解教师所反思内容和反思形式 ; 条件保障旨在反 映学校为教师教学活动提供的资源和保障 ; 专业发 展旨在了解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中专业成长情况 。

  二 、调研结果

  1. 教师对 课 程 标 准 的 认 同 感 强 , 但 教 学 面 临 挑战

  调研结果显示 , 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热情很 高 。 98%以上的教师配 备 了 人 手 一 本 课 标 , 56.13%的 教师已经对课程标准进行系统学习 , 80.3%的教师 会经常查阅课程标准 , 并会通过视频 、 网络等方式 开展学习 ; 教师 课 程 标 准 认 知 程 度 高 。 超 过 95% 的教师表示对义务 教 育 阶 段 体 育 与 健 康 课 程 标 准 的课程 理 念 、课 程 目 标 、 核 心 素 养 、 课 程 内 容 、 学业质量标准等 的 各 个 部 分 比 较 了 解 。 教 师 对 课 程标准认同程度高 。对课 程 标 准 约 90%的 教 师 认 为课程标准的颁 布 有 利 于 开 展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 能 为不同发展水平和 发 展 取 向 的 学 生 提 供 有 效 的 学 习机会 , “教学建 议 ”部 分 对 体 育 与 健 康 教 学 具 有 指导作用 。

  调研结果 发 现 , 存 在 以 下 两 个 问 题 : 一 是 存 在问题 , 一 是有 52%的教师 认 为 课 程 标 准 的 颁 布 增加了教学任务 量 , 50%的 教 师 认 为 增 加 了 教 学 任务难度 , 这反映 出 课 程 标 准 的 颁 布 给 教 师 带 来了巨大挑 战 。 二 是 受 长 期 传 统 体 育 观 念 的 影 响深 , 教师对五个 一 级 主 题 重 要 程 度 的 认 识 还 存 在问题 , 体能被认 为 是 最 重 要 的 , 依 次 是 基 本 运 动技能 、 健 康 教 育 、 专 项 运 动 技 能 、 跨 学 科 主 题学习 。

  2. 教师积极实践课程标准 , 但亮点也是难点

  调研结果 显 示 , 教 学 目 标 方 面 , 73.61%的教师重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作用 , 教师逐渐从关注 “育体 ”到关注 “育人 ”, 重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教学内容方面 , 90%的监测课堂贯彻了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求 , 如每堂课专项运动项目都有体能练习 , 每堂课要有比赛 , 运动负荷要达到相应的 运 动 密 度 与 运 动 强 度 等 ; 教 学 方 式 方 面 ,76.95%的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重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 67.29%的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将教师动作示范 、重点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相结合 ; 教学评价方面 , 85.13%的教师能认识到过程性评价的价值 , 63.57%的教师能结合学生的课内学练态度和表现 、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与成效 、健康行为进行评价 。

  本次课程标准修订中发生的几个变化成为教师实践中的 难 点 。 一 是 重 大 主 题 融 入 。 83.74%的 教师认为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融 入 效 果 最 好 , 但 是59.35%的教师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课程实施最有挑战性 。二是跨学科主题学习 。79.55%的教师只能参考课程标准中的实例 , 甚至 17.84%的教师暂时未进行跨学科教学 。三是教学方法 。分别有 60.97%和 49.07%教 师 认 为 问 题 驱 动 教 学 和 真实情境创设成为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课程标准面临的主要困难 。

  3. 教师专 注 课 堂 教 学 反 思 , 但 专 业 发 展 满 意度低

  调查结果显示 , 在课堂反思上 , 98%的教师认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 发 展 的 重 要 路 径 , 42.01%的教师会定期撰写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 以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的形式梳理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 53.49%的教师知道如 何 运 用 反 思 结 果 去改 进 教 学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 学 校 支 持 方 面 , 超 过90%的学校领导重视体育与 健 康 课 程 , 100%的 学 校能够开齐 开 足 体 育 与 健 康 课 程 , 超 过 70%的 教 师认为学校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设施能够基本满足 教学需求 , 学校对教师支持情况总体良好 ; 专业发 展方面 , 81.41%的教师 在 近 一 年 内 , 参 与 过 课 程 标准方面的教学研究 , 75.8%的教师能够以线下课 程 、在线课程和集体备课等多种方式接受课程标准的培训 。

  存在问题包括 : 一是教学反思内容方面忽视与 课程 标 准 对 接 。 只 有 23.4%的 教 师 会 反 思 教 学 设 计会联系对标课程标准 。二是教师对自己专业能力 认同度低 , 25.65%的教师反馈不 知 道 学 生 在 课 堂 上有什么收获 , 53.53%的教师认 为 参 加 新 课 程 改 革相关的教学研究遇到的困难是专业理论基础不牢 固 , 4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通识类知识掌握得还不 够 。三是教师积极性 、 主动性低 。 只有 28.25%的 教师会利用社会体育人员 、社区医生等参与指导课 内外体育与健康活动 , 39.78%的 教 师 会 主 动 开 发 和利用校内的场地和设施 资 源 辅 助 教 学 , 40.15% 的教师会结 合 学 校 和 学 生 实 际 创 编 新 的 体 育 运 动项目 。

F994CEE8-D75E-41a0-A5BF-DD9C3E95B48F.png

  三 、影响因素

  结合之前学者对课程实施影响因素的分析 , 项 目组将影响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影响因素分为课程 标准 、学校 、教师三个方面 。

  1. 课程标准的适切性和指导性

  第一 , 课程标准作为重要的课程政策文本 , 体 现了课程改革的价值趋向和政策理想 , 具有一 定的 前瞻性 。“文本课程或者书面课程 , 是以文本的 形 式规定的范围和序列 , 包括课程纲要 、课 程 标 准 、 教科书等 。”课 程 标 准 是 教 师 了 解 和 认 识 课 程 的 基 础 , 能够指导教师教学实践 。教师课程实施的过程 就是教师理解并阐释课程标准的过程 。课程标准出 现的很多新变化和新概念对教师来说是全新和陌生 的 , 尤其在发布初期 , 大部分教师都是在准备不足 的情况下走上了新课程的教学 , 教师要将这些内容 理解消化后转为教学行为 , 需要一定的适应期 。

  第二 , 制定者和使用者的站位和角度不同 , 制定者所 认为的教师需要和教师的实际需要之间也存在 一 定 的偏差 , 制定者的理论素养与教师教学实践之间也 存在差异 , 各个地区和学校的区情 、校情 、学情也 不相同 , 因此 , 教师面临的情况各不相同 , 课程标 准要建立在抽象概况文本基础上进行调试性实施 。 第三 , 课程标准不仅要告诉教师 “为什么教 ”和 “教 什么 ”, 还要强化 “怎 么 教 ”。本 次 课 程 标 准 修 订 中 增加了教学 、评价案例 , 并且出版了相关的课程标 准的解读 , 对于教师有很大的帮助 。 但 调 研 发 现 , 对教师来说 , 更希望与专家进行对话或者操作性指 南 , 如跨学科主题学习等 , 能够获得有针对性的指 导和实质性的帮助 。

  2. 学校的认识和保障

  第一 , 学校对体育与健康 课 程 的 定 位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 “将体育科目纳入初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 、方式和计分办法 , 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 ”。应 试 导 向 使 得 体 育 与 健 康 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第二 , 学校具体的课程落实方案 。学校作为国家课程政策的基层责任落实 主 体 ,应该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省级课程实施办法 , 立足学校办学理念 , 分析现有资源条件 , 对学校课程实施工作做出总体安排 , 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校级方案 , 形成固化 、落地系统 。第三 , 学校教育教学条件 。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 重要的保障功能 。教育教学条件配备完善的程度与利用效率的高低既影响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3. 教师的动机和能力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 。学者研究证明教师自身的意愿 、知识 、能力 、情感等都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项目组把这些影响因素分为教师动机和能力 。第一 , 教师动机 。有学者提出要让教师真正地实施课程改革 , 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 而且要关注教师与课程改革之间的情感互动 , 激发教师实施课改的强烈愿望和情感因素 。教师 提 出 “现 在 最 主 要 的 问 题 就是每个老师日常所要承担的课时太多 , 每日疲于奔 命 , 没有办法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第 二 , 教师能力 。教师会利用自身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来解释课程标 准 , 但 是 由 于 自 身 知 识 和 能 力 的 不 足 , 就会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 。有的教师会把原本 具有实践和探索的教学活动沦为保守陈旧的教学过 程 , 将培养核心素养变成知识的记忆 。任课教师只 有具备丰富 的 专 业 知 识 和 技 能 才 能 透 彻 理 解 课 程 标准 。

  四 、启示与建议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 人 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必须实现 学段 、学科 、课程标准 、人员以及环境等五个方面 的统筹 , 从多维构建全面的教育体系 。项目组经过 调研 , 针对教师学习和实施课程标准的困难 , 提出 了如下建议 。

  1. 紧跟国家政策 , 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就目前课程标准实施的现状来看 , 教师积极性 和 认 同 感 都 很 高 , 但 是 与 之 前 课 程 标 准 相 比 , 2022版课程标准理论性和创新性增强 , 变动较大 , 提出了很多新概念 、新 名 词 , 如 “核 心 素 养 ”“体 育 道德 ”“跨学科学习 ”“课程内容结构化 ”等 , 给教师 带来难度和挑 战 。 这 些 名 词 代 表 着 课 程 改 革 的 方 向 , 对教师来说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 , 搞清 楚新概念提出的基础是什么? 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何? 针对目前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哪 些改善? 同时 , 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仅仅要集 中在 “是什么 ”——— 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 , 更 应该关 注 “为 什 么 ”——— 与 课 程 变 革 相 关 的 研 制 背 景 , 要对《普 通 高 中 体 育 与 健 康 课 程 标 准(2017年 版 2020年修订) 》等文件认真研读 , 从提 升 青 少 年 体质健康水平的高度来认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 性 , 从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 , 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角度来认真研读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

  2. 塑造学习共同体 , 重视教师实践知识的培养

  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和定位 , 为课程标准的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 成为课程标准实施的前提条件 。崔允漷教授提出学校的课程实施需要促进学校领导 、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形成学习共同体 。 同时 , 在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该依靠专业人员 ,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标准研制 、教材研究 、教研员之间形成深度合作 。但这些外在因素只有转化教师自身能力和素养 , 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尤其随着课程标准实施的深入 , 教师需要专家重点指导 , 来解决现实教学中碰到的问题 。教师在理论知识支撑之下 , 需要在课程真实情境进行应用和检验 , 通过真正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 , 是教师借助教育理论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而形成的实践性知识 。基于课程标准的培训 , 不仅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全面解读 , 还要专家深入课堂 , 诊断并指导教师的教学 , 对他们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 来帮助教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结合起来 , 建构初步的实践性知识 , 培养其实践能力。

  3. 激发内在驱动力 ,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普通 高 中 体 育 与 健 康 课 程 标 准 (2017 年 版2020年 修 订) 》和《义 务 教 育 体 育 与 健 康 课 程 标准(2022年版) 》一脉相承 , 标志着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初步进入核心素养时代 , 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关键角色 , 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新时代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师要实现 从 “体 育 教 师 ”向 “体 育 与 健 康 教 师 ”的 转变 , 着力提升健康教育教学能力 。具体到个体层面来看 , 教师除要积极学习课程课程标准 , 主动实践课程标准 , 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及时反思课程标准 , 形成课程实施的闭环 , 以此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升自我 、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手段 ,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工具理性回归价值理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反思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评价方法是否有利于达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反思 , 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能力 , 促进新手教师快速成长为骨干教师 。


 参考文献

  [1] 肖爽 , 邱烈峰 .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 教学与管理 , 2020(27) : 60- 63.

  [2] 史丽晶 . 基础教育课程 改 革 目 标 实 施 程 度 研 究[D] . 长春 : 东北师范大学 , 2016.

  [3] Dinan Thompso, M. Teacher Experiencing Authentic change: The Exchange of Values, Beliefs, Practices andEmotions[ EB/OL] . http://www. cybertext. net. au/tipd/ papers/week2/Thompson2013- 03-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