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论文

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论文

29

2023-11-20 15:05:27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数学教学方法。通过这一方法,学生能够将数学学习的场域由课堂 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而不断拓展个人的数学知识学习深度。

  摘 要: 生活化教学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数学教学方法。通过这一方法,学生能够将数学学习的场域由课堂 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而不断拓展个人的数学知识学习深度。对此,教师要将小学数学学科的具体特 点与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紧密结合,开展多样的活动,推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探究

  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都在探索应该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成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了解和掌握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深入挖掘身边可利用的生活化教学资源,不断扩充和丰富数学知识内容,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会使学生深入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快速、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 提升数学学习水平。基于此, 本文将围绕生活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逐步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化学习思维。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从实际生活出发探讨问题,然后将所学知识融入问题中,以此来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化的育人理念来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突出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 [1]。比如,在以往,教师更重视对学生进行解题技巧、解题方法与解题思路的教学,这样虽然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参加考试方面获得更好的结果,但不利于学生从现实生活角度出发,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由此可见,教师仅仅从解题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不仅难以达到生活化教学的需求,也无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因此,在生活化教学中, 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两者的共生关系来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突出生活化教学对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E0940573-7DEB-4871-9880-A1822A07443A.png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路径探究

  (一)课程内容与生活相关联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 借助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数学课堂教 学需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关联,只有这样,学生的数 学学习能力及生活认知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传统的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通过“满堂灌”的方式对 学生进行知识讲授,以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 中很少有思考的空间 [3]。这不仅会限制学生学习能力 的提升,同时还会让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时更累、更 被动。对此, 教师需要借助生活化教学打破这一困境, 本着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的态度,进行课堂教学方 法的设计与课堂教学理念的创新。所以,教师应该为 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课程内容,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关 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例如,教师在“整数加减法”教学过程中,可以 设计这样一道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题目:“同学们,现在 我们要去超市买东西。我们的班长带了 130 元钱,买 了一包 42 元的巧克力。请问,班长在买完巧克力之后 还剩多少钱呢?”此时,学生能够快速得出正确结果, 且在分析这一问题时, 可以从自身的生活环境出发, 在 大脑中形成购物、付款、算账的情境。随后,教师还 可以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教学:“同学们,我们的班 长在购买巧克力的时候身上带了 130 元,但是,班长在付款时发现, 自己有一张 100 元和三张 10 元的人民 币,那么,如果是你,你该怎么付款呢?”此时,有学 生表示:“如果是我付款,我会直接给收银员一张 100 元,然后等待收银员找零。因为这样付款比较简单。”紧 接着,教师可再对学生进行提问:“那么,这时候收银 员找零多少钱才对呢?”最终,学生会计算得出,收银 员应该找零 58 元。在这一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购 买巧克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且“找零”问 题也经常出现在学生日常生活的购物情境中。因此, 在 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显著的提 升, 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又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图形知识教学的过程 中,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挖掘数学知识。如教 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家中的物体进行观察。教师可 提问:“同学们,家里的空调是什么形状的?墙上挂的 钟表是什么形状的?汽车的轮胎是什么形状的?床是 什么形状的?窗户是什么形状的?电视机是什么形状 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挖掘有关图 形的知识,且能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如有 学生回答:“我家里的空调表面是长方形的,墙上挂的 钟表有的是圆形的,也有的是正方形的,汽车的轮胎 都是圆形的,床和窗户大部分是长方形……”教师提 出的问题看似非常简单,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 可以从这些简单的问题中了解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另 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这些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从生 活中挖掘与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与素养。这对学生将 来深入学习数学知识,以及借助生活环境提升自己的 数学学习能力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和引导意义。此外, 在 图形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挖掘生活中的 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融合,让学生在学 习图形概念、了解图形特征时结合生活中的相关图形 做相应的理解。这对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思考能 力,以及提升学生对抽象内容的形象化分析能力也有 一定帮助。

  (二)确保生活素材的真实性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时,需要 尽可能地应用真实素材为学生设计教学内容和课堂问 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基于所学知识从生活中寻找到真 实的情境,这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的 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4]。此外, 教师还需要关注的是, 不 能简单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内容进行联系,而是要针 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与之契合的生活素材,在确保 生活素材真实的情况下,完成对学生的教学。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负数知识教学的过程 中,可以将温度计设计为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道 具,然后将气温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应用素材。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素材为学生收集整理出 我国不同地区的气温信息。通过了解, 学生会发现, 北 方的气温普遍要低于南方的气温,而我国全年平均气 温最高的城市是海南省三亚市,平均气温最低的城市 是黑龙江省漠河市。随后,教师再鼓励学生了解自己 生活的城市的气温变化特征, 并用负数将之表示出来。 经过了解,学生发现, 自己生活的区域夏天的气温比 较高,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气温才能用负数来表示。此 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从相关数据中 了解到,我们生活的城市夏季平均气温是 30℃,冬季 的平均气温是零下 7℃, 那么, 我们该怎样表示零下 7℃ 呢?”经过教师的教学与引导, 学生能够将“零下 7℃” 表示为“-7℃”。此时,学生已经对负数有了基本的了 解和认识。随后, 教师依然可以结合“温度计”和“气 温”这两个生活元素对学生进行后续教学:“同学们, 我 们所学习的负数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有非常大的作用。 比如,我们每天会根据天气的冷暖来选择衣服的薄 厚,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温度计 来判断当天的气温如何, 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衣服呢?可 是,我们该怎么选择呢?”此时,学生表示不解。在此, 教 师可以结合负数知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同学 们, 我们可以记住几个关键的信息。比如, 气温在 -1℃ 左右时,我们就需要穿秋衣秋裤了;如果在 -7℃左右 时,我们就应该穿保暖内衣和大衣等御寒的衣服了; 如果在 -12℃左右时,我们就需要穿羽绒服和棉裤了。 大家明白了吗?”这能够让学生从温度计的负数信息中 判断自己每天该穿什么衣服,这对学生而言,不仅在 课堂上学习到了关于负数的知识, 还能从负数出发, 有 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 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会得 到同步提升。

F9A29338-E878-4e9d-9CDF-D2B82ADAB4D3.png

  (三)借助生活元素布置作业

  有效的课堂作业设计是帮助小学生解决数学问 题、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日常教 学中,需要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入手,为学生设计生 活化数学作业。这样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化学习的背景 下,对生活化作业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从而有效 提升数学综合素质 [5]。此外, 作业是帮助学生温习功课、 回顾知识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中需 要摆脱传统模式下的机械性作业设计理念和作业设计认知,这样可以让作业的设计更加生动,更加贴近学 生的生活,且可以让作业内容表现得更有张力、更有 温度。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年月日”相关知识教 学的过程中,可以依托开放性与实践性的作业设计思 路,为学生布置课堂作业。同时,教师需要在作业设 计中满足学生探究生活问题以及解决生活问题的需求。 在作业布置中,教师可以围绕课程内容为学生选择食 品和电器的包装与票据。首先,教师可让学生对相关 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进行记录,引导学生准确得 出食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以及什么时候会过期。比 如,有学生在牛奶的包装袋上发现,牛奶的生产日期 是 2022 年 5 月 1 日,保质期是 6 个月,经过计算,学 生得出这盒牛奶在 2022 年 11 月 1 日会过期。此时, 学 生就会明白,这盒牛奶需要在 2022 年 5 月 1 日到 2022 年 11 月 1 日之间饮用。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 一张电器购买的票据。票据上显示,电器购买时间是 2022 年 1 月 25 日,而免费包退时间是一个月,免费包 换时间是 3 个月,免费维修时间是 12 个月。此时,教 师就可以让学生计算什么日期之间可以免费包退、什 么日期之前可以免费包换以及什么日期之前可以免费 保修。经过计算,学生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基于 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回家之后对自己家里的食品 或者其他电器购买票据中有关保质期和保修的时间进 行计算, 然后再观察什么食品的保质期时间比较长, 以 及电器的免费包退时间一般都是多少天。通过这一作 业内容的设计,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年月日”知 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学习,同时还能通过实践性作业 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 生从生活中探索更多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完成数学 作业。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 自己家中食品过期的问题,帮助父母记录食品过期的 时间,并提醒父母在食品过期之前尽快食用。这样既不会浪费食物,也不会因为吃了过期食品而对自己的 身体造成伤害。这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可以提升他们 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承担一部分 家庭责任,这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教 学理念和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 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提升学生 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此外,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还 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 力的提升。因此,生活化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一 以贯之的态度,探究、思考、挖掘并设计生活化教学 方案,构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符合课堂发展理念的 教学路径,有效突出生活化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 应用价值,以及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卞真红.聚焦核心素养,合理创设情境:谈核心素养 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2022(2):79-81.

  [2] 黄清云.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与实践办 法[J]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1): 134-136.

  [3] 魏博.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科 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1):214-216.

  [4] 王瑞娟.基于生活化元素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 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0):188-189.

  [5] 张巧真.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 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9):187-188.

  作者简介:刘雯(1984.9-),女, 山东东营人, 任 教于山东省东营市春晖小学, 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