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高校辅导员八大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

高校辅导员八大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

7

2023-11-04 16:09:59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八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高校辅导员的生理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健康素养、 高校辅导员的本质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政治素养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八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高校辅导员的生理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健康素养、 高校辅导员的本质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政治素养、高校辅导员的伦理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德性素养、高校 辅导员的能力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理论素养、高校辅导员的时代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信息素养、高校辅导 员的发展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科研素养、高校辅导员的认知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理性素养、高校辅导员的 情感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情怀素养。

  关键词:八大核心素养,辅导员,高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 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 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 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高校辅导员作为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要想当好知心朋友、热心 人和引路人,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具 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具体表现为人的核心素养。人 的核心素养直接和“人是什么”的回答相关联,对于 “人是什么”的不同回答,决定着人的素养构成 。马克 思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精神存在物 的统一 。这三种规定性影响和制约着人的一切活动, 并构成人从事活动的必要条件,即核心素养 。本文从 人的内在规定性出发,探索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必须具 备的核心素养及如何培养核心素养,力求为时代新人 培育和提升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提供有益借鉴。

  一、高校辅导员的生理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健康素养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 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519 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 具有自然规定性。人为了创造历史,首先必须会生活, 即吃、穿、住、行,维持人的生命和生理健康 。 同时,由 于人的 自然规定性,人必然也是“具有自然力、生命 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 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2]209 。也就是说,人的自然规 定性就是“人体健康”。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骨干力量,极为重要。但在此之前,高校辅导员 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否则无法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可以说,强健体魄是高校辅导 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特别 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面对日益复杂的高校思想政治 工作,更需要辅导员拥有强健体魄 。对此,在宏观上, 要积极构建有利于丰富辅导员文化生活、愉悦辅导员 身心的制度机制,为辅导员塑造强健体魄搭建良好平 台、营造积极氛围;在微观上,要通过专门化的教育培 训引导高校辅导员重视健康, 科学规划生活和工作, 自觉加强锻炼,努力实现身心健康 。唯有如此,高校辅 导员方能承担起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的使命和任务。

26BC7363-B393-4bd8-9E12-F8872F94E0F1.png

  二、高校辅导员的本质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政治 素养

  高校辅导员因党而生、因党而兴,思想政治引领 是其初心使命,这是贯穿整个高校辅导员发展历程的 一条主线,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在本质上是思想政治辅 导员,故政治性是本质规定性 。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 高校辅导员的具体称谓在变,从“政治辅导员”转变为 “辅导员”;身份在变,从“政工干部”转变为“教师和干 部”双重身份;工作内容在变,从“政治思想工作”转变 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事务管理、发展指导和理论与 实践研究”;工作方式在变,从“灌输教育”转变为“教 育引导、管理、服务”。但透过具体名称、身份、角色、方 式等的变化,可发现高校辅导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对辅导员的政治性要求依然 始终处于首要位置 。2017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 导员队伍建设规定》[3] (以下简称《规定》) 明确规定了辅导员任职条件的第一条就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 项方针政策,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 。这 深刻揭示了政治素养的首要性。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方 位下,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应该将政治素养放在首 位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政治素养的提升, 一方面要严格把好高校辅导入口的“政治关”,确保进 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人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 思想政治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要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最新成果,即高校辅导员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牢 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为党 育人、为国育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和可靠接班人培养的鲜明政治底色。

D5F3E46B-F6BB-4f4c-82B7-34DAE68FF132.png

  三、高校辅导员的伦理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德性 素养

  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规定是基于辅导员职业的 特殊性对其提出的总体价值性要求,它是辅导员对总 体性的社会伦理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遵循。《规定》指 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 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 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 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这是新时 代党和国家对辅导员的总体性价值要求,并将随着辅 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而不断丰富 。作为一种规 范,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反映的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生 态对辅导员的特定道德要求,这种要求是社会对辅导 员职业行为的伦理规定。它通过一系列“应该”“必须” 或“禁止”等规则体系来规范辅导员的职业行为,具有 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征 。这种规范体现到辅导员身 上,具体表现为辅导员的“道德人格”,即其在道德思 想、道德认知、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上必须是积极的 、 高尚的,具有高尚人格 。因此,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 思想政治引路人,首先“人格要正”[4],要“以德立身、以 德立学、以德施教”[5]。具体来说。辅导员可以通过以下 三个方面提升修养、强化人格魅力:第一,坚定共产主 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主义共同理想,并将其努力转 化为个人信仰, 使之引导自己始终走在正确道路上; 第二,坚持不懈学习,通过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更 加完善、让自己的思想更加充盈丰实,始终保持理性 , 唯有如此,方能在纷繁复杂的局势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清楚自己担负的责任和使命;第三, 坚持践行崇高道德规范, 要时刻从内心检视自己,不 断完善自我,充分散发人格魅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 治引领工作,当好大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

  四、高校辅导员的能力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理论 素养

  需要是人的能力发展的源泉, 没有人的需要,就 没有能力的发现和拓展,需要是人的能力发现、发展 的根本动力,没有哪一项人的能力不是由于人的需要 引起的,即使是人的天赋性本能也是由于需要才被发 现和利用的。高校辅导员的主责主业是大学生思想政 治引领,这就意味着辅导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思想政治 引领能力,否则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便会心有余而 力不足。此外,需要和能力是互相生成且协调一致的, 能力是实现需要的基础和保障,而具体需要又决定了 具体能力的方式与内容。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 政治引路人,必须紧紧围绕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 特点和成长需求,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 工作规律,如此方能有效实现价值引领、行为匡导,这 也是对辅导员的基本职业能力要求 。但是“没有革命 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6] 。辅导员自己先要掌 握理论武器,如此才能根据党和国家需要、大学生的 群体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科学有效地开展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 。正所谓先明道、信道,才能传道 。这 就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必须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 即要学经典、读原文、悟原理,通过原原本本地研读马 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感悟真理魅力,逐步提升自身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特别是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当代中 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7] 。同时,高校辅 导员还要积极关注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并主动向高 水平的同行请教,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高校辅导员的时代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信息 素养

  人是生活在一定时代下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时 代烙印 。高校辅导员要想更好地立德树人,必须与时 代同心、同向、同行 。当前,我们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就像一把“双刃剑”,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方 便并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性问题。 海浪式的信息从四面八方涌入人类的生活, 让每个人 都沉浸在信息的海洋中,各种信息触手可及 。但是如 何去伪存真、快速有效地提取信息、保护隐私、遵守伦理与道德已成为新难题并集中突显出来。尤其是在高 等教育领域,大学生涉世未深,往往很难从杂乱无序 的海量信息中精准识别、快速提取对自己真正有用的 信息 。而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大学生很容易 上当受骗。为此,2018 年教育部专门印发的《教育信息 化 2.0 行动计划》 明确提出,“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 信息素养普遍提高”[8] 。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 改变, 使信息素养成为每个高校辅导员的必备素养 。 因此,必须加强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培养,要通过专 门教育和体验活动有针对性地更新辅导员观念,增强 辅导员信息意识;要强化培训,大力提升辅导员基本 信息能力,并将其作为辅导员选拔、考核和评价的重 要指标;要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价值引导,提高其信 息伦理道德水平,特别是“慎独”意识的养成和“慎独” 行为的践行 。唯有如此,辅导员方能扮演好成长成才 导师、信息资源导航员、技术运用专家等角色。

  六、高校辅导员的发展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科研 素养

  马克思指出,全面发展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本质的必然要求 。高校辅导员全面发展自身能 力,成为会做、善做思想政治教育的全人,这是辅导员 职业的本质要求 。 同时,辅导员只有在不断实现自身 发展的过程中,才能解决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中面临的难题。高校辅导员的发展是一个从简单 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高校辅导员经过 60 多 年的发展已经跨越经验化阶段,全速进入科学化发展 阶段 。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是当前高校辅导员科学化 发展阶段的一个显著表征。从 2014 年发布的《高等学 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将“理论与实践研究” 列入辅导员职业功能项目,到《规定》进一步对专业 化、专家化提出明确要求,并将“理论与实践研究”列 为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养 高素质教师队伍,都是辅导员进入科学化发展阶段的 新要求。辅导员科学化发展阶段的到来意味着辅导员 必须“专业”,要成为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思想 政治教育专家,否则不仅不能适应新时代日益复杂化 、 艰巨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无法实现专 业化发展。例如,通过实证调研发现,如果访谈一个资 深辅导员,不论问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处理,其都能对 答如流。但如果让他总结、评价一下自己的处理方法, 并为其起一个名字,却很少有辅导员能够给出令人满 意的答案。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辅导员抽象、概括、反思、评价和创造能力不足,即缺乏科研能力。新时代高 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其实就是科研素 养的专业化 。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苦修科研“内功”, 特别是将工作和科研有机结合,把日常工作范围作为 研究领域,把日常工作问题作为研究起点,积极开展 相关课题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 水平 。 同时,“高校也应该为辅导员创造学术研究条 件,不仅注重业务方面的培训和考核,还应该鼓励辅 导员参与各类课题、课程等领域的拓展研究”[9],如组 建辅导员科研团队、建立辅导员工作室、设立辅导员 专项课题及鼓励支持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等,让辅导 员快速成长,变成真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家。

  七、高校辅导员的认知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理性 素养

  人是有意识且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是理性的 人 。人的意识与思维来源于实践,但一经形成就具有 巨大反作用 。甚至可以说,人类实践的最终结果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思维的控制与体现程度 。因 为任何实践的目的都是思维的产物, 还有实践的工 具、手段等从本质上来说也是马克思眼中“物化的智 力”。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引路人,需要具 备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能让辅导 员有效地选择解决学生问题和引领学生方向的工具, 还具有目的价值,能为自身与学生设定合理的个体与 团体发展目标,并有效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 共同发展 。另外,还能帮助辅导员更好地认识和分析 学生及其存在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 展,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元价值”,即是实现个体与团 体变革、创新的“道德基础”。概言之,理性思维是辅 导员必备的核心素养 。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坚持在 科学理性,即尊重规律上下功夫,围绕日常工作干什 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坚持 在实践理性,即实践能力上下功夫,既要遵循学生工 作相关规章制度,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又要以工匠精 神对待辅导员事业,扎扎实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 引领工作;坚持在社会理性,即以科学理性和实践理 性为指导处理好各种工作关系的能力上下功夫,具体 来说,就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讲情, 又要讲理,更要讲艺术,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做 一 个有人情味的理性的辅导员 。通过上述渠道不断强 化辅导员的理性思维意识,可以提升辅导员实践理性 行为的能力。

  八、高校辅导员的情感规定性要求必须具备情怀 素养

  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还有非理性的一面 。马克 思主义在肯定理性支配地位的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 素的重要性。情感作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与实践过程 中具有重要作用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 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0] 。强烈的情感 及深刻体验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深化理论认知及对真 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推动主体自觉投入实践,并使 人在实践中表现出极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一种 巨大的精神力量,甚至在关键时刻能够转化为巨大的 物质力量,决定活动的成败 。同时,意志也是非理性因 素的重要方面,同样可以影响、支配认识和实践,甚至 直接影响到实践活动的成败。高校辅导员从事的是塑 造灵魂、塑造生命的培根铸魂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 信仰的教育和传播。但是信仰的传播和教育不仅需要 在学理上讲清楚信什么、为什么信,还需要情感力量 的推动 。信仰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情感的产物,正 是情感和意志推动着人们全身心地信仰 。情感、意志 来自真正信仰 。只有真正信仰的人才会真情流露,也 只有真情才能感染人、打动人,才最能让学生受到触 动并引起共鸣 。这就意味着辅导员必须具有情怀,即 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育人情怀、仁爱情怀及人文情 怀等大情怀、大情调。高校辅导员大情怀、大情调的培 养不仅需要完善机制的推动、良好氛围的营造、系统 教育的培养,更需要辅导员主体自觉性的提升,即 自 觉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 责任,以责任铸就情怀;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 习,以理论涵养情怀;自觉锤炼高尚道德品质,以道德 涵养情怀;自觉把握新时代发展大势,以格局培养情 怀。概言之,高校辅导员要努力做具有大情怀、大情调 的人,实现以情说理、以情育人,让信仰教育更加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入脑入心。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 干力量,要想当好大学生的知心朋友、热心人和引路 人,首先要明晰其核心素养构成,这是一个基础性问 题 。而要想准确理解和把握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就 必须从其内在规定性出发进行深入解析 。唯有如此, 方能准确把握和理解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必备的核心 素养, 并以此为依据大力提升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 从而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将辅导员的优势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把当好大学生知心朋友、热心 人和引路人落到实处,进而见到实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1.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 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9.519.

  [3]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2017-09-21)[2023- 01-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 170929_315781.html.

  [4]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国外文出版发 行事业局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30.

  [5]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8:9.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1.

  [7]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21:26.

  [8]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 . (2018 -04 -13) [2023 -01 -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 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9] 彭帆.高校辅导员核心职业素养提升的时代价值与践行路径[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6):110- 113.

  [1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