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论文

2023-10-24 17:27:08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wangye
摘要:文章在阐述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教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方式深入分析不同组别学生在慕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教学方式的改进策略,包括依据教学计划选择并整合慕课资源;建立基于慕课教学方式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线下教师作用,促进师生沟通交流。
摘要:文章在阐述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教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方式深入分析不同组别学生在慕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教学方式的改进策略,包括依据教学计划选择并整合慕课资源;建立基于慕课教学方式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线下教师作用,促进师生沟通交流。
关键词:慕课教学;电子商务类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当前已经在国内各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实现了推广应用,先后出现了一系列各学科各专业的优秀慕课资源及中国大学MOOC、慕课网、MOOC中国等各类型的慕课平台。这些慕课资源和慕课平台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同时也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基于慕课教学方式的课程改革,这既有助于部分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教学的一流课程更好地进行建设,也有助于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但是本科生在四年的学习中会遇到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各类选修课及实践实训等各种类型的课程,哪些课程适合采用慕课教学方式,以及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慕课教学方式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等,都是采用慕课教学方式时必须总体考虑的问题。对此,本文首先对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教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选修课程“电子商务”为例,选取不同班级进行慕课教学的对比实验研究,分析目前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
一、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教学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电子商务类课程采取慕课教学方式的研究,有以下三个常见类型。首先,探讨慕课教学对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带来影响的研究。陈银凤[1]认为慕课类教学方式具有的大规模、低门槛和开放性等优势,给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带来巨大冲击,但是不可能完全取代我国现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模式,必须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杜向然等[2]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中采用慕课教学在教育模式、学生培养、师资建设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慕课在学生个性培养和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给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带来的机遇;唐彬文和陈涛[3]分析了慕课平台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慕课的优势阐述了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其次,针对某门具体课程结合慕课教学方式进行教改的研究。谢海英[4]介绍了慕课模式下在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的过程,并根据应用情况分析了慕课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何晓敏[5]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实行慕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并积极探索了采用传统教学与慕课教学叠加模式进行教学的路径;廖业红[6]对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支撑下构建了以国家精品课为源课程的异步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提出了“慕课+慕课堂+直播”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吴丽丽[7]立足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需要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出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教学完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的策略及利用线上资源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最后,对电子商务类课程采用慕课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的研究。梁坤等[8]对主流慕课平台上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资源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文本分析及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影响选课人数的关键因素,探讨了慕课建设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应对策略;顾明和唐滔[9]通过对50门课程的讨论区互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了高职电子商务类慕课的讨论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改进措施,再通过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效果。
由此可知,电子商务类课程进行基于慕课教学方式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故本文采取对比实验研究方法,对电子商务类课程的慕课教学方式效果进行了纵向对比研究,从而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二、慕课教学实验对比研究结果
参考已有慕课教学实验研究的案例[10],笔者先后在两年中针对“电子商务”课程选取两个不同年级专业学生采取慕课教学方式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其中,对照组班级共有47名学生,任课教师在每次课堂授课时间内给出一定章节的国家级精品慕课视频让学生自学,并给出1—2个较为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学后手写回答并提交答案。实验组班级共有45名学生,任课教师在每次授课之前给出一定章节的国家级精品慕课视频让学生自学,同时给出每次慕课视频的学习要点和3—4个问题,让学生自学后在课堂授课时间内自愿回答或教师随机抽点回答,最后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待整个学期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发放问卷让学生回答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一)慕课视频的基本认知分析
在对慕课视频质量打分方面,对照组打分的均值为4.234(总分5分),方差为0.531;实验组打分的均值为4.222,方差为0.404,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在慕课资源存在的不足方面,对照组中有53.19%的学生认为整体看来课程内容不够丰富,44.68%的学生认为课件内容比较简单,这两项位列所有不足的前两位;实验组学生选择上述两个不足的比例分别为57.78%和48.89%,二者依然较为接近。但是对照组中有34.04%的学生认为给出的学习资料并没有在视频中进行说明或介绍,21.28%的学生认为单个视频时间较短,而实验组学生选择上述两个选项的比例则分别为48.89%和6.67%,有较大的差异。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两组实验对象对于本课程选用慕课资源的评分都较高,但慕课包含的资源往往比较精练,不如教材及配套课件资源详细,且视频资源和教材课件也不完全一样,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学习资料或视频的知识不充足的感觉。
(二)慕课学习参与积极性和效果分析
首先,在慕课学习的时长和积极性方面,对照组中有74.46%的学生对于60%以上的课程视频从头到尾看完,同时有55.32%的学生会在上课规定时间之外查看课程视频;实验组中则有56.82%的学生对于60%以上的课程视频从头到尾看完,同时有84.09%的学生会在上课规定时间之外查看课程视频,二者存在差异。
其次,在学习效果方面,对照组中只有36.17%的学生认为,对于本课程学习来说,慕课方式让自己很有收获,44.68%的学生认为收获不多。实验组学生这两项调查的数据分别为52.27%和38.64%,二者有较大差异。
最后,在慕课教学优缺点方面,对照组学生认为慕课教学的优点排前两位的是能够自己安排时间观看视频学习(74.47%)、内容更多样化和直观化(63.83%);实验组学生认为慕课教学的优点排前两位的是能够促进主动思考(80.00%)和能够自己安排时间观看视频学习(62.22%)。对照组学生认为慕课教学的缺点排前两位的是缺少与任课教师的互动和反馈(53.19%)和慕课资源中讲解内容太少或太简单(51.06%);实验组学生认为慕课教学缺点排前两位的是慕课资源中讲解内容太少或太简单(44.44%)、感觉比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更麻烦(42.22%)。
由此可以看出,两组学生都认为慕课教学的特点是学习时间较为自由但内容偏少,而学习效果的差别则体现在任课教师是否提前准备,以及是否提出学习要求等方面,即教师的参与越多,学生越能够合理安排观看视频自学的时间,并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得到更多收获。
(三)慕课教学中教师作用分析
首先,在慕课教学最好的方式的调查中,对照组中有65.96%的学生认为最好的方式应该是“观看网上慕课资源+任课教师进行解读”;实验组学生在该方面的数据为68.18%,相差较小。
其次,在任课教师最主要的作用方面,对照组中有46.81%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针对慕课资源进行有效补充和详细介绍,25.53%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只需要负责答疑即可;实验组学生上述两项数据分别为75.00%和4.55%,有较大差异。但两组学生没人认为慕课资源学习可以不需要任课教师而完全自学。
最后,在教师对慕课资源的选择方面,对照组中有48.94%的学生认为应该针对不同知识点和问题,结合使用省部级以上精品课程慕课资源和任课教师录制的讲课视频,21.28%的学生认为只要有任课教师录制的讲课视频即可;实验组学生上述两项数据分别为65.91%和6.82%,二者具有一定差异。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希望慕课教学中有教师参与,且都希望能够选择慕课教学资源并灵活搭配任课教师自己的资源,从而促进学习。其中,任课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越高,学生就越希望教师能够针对慕课资源给出补充和进行详细介绍。
(四)慕课教学方式的替代性和适用范围分析
首先,在适合慕课教学方式的课程类别方面,对照组中有87.24%的学生认为选修课更适合,6.38%的学生认为必修课更合适,6.38%的学生认为基础课更合适;实验组学生上述三组数据分别为79.55%、9.09%、11.36%,二者相差较小。
其次,在专业培养计划中能够采用慕课教学方式的课程比例方面,对照组中有27.66%的学生认为其培养计划中20%—40%的课程可以采用慕课教学方式,34.04%的学生认为40%—60%课程可以采用该方式;实验组学生上述两项数据分别为45.45%和22.73%。二者有一定差异,但总体比例略微接近。
再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线上教学感受方面,对照组中有29.79%的学生认为最好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仿照线下课堂教学方式直播授课,14.89%的学生认为观看精品课慕课资源较好,还有19.15%的学生认为还是传统线下方式更好。实验组学生上述三项数据分别为31.82%、13.64%和31.82%。由此可见,二者差异较小。
最后,在总体教学方式接受程度方面,对照组中有59.57%的学生接受以线下教学为主并结合线上视频课程资源的教学方式,14.89%的学生接受纯粹的慕课教学;实验组学生上述两项数据分别为72.73%和4.55%,二者有一定差异。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在实验中两组学生的选择存在一定差异,但大多数学生认为选修课更合适采用慕课教学方式,对于能够替换为慕课教学方式的课程数量也有一定限制,且最好的学习方式仍然是线下为主、课程视频为辅。
三、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难以获取合适的慕课资源
目前,收录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资源的平台较多且慕课资源比较丰富,但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时常难以获取合适的慕课资源。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慕课资源由于面向更大范围的学校,其与自身所处教学条件不同,如教学大纲不完全一致、慕课课程的开课时间与线下教学安排时间不完全匹配、慕课资源的内容往往比较精练以致课时不同、慕课资源每年都有更新但对应的教材和课件并未及时更新,这就有可能导致直接采用慕课资源进行教学的效果不理想。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慕课资源包含的内容与教学要求不完全相同,诸多课程资源中究竟哪些资源对自身学习更有效果也很难判断,进而难以选择。因此,师生两方都存在难以获取合适慕课资源的情况。
(二)慕课学习效果评价机制不完善
从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来看,不少高校选修课等类型课程的考核制度比较多样化,但针对必修课仍然以笔试为主要考核方式。相比之下,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资源的学习效果考核方式并没有笔试形式那么复杂,在考核题型和题量方面都与各学校的课程笔试存在一定差异。此外,正是由于慕课学习效果评价机制相对不够完善,学生在专业必修课学习中使用慕课资源的情况相对较少,而是更倾向于在电子商务类课程等选修课或相似度较高的基础课中使用慕课资源进行学习。
(三)师生沟通交流效果不佳
传统电子商务类课程线下教学中,师生之间能够就课程内容和知识问题及时进行有效沟通交流,这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懂知识,也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而调整课程的改革设计和教学大纲。相反,尽管目前的慕课资源基本上也有师生线上交流的方式,但是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不对等,师生很难便捷地就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更难以达到传统线下教学方式下师生之间面对面及时进行沟通交流的效果。从这个角度而言,慕课教学资源更多只能起到传统线下教学方式的辅助工具作用,而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替代性比较有限。
四、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教学方式的改进策略
(一)依据教学计划选择并整合慕课资源
为了解决电子商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难以获取合适的慕课资源的问题,教师应该改变直接使用单一慕课资源进行教学的思想,而是依据教学计划选择整合慕课资源的方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多个教学团队的慕课视频资源进行对比,筛选出比较适合自身教学计划及专业学生特点的慕课资源作为主要参考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知识体系,针对各类重要知识点选择对应的慕课视频,从而形成依据教学计划和知识体系的多源慕课资源整合形式,增强慕课资源对教学计划覆盖的全面性。此外,教师还应该结合慕课资源每年更新的特点,主动更新相应的教学课件,构建以教材为基准、以“课件+慕课资源”为动态拓展的课程资源整合体系。相应的,慕课平台也应该在征得资源制作教学团队同意的基础上,对选择该资源进行教学的师生进行认证并开放最新的慕课视频资源,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线上慕课开课时间和现实线下教学安排时间不匹配的问题。
(二)建立基于慕课教学方式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为了增强慕课资源使用的实际效果,必须建立基于慕课教学方式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这在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资源的使用中尤为重要。首先,电子商务类课程考核方式依然以线下笔试为主,且其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往往在60%以上,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可以考虑根据慕课资源的等级适当降低线下笔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或者如果学生参与线上慕课学习并通过考核,就能够折抵部分成绩比例。其次,在依据教学计划整合慕课资源进行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打破固有的试卷命题思路和习惯,在笔试试卷中根据慕课视频提到的知识点进行命题,保证学生学习和考核的知识点有对应关系。此外,慕课平台也可以要求慕课资源制作教学团队提供线下笔试试卷样本,并专门针对采用慕课资源进行教学的教师建立单独渠道,使其可与慕课资源制作教学团队联系获取试卷或是共同探讨并制定针对性的考核评价方式。通过这些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愿意在电子商务类课程中使用慕课资源进行学习。
(三)充分发挥线下教师作用,促进师生沟通交流
在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线下教师的参与作用,如此才能促进师生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对此,线下教师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开展教学,确保师生的沟通交流。首先,线下教师可以采取“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教学方式,即线下教师在充分理解慕课资源讲授知识点的基础上,做好对知识点的答疑或补充拓展工作,确保学生进行慕课学习后能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线下教师也可以采取“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教学方式,即在整合慕课资源的基础上,依据教学计划设计线下教学环节,并根据知识点要求穿插相应的慕课视频,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观看视频进行学习。最后,线下教师还可以申请加入慕课资源主讲教师的虚拟教学团队,起到连接慕课教学团队与学生的桥梁作用,这样一方面可及时向慕课资源主讲教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疑问,另一方面也能够尽可能地将慕课资源主讲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好且更及时地传递给学生。
五、结语
当前的慕课教学方式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且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慕课教学资源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依然值得不断探索。对此,本文以“电子商务”课程为例,先后选择两个不同年级专业学生采取慕课教学方式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会导致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慕课学习效果存在差异,且慕课教学方式的替代性和适用范围依然不够。这是因为电子商务类课程慕课教学中存在难以获取合适的慕课资源、慕课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相对不完善及师生沟通交流效果不够的问题。对此,应该在慕课教学中依据教学计划选择并整合慕课资源;建立基于慕课教学方式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线下教师作用,促进师生沟通交流,从而增强慕课教学的适用性,推动慕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1]陈银凤.慕课,对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挑战[J].物流科技,2015,38(9):87-89.
[2]杜向然,宋梦华,吴树锦.慕课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挑战与机遇[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9(5):72-76.
[3]唐彬文,陈涛.基于慕课平台视角的电子商务专业教改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9,41(5):117-120.
[4]谢海英.基于慕课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10):63-65.
[5]何晓敏.论慕课在跨境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8(12):98-101.
[6]廖业红.基于MOOC构建的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4):229-231.
[7]吴丽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为例[J].无线互联科技,2022,19(4):127-129.
[8]梁坤,赵洁,汪怡,等.高校电子商务慕课建设与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25-29.
[9]顾明,唐滔.改善慕课讨论区互动状况的实践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101-106.
[10]刘婷,陈瑶.慕课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验研究:以“实用日语(上)”慕课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2):5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