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做一个能“智慧沟通”的班主任论文

做一个能“智慧沟通”的班主任论文

0

2023-10-24 15:30:49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做班主任是幸福的,但也需要智 慧,通过和学生的接触,笔者认为, 做班主任和教学某些方面有相通之处, 课堂上重视生成,应以学生为主体, 随时改变课堂预设

  做班主任是幸福的,但也需要智 慧,通过和学生的接触,笔者认为, 做班主任和教学某些方面有相通之处, 课堂上重视生成,应以学生为主体, 随时改变课堂预设,而在日常的班主 任工作中,特别是与学生的沟通中也 需要这种随机应变。做到随机应变的 大前提是充分了解班级以及班级中每 位成员的情况。

  一、案例描述

  下午的上课铃刚响不久,班里有 一女学生(化名赵玲)给我发微信: “老师,我需要跟语文老师谈一下。” 看到这条微信,我这心里“咯噔”一 下,这姑娘又出什么事啦?之所以说 “又”,是因为赵玲是一个特别活泼开 朗的姑娘,不同于班里的其他学生, 多一些书生气,也颇具个性,已多次 让我和各科任课教师为难,这次的微 信使得我不得不马上去找她。在教学 楼四层,我见到了有些怨气的她,我 笑呵呵地问:“哎哟,姑娘怎么了?” 她就开始诉说她的苦恼:“语文老师 要求背诵课文,我就觉得平时不用背, 考试之前背就可以,您看我这次考试 就是按照这种方式学习的,而且我都 对啦,然后语文老师就说我高考总不 能一起背诵 45 篇吧?我就觉得没问题 啊,语文老师就很生气,然后我们的 观点不一致,我也很……就这样。”看 她气呼呼的样子,凭我对她的了解,我知道这个“坎”如果过不去,她接 下来就和语文说拜拜了。

B6A2E396-517C-4a45-B424-C532E27316A3.png

  二、对案例中相关人物的分析

  学生赵玲,一个看起来热情开朗、 大大咧咧的姑娘,实际上她的心思很 细腻也很脆弱,很善良,但有点小性 格,这种小性格准确来说有一些小执 拗,常常会带给她消极影响,但是她 不自知,经常被情绪摆控。好的方面 就是赵玲比较善于体察人心,为他人 着想,所以总的来说,是一个积极向 上的孩子,只要灌以正向引导,就能 够茁壮成长。

  语文老师,一个 50 岁左右的女老 师,教学本领强,工作上特别认真负 责,性格坦率直爽,身体不是特别好, 还有一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儿。作为 任课教师,上完课,批改完作业后其 实可以回家,但是语文老师经常等到 很晚才走, 目的就是陪伴一些背书吃 力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三、事件处理过程

  【第一阶段】 赵玲带着情绪和我说 完,我本能地说:“语文老师这样也是 为你好,你可以一口气背会 9 篇文章, 但是更多篇你还能保证吗?进一步说, 你怎么能保证考试之前你不用复习其 他科目呢?”她还是很不服气,坚持 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正确的,其实 任谁都明白学习是日积月累的事情,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我们谈了半 天发现难以改变她固有的认知。

  【第二阶段】 我们往往基于自身 对问题的理解去教育学生,但在这个 时间点,这个事件背景下显得不合时 宜了,所以她的反馈还是噘着嘴,气 鼓鼓的。以我对赵玲的了解,她固然 有点小个性,但内心是一个善良懂事 的姑娘, 目前看来晓之以理并没有起 到成效,下面就要动之以情。语文老 师的孩子非常小,我就给她讲述了语 文老师的付出:“你的这种学习方式 我不加以评论了,你能一口气背诵下 9 篇课文,我很佩服你,这说明你也 是很有能力的。语文老师的小女儿才 上幼儿园,她现在身体也不好,其实 她上完课就可以回家休息了,但是每 次为了咱们班同学的背诵都要留下来 督促他们,有时我都下班了,她还没 走……”我边说边注意赵玲的神情, 她若有所思,并且略显愧疚,后来我 让她先回班级里,冷静一下,这件事 情就暂时被搁置。

  【第三阶段】 谈完话之后,虽然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 心里一直记挂着。班级在南边,面向 学校大门口,从班级窗户可以清楚地 看到进出大门口的情况。语文老师几 乎每天都是学生开始上晚自习了才从 急匆匆地离校。大约两天后,刚放 学,收到赵玲的微信:“孙老师,刚 放学,我就看见语文老师急匆匆地走了,她是不是接女儿去了,突然心里 有一点……您懂吗?”看到这儿,我 明白前两天的铺垫终于起作用了,回 复:“我懂,我也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姑 娘,早点回家吧!”后来,我看见的 是早自习拿起了语文背诵小本本的赵 玲……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告诉我们:人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 全需求,最重要的就是被尊重的需 求。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得到社会 的肯定性评价。可以说,这是人的社 会性特征的具体体现,也是在社会中 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性中最 本质的渴求。所以在赵玲事件中,不 否定她的学习方法让她感受到了被尊 重,也为后续她用心观察语文老师做 了心理铺垫。人生如果得不到这种需 求就会像得不到阳光的庄稼一样枯萎 荒芜。我们在与教育对象即学生相处 时,应充分尊重个性,培养自信,以 此撞击个体的心灵,使其用积极因素 克服消极因素,变被动的接受批评为 内心的自我反省,使个体向更完美的 方向发展。

97416BCD-0A8B-4a8e-A475-24F9D2390F2F.png

  四、及时开展班级教育

  由赵玲事件,我也想到了班级中 一定还有人会不解语文老师的“盯 人”(具体指语文老师在休息时间找 到背诵默写不过关的学生,要求他们 逐个过关)行为,觉得语文老师占用 了他们的休息时间。为了避免由此产 生冲突,我召开了一个微型班会,名 为“如果我当语文老师,我将如何安 排我的一天”,学生的现状是耐不得 辛苦,所以大多数学生想的是老师上 完课,批改完作业赶紧下班回家睡一 会儿或者休闲娱乐一下,再去做饭或 者接孩子等。这样换位思考后,大家 意识到,老师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盯人”的,也就触发了他们对语 文老师辛苦付出的理解以及对老师强 烈责任心的感恩。

  美好人生因为爱被唤醒,并为知 识所引导。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 重要年龄段,尤其是高中生,这个阶 段学生往往徘徊在分岔路口,只要加 以正确引导就能在关键时刻将即将偏 航的学生拉回正轨,学生美好人生的 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立德树人 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备受重视, 学校也是在反复强调全员德育,而班 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能抓住 的教育契机也最多,所以班主任肩上 的责任也更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立生应先立师,除了言语渗透,身体 力行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经说过:“要 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 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遇到 的学生越多,越会发现其实每个班都 会有些学习和意志品质方面存在不足 的学生,如果带有色眼镜去对待他们, 一方面教师上课或者在班里看到这些 顽皮孩子会有教学无力感;另一方面 学生会感应到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正 值青春期的他们可能将这种个性愈演 愈烈,从而对班级造成长期不好的影 响。我也曾经在这方面走错过路,当 我发现这种“敌视情绪”百害而无一 利之后,我马上调整自己的心态,发 现学生也调整了自己的行为,“敌视情 绪”消失后,一切都回归正轨。所以 我更加明确班主任首先就不应当歧视, 相反应该给他们以格外的关照,与他 们定期联系,对于这些学生,激励永 远比批评更奏效,让他们找回自尊与 自信是至关重要的。用灵魂去雕琢那 些千姿百态、不甚完美的灵魂,它需 要耐心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 察,慢慢地发现这些灵魂的棱角和不足,慢慢地因势利导地削去他们的棱 角,弥补他们的不足,慢慢地使他们 的人格健全化,使他们的形象渐渐地 完美。

  五、对案例的反思与总结

  从赵玲同学以及班级同学的后续 表现,我可以感觉到对于这个事件的 处理算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有两方 面,一方面是我了解语文老师的行为 初心,更重要的是我更加了解并一直 在关注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赵玲同 学体现了高中生心理的一个突出特点: 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 理解和尊重自己;在活动中仍带有草 率性,有时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和力 量,常常故意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 来彰显自己的“有主见”。同时随着年 龄的增长,高中生的共情能力更强, 更能够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 感受和理解他人行为。高中生的这些 心理特点导致我能够理解赵玲同学的 行为和想法,也是促成我成功化解这 次师生矛盾的重要指引。与学生的沟 通需要智慧,而这份智慧产生的大前 提是对学生有充足的了解,因此用心 对待每一个学生才是管理好班级的制 胜法宝。


  参考文献:

  [1] 陆燕芳 . 在德育工作中如何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J]. 中国科技博 览 ,2009(35):1.

  [2] 陈华 . 开展科普活动 , 提升中 学生科学素养 [J]. 中学教学参考 ,2018 (12):82-83.

  (作者孙康,北京市日坛中学教师、 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