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提升初中英语教学实效性的六种途径论文

提升初中英语教学实效性的六种途径论文

12

2023-08-14 09:32:45    来源:    作者:xiaodi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需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需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从课堂情境创设、口语以及写作等方面链接英语知识与日常生活,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视角,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英语;学习能力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捕捉生活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时常会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受到限制,难以关注到身边复杂多变的信息,更难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处理。英语的学习本就是一种持续、积累的过程,初中英语教学需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教师需要在真实的生活和书本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使学生在浓厚的生活氛围中理解英语,感知英语,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一、创设英语学习环境,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除英语课外,英语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并不太高,学生缺少锻炼英语能力的环境。为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措施,给学生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如在班级角落开设英语角、课表的誊写使用英语、学校广播采用双语广播、邀请外教与学生交流等。教师凭借创建这种真实、自然的英语环境,可以实现真正的教学来源于生活。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一些单词、语法等英语知识融入脑海。

a6e5741bfaf459d14e8f405a4fc46f28.jpeg

  例如,译林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This isme”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向初次见面的朋友打招呼,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课堂正式开展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问候这一形式引入教学内容。

  教师:“Good morning,everyone.I'm your English teacher.You can calmeMisWang!”

  学生:“Good morning!TeacherWang.”

  教师:“大家刚刚进入初中,你们是如何认识新同学的呢?是不是说‘你好,我是谁谁谁呀’?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在英语中,是如何表达的呢?”

  学生们表现积极。于是,教师说:“Look at the picturesin part A of your textbook.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 to the teacher like these six students?”

  教师给学生们留下几分钟的文本阅读时间,之后选择一些同学进行单独的英语交流。

  教师:“Hi!You look lovely in yelow.

  What's yourname?”

  学生:“Hi!I'm Wang Yiming.”

  ……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让学生在英语角贴上自己的自我介绍卡片,通过图片、绘画、文字等内容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资料。在英语角张贴好后,学生可在课间围观相关内容,在了解新伙伴的同时还能学习英语知识。

  二、巧用口语化英语,训练听力理解能力

  目前,英语教育应避免“哑巴式英语”,在课堂上使用英语口语教学,能够有效锻炼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可多使用口语化的英语,让学生逐渐习惯纯英语式的英语教学课堂,不断训练学生听力理解能力,为学生从“不敢说”到“爱表达”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交流中遇到比较困难的单词,教师可以采用多个简单的词汇加以解释。学生根据教师说话的语境猜测大致的意思,一定程度上可使学生的听力水平得到提高。同时,教师还可在教学中多增加师生英语互动的机会,督促学生整合已有的英语词汇以应对简单的英语学习问题。

  例如,在译林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This is me”的学习中,教师并不能与每位学生进行交流,可请学生在班级内选择一个自己想认识的新朋友,安排两人一组,并与对方进行英语的问候和互相介绍。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到文中所提及的句型,如:“Helo!I am…,My name is…,My English nameis…,What's yourname?”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想要认识新同学时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当学生讨论完之后,教师可与学生用英语简单地互动,强化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英语知识应用理解的能力。如:

  教师:Helo!I am MisWang.What's your name?

  学生:I'm Wang Ming.

  教师:What's yourEnglish name?

  学生:MyEnglish nameis Milie.

  教师:Wow!Whata lovely name!

  又如,译林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新单词main的教学,教师可不直接公布main的意思,而是呈现以学生课文中的句子,要求学生根据语句的情景尝试着理解单词的含义。“It was an amazing day becausewesaw themain sightsoftheworldin justoneday.”就此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我剖析语句中“main”的含义,指导语可以为“This sentenceis interesting.Let'sguesthe meaning of‘main’in this sentence.We can study with our team.”当学生大致猜想出“main”的主要含义时,教师可用“the mostimportant”代替中文含义解释,引导学生从英语学科视角中理解主要单词的含义。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宽英语学习视野

  枯燥的英语字符、沉闷的教学气氛使得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热情、产生英语学习倦怠。在英语教学中加入视频、图片、实物这些元素,既直观生动,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英语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多展现这些类型的教学素材,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情绪和兴趣,增加学生知识储备量,拓宽学生英语知识眼界。初中英语课本中的主题内容较为丰富,纯用语言无法真正地传达出主题故事性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抽象。与其让学生凭空想象,教师不如借助立体化的英语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主题内容的有趣和神秘性。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Food and Lifestyle”时,教师为了给学生更直观的体验,可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食物图片,并邀请学生用英语抢答。如教师提问“问题1:What kinds of food arethere?”“问题2:Whatkind offood do youlike best?Why is that?”“问题3:Which food do you think ishealthier?”对于问题3,教师则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同学们的观点。教师提示:“Didyourmothereversay notto eatmoreswets?So areswets unhealthy?”通过这一提示,学生可以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迸发出更强烈的思维火花。就食物的健康性话题,教师可呈现相关图片,例如,糖吃多了会牙齿疼等,启迪学生就食物的健康性产生更多的观点。某一小组总结其他成员的观点,说道:“Weallike swets.Eating swets can make us happy.When we fel sad,we can eat someswets.But eating them more wilmake us have a toothache.Itis so uncomfortable that we cannoteatsomefood.”

  四、依托生活化体验,锻炼英语表达能力

  对于自己日常接触到的事物,学生表达起来会比较得心应手,能减轻自身英语表达时的不自信。同时,生活情境式的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字面,而是将书本和生活景象立体描述和演绎出来,学生的口语、肢体表达、思维、自信都能得到有效锻炼。因此,教师可联系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作为教学内容,给予学生更多生活化的英语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尝试着用英语表达生活中的内容,从而展现生活化英语的教学魅力,还能激发学生对生活化英语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Welcome to ourschool”的课堂中,这一单元的学习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紧密相关,其中Reading部分就是主人公讲述自己学校的有关内容。在上课时,教师给学生展示校园的图片,教师问:“Where is this?Or can someonetelus something about our school?”借助图片的呈现,教师将学生的学习联系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同时介绍新的语言现象。或者,教师可以提前拍摄学校相关的美图,引导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校。介绍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会逐渐产生和学校之间的情感连接,但限于词汇量的问题没能正确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内容。一位学生利用Reading部分的相关表达,简要介绍道:

  “Our school is smal but beautiful.There are many flowers in our school.Itlooks beautiful in spring.Thereis a playgroud in our school.I like running or playing basketbalin the playground.”

  还有一位学生从图书馆的视角介绍学校:“Thereis a library in our school.It opens from 8 a.m.to 5 p.m.I like reading.So when I have some fre time,Ioften read somebooks in the library.”

  五、布置日记式作业,提高英文写作能力

  一般来说,日记比有限制的命题写作更具有趣味性,学生更愿意在日记中畅所欲言。坚持写英语日记,不但能将学生每日所学知识应用起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还可以减轻学生对考试写作的抵触心理,促使学生在考场上有更好的发挥。因此,教师可减少布置一些抄写单词、文章等机械化的英语作业,布置灵活性的日记作业,让学生尝试着用英语表达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或看到的事物。为丰富学生的日记内容,教师还可加入一些实践性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生长等,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不断拓宽学生的英语学习语料。

  例如,在学习完“This is me”这节课后,学生在课上、课下通过英语结交到了新的朋友。于是,教师要求学生以英语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今天所学的内容,通过绘画等多种元素,充实自己的日记内容。就日记内容的相关批阅发现,学生日记中所记叙的内容更加丰富,比日常写作文更得心应手一些。由于没有考试的紧张性,学生更愿意表述相关内容,还愿意装点自己的日记本,让日记本看起来更加精美、漂亮。在日记本作业布置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日记本作为学习的借鉴样本,例如,“I met a lovely girltoday.She is dresed in yelow.HernameisWangyiming.”从而引导学生的学习。“Igetup earlyin themorning.I don’t haveenough time to have a breakfast.So I take somebreadandan eggto school.ButwhenI am running,a man suddenly bump into me.The bread and egg are of.They are al dirty.So I cannoteatthem.I am so hungry.”这是一位学生在日记本中讲述早上被人撞的事情,其中包含一些比较生僻的词汇。正是因为写日记这一项活动,学生才会去思考、整合相关的英语表达,有效训练了英语学习思维,在长期积累中不断提升英语写作能力。

  六、开展实践性活动,增加英语词汇积累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英语实践能力越来越被重视,强调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因此,教师布置英语作业可以不再拘泥于笔尖的书写或口语的朗读,而是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发现英语。

  例如,标识是英语知识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英语标识和了解这些标识的作用,从而开展“英语标识”探究性活动。由于探究性活动具备实践性强、耗时长的特点,教师限制的时间期限可放宽至一个月,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深度探究生活中的“英语标识”,增加英语实践性活动的深度和厚度。首先,教师呈现学生按“英语标识”活动的相关要求—收集、记录、归类生活中的英语标识,允许学生采取个人或团体性行动。在清楚相关要求的条件下,学生便可以借助日常的空闲时间,观察生活中的英语标识,如公园里草坪上禁止践踏英语标识下方的英文为“NoTrampling”,医院里禁止吸烟标识的英文为“NoSmoking”等。收集完成后,学生可对收集的英文标识进行归类整理,如安全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禁止标识等,在实践中积累并记忆更多的英语词汇。

  【安全标识】

  “Warningexplosion”“Warningdropdown”

  【指令标识】

  “QuietPlease”“Mustwearmasks”“Mustwear earprotector”

  【禁止标识】

  “Notrampling”“Nosmoking”“Notouching”

  【警告标识】

  “Danger”“Kep out”“HIGH VOLTAGE”

  七、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即教育”,尤其是对于英语这样生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更需要将教材中的内容贴近生活,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沉浸在生活化的英语学习氛围中,敦促学生主动感知和运用英语,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生活英语并非简单地将生活中的内容融入英语课堂中,而是在英语课堂中融入生活理念,在英语教学内容中加入生活元素,在实践活动中应用英语知识,从而在英语知识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育理念,展现生活化英语教学的魅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摒弃满堂灌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多说英语,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戴颖.浅谈如何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进行小学英语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1(3):171-172.

  [2]孙慧.在英语教学中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几种方法[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21(11):70.

  [3]孙泳楠.融入生活教育理念,助力小学英语教学[J].启迪与智慧(中),202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