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贫瘠”了这方沃土

2019-07-25 09:19:20 来源: 作者:xuekanba
摘要:翻阅人教课标版中高年级语文课本,我们会发现每一单元有一个《语文园地》版块。它内容新颖、涉及面广,与过去的单元训练和基础训练有天壤之别,简单的几句古诗、几幅对联,却是整个单元的延伸。在《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视其为一方沃土,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有的教师却觉得它是一畦贫瘠的黄土地,把语文园地的课堂变成死水一潭。事实证明,教师如果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巧妙整合活化教材,注重拓展延伸、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为学生提
一、多种途径、激发兴趣
“语文园地”型式多样,不仅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而且涉及面之广。有古有今,有深有浅,有易有难,错综复杂。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知识,要使学生掌握好,会应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采用灵活多样,便于学生所接受的良好方法,创设各种灵活多样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案例:(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
一、认识十二生肖中的动物
师:(出示内容)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表示动物的词语
(生自由读再指名读)
师:老师今年34岁了,请问老师是属什么的?
生:属牛的
师:同学们真是聪明。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找一找,谁是第一位?为什么?那个动物你没有见过?
生:老鼠是第一位,因为再选十二生肖大会上……
师:原来还有传说呢,你知道的真多,这是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还有谁也想说一说?
生:我还知道……
二、认识地支计时法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再看看每一种动物前面还有一个词语你会读吗?
生:读表示地支的词语
师:(介绍有关“地支计时法”的知识)古时候的人把一天24时分为十二个时段,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即23:00——01:00),子鼠因为鼠在这时间最跃。……现在你明白十二生肖的来历了吗?
生:分四人小组按顺时针顺序读这些词语,再齐读。
(分四人组,组长将组员的动物的生肖卡片汇集打乱顺序,然后请同学们配表示生肖的词语)
师生合作:教师贴卡片,学生配词语
三、巩固学习成果
师:(出示“十二生肖歌”填空题)请同学们看看这首儿歌,用我们学过的十二生肖词语填空,你能行吗?
生:我会填第一句……
生齐读完成后的十二生肖歌
四、拓展练习
师出示含有动物的成语故事请学生读一读
我们可以看出,在本案例中,教师利用多种手段教学了本来很简单的十二生肖图,几幅简单的图画几个简单的词组,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原本的简单枯燥变得珠圆玉润起来。整个课堂中,学生沉醉在一个又一个全新的磁场中,时而游戏时而聆听故事,时而独立思考时而小组合作,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每个学生都沉浸在参与活动和体验成功之中,这是多么让人兴奋的课堂,这难道不是新课改以来我们一直苦苦追寻的课堂吗?
二、巧妙整合、活化教材
语文园地中有许多板块,内容单薄、训练点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如果只是为了练习而练习,就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减弱,从而也导致了学习效果的低下。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园地中的各种题型特点,巧妙整合,才能充实《语文园地》的训练内容,让各训练点之间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把知识串连起来。
案例一:(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
师:导课进入“趣味语文”出示“好读书 不好读书,好读书 不好读书”同学们,你会读这副对联吗?
生:讨论怎么读,并说说对联的含义
师:正音并解释含义。
师: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有趣?中国文字的魅力就在这里,同一个字因为不同的读音就会表达不同的意识。而对联是我国古代文人的必修课,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这样妙趣横生的对联。
(导入“日积月累”学习四幅对联)
一般来说,在教学语文园地时我们都会按顺序来,可是以上这个案例并不是这样。教师先由趣味语文的对联引入,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努力发现对联新特点,这样使原本枯燥且难以理解的对联变得不再乏味,这种值得我们学习。
三、拓展延伸、增加实践
新教材的《语文园地》给我们提供了一定量的语文练习,但并不是说学生掌握了这些就可以了,教学中不能就教材教教材,如果这样,学生的收获甚少。教师要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特别是收集有关的资料,适当地拓展、补充有关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练习,以巩固和熟练掌握有关的语文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机会,使语文训练扎实而又有效,不断形成语文能力。
案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四、走进“宽带网”
1.顺水推舟,自然过渡。
师:我们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不仅有精美的诗歌,还有迷人的风景和富饶的物产。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资料搜集,现在就请你们做一回导游,带我们一起走进宽带网。可以介绍书上的,也可以介绍其他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2.利用素材,自主介绍。
学生手拿课前准备的图片介绍景点或物产。
3.同桌互通,拓宽界面。
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祖国富饶的物产或美丽的风光(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4.整理材料,课后延伸。
同学们精彩的介绍,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富饶。课后请同学们整理好交流的材料,准备办一期展览。
“宽带网”重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识,不必在这儿牵涉过多的语言文字训练,鼓励学生多交流应属首选。对于交流素材的来源,教师不应包办,而是引导学生课前搜集相关素材,自制交流学具,课内先自主介绍,再同伴互通,最后课后延伸,拓展学习时空。这样,学习的意义就不再由课堂学习所涵盖了。
四、充分展示、弘扬个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在教材编写程序上,每个语文园地中都安排了“展示台”这一内容,这一内容的安排目的是引导学生展示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学到的本领。这一教学内容的编排,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加强整合的思想,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案例一:(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园地)
(引导学生知童话、画童话、讲童话之后)编写《班级童话集》
师:同学们,你们希望自己的作品变成书吗?
生:希望。
师:是啊,自己的作品成书了该多好啊!老师想编一本书,叫《四二班童话集》,你们的作品想参加吗?
生:想!
师:那就要认真修改哦!下课后也可以和别人交换修改,多请别人给你提提建议,争取能被编入这本书中。
展示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对于我校班额大的实际情况来说,很多都显得捉襟见肘。在这里,教师在引导学生知童话、画童话、讲童话之后让学生编写《班级童话集》,这样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自己,既激发了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既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又弘扬了学生的个性真是一举两得。
“语文园地”是引导学生进行巩固、积累、运用、拓展的重要阵地,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培植学生学习自信的重要舞台,我们切不要“贫瘠”了这方沃土。只要我们仔细钻研教材、灵活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相信每一棵幼苗都能在这片肥沃的园地里沐浴阳光雨露,结出甘甜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