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游戏理念的幼儿创玩戏剧课程设计与实践论文

基于游戏理念的幼儿创玩戏剧课程设计与实践论文

2

2025-11-26 17:20:56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游戏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一种方式,幼儿是在游戏中,在玩的过程中一天天长大和发展的。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部分。

  [摘要]游戏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一种方式,幼儿是在游戏中,在玩的过程中一天天长大和发展的。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部分。在幼儿创玩戏剧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中,教师应融入游戏理念,优化课程内容、丰富创玩戏剧活动,以游戏化教学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先阐述基于游戏理念的幼儿创玩戏剧课程的价值。紧接着分析基于游戏理念的幼儿创玩戏剧课程设计与实践要点。最后提出有效的设计与实践策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游戏理念,幼儿教育,创玩戏剧课程,设计与实践


  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教育领域的革新,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综合素养的培养。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息息相关。近几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创新改革,创玩戏剧作为戏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教师与幼儿青睐。为有效提升幼儿创玩戏剧课程质量,教师应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将游戏理念融入其中,设计并实践幼儿创玩戏剧课程,以游戏化形式激发幼儿参与兴趣,让幼儿在精心设计的戏剧游戏情境情节中实现“玩中学,学中玩”,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如何基于游戏理念做好幼儿创玩戏剧课程设计与实践已成为当前部分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内容之一。


  一、基于游戏理念的幼儿创玩戏剧课程的实践价值


  (一)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创玩戏剧是戏剧教育的一个分支,以幼儿为对象,在自然开放的氛围中,通过韵律、对白、游戏等形式,带领幼儿运用“假装”的游戏本能,进行戏剧的创作和表演,获得游戏的满足和多种有益的成长经验。在创玩戏剧中,幼儿作为参与主体,如何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基于游戏理念的幼儿创玩戏剧课程有着很强的游戏性、互动性、实践性,多元化的戏剧互动游戏活动能极大地满足幼儿游戏天性,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能使幼儿乐在戏剧里、成长在游戏里,成为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完整的人。

  (二)强化幼儿戏剧理解


  在幼儿创玩戏剧课程中融入游戏理念,符合幼儿教育中的“课程游戏化”要求,是提升课程实践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基础。设计游戏化的戏剧活动能提升教学质量,也能强化幼儿对戏剧内容的理解与表达。具体而言,在戏剧活动中,幼儿可以在戏剧主题下参与一系列与主题有关的游戏活动,例如闯关游戏、竞技游戏、表演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体验,也能使其更好地了解戏剧主题的意义,以及戏剧的内容。除此之外,在游戏化创玩戏剧活动中,幼儿还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同伴的交流中参与游戏活动,有利于提升创玩戏剧活动的有效性,也能使幼儿进一步理解戏剧内容,增强其参与体验,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协同发展。


  二、基于游戏理念的幼儿创玩戏剧课程设计与实践要点


  (一)以幼儿为主体


  幼儿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乐趣的。游戏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能动性,主动进行的活动。在游戏理念下的幼儿创玩戏剧课程设计与实践中,教师要遵循“生本理念”,始终将幼儿作为课程中心,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和经验设计多元化创玩戏剧活动,在戏剧中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参与实践,完成游戏任务,从而提高创玩戏剧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要减少对幼儿的干预,为幼儿提供自主参与和实践的时间与机会,确保每一位幼儿都能全身心投入游戏化的创玩戏剧活动中,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设计多样化游戏


  基于游戏理念的幼儿创玩戏剧课程设计与实践,强调游戏与戏剧的融合,旨在通过游戏化的戏剧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参与,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提高创玩戏剧教学质量。基于这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游戏的多样化,将多元化的游戏形式、游戏内容融入创玩戏剧课程中,例如角色扮演、即兴表演、合作类游戏、对抗类游戏,将语言活动、音乐活动、美术活动、社会活动等融入其中,以此丰富创玩戏剧内容,满足幼儿多元化需求,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三)做好活动评价


  在幼儿创玩戏剧课程设计与实践中,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帮助教师识别戏剧活动的实施效果、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表现,以及对活动提供的反馈;也能帮助幼儿找到在参与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不足之处。基于这一方面的原因,教师应当做好教学评价。比如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的方式关注幼儿在游戏化戏剧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进行自主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完整性;教师结合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游戏化创玩戏剧活动的质量和实施效果,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三、基于游戏理念的幼儿创玩戏剧课程设计与实践策略


  (一)基于戏剧主题,创设游戏情境


  在幼儿创玩戏剧中,游戏情境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增强戏剧活动的沉浸感、提升幼儿游戏参与感、提高戏剧活动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不仅如此,在创玩戏剧中创设游戏情境,还能促进幼儿在模拟的、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和体验,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戏剧的核心内容,并全身心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完成各项活动任务,使幼儿情感、社会性以及语言能力得到综合发展。为有效创设游戏情境,教师应做好对戏剧主题的深入分析。戏剧主题是戏剧活动的核心元素,通常围绕某一故事或事件展开,代表故事的主旨和内涵。戏剧主题作为幼儿表演的基础,更是游戏设计和情境创设的核心依据。基于戏剧主题创设游戏情境,能更好地将戏剧的情节、戏剧中的角色和情感内涵与游戏深度融合,确保游戏活动与戏剧核心思想契合,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情境中参与体验。


  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应围绕戏剧主题,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生活经验创设真实且具象化的情境,使幼儿能在体验中感受真实的情感波动,在具体的游戏化情境中扮演相应的角色参与游戏活动,提高其情感体验的深度。与此同时,游戏情境必须紧扣戏剧主题,使幼儿在游戏中与戏剧主题产生良好的情感共鸣,进一步理解戏剧的核心内容,提高创玩戏剧教学质量。例如在《年兽来了》的创玩戏剧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与幼儿进行互动,应用多媒体设备、绘本等多元化资源让幼儿初步了解“年兽”,感受春节传统文化的魅力,初步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对戏剧主题进行分析,了解该主题蕴含的“勇敢”“合作”“挑战”等元素,围绕这些元素设计针对性的游戏化戏剧活动。在分期工作准备完毕后,教师可与幼儿共同设计基于主题的游戏情境,例如围绕“勇敢”的“驱赶年兽”情境、基于“合作”的“搭建防御迷宫”情境、结合“挑战”的“避开年兽追捕”的情境。在这一环节结束后,由教师依次为幼儿讲述不同游戏情境的主要内容,比如“驱赶年兽”情境: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个被遗忘的传说,“年”是一只神秘的怪兽,每逢过新年便会出没于村庄中,给无数村民带来恐惧。这时,有一位村民提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找到‘年’的弱点,将它驱赶出去!”你们作为村里的一员,该怎么做呢?接下来,请完成“驱赶年兽”的对抗游戏活动。以这样的方式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下让幼儿进入游戏情境,了解基于戏剧主题的戏剧内容,明确接下来要完成的游戏任务,有利于提高游戏化创玩戏剧活动的实施效率,使每一位幼儿都能明确自身的游戏任务,全身心参与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难度”的游戏任务,并主动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表现,适当调整游戏内容和难度,增强游戏的挑战性和趣味性,确保幼儿能参与其中,完成游戏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使幼儿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戏剧主题,感受戏剧内容,明确戏剧主题下的核心思想,并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结合戏剧内容,丰富游戏活动


  在幼儿创玩戏剧课程中,游戏活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结合戏剧内容,丰富游戏活动”是提升创玩戏剧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具体而言,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参与需求,使幼儿在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参与体验。与此同时,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还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创造性特点,能突出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自由地想象与表达,创作属于自己的角色和情境。在创玩戏剧课程中,游戏能帮助幼儿理解固定的戏剧内容,使幼儿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消化和吸收戏剧中的知识和情感主题,加深他们对戏剧内容的理解。另外,基于游戏化的创玩戏剧活动还能激发幼儿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让幼儿在模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确保游戏活动与戏剧内容一致,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要了解戏剧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戏剧中的主要角色特征进行游戏设定,例如角色有着聪明、活泼的特点,设计的游戏活动可以包含解谜、闯关、寻找线索等游戏元素,这种方式能使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戏剧角色的特点,将自身代入角色中,提高游戏参与感。

  例如在《猴子学样》的戏剧活动中,该戏剧讲述了一位老爷爷的斗笠被猴子拿走,通过智慧让猴子模仿他的动作,最终拿回了斗笠的故事。基于故事的核心内容,可以明确两个角色,分别是老爷爷与猴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分析老爷爷和猴子的特点,比如老爷爷聪明、有智慧;小猴子调皮、善于模仿,加深对戏剧角色的理解。在此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戏剧内容设计层次性、连续性的游戏活动。比如“猴子动作值多少:要求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与猴子有关的动作,保证动作不重复。这个游戏活动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猴子,例如挠痒痒、抓耳挠腮、跳跃等,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二三木头人:由教师扮演老爷爷,幼儿扮演小猴子,老爷爷说出‘一二三木头人’后,小猴子必须立刻停止动作,谁动了就单独模仿老爷爷做的动作。该游戏与戏剧故事相匹配,能增强游戏活动的趣味性,锻炼幼儿反应能力和模仿能力。”“搭建猴子城堡:组织幼儿到建构区,将幼儿分为两两一组,利用提供的材料,搭建猴子城堡并参与城堡闯关。在每个关卡中,幼儿要模仿猴子的动作,或者完成与猴子相关的任务,例如找到隐藏的香蕉、找到老爷爷头上的帽子、通过摇摆的藤蔓等。这一类挑战性游戏活动旨在增强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这样的方式设计游戏活动,能确保游戏与戏剧主题、戏剧内容的紧密相连,使幼儿在真实的游戏活动中理解戏剧故事,了解戏剧角色,引起情感共鸣,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提升幼儿创玩戏剧教学质量。


  (三)注重观察指导,优化活动评价


  基于游戏理念的幼儿创玩戏剧课程设计与实践中,观察指导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需求,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支持与引导,保证游戏活动的有效实施,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基于观察指导的活动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能对幼儿游戏行为进行系统性的记录和分析,有利于教师评估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提升创玩戏剧教学质量。


  在实践中,教师可通过“随机观察”与“目标观察”的方式全方位掌握每一位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否产生特殊行为、是否顺利完成游戏任务、达成游戏目标,以及了解戏剧游戏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应用“个体观察”的方式对个别幼儿进行细致观察,以便深入地了解幼儿的情绪、在游戏中的表现。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融入评价活动,例如与幼儿进行一对一互动,通过互动询问的方式了解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对戏剧故事的理解,进而初步评价幼儿的游戏行为、游戏表现;设计成果展示环节,在此环节鼓励幼儿进行个人评价和互相评价,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在评价中明确他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为教师提供科学的评价依据,最后对幼儿进行综合性评价,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整体表现,做好游戏优化,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创玩戏剧课程作为戏剧教育的一部分,将游戏理念融入其中,是提升创玩戏剧课程实践效果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具备创新思维,基于戏剧主题和戏剧内容,创设游戏情境、丰富游戏活动,并做好教学观察与指导,优化活动评价,有效发挥幼儿在创玩戏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自主参与、自主理解、自主探索、自主创新,以及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怡.幼儿园主题戏剧活动园本课程构建[J].读写算,2024(4):89-91.


  [2]刘咏梅.幼儿园戏剧教育的价值及实施路径[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4(3):40-42.


  [3]薛娜.基于“儿童本位”下的幼儿创意戏剧游戏活动[J].当代家庭教育,2023(2):35-37.


  [4]张世萍.戏剧表演项目课程游戏化实践路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2023(15):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