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发展关键期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论文
2025-11-14 10:24:4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文章聚焦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描述了幼儿在这一时期语言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列举了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然后从多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策略。
摘要:文章聚焦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描述了幼儿在这一时期语言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列举了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然后从多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策略,包括创设丰富多元的语言环境、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加强家园共育、关注个体差异与实施个性化教育,以期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语言的发展关键期,实现表达能力的质的飞跃。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发展关键期;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策略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和思维工具,而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语言发展情况对幼儿未来的学习、社交和认知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部分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针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关键期,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幼儿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环境,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1]。其中,家长陪伴、亲子互动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若家长在吃饭、玩耍等日常生活中与幼儿积极交流,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则能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相反,若家长总是忙于工作,将幼儿交给老人或保姆照顾,彼此缺乏必要的沟通,则可能会导致幼儿因缺乏语言刺激而出现语言发展迟缓的情况。
(二)教育因素
幼儿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场所,教师的教学方法、语言环境的创设等都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语言教学中,若教师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可能会使幼儿对语言学习失去兴趣。而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则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此外,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能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幼儿园可以通过创设阅读角、角色扮演区等丰富的语言区域,为幼儿提供语言交流和实践的机会[2]。

(三)社会因素
如今,电子产品的使用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在幼儿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当下流行的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对幼儿来说极具吸引力。然而,幼儿若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将会降低与人的对话频率或互动频率,从而导致语言发展迟缓。此外,幼儿难以辨别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在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容易学到网络上粗俗、暴力的不良语言,这不利于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健康发展。
二、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丰富多元的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基础。丰富多元的语言环境能给幼儿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出机会,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家庭和幼儿园都应重视良好语言环境的创设[3]。
为了让幼儿能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成长,家长可以从亲子阅读、日常交流等方面入手。亲子阅读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家长可以每天安排半小时或一小时的亲子阅读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适合其年龄和兴趣爱好的绘本。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可适时提问,和孩子探讨感受和想法,引导孩子思考和表达。比如,在阅读绘本《我爸爸》时,家长可以问孩子:“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正在做什么?”“你的爸爸敢这样做吗?”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欲望。此外,日常交流也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比如,在吃饭时,家长可以询问孩子:“看看今天的菜里妈妈都放了些什么?你最喜欢吃哪种蔬菜?”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家长要认真听孩子的回答,并及时给予积极回应和鼓励,使其感受到自己的表达被重视,树立自信心,从而养成勇于表达的好习惯。即便孩子的表达不够清晰,家长也不应急于打断或纠正,而应耐心引导,帮助孩子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园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幼儿打造充满语言氛围的学习空间。在教室中,教师可以专门设置语言学习区域,摆放各类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故事书。这些图书应内容丰富、画面生动,涵盖童话故事、生活常识、科普知识等多个领域,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需求。比如,绘本《我的幸运一天》讲述了小猪误入狐狸家,凭借自己的智慧洗了舒服的热水澡,品尝了美味的午餐,享受了惬意的按摩,并从狐狸嘴里逃脱的故事。该绘本充满童趣,语言词汇丰富,适合幼儿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还能学到丰富的词汇表达。此外,语言学习区域还应配备适合幼儿使用的阅读桌椅和柔软的坐垫,营造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以促使幼儿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
(二)优化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是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实践机会。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教师将语言教学融入游戏中,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兴趣。比如,词语接龙游戏不仅简单有趣,还能丰富幼儿的词汇储备,提升其语言反应能力。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可先进行示范,如教师说“天空”,引导幼儿用“空”字开头说出“空气”,教师接“气体”,后续幼儿依次轮流说出一个以对方所说词语最后一个字为开头的新词语。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如果幼儿一时想不出来,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提示和引导。比如,当幼儿说出“水果”后,下一个幼儿想不出词语时,教师可以提示“果”“果园”“果汁”等,帮助幼儿顺利进行游戏。通过词语接龙游戏,幼儿在不断地思考和表达中,丰富了自己的词汇量,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角色扮演区域设置“饭店”“超市”“公园”等多个模拟场景,并投放丰富的道具。如饭店的厨师帽、围裙、菜单,超市里的各类商品模型,公园的模拟背景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比如,幼儿模拟在“饭店”里的场景,分别扮演顾客和厨师,顾客需要拿着菜单用语言表达出自己想点的饭菜:“我要一份地三鲜,一碗大米饭。”厨师则要回应顾客的需求:“好的,马上做,一共20元。”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游戏,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学会在不同情境中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
此外,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教学效果。动画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多媒体形式。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情节和鲜明的色彩能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幼儿观看的语言类动画,如《大耳朵图图》《小猪佩奇》等,让幼儿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如在观看《大耳朵图图》时,幼儿可以听到标准、清晰的普通话,掌握“你好”“再见”“我是××”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同时,动画中的角色对话和情节发展能够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运用场景,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教师在播放动画时,可以适时暂停,引导幼儿模仿动画中角色的语言和动作,如模仿图图说“我是图图,这是我的妈妈张小丽,这是我的爸爸胡英俊”,加深其对语言的记忆和理解。
(三)加强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能够整合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教育。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有效的家园沟通与合作机制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组建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幼儿在幼儿园的语言学习情况,与家长共同探讨幼儿教育中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并制订方案。家长微信群则为家园沟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教师可以在群里及时发布幼儿园的通知、活动信息、幼儿的学习成果等,让家长随时了解幼儿园的动态。同时,家长也可以在群里与教师交流幼儿在家中的语言表达情况,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4]。
此外,幼儿园定期举办专家讲座也是优化家长教育理念、推进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可以邀请教育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来园举办讲座,内容可以是“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幼儿语言的教育方法”等。通过听讲座,家长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优化自身的教育观念。比如,幼儿园邀请儿童语言发展专家举办了“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的教育策略”讲座。专家详细介绍了幼儿在不同年龄段语言发展的特点和家长们要注意的教育要点:对于3~4岁的幼儿,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对话,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对于4~6岁的幼儿,家长应多引导孩子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讲座结束后,家长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如何在家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四)关注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存在个体差异,语言发展速度、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教师应充分了解他们的语言能力水平,进而因材施教,为他们制订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例如,部分幼儿的语言学习能力与表达能力较强,针对这部分幼儿,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挖掘他们的潜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语言能力,如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改编故事结局、古诗朗诵等活动。在改编故事结局活动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个主题:“融化后的雪孩子”,让幼儿发挥想象,根据《雪孩子》的故事自己创作故事结局。有的幼儿说:“过了几天,天气变得更冷了,小兔子醒来发现又下了一场大雪,妈妈已经帮她堆好了雪人,她开心极了,雪孩子又回来了。”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让故事的结局更美好、更生动、更有趣。针对幼儿喜爱的古诗朗诵活动,教师可以选择李绅的《悯农》、李白的《静夜思》、骆宾王的《咏鹅》等经典古诗,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朗诵技巧,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提高他们的朗诵水平,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5]。
部分幼儿的语言学习能力与表达能力较弱,针对这部分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支持和鼓励,使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更多练习机会。在一对一辅导中,教师可对幼儿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有的幼儿把“奶奶”读成“lǎi lai”,这时,教师应耐心地纠正他们的发音,并进行针对性训练,把“牛奶”“奶牛”“奶奶”整合起来,让幼儿先学会单个“奶”字的发音,再学习“奶奶”的发音,反复练习。有的幼儿表达不够流畅,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不要着急,先理清思路,再进行表达。在幼儿表达完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表达热情。
三、结束语
本文聚焦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针对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希望通过这些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在未来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应重视这些策略的应用和推广,并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语言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李万娟.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5(3):104-106.
[2]王加铃.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3(18):81-83.
[3]徐玉红.探究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189.
[4]章海琴.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智力,2020(18):189-190.
[5]郭巧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策略初探[J].新教育,201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