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探析论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探析论文

1

2025-06-24 16:33:17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民族精神是赖以生存与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将民族精神教育合理渗透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有的放矢地精心施教,将课堂教学本身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摘要]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民族精神是赖以生存与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将民族精神教育合理渗透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有的放矢地精心施教,将课堂教学本身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本文主要阐述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民族精神教育,教学策略


  民族精神,这一概念指的是一个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无数的挑战与磨砺,逐渐孕育而成的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它不仅仅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更是该民族的灵魂之所系。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还能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现阶段,英语已成为重要交际工具,是广泛应用的全球性语言。因其在国际交流中的广泛性,我国在小学阶段开设了英语课程。新时代学生拥有广阔国际视野,接受多元文化碰撞,并通过旅游、报刊、网络等了解世界文明成果。然而,英语书刊中的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青少年是民族希望和祖国未来,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注重民族精神教育。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指出:“中小学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这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过程中应以教材为出发点,加强课堂教育性,全面贯彻民族精神教育。

5a8cfd045f75cd524c60f1a69ae7d76.png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文化交流和认知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和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1.引入历史文化内容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引入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如讲述古代传说、英雄事迹、历史变迁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祖国的伟大和辉煌,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例如,在学习历史人物的课文时,可以引入中国古代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戚继光等,讲述他们的英勇事迹,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先贤志士的英勇顽强。


  2.融入传统节日教学


  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和相关习俗,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3.实践活动中体验


  组织一些与民族精神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英语角、英语剧表演、主题演讲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精神的内涵,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1.对比中西方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例如,可以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艺术文化、节日文化等,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2.展示中华文化成果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中华文化的成果,如中国的科技成就、文化遗产、艺术瑰宝等,让学生了解到祖国的辉煌和进步,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诗词、歌谣、传统故事等,让他们在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传统美德的英语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勤劳善良等。这些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介绍社会公益活动、环保行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了解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合作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当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师对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民族精神教育的渗透。他们认为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民族精神教育则属于德育范畴,与英语教学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没有将民族精神教育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导致民族精神培养在英语学科中的缺失。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吸引力


  在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时,一些教师往往采用简单的说教方式,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他们往往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些历史文化知识,讲述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而没有将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教材中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挖掘不足


  当前的小学英语教材中,虽然也有一些与民族精神教育相关的内容,但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挖掘。教师如果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会导致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此外,一些教师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补充一些与民族精神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得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70f30b5227d243945dd01ad9848f51b.png

  四、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深入挖掘教育资源,充分激发学生民族情感。


  在小学教育中,之所以要在学生中积极弘扬和重视培育民族精神,主要是为将学生培养成可以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具备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与课堂教学主题相结合,以“运用故事详细描述生活,借助情景重现真实经历”作为主要目标,将内容具备的德育功能充分展现出来,推动课堂目标逐步实现;合理运用“通过表演深刻感知道理,利用激烈讨论传递正确思想”这种方法,对课堂重点当中具备的德育功能进行深度挖掘。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学期“Chinese New Year”这一单元内容时,英语教师应为学生主动创设出欢快的节日气氛。具体可以怎么操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为学生详细介绍新年的由来与意义,并给学生讲述“熬年守岁”的励志故事。听完教师讲的故事,学生对“年”的由来纷纷表示惊叹。以故事引入开展教学,不仅可以达到思想教育目的,还可以将学生民族情感激发出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生动形象地传播家国情怀教育,既增加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可以在学生心中渗透我国优秀的文化民族精神,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通过民族精神教育,使小学生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民族精神以及背后的历史,能够牢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鼓励和促进小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奋斗、提高自身本领;并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在跨文化的语言情境中,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文化品格、进一步激发民族情感、爱国情感,让这份情感触动心弦、根植于心。


  (二)有机结合时事主题,促进学生思想内涵提升


  在小学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如果想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民族精神教育,那么应当有机结合时事主题,如此既可以激发学生民族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学生思想内涵显著提升。


  例如,北京冬奥会不仅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充分展示出来,还充分体现出极为浓郁的中国特色与韵味,是全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和历史进行充分了解的重要窗口。小学英语教师应将这一热点牢牢抓住,与本节所学“Hobbies”这节内容相结合进行拓展,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What is your hobby?”“Ice hockey、skiing、ice skating...”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然后教师对多媒体设备加以利用,通过播放优美的冬奥会宣传片将学生们带入冬奥会氛围当中,然后在课堂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最后英语教师可以通过“One world,One dream”,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我国想要通过举办奥运会来告诉世界:合作共赢,和谐发展,和平进步,和睦相处是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不仅推动了中国冰雪运动,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融合,更是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从这个角度来讲述,在进行小学英语活动设计的时候,需要以时事背景为依托,确保构建真实的情境,由此引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够使得民族精神的培养进入到理想的状态。比如在这一民族情感教育主题活动中,笔者就高度重视当下时事背景与学生民族情感教育之间的融合,从实际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上进行优化;此外,激励学生学习运动员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我把冠军献给祖国”之姿做“信念坚定”的奋斗者。真正意义上做到在励志中督促自己成长,用生命感动生命,使丰富情感在自然而然中获得升华。


  (三)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大力传承民族精神


  在民族精神教育中,中国传统节日一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内容活泼,而且形式多样,是推动民族精神教育有条不紊开展的主要教育内容。所以,小学英语教师需要与实况相结合对班级学生展开认知中国传统节日方面的教育。


  例如,在学习Chinese festivals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端午节和国庆节为例,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可让学生围绕端午节话题展开互动和交流。将班级学生合理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查找关于端午节来历资料,有的负责翻阅有关诗歌。教师应在学生认真搜集资料实际过程中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正确指导学生搜集方向以及方式。当学生将搜集资料任务完成以后,教师应让学生互相分享,从而让学生在牢牢掌握所学英语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充分了解。


  在了解中秋节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制作和录制自制的中秋节庆祝视频,加强学生对中秋节庆祝的理解和完善英语能力。其次,在英语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英语为主传媒,还可以创设线上群体和微信公众号,讨论、分享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和个人的创意构想,共同策划一个“爱家爱团圆”的学习计划,激励学生更好地运用英语技能来参与社会推动传统节日的文化建设。最后,利用电子书的制作工具,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体验和英语输出能力记录下来,同时还可以加入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其外语实践能力和文化素质。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课程Mid-Autumn Festival这一教学环节中,开展民族文化教育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文化意识和实践能力,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


  (四)促进英语教师综合素质提高,肩负传播民族精神重任


  正所谓:“自己得有一桶水,才可以给人一杯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小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是其作为教育工作者承担的使命,为此,教师应当精心施教和潜心挖掘,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教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将民族精神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媛媛.新时代小学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2(23):14-17.


  [2]景嫣.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以绘本The Old Dragon Has Nine Sons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0(4):42-47.


  [3]金娟.从文化意识到文化品格的嬗变——浅谈小学英语Culture time版块的教学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0(3):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