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建设探索论文

2025-06-10 15:33:58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是高质量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教材可以对接产业更新的及时性与紧迫性,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更好地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摘要: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是高质量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教材可以对接产业更新的及时性与紧迫性,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更好地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基于此,从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建设背景出发,阐述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内涵与特征,分析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建设现存问题,结合数字教材开发过程,分别从数字教材选题、平台建设、开发主体选择、内容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评价六个方面重点阐述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建设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字教材;课程思政
一、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建设背景
教育数字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教育数字化,既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科技深刻变革的共同选择,又是我国开辟教育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先手棋。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建设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教材配套资源和数字教材建设,探索纸质教材的数字化改造,形成更多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的数字化教材。”[1]2024年2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指出:“着力丰富资源形态,大力开发数字教材。”[2]而数字教材一定是校企合作编写的教材,是多样化的新形态教材。
二、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内涵与特征
当前,各界对数字教材的定义尚未统一。在中国知网中检索“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可以看到,仅《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就在2024年4月至8月,连续刊登了7篇相关文章。学者对数字教材的定义进行了探讨,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应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编写内容、按照正规出版流程出版,需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同时具备融媒体、智能性、职业性、及时性、交互性等特征[3]。数字教材的开发需要紧跟最新研究成果,加快建设步伐。
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建设现存问题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数量不足。以金融科技应用专业核心课程——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为例,通过检索京东、淘宝等主流电商平台发现,相关纸质教材的数量不多,而数字教材更是寥寥无几。
现有教材更新速度无法满足职业教育与岗位能力需求的快速变化。以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为例,该门课程是数字营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营销技术、营销手段与金融产品的融合。以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为特征的营销5.0时代的到来,推动了营销模式再创新,而这些新技术、新模式、新思路,需要在教材中及时更新与体现,现有的教材形态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对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存在课程思政的融入零散且不成体系、课程思政融入方法单一、课程思政的融入与专业特色融合不够等问题。
四、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建设路径
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做好数字教材选题、数字教材平台建设、数字教材开发主体选择、数字教材内容构建、数字教材课程思政建设、数字教材教学评价六方面的内容。
(一)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选题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选题,要按照“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要求,要以岗定课、定教材。“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要求以岗位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将岗位中的人才能力需求融入课程标准。因此,在确定职业教育数字教材选题时,学校要优先选择受新技术、新规范、新业态、新模式等影响深刻、面临数字化转型的行业、岗位,将能够体现该行业、岗位要求的核心技能的课程及配套教材,进行优先建设。例如,优先选择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课程进行研究,是因为金融行业面临数字化转型,“AIGC+营销”推动了营销模式的再创新,对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岗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营销技能已经成为金融从业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因此,该门课程更适合选择具有更新速度快这一显著优势的数字教材进行教材建设。
(二)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平台建设
首先,建设以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为核心的优质内容资源体系,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互动课件、虚拟仿真、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数字人、智能体等资源的开发。例如,在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课程的数字教材资源体系建设中,互动课件可以包括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测试的内容、测试结果分析的动画,展示不同的选择代表着客户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结合在线实时测评和评价结果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技能要点;数字人可以提供互动体验,可以作为虚拟客户,学生通过与之互动,开展客户需求了解、风险承受能力测评、数字化营销方案制定及数字化营销方案分析等任务,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营销技能和沟通能力。其次,选择合适的数字教材开发平台。数字教材的开发和使用需要专业的创作工具和平台支持,这些工具和平台可提供界面友好且操作简便的软件、提供富媒体教学资源、提供数据模型支持、完成数字教材的封装出版等。因此,在平台选择方面,学校要优先选择具备自主知识产权、AI(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支持、富媒体教学资源,且界面友好简单易上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平台和工具,进行数字教材建设。
(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开发主体选择
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离不开产教融合,好的教材一定是校企合作编写的教材。而校企合作开发数字教材,也是产教深度融合的体现。
在教材开发过程中,要积极发挥企业专家、行业专家的作用,校企合作共同建设课程。组建由企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教师团队、出版行业人员组成的教材编写团队,将职业岗位标准融入教材,将新技术、新模式、新规范融入教材,将典型的企业案例作为学习项目编入教材,生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行业适用的、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同时保持数字教材的更新频率,保证课程建设的职业性与开放性,提升教材建设质量。
(四)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内容构建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内容的构建,需要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以岗位核心能力为出发点,参照相关技能大赛评价标准,融合技能等级证书的能力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整合基于知识图谱的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内容。以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课程为例,通过确定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关键技能,参照数字金融、智慧金融、金融科技应用等相关职业技能竞赛评价标准,融合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力要求,基于知识图谱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综合“岗、赛、证”的要求,将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岗位核心能力概括为:熟悉各类银行金融产品、保险金融产品、证券金融产品;能运用数字化营销手段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和运营;能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客户旅程地图、用户画像等,进行客户经济行为识别与追踪、综合理财需求分析,制定资产配置方案。基于此,将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数字教材内容重构为金融产品场景搭建、数字化营销体系、用户需求分析、数字化运营、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案例五个模块(见图1)。
(五)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课程思政建设
在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中融入课程思政,是建设高质量教材的必由之路。在数字教材建设初期就进行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实现整体部署和统一规划,避免思政元素融入生硬、思政点零散、课程思政不成体系等问题。
要从时代性、文化性、职业性、导向性、技术性五个方面对课程思政融入系统进行设计。第一,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创新推出医保无忧无界信用卡产品,解决医保电子支付中自费账户的资金缺位问题,说明金融产品创新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要。这体现的是课程思政融入的时代性。第二,宋代的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同时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而当下中国的移动支付更是在全球具有领先地位。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这不仅能彰显“四个自信”,还能体现课程思政融入的文化性。第三,客观理性地帮助客户做好家庭风险承受能力分析,进而匹配合适的商业保险,帮助广大家庭规避风险。这体现的是课程思政融入的职业性。第四,风险是金融行业的生命线,在运用数字化营销手段时,需要注意不得利用数字化营销手段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宣传,要合规经营。这体现的是课程思政融入的价值导向性。第五,智能投顾基于大数据和算法,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和资产配置方案,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这体现的是课程思政融入的技术性。
同时,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还应尽可能形式多样,以达到如盐入水的效果。在数字教材中增加知识拓展、个性化推荐、智能问答、热点话题等部分。如在知识拓展中补充建立农产品期权市场的意义,是为了有效分散期货市场风险,利用期权实现农业补贴市场化;如在热点话题中结合每年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宣传时机,在数字教材中链接宣传资源,突出金融安全观的普及,筑牢风险底线;如在个性化推荐中对学生营销方案的设计与客户的匹配程度进行点评等。
(六)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字教材教学评价
数字教材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基于数字教材平台,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进行刻画,实现精细化、实时化评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为其提供差异化的学习内容,实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另外,数字教材为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提供技术支撑。数字教材提供文本、视频、动画、互动课件、数字人等多种教育资源,为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提供多种选择,最大限度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同时,数字教材为全面、高效、科学的教育评价提供有力技术支撑,通过数字教材平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行为,掌握其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教材建设是人才培养的“一剧之本”,是岗位知识技能的书本化呈现,也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数字教材以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功能完善的显著优点,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探索数字教材建设路径,加快数字教材建设进度,健全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管理体系,加快推动打造“金教材”,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1-12-08)[2024-10-20].
[2]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携手推动数字教育应用、共享与创新[EB/OL].(2024-02-01)[2024-10-20].
[3]洪国芬.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23):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