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论文

2025-04-15 16:10:2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程学习中,教师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授课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既可以丰富知识讲授的形式与方法,突破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局限,又能借助贯穿式课程评价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使其能够根据评价内容及时弥补学习漏洞,增强自主认知,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摘要: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程学习中,教师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授课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既可以丰富知识讲授的形式与方法,突破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局限,又能借助贯穿式课程评价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使其能够根据评价内容及时弥补学习漏洞,增强自主认知,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文章从“教—学—评”一体化视角出发,阐述了教师通过优化导入环节、教学环节、评价环节,开展多样化教学评融合性授课活动,提升教学效果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授课模式是指教师把教学、学习、评价三个部分进行有机融合,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知识讲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科技能,同时将激励与评价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打破教师的定式思维,增强课程教学的灵活性与丰富性,还能借助有效评价改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看法,提高他们探索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根据评价提示及时弥补不足,进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教师若想增强英语阅读教学的灵活性与有效性,可以运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开展授课活动,让教、学、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度理解,提升他们自主认知的动力与能力。
一、“教—学—评”一体化概述
“教—学—评”一体化指的是教师在知识讲授过程中,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知活动、教学反馈、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科学整合,使课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和教学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与效果,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素养。“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教、学、评三者之间的连接与统一,教师需要从宏观角度思考“如何讲授知识”“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高效评价”等问题,使三个要素之间得以相互融合、相互关联,从而使“教—学—评”一体化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教—学—评”一体化中的“教”指的是教师立足于课程目标,开展丰富的学科探知活动,让学生通过完成探知任务,扎实掌握相关知识,高效达成学习目标;“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对学科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探究与深度学习,并在认知过程中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以发展学科综合素养;“评”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学习反馈情况,对其进行鼓励性、表扬性、激励性的教学评价,以此增强他们自主认知的信心与动力,使其能够及时弥补自身不足,进而提升课程学习的最终质量。
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要点
(一)转变传统授课思路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应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时,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根据课程目标对“如何教”“如何学”“如何评”三方面进行关联性思考。通过设计与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相符合的探知活动,快速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提升他们英语认知的信心与动力;在教、学、评三个环节的融合性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
(二)改变传统评价方式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课程评价标准,这不仅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缺乏对其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科素养等方面的关注,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对此,在“教—学—评”一体化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用激励性、肯定性、表扬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评价。这样既可以快速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又能借助评价对其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从而提高课程的最终教学质量。
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措施
(一)优化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置课程导入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通过完成导学任务,学生能够对单元知识形成初步了解,并对相关理论产生更加浓厚的深入研究兴趣,从而为后续的课堂深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对此,为了让英语阅读导入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可以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设计具有引导性的自主探知活动,如生活案例探究、生活化思考等,以此引发学生对英语文本的好奇心,使其对单元浅层知识进行自主探究,提升导入环节的英语探知效率[1]。
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为例。教师需要先深入了解单元教学内容,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教学要求制订明确的“教—学—评”一体化课程目标,再依据目标设计导入探知活动,利用鼓励性语言提高学生导学认知的效率。例如,教师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本校的环境立体示意图,利用熟悉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好奇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英语文本,使其初步了解单元学习内容,并鼓励他们运用文本思路对本校的示意图进行交流探讨,分析如何用英语描述学校各区域环境、介绍各区域的作用等,由此引出单元词汇、句型等重难点知识。与此同时,教师需要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自主交流的效果。比如,“在交流中快速厘清了文本对话思路;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词汇描述校园环境;能够积极与他人展开交流讨论”等。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既可以找到深入探知的方向,又能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的热情。
(二)丰富教学活动,提高阅读学习质量
为了让“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作用,教师需要对英语教学思路进行科学优化。教师不仅要丰富知识讲授的内容和形式,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同时,教师应将鼓励性、表扬性评价合理融入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灵活的、自主的探知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借此提高他们英语阅读课程的学习质量。
1.创设理解探知活动
英语阅读学习的重点在于理解文本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语句背后的丰富情感。对此,教师可以“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为基础,结合多方面教学资源,创建自主探知与深度理解教学活动。在阅读探知课程中,教师需要先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他们结合文化背景知识,对单元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理解过程与理解效果进行鼓励性评价,以此提高其自主阅读、深度探知的信心[2]。
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为例,此单元围绕“饮食和生活方式”展开,讲述了不同主人公的不同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个国家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并介绍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习俗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述信息阅读单元课文,使其能够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理解文中人物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在文本拓展理解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感悟进行合理点评,客观给予建议和肯定,使其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单元文本的含义。
2.创设文本梳理活动
为了强化学生对英语文本的深层次认知,使其能够深度解读文本内容并深入理解单元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以组织文本自主梳理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先带领学生阅读英语文本,鼓励他们自行找出其中的陌生词汇和词组,并引导他们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理解词汇和词组的具体含义。然后,教师再围绕文本内容设计富有层次性的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自行寻找答案。同时,教师要指导他们运用逻辑思维对单元文本内容进行科学梳理,以加深其对单元知识的深度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表扬性、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纠正错误的探知思路,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英语阅读学习[3]。
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1 Past and present为例,在文本梳理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围绕文本内容提出阅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互动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对学生的问题结果和讨论过程进行鼓励性评价,以此提高其互动认知的质量。如,教师根据单元文本提出如下问题:“阳关镇的现在与过去有哪些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说明了什么?在英语语法中,描述过去和现在的表达方式是否相同?怎样用英语表述一座城市过去和现在的变化?针对这些信息调查和采访的要点是什么?”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阅读英语文本,寻找问题答案。比如,用现在完成时态表述城市的变化,用“as+形容词或副词原级+as”表示“和……一样”,用“not as/so...as”表示“不如……”等。另外,教师还要及时评价学生的答题结果,纠正他们的错误思路,用激励性语言引导其进行深度阅读,使其在文本梳理过程中深度理解文本含义。
3.创设迁移实践活动
在阅读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来开展知识迁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围绕单元主题,结合自身经验,用英语就某一事件或某一话题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知识运用情况和语用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并使用表扬性和鼓励性语言来增强他们的学习成就感,帮助他们通过有效的错误纠正提高英语表达水平,进而提升课程学习效果[4]。
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7 Films为例,此单元围绕“电影”话题展开,学生需要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与电影有关的词汇,知道如何用英语介绍电影以及如何谈论不同的电影类型。基于此,教师可以创建生活化迁移实践活动。在学生透彻理解单元文本含义、初步掌握单元重难点知识后,教师可以用鼓励性语言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用英语分享自己喜欢的电影并介绍电影的大致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自行创作电影宣传文案。此项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能提升其英语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水平。最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表述内容和文案内容进行表扬性评价,以此增强他们英语实践的成就感,提高其语言运用的兴趣和能力。
(三)完善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英语阅读课程评价环节,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单一式评价模式,结合“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针对自身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客观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通过互动评价找到学习的榜样。另外,教师需要从整体视角出发,对学生进行全程化学习评价,利用表扬性、激励性语言增强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知识的信心,提高其拓展阅读英语文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查缺补漏的过程中提升英语综合素养,从而实现全面发展[5]。
以苏教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2 Great people为例,此单元围绕“伟人”话题展开,学生需要通过文本阅读了解更多世界上的著名人物,感悟伟人身上所蕴含的高尚精神,寻找学习的目标和榜样,树立伟大的志向。在课程评价环节,教师需要结合上述课程目标,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创建自评、互评和他评活动。教师让学生回忆课堂认知过程,引导他们对自身的阅读状态、阅读效果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如是否读懂单元文本内容、是否了解伟人的成功经验、是否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是否掌握单元词汇和语法知识等,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评,说出他人身上的优点和值得自己借鉴的学习方法。比如,有的学生评价他人具有灵活的思维能力,能够从多角度思考文本内容,能够运用对比、推理、迁移等方法认知单元知识,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的意识。最后,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整体性、综合性评价,指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需要提升的学习能力,使其通过自我完善提高英语综合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教—学—评”一体化授课模式提高课程教学的灵活性、统一性和有效性,通过教、学、评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阅读认知效果,同时,使其在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形成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叶红.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路径[J].天津教育,2023(33):107-109.
[2]罗序滔.例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教—学—评”一体化研讨[J].考试周刊,2023(44):7-12.
[3]王文俊.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中学生英语,2023(38):57-58.
[4]陆梦洁.“教学评一体化”运用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考[J].中学生英语,2023(22):37-38.
[5]赵艳婷.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J].华夏教师,2023(11):8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