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2025-03-04 16:52:2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以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为研究主题,结合《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从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两个方面呈现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理论研究的认知成果和教学行为跟进的成果。
【摘要】以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为研究主题,结合《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从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两个方面呈现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理论研究的认知成果和教学行为跟进的成果。旨在通过专题研究推动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同时促进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主题,凝练英语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协同提升学科教学实力,将“教”与“研”并融,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
英语学习不仅要学习一套符号系统,还要实现社会交往,传递思想,表达观点和态度,指向核心素养,彰显英语教学的育人导向和问题解决导向。基于主题意义探究,依托语篇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方向及其课程要求。基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从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两个方面,深入开展主题研究。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意义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能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研究有利于教师立足教学实践,提升专业素养;聚焦关键教学问题,精准指导教学;从长远看,可以带动更多教学专题研究。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研究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语言学习和素养形成聚合一体的大单元整体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核心素养育人导向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做建筑师,建构主题育人蓝图和语言教学主线蓝图,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和核心素养形成同时发生。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开展专题研究时要宏观架构、微观设计,切实有效进行理念和实践的研究与提升。
宏观上,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可知,英语课堂要坚定学科核心素养总目标—立足育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如何达成目标?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即基于主题,依托语篇,整合课程六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活动,在做中学,用中学,达到知行合一,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教育部2022)。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英语课程实施观念,是“用中学,做中学,创中学”的英语学习观和教学范式。在主题意义下,教学活动要做到结构化知识统整。具体教学实施途径是:立足知识统整,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实现语言学习和主题意义的逻辑关联,帮助学生进阶式形成完整认知、价值观和行为选择能力。对主题意义探究的层级递进的问题设置和活动设计要引发学生思考,指向高层次思维培养,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教育部2022)。
虽然《课程标准》指明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如何聚焦主题育人,但是实际教学中存在“学生对语言知识学得吃力”和“教师怕知识教不会”的问题。研读《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要预测学生对相关主题的需求和对教学活动的反应能力,语言输入要适切。
2.教学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挑战性,贴近学生的学习水平,使语言学习真正发生,语言输出有信息差和思维差。
3.要构建结构化知识,形成知识内在的组织逻辑,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使知识结构化的同时,构建学习经验、主题意义等结构化逻辑,如帮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4.要提供大量聚焦核心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的活动,不断强化重点目标语言;强化知识不是碎片化、割裂的,是主题语境下统整关联的;在做中、用中学习语言知识。
5.聚焦主题下的相关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输入和输出语言的质和量。
6.在各环节教学中关注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合理使用评价量表等评价工具,切实、有效地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学。
(二)大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作业设计研究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研究是学科教学的重点。研读政策文件,可知下列几个要点:2021年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调“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2021年4月8日,《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强调“严控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校要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作业布置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教师要深入了解作业内涵、作业类型、作业功能、作业设置等理论知识,梳理、概括作业布置的实施依据。作业是学生在课堂教学时间之外完成的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作业的作用是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知识意义构建,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英语学科作业设计的总体原则是减负提质,以作业促预习,以作业促复习,以作业促培优,以作业促学科实践活动,以作业促跨学科主题学习。
分层作业专题研究不可忽视。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合理把握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使学生根据作业内容和自己的水平标准进行自主化和多元化选择。
《课程标准》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占本学科总课时应不少于10%(教育部2022),因此,教师要潜心研究,确定与生活实践相关的主题,以主题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从而做到立足英语学科,多学科协同解决问题,发挥多学科综合育人的教育功能(郭华2023)。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和作业设计结合起来,如研究设计某一主题下多学科联结的思维可视化、知识结构化作业,实现对知识的采集、加工、内化、整合、应用等。
当前英语教师对教学成绩的心理压力较大,有时会焦虑沮丧,设计的作业存在内容单一、形式化、随意性、唯分数论等问题。教师要研究如何降低分层作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加强整体规划,在作业范例的基础上突破模式、范式做法,更上一个层次。
下面呈现大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一个课时作业设计范例: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的实施跟进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在系统规划、理论提升、案例形成的前提下,落脚点是学科团队教和研的实施跟进,应从多方面行动跟进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的实施。
(一)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跟进
1.深度教研的实施
提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的最符合实际的方法是高质量的常态教研。教研团队要发展,就要深度教研(赵雪晶2022)。因为,教师更多时候是依托经验在备课,而深度教研更有创造性和高价值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基于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研究的具体方式是:
聚焦本专题,立足校情,坚持问题解决导向,促进整体教研氛围的建设,寻求实质性突破;
紧跟省、市、区各级教研活动,在专家和教研员的引领下研读《课程标准》,建立基本教学规范;
在做中、用中学习《课程标准》,让教学更加深刻、科学、合理。
2.文字成果的呈现
研究应聚焦问题,呈现成果化、数字化特点。文字成果是沉甸甸的认知结晶,可以为教师提供参考范式,加快专题研究建模、突模的步伐。可设立下面模式范例:
英语学科大单元知识结构图编制与设计成果;英语学科大单元前置性预习报告设计模板;
基于大单元大任务的写作过程性指导的教学模板;
聚焦大单元语法项目,阶梯递进式教学设计成果;
《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备课设计和作业设计典例集;
大观念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阶段性研究经验。
(二)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实施跟进
1.研究制订常规作业的六大抓手
单元预习前置报告;
聚焦单元主题意义螺旋上升式的写作任务;聚焦语法项目,阶梯递进式语法作业;
聚焦核心语言目标的基础性与提高性作业库;
基于主题意义的拓展创新性、综合实践性的单元大作业;
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综合实践性作业。
作业类型可以为大语法项目式复习文本作业、基础型文本作业、开放型作业、主题写作型作业、英语与其他学科融合的跨学科课程作业。
2.根据作业设计的思维路径图解,提高作业设计能力
作业题目的设置是大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除了选编、改编作业,还要有原创作业题目的能力。作业的设计不能脱离主题语境,也不能缺乏专业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以下思维路径(见下图),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作业题目设置的路径。
3.作业评价的制度跟进
学生每完成一个课时作业,教师都要选取典型作业在班级中参照评价标准进行点评,鼓励他们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互评。学校要每天抽检班级,严格、定期监管作业总量和质量,及时反思、反馈、调整作业设计。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彰显英语教学的育人导向和问题解决导向,是《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方向,值得一线英语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教师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角色转换,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校发展。
引用文献
郭华.2023.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3-19.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雪晶.2022.深度教研:从流程规范走向品质提升[J].人民教育,(19):6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