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研究论文

2025-02-10 14:13:01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随着信息行业蓬勃发展,数字化技术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助力。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从教育数字化的内涵和教育数字化对职业教育的意义出发,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教学资源库、实训平台、教师能力、质量评价等多方面进行建设和优化,旨在为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提供思路。
摘要:随着信息行业蓬勃发展,数字化技术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助力。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从教育数字化的内涵和教育数字化对职业教育的意义出发,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教学资源库、实训平台、教师能力、质量评价等多方面进行建设和优化,旨在为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提供思路。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技术逐渐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xxx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新的使命任务,具有重大意义。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能够实现教育改革的贯彻落实,大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出具备数字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作为支撑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专业,人才需求量大,日常工作与数字技术联系紧密,对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高。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该专业,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者需要将数字化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教育数字化概述
(一)教育数字化内涵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教学活动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产物,也是推进教育事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教育数字化的推进对每个学习阶段都尤为重要,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教育数字化意味着教育模式的变革。要做好教育数字化工作,必须在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首先,需要认真抓好教学目标设计、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关键环节;其次,需要提升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数字素养和技能,并搭建好智能化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以保证数字化技术能够真正地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
(二)教育数字化对职业教育的意义
第一,提升职业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进入21世纪,互联网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被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智慧教学工具层出不穷,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等教学软件,在众多高校教学活动中均有所应用。同时,线上教学资源库越来越丰富,学生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学习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学名师及优秀专业人才传授的知识和技能。随着知识来源的多元化发展,职业院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也可以学习到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技能。由此,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减弱了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弊端,也进一步提升了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效率。
第二,促进职业教育人才与就业岗位衔接。例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有调度员、值班站长、客运值班员、售票员等,主要工作场所有网络运营控制中心、车站控制室、售票亭、站台等。其中,网络运营控制中心与数字化技术联系较为紧密,主要负责全线列车的运营调度工作;车站控制室次之,其对车站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控制,同时起到应急管理作用;售票亭是售票员与乘客关于票务工作沟通的窗口,需要使用半自动售票机为乘客进行票务服务;站台与数字化技术的联系程度较弱,站务员主要负责巡视站台情况,以保证乘客正常上下车。根据对工作场所分析可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未来就业岗位与数字化技术联系紧密,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学生数字职业素养的培养,能使学生更好地与就业岗位相衔接。
第三,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步伐。职业教育数字化,意味着基础设施的建设更为全面,教师的数字教学素养普遍提高,教学资源库也愈加丰富。随着职业教育数字化在众多职业院校中的普及,各院校会逐渐建立起属于自身的特色校园平台。从多个角度出发,学生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更加自由、自主地进行多维度学习;教师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教学资源,进行自我提升,并通过数字化工具提高自身数字素养;学校可以由点辐射,建立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数字化转型。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能跟进行业智能化发展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开始在新线修建中加入智慧城轨设计,同时对旧线进行数智化改造,融入自动驾驶、智能巡检等新技术。这些新兴技术的融入,对地铁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大大提高。相较于传统教学内容,智慧城轨环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设备的使用技巧,还要求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熟练使用智能化管理设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跨学科协调与沟通能力。目前,部分数职业院校教学内容停留在传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层面,存在专业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换代、教学内容缺少智慧运营模块、学生培养技能单一的问题。如在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中,没有融入最新的售检票系统知识,学生能力局限在传统票务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层面,不能及时跟进行业的发展。
(二)实训教学开展难度大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招生人数较多,班级较多,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带领着学生学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操作规范和流程,通过课本上的文字讲解完成教学,导致课堂互动性较差,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虽然部分职业院校逐步开设实训课程,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存在高电压、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维修困难等众多问题,实训课程的开展一般仅局限在参观讲解层面,学生很难有机会去进行实践操作。实训教学的不足之处,会导致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差,也难以满足实际岗位需求和业务需求,人才整体素质与市场需求之间缺乏匹配性,限制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发展,同时对人才自身的职业发展极为不利。
(三)专业教师数字素养较差
第一,部分教师不具备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思维,在遇到一些教学难题时,依赖传统教学方式解决,不能结合数字化技术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问题,比如课程缺乏仿真动画、VR(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等;第二,部分教师的数据分析能力不足,在分析学生学习数据时,往往缺乏主动性,不能及时发现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缺乏利用数据进行有效教学和管理的能力;第三,目前针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和支持体系尚不完善,学校和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往往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仅仅介绍数字化技术的使用方法,但没有具体的应用实践,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
三、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
(一)校企联合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库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生产主体是各城市地铁公司,地铁公司掌握着实际生产作业的一手资源,也最明晰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职业院校通过与地铁公司合作,联合构建线上教学资源库,可以及时更新行业最新技术、传达行业发展趋势,使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适应智慧城轨的发展。线上教学资源库应根据专业和课程设置要求,立足教学实际,有序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库应包含课程标准、教学课件、视频动画、项目案例、习题试题库等内容,涵盖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基本教学需求。学生可以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库拓宽知识层面、巩固专业知识,形成更为个性化、灵活性的学习模式。具体来说,地铁公司可以从两个方面为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帮助。一方面,轨道交通企业可以上传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视频,如自主票务处理、行车标准化作业等;另一方面,轨道交通企业走在行业前线,其最新应用的设备、技术(如轨道三维检查仪、智能安防系统、智慧边门等)也都可以通过资源库实现共享,以减弱职业教育的滞后性。
(二)搭建实训数字化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设备一般由自动售检票系统、站台门系统、手摇道岔、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操作盘、综合后备盘等组成。由于设备昂贵且场地成本高,一般职业院校仅购置1—2套实训设备,在实训过程中会存在设备数量不足、实训内容不够深入等问题。针对此问题,学校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搭建实训数字化平台,购置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软件,如AFC仿真实训系统、屏蔽门实训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维护实训系统等。以任务为导向,带领学生进行上机仿真实训,开展实训教学,可有效解决实训开展难度大的问题。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以AFC拆装系统为例,学生可以通过仿真软件对设备结构进行认知,并进行虚拟拆装。学生通过软件操作,对设备有了较好的认知和操作练习,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可有效减少因操作失误而引起的意外事故,而且虚拟操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效率更高。
(三)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其教学能力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在建立教学资源库和实训数字化平台后,是否能够有效地应用教学资源和实训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握水平。因此,学校应组织教师数字媒体使用技能培训,更新教师的数字化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和数字化教学能力。学校层面可修订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确定培训目标,分层次、分专业选择合适的培训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对照培训目标考评培训效果。
另外,促使教师加强数字化教学应用和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借助多媒体设备使用视频动画演示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实训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训软件操作方法,做到在教学的过程中随时答疑解惑,同时借助VR和AR(增强现实)技术引导学生沉浸式学习,体验真实工作场景。通过以上两种应用举措,教师可以将企业优秀的技术资源带进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探讨,从而引导学生朝着创新型人才发展。
(四)升级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机制
职业教育发展的侧重点在于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仅仅按照传统用理论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不能满足职业发展的要求。评价应包含知识、技能、素养等多个层面。在数字化时代,可以把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技能与能力评价引入职业教育,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技能掌握为导向,客观地确定学习绩效。
具体可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建立学生线上技能档案,该档案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根据不同岗位设置不同评分标准,评分内容由教学过程中的技能任务组成,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相衔接;另一方面,信息以数据形式呈现,推进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评价全过程,开发数字测量和诊断工具,通过教育数据的跟踪、采集和可视化分析等方法,避免主观判断误差,体现从“经验主义”向“数据主义”转变的评价理念,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从粗放走向精准。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人才培养除了满足基本就业岗位需求以外,更应该充分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通过构建线上教学资源库、搭建实训数字化平台、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升级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机制四方面举措,初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数字化建设,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技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数字化发展还应结合国家政策发布、智能平台建设制定改进措施,尽早实现一体化、数据互联互通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xxx.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xxx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曾光,杜飞,郑锂.智慧城轨背景下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6):280-283.
[3]胡斌.“1+X”证书制度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1(6):99-101.
[4]张俊青,陈正振,张佺.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实施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4(4):49-55.
[5]谭飞刚,汪洋,刘开元.城轨运营专业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4):113-114,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