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的应用论文

2023-03-14 14:24:43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文章基于相关背景,首先阐述了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应用的重要意义,然后说明了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应用的影响因素,接着分析了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应用的主要问题,最后论述了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应用的提升路径。
摘要:文章基于相关背景,首先阐述了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应用的重要意义,然后说明了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应用的影响因素,接着分析了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应用的主要问题,最后论述了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应用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师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新型教育教学形态的生成,带动了传统教育教学的转型升级。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明确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提升目标与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了信息技术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的广泛应用[1]。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主要内生动力,在教师个人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反思因其需求性与被需求性能够有效解决教师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低效性问题,特别是在教育技术应用大背景下,可督促教师自E地接受信息技术并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与知识储备,丰富教学方式与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教学反思已成为新的教育方式与发展必然,信息技术提供的新工具与新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对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进行体系化的假设分类与总结提炼,在借助生成结果直接支撑教学反思的同时,能实现教学问题的有效解决与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针对性与科学性。而从信息技术转移到整合技术上来说,教师可以依托整合技术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构建全新的反思内涵与价值体系,进而促进教学。同时,基于整合技术的教学反思作为一种重视应用与发展全过程的评价方法与具体方式,能够强化反思的发展性与深入性。下面本文拟基于整合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加以探析。
一、相关背景
“教师要对教学行为进行剖析和思考,进而逐步提升教学整体水平。”[2]积极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成为一名合格教育实践者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学校是新课程改革的一线落实平台,要将[造教师自E开展教学反思氛围、提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随着学者的研究关注及大环境的发展影响,广大教师对教学反思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并主动将教学反思作为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新课改与“双减”大背景下,不断优化教育教学途径与方式,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在提升个人的教育教学素养。
1993年,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提到“反省思维”,他认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反省思维需要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并作出了“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地、持续地和周密地思考”的解释,认为“反省思维”是一种主动行为与自愿努力[3]。通过查阅教育教学与反省思维相结合的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普遍认为教学反思是以承认教育困境存在为基础的一种教育理性选择思维方式与态度,同时这些研究通过不同视角与方式,对存在的困境进行重构、对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进而实现反思方式创新与成效提升。
无论是从研究成果还是具体教学实施中都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注重教学反思,因为开展教学反思的根本目标是加强对独特教学情境的理解,通过行动反思获得实践性知识,概括来说是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教学成效、促进个人发展,这不管对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还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结合相关理论成果,可以将教学反思理解归纳为对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对教育观念与教育背景的深入选择、对教育教学经验的深入理解与科学重构三个方面[4]。从任何层面、角度理解的教师教学反思,归根结底都是教师提升自我修养的个人思想活动与具体实施,是个人教学能力认知不断解构重构、交错提升的过程[5]。因此,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具有必要性与可推广性,能够实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再审视、对教学方式的再审视、对教学成效的再审视、对教学发展的再审视。
二、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反思内容和方法为整合技术融入做好了铺垫
1.教学反思主要内容确定了整合技术融入方向。关于教学反思的内容,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考虑。赵明仁等[6]认为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及教学环境的反思;赵昌木[7]认为是对信念系统、知识系统、教学实践、背景意义的反思;杜志强[8]从教学技巧、教学知识、教学理论、教学技术、教学伦理与社会意识形态五个维度概括了教学反思内容;申继亮等[9]认为教学反思的重点应是课堂教学、教育改革、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人际关系等。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教学反思的范围应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策略与教学技巧,同时包括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引导、能力培养与身心发展促进,且教师自身发展也是教学反思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因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与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效。从整个教育政策导向出发,基于发展与素质提升的教学改革实施情况需要并值得反思,政策导向是否在教学中得到实施与强化,特别是新课改与“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配合实施家校社共育,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都是值得反思的重要内容。已经确定的教学反思内容框架为整合技术在教学反思中的应用明确了基本方向与大致框架。
2.教学反思主要方法确定了整合技术融入角度。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主要表现在认知重构性、理念更f性与发展送代性三个方面。首先,反思的主要作用就是理解与接受新鲜、不相容的知识体系,包括假设不同构建方式的创新思考,接受不同观点的冲击与对立,并尝试理解与应用,进而形成更为丰富广泛的专业知识与思想认知体系。其次,反思是对固有经验与习惯的冲击,教师要想解决在教学、学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迷茫和困惑,应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仔细剖析,了解本因、寻找解决办法,更新原有理念以促进自身不断发展。最后,反思的过程实质上是发展的过程,是小学语文教师对已有教学知识与理念的分析判断及转化转换,对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分析得更加细致、处理得更加具体,有利于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学反思方法既要全面具体又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如记录教学日志、整理教学档案、开展合作对话、丰富阅读范围是反思的方法[10],进行行动分析研究、开展案例分析也是反思的方法[11],此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教学日志是学者公认的主要教学反思方法。已有的较为系统成熟的教学反思方法为整合技术在教学反思中应用的切入点与角度提供了基础参考。
(二)整合技术为丰富与提升教学反思成效提供了支撑
1.整合技术是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之一。整合技术为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作为一种新型操作模式和知识框架,其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12],为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但整合技术与教学反思的结合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毕竟“教师的发展是动态的,社会化的过程中,教师价值观、能力、态度必须与其本身相适应”[13]。教学实践的多样性与体系化拓宽了教师教学反思边界、丰富了教学反思内涵、改变了教学反思方式,因此,基于此背景的整合技术一方面要全过程性地记录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另一方面作为支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与工具,应进一步体现教师反思的内涵与基本内容。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全面融入,基于整合技术的教学反思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整合技术是提升教师教学反思质量的重要工具。教师的不同反思需要不同的具体教学情境,整合技术恰恰可以满足不同情境构建的需要。教学情境有效连接了围绕教育的社会、生活等要素,而整合技术依托其具有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实现了基于认知提升与意义实现的教学情境重构。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突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性、实践与情境的关联性,可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反思提供全面的社会性协作支持,同时逻辑的科学性与数据的严谨性也支持着小学语文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自E且深入的反思。整合技术增强了教学反思的多样性与全面性,使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更为深刻系统地复盘课堂与实践教学、思考教学思路与学生培养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并进行总结提炼、分析改进。
3.整合技术是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特征。综合分析整合技术在教学反思中应用的影响及开展教学反思的实质意义,区分其与教学反思融合的核心作用发挥不难发现,基于整合技术生成、具有信息技术含义的电子档案具有时代特征,在教学反思中能够起到过程记录管理、优化筛分论证的作用。电子档案集数字化、信息化、统计性、归纳性于一体,记录了教师动态发展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全过程,可促进教学反思目标性与系统性的实现。依托整合技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应用电子档案,不仅可以丰富记录内容、实现教学反思的多元交互,同时也能促进具有教师个体特点的、利于指导未来发展规划的不同目标类型电子档案的形成,这是当前促进教师成长发展的有力推手。
三、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应用的影响因素
(一)预期是反思的目标预设
预期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心理期待与目标预设,特别是基于绩效的预期能够有效整合外部动机、内部适配及现有优势发挥等积极因素,而基于困难的预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学语文教师从复杂性现实角度分析梳理存在的问题与潜在的困难,进而系统性地形成可执行的预案、构建合理的目标预设。无论是绩效预期还是困难预期,都属于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产生影响成效的可能性判断,属于内部影响因素范畴,是基于整合技术开展教学反思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意向是反思的内在驱动
意向反映主观意识,某个意向越强烈,个人付诸行动<力实现的动能就越大,因为主动与被动之间存在质的区别。将整合技术应用于教学反思的重要前提是教师个人愿意接受并乐于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固有思维转化,让问题思考向着具体事件活动转变,这有助于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反思的有效互进。小学语文教师自E应用信息技术的意向是整合技术融入教学反思的关键,毕竟只有遵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才能主动实施或接受其带来的影响,实践过程与结果成效同样受到意向的直接影响。
(三)行为是反思的实施载体
意向直接影响行为方向与深度。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反省是教学反思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课堂教学内容影响着反思行为的具体性与差别性。通过利用整合技术进行教学反思,可促进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良性互动,帮助小学语文教师跳出传统个体的孤立思考,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在不断实践中积累新理念、新知识,形成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而行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具体影响因素,有助于实现教师个体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概括来说,在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围绕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是最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的动态性、变化性决定了反思内容的不确定性和方向的侧重性,反思结果的采纳与否决定权在于教师个人,因此对反思结果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审视,有选择性地予以接受采纳是基于整合技术进行教学反思的主要目标成效。同样,整合技术能否被采纳并有计划地应用于改革教学模式,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与此同时,在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中,这些因素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教师的原有认知、更新着教师的知识体系、提升着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应用的主要问题
分析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应用的情况,可以发现其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基于整合技术的教学反思水平存在教龄差异
整体来说,教龄与年龄基本匹配。经调研发现,教龄越短、年龄较小的小学语文教师对基于整合技术的教学反思接受水平越高、掌握新应用越快。虽然有着较长教龄的教师结合长期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已全面意识到基于整合技术的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对其作用有着准确的分析判断,但因长时间固有习惯的影响,其接受新鲜事物的主动性不够,接受新方法的能力也不及年轻教师,导致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相对不显著。现实中,教龄长的教师与教龄短的教师在整合技术在教学反思中应用的理念认知与接受速度方面形成较为明显的反差,越是年轻的教师越能够充分应用整合技术拓宽教学反思实践维度与深度,这也与教师教学反思变革发展规律相一致。
(二)基于整合技术的教学反思水平存在学历背景差异
教师的教育背景与学历层次直接影响其对基于整合技术的教学反思的认知深度与应用广度。通过走访调研可以发现,不同学历背景的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应用能力与实践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小学语文教师无论是对整合技术的理解接受程度还是整合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展示都表现出较高的理解力、适应性与操作力。虽然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了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备,但结合现实情况来看,除经济发达城市外,小学语文教师群体研究生学历覆盖率不够高仍是相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师利用整合技术进行教学反思的整体质量水平。
五、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应用的提升路径
通过分析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应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
(一)系统性加强小学语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支撑着高质量的教学实施,但因整合技术能力不足带来的教学困惑同样会导致教学质量弱化,而教学质量不高带来的教学困惑影响着教学反思的视角与深度。受学科教育差异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反思的认识水平与能力整体相对不高,在基于整合技术的教学反思方面不够全面,特别是如果应用信息技术降低了教学实施质量,会导致教师直接停止利用信息技术。另外,包括年龄及学历层次差异等在内造成的教学反思效果与影响面不同,也是需要着重思考解决的问题。为避免整合技术利用不恰当、不充分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小学语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系统培训十分必要,具体可通过专家讲座、实践指导、学习交流、技能竞赛等具体方式来保障、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在不断学习交流中,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反思的主动性、深入性与全面性,进而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而当将整合技术应用在教学反思中成为一种习惯和主要方式后,在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思考视野将会得到开阔,思维模式也会得到优化。
(二)打造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师接受的整合技术教学情境
整合技术广泛深入地应用,能支撑小学语文教师提升教学反思成效,但需要有适宜的教学情境。研究表明,教学情境是否适配直接影响着教师是否采用整合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并影响着教师基于整合技术的教学反思成效。教学情境的构建需要进行顶层设计与长远m划,除了出台明确的政策导向,学校需要完善教育信息技术硬件与软件的配备,因为在软硬件相适配的环境中更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当然,基于具体教学内容与教育目标的教学情境构建,是小学语文教师依托整合技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教学情境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其对学生理解吸收新知识的程度有着直观的影响。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与认知、信息技术设备的配置,以及教育信息技术实施环境的打造有效保障着各类教学情境的实现,对不同教学情境的思考研讨及其在不断实践中的优化也促进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无论是学校层面的设施配备与环境打造,还是教师个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优化提升,都是打造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师接受的整合技术教学环境的重要支撑。
(三)进一步强化校园信息技术基础保障
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智慧校园与校园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强大推动力与支撑力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行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对此,学校需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在信息化建设经费、政策导向、管理部署上予以重视与流程化解决。当前,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需求加大,这对学校强化信息技术设施等基础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整合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质量,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校园信息化技术设施一方面要从可操作性、简明化入手加以完善,另一方面要从长远视角,在遵从“摩尔定律”的前提下,用具有延展性、预见性的思维实现发展所需的基础保障设施的补给与更新,因为基于整合技术的教学反思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正向影响因素。若基础设施与教师个人发展空间和能力提升不协调,极易影响教师综合能力与信息素养提升,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不科学,故需要有科学的发展部署进行保障。
总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是发展大势,因为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发展共识。将重视信息技术转移到重视整合技术并应用于教师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个人综合素养与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通过对依托整合技术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成效的分析思考,一方面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可全面支撑教师教学思想意识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结合现实中发现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思考依托整合技术的教学反思的内容和作用,提炼基于整合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优化路径,可为下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提供支持借鉴。可以确定的是,提升教师教学反思水平与质量,能够促进教学反思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因此依托整合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无论是对教师个人综合发展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还是全面落实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根本使命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EB/OL].(2019-03-20)[2022-02-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904/t20190402_376493.html.
[2]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01-06-08)[2022-02-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0106/t20010608_167343.html.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
[4]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10):30-34.
[5]杨骞.论学校中教师的反思[J].教育科学,2006(2):65-68.
[6]赵明仁,黄显华.从教学反思的过程看教师专业成长:基于新课程实施中4位老师的个案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4):37-42.
[7]赵昌木.教师在批判性教学反思中成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42-45.
[8]杜志强.教学反思的五个维度[J].教育导刊,2009(11):54-56.
[9]申继亮,刘加霞.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44-49.
[10]赵昌木.教师反思的维度[J].早期教育,2004(7):46.
[11]靳玉乐.反思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149-233.
[1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13]陈永明.教师教育学[J].教师,2017(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