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单元教学模式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基于单元教学模式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8

2024-12-18 11:56:2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为了应对当今社会的挑战和需求,教育界正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创新。高中化学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其中,基于单元教学模式的深度学习教学备受关注,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基于单元教学模式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摘要:为了应对当今社会的挑战和需求,教育界正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创新。高中化学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其中,基于单元教学模式的深度学习教学备受关注,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基于单元教学模式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中化学;单元教学模式;深度学习

  高中化学教学作为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单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通过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内容,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促进其知识体系的完善和认知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在趣味情境中,学生能够深入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意义,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高中化学的学习中。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如利用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解读复杂的概念,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所学习的化学知识;使用富有创意的教学手段,如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等,让学习过程更富趣味性和探索性;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学有所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等。在这样的趣味情境中,学生能够以更轻松、愉快的心态去学习和探索化学知识,进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同时,他们也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进而实现深度学习。

  以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中的“蛋白质”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与蛋白质相关的趣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如:“你们知道为什么鸡蛋煮熟后会变硬吗?为什么某些肉类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质?”这些常见的生活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化学原理的欲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蛋白质的结构,教师还可以使用3D模型或动画展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创设多媒体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其复杂性,为其进行深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整合已学知识,促进知识迁移

  在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学的核心理念正在经历重要的转变过程。当前,单元教学模式的核心不仅仅在于新知识的传授,还在于教师应如何有效地使学生整合和迁移已学的知识。这一变革强调了知识间的关联性和深度学习的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化学教师不再仅仅是新知识的传递者,同时还是学生进行知识整合的促进者。为了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与贯通,教师需要确保新知识与已学知识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知识巩固,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创新应用。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已学知识与正在学习的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而促使学生构建更完整的知识网络。此外,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回顾和强化已学知识也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还能为他们学习和应用新知识提供有力的支撑。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变得更加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迁移。而让学生对新旧化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以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中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这一专题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分子结构相关知识,特别是关于化学键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即将学习的内容。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学生可以逐渐理解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是导致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已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形成了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更深入的理解。这种整合、迁移已学知识的方法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把每个小节作为独立单元教学的局限性。

  三、设置专项训练,引导深度探究

  专项训练在单元教学模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通过设置专项训练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探究,能够使学生转变零散、碎片化的知识学习模式,进一步深化学习认知。在精心设计的专项训练中,试题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考察,更是引导他们深度思考、探究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所设计的试题应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要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学习和探究,使其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学生会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整合已学知识,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以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中的“化学反应速率”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试题,构成专项训练。例如针对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考查学生对反应速率的定义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反应速率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如可让学生根据反应速率的数据预测某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间,或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提出优化反应速率的策略等。此外,为了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探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深度探索,如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在不同浓度、温度、催化剂等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这样的开放性试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使他们深入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

  四、任务驱动,构建知识体系

  在单元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视为核心培养目标,而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任务驱动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单元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推动他们深度建构知识体系。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将学习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主动探究、实践,并积极寻求问题解决方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已有知识,还需整合新信息,从而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深度加工和体系化建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会自发地调动学习热情,积极拓展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中的“化学键”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深度学习任务: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深入理解化学键的本质、类型及其与分子性质的关系,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释或预测分子的某些性质。随后,教师可将学习内容以具体任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模型制作任务:利用模型材料制作不同类型的化学键模型,如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感受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在结构上的差异。

  实验探究任务:设计一系列化学实验,如离子键的形成、共价键的性质检测等,亲身观察化学键的形成过程,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

  案例分析任务:分析真实情境中与化学键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某些分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某种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运用所学的化学键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

  创新设计任务:基于对化学键的深入理解设计新型分子或材料,并阐述其潜在应用价值。

  在上述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键的相关知识,还能在实践中锻炼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image.png

  五、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灵魂,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培养学生化学综合能力和推动学生深度学习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开展实验专题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系统、深入的实验探究机会。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能亲手操作实验,感受化学反应的奥妙,还能通过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和实践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现象都可能会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引导他们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中的“氯气的性质及应用”一课中的氯气的性质实验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标,理解实验步骤,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如,探究氯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或氯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的性质等。学生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疑问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例如,学生可设计实验来探究氯气在不同温度或压力下的反应速率变化,或氯气与不同金属反应生成的氯化物的性质差异。学生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并分析数据,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提升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或产生的疑问,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同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结合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不论是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家中的清洁剂,还是空气中的污染物,都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正因为化学学科具有这样的性质,其教学才能与生活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因此,在高中化学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切地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是能被真真切切地应用到生活中时,他们就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中。这种结合生活实际问题的教学方式,无疑为传统的化学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还能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化学应用意识,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化学知识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实现深度学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以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中的“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金属腐蚀的情况?这些腐蚀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困扰?”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意识到金属腐蚀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入金属防护的知识,先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和防护方法。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直观感受不同防护方法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涂漆、镀锌、涂油等不同防护方法对金属的保护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调查不同行业中金属腐蚀与防护情况,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金属腐蚀与防护的实际意义,同时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

image.png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单元教学模式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通过参与系统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化学的核心概念,并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进一步推广和实施这种教学策略,为高中化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徐雁雄,陈雪芬.化学探究性课堂中“放”与“引”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2(20):72-74.

  [2]张胜,梁培培,王飞,等.基于“情境—问题—整合”的深度学习教学设计:以“铜及其化合物”的一轮复习为例[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3,33(3):35-38.

  [3]孙亚红,熊辉,申敬红,等.“教,学,评”一体化的深度学习教学实践:以“探究五大连池矿泉水补铁功能”为例[J].化学教学,2021(1):46-51.

  [4]耿彩伟.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单元教学为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2(12):55-56.

  [5]陶良玉.单元教学模式下开展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3(11):76-78.

  [6]叶爱娇.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8):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