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SPOC模式的留学生钢筋混凝土原理混合式教学探索论文

基于SPOC模式的留学生钢筋混凝土原理混合式教学探索论文

2

2024-12-18 11:19:53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钢筋混凝土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的核心课程,主要讲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及其实践应用。该课程既深入理论研究,又紧密联系工程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该课程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毕业设计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留学生教学中主要存在语言障碍,数学、力学基础薄弱,专业课教材的匮乏等问题,制约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借助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探索针对留学生钢筋混凝土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工程教育认证中的OBE理念为指导,实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教学顺

  摘要:钢筋混凝土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的核心课程,主要讲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及其实践应用。该课程既深入理论研究,又紧密联系工程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该课程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毕业设计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留学生教学中主要存在语言障碍,数学、力学基础薄弱,专业课教材的匮乏等问题,制约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借助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探索针对留学生钢筋混凝土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工程教育认证中的OBE理念为指导,实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教学顺序的翻转,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拓展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提升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关键词:SPOC模式;钢筋混凝土原理;混合式教学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与开放步伐的加快,来华留学生数量显著增长,2022年已超52万人,其中“xxx”沿线国家学生占比高达68%。西安石油大学作为西北地区石油石化领域的高等学府,获陕西省政府及国家石油巨头支持共建,荣获“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及“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称号。截至2020年底,西安石油大学共与86所海外高校建立合作,致力于留学生教育,通过国家留学质量认证,成功培养了来自75个国家的7000多名留学生,展现了其在国际交流与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与影响力。

  随着我国“xxx”建设的深入推进,土木工程专业的国际化趋势明显,西安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全日制留学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根据培养方案,钢筋混凝土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的核心课程,涵盖工程结构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专业知识体系的关键内容,对学生理解力学知识、学习后续课程及毕业设计至关重要。该课程与工程设计标准联系紧密,学生无论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工作中均会频繁地接触该课程的内容。因此,探索该课程的英文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提升学生在全球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与适应能力。

  一、留学生钢筋混凝土原理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障碍

  语言是制约留学生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西安石油大学大部分留学生来自“xxx”沿线国家,虽然他们在接受本科教育前有一年的中文学习经历,但还不足以理解中文课程的内容,因此钢筋混凝土原理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但教师采用外语教学的质量通常不如汉语。另外,不少留学生的英语并不好,有些发音不标准。这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难度,也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数学、力学基础薄弱

  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留学生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由于缺乏足够的基础知识储备,留学生在大一、大二的高等数学和工程力学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困难,进而导致其在大三学习混凝土设计原理、基础工程、桥梁工程等专业课时往往难以跟上教学进度,易感到困惑和挫败。这种情况迫使教师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数学、力学基础知识进行再次解释,以确保留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专业课程的内容。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也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进度。

  (三)专业课教材的匮乏

  当前急需更好的英语或双语配套教材,以满足留学生在英语环境下的学习需求。然而,国外英文版教材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通常基于欧美规范,钢筋混凝土原理中基本公式、符号的表达以及教材编写的顺序也与国内中文教材内容大相径庭,与我国国情和教学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并不完全适合留学生的教育背景和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要结合现实问题,调整教学内容的结构和语言表达,编写符合我国现行规范和行业标准且能满足留学生学习需求的钢筋混凝土原理课程教材,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与国内学生达到相同的学习水平。近年来,有一些国内学者着手编写双语或英语教材,但仍缺少高质量教材。

  二、基于SPOC模式的留学生钢筋混凝土原理混合式教学实践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和传统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一种创新形式,能够有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不受学习场地的限制。其基本形式是采用MOOC的讲座视频或在线评价等功能辅助课堂教学。为解决钢筋混凝土原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展开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见图1)。通过设计、开发、建立线上教学资源,构建“课前自学+课中讲解+课后拓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对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加以完善,让学生主导课堂,培养其自主学习与协作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打破时空限制,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image.png

  (一)基于SPOC模式的混合式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改进

  SPOC教学的开展需要全面科学资源的支撑,钢筋混凝土原理课已构建含大纲、教案、PPT等在内的课程资源体系。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西安石油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师利用学银在线平台对钢筋混凝土原理的课程资源进行全面优化。除了传统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讲义、教案和课件外,教师还自行录制了专业视频,确保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教学需求。教师还增设网络热点视频、最新建筑政策资源、案例库、活动库与试题库,丰富课程资源,增强时效性与互动性,助力教学,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全面、多元的学习环境,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此外,基于教学内容与留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整合课程、重塑PPT、拍摄微视频、构建课程网站与资源库,实现知识序列化、专题化。针对基础与难点知识,教师录制双语教学视频,以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求,深化其理解,拓宽其视野,推动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视频严格控制在10分钟以内,确保内容精练且准确,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复杂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参与度。

  (二)基于SPOC模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以钢筋混凝土原理课程为核心,探索基于SPOC模式的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多维度、“课前+课中+课后”多模态的教学方式,构建包括“课前线上发布学习内容”“课中线下讲解课程内容”“课后线上拓展实践内容”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致力于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灵活的学习体验。课前,教师会在线上平台发布预习内容和任务,引导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明确预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为线下教学奠定基础。课中,教师紧密围绕学生在线上预习中产生的疑惑,实施分层教学策略,结合案例,融合理论与实践,加深学生的理解,确保每个学生的疑惑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解答。随后,根据反馈调整习题,开展分组讨论,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场景紧密结合,鼓励学生互动学习,加速知识内化。课后,将线上教学作为补充,拓展实践性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习题微课、软件操作视频等,进一步深化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教师可通过分层次作业与即时答疑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支持作业多样化提交。同时,预告下节课任务,保证学习连贯,构建闭环体系。此模式不仅可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与灵活应用,确保教学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image.png

  (三)基于SPOC模式的学生课程学习全过程评价体系建立

  SPOC混合式教学强调学生主动性与互动性,传统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模式已不适用。因此,亟须建立一套既注重学习成果检验,又兼顾学习过程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契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特性,促进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的双重提升,确保教学模式的适应性与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更全面、细致地追踪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即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阶段的表现都纳入全过程评价的范围。因此,构建“2+1+1+6”全过程评价模式:“2”指对学生线上观看视频、回答互动问题、完成线上测验等的评价,占本门课程整体评价的20%;第一个“1”指对学生课堂积极互动、小组讨论的评价,占本门课程整体评价的10%;第二个“1”指对学生完成线下作业、章节测试的评价,占本门课程整体评价的10%;“6”指学生结课考试获得的成绩,占本门课程整体评价的60%。因此,学生只有在日常学习中积极参与,认真对待每一环节的教学活动,才能全面掌握知识,并在考核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通过设计涵盖线上学习、课堂表现和课后拓展的评价体系,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的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留学生钢筋混凝土原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西安石油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课程教学中展开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整合线上教学资源,构建了一个涵盖“课前自学、课中讲解、课后拓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将学生的线上学习表现、课堂参与度及作业完成情况等纳入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这一模式,进一步推动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留学生钢筋混凝土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忠奎,王震宇,王代玉.面向“xxx”的土木工程留学生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1(32):172-176.

  [2]袁冉,富海鹰,赵晓彦,等.土木工程专业来华留学生培养的经验与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24(3):165-168.

  [3]高乾丰,何忠明,潘勤学.留学生土木工程专业英文课程混合式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8):83-85.

  [4]崔先泽.来华留学生力学课程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36.

  [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