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2023-03-01 14:10:32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航海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然后分析了“航海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航海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包括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综合使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航海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然后分析了“航海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航海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包括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综合使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航海英语”课程教学;教学目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强调“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这说明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建设海洋强国已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强调:“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将来是一个重要主攻方向,从陆域到海域都有我们未知的领域,有很大的潜力。”[1]这为海洋工作的开展、海洋强国建设的加快推进指明了方法路径。我国要想从传统的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必须加大对海洋科技的大力投入,包括资金投入、政策投入和人才投入等[2]。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海洋科技和人才的大力支撑,因此要加大对海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掌握现代化科技的综合型海洋人才。
远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将来从事的远洋渔业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国际化和涉外性,可以充分利用公海渔业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3]。同时,远洋渔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实践性比较强,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应对海上各种突发的情况,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还要掌握各种未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方法,而这些都是在以往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现场教学的。所以针对远洋渔业的特点,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合理设置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4]。
基于此,该专业课程体系增设了“航海英语”课程。“航海英语”课程作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选修课,既综合了其他课程的知识,如“海洋渔业技术学”“海洋气象学”和“航海学”[5],但也有自身的特点,即实际操作性非常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学生既要懂海洋渔业生产,又要熟悉航海驾驶,还要能够熟知国际履约等知识。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于远洋渔业整个产业链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课程知识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判断能力。只有有效设置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远洋渔业的生产,更好地了解国际履约,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激发学生从事海洋事业,特别是远洋渔业事业的信心和决心[6]。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行业发展的需要,上海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迫切需要结合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对“航海英语”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的学时分配,如此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航海英语”课程教学目标
“航海英语”课程是我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选修课,主要面向远洋渔业方向的学生。教师要设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如在海洋渔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管理、教学和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这些工作都和航海相关,这也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7]。因此按照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航海英语知识,如此才能在海洋渔业和相关领域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英语交流,包括但不限于船舶口令、船舶通信、人员登临船舶等;能够熟练填写各种航海日志、渔捞日志、业务函件、表格和申报单等;能够精确地翻译气象报告、各种英文版航海图书资料;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类航海通信工具接受航海警告、气象报告和电报传真等。
该课程的主要目标如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航海英语进行无障碍听说读写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准确按照船舶口令和气象报告的内容安全驾驶船舶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撰写各类业务函件、海事声明和碰撞事故报告、表格和清单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合理调整航线的能力;增强学生热爱海洋、愿意投身海洋事业和建设海洋强国的信心和决心[8]。
二、“航海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
当前的“航海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航海学”“气象学”和“海洋渔业技术学”等课程的知识,其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过去几十年来在海上使用到的方方面面知识的综合积累,能够反映远洋渔业对于航海英语的基本需求。但随着远洋渔业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这些教学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已经不太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需要。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涉及航海行业标准、航海行业发展、航海工作实际的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且缺少对船舶概况的介绍和海上演习的分析,以致学生获取的知识过于陈旧。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航海英语”课程教材,所以教授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二,涉及的听力和口语交际表达内容较少,很难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在实际的航海生产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英语相应的听说能力。比如,在复杂海况条件下和信号严重受到干扰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加油、补给或转载渔获物等不同情况的作业,对此,相关人员应考虑不同国家或地区英语口语的差异性,以及如何在不同作业类型下使用专业英语[9],但是现行的“航海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侧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语言应用场景相关的听力、口语内容有限,以致难以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单一
“航海英语”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的职业用途英语课程,具有一定的特点和难点,然而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作为主导者,这样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效率一般不高[10],即教师在课堂上针对词汇、短语和语法讲解得比较多,然后串联起句子和段落进行英译汉的翻译,这就属于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考虑到该课程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下的一门专业类英语课程,又涉及海上的渔业资源综合调查、远洋渔业生产作业、海上补给、海上加油、海上转载、进出口港和国际履约方方面面,专业性较强,若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进行大量讲解,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还很难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局面,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概言之,“航海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的英语课程,倘若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很难真正体现课程的特点,也很难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航海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为了让“航海英语”课程在航海类课程群当中发挥作用,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航海英语”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学西部素质教育2022年11月第8卷第21期习目标达成度、期末试卷成绩、相关毕业学生的反馈和企业座谈等方式,获取对于教学内容的相关意见,然后按照教学大纲的范畴,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目的性的取舍,搭建更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内容体系[11]。具体而言,教师可根据远洋渔业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综合改革,在总结现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吸纳其他课程的内容,动态地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合理优化和完善。基于以上考量,在“航海英语”课程教学中按照不同知识点和课程体系,可将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不同部分。
第一章,船舶概况介绍。主要包括船舶的特征参数、船舶的主要仪器设备、船舶主要舱室和其用途等。
第二章,船员职务。主要包括甲板部、轮机部、服务部和加工部等部门的船员构成和主要职责。
第三章,船舶口令。主要包括常用车令、常用舵令、常用锚令和常用系泊令等。在这一章,可插入思政教学素材。即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的“中远法国号”海上车令操作、舵令操作和解缆作业的视频,了解船舶实际的海上船舶命令作业,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海洋战略实施以来我国航海事业的蓬勃发展,已经与世界构成了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贸易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紧密的贸易往来。基于此,学生可切实体会到在海洋强国论引领下,中国正逐步实现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第四章,天气报告。主要包括常用的气象术语、蒲福风级表、浪涌等级表、雾情和视程表、云量表和气象报告等。
第五章,船舶通讯。包括标准航海通信用语、呼叫港口、加入运河编队、其他呼叫、收发电报和传真、遇险型号、紧急信号和安全信号等。在这一章,教师可插入思政教学素材。教师可以上海水产集团有限公司开富号转载冷冻智利竹筴鱼实例,将船舶命令、甚高频通讯和人员登临等章节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使学生了解航海英语的实际应用,根据实际天气情况进行转载的细节。如此,可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远洋渔业事业的蓬勃发展,感受到祖国越来越强大,进而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以及献身远洋渔业事业的兴趣和信心,使其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六章,人员登临船舶。包括引水员上下船舶、代理登临船舶、港务局官员登临船舶、领班登临船舶、海上执法力量登临船舶、移民局官员登临船舶等。
第七章,日志填写。包括航海日志和渔捞日志的填写等。
第八章,英版航海图书资料。包括英文海图和图书目录、英版潮汐表、英版航路指南、英版灯标和雾号表、英版无线电信号表、里程表、英版航海通告、航海通告年度汇编、英版海图、英版识图指南等。
第九章,业务函件。包括业务函件的格式、申请清洁工班、申请绑扎工班、申请加班工作、申请各种补给、装卸货准备就绪通知书和碰撞事故等。
第十章,海事声明。主要包括海事声明的类型,常用国内外海事声明的格式、具体的案例分析等。
第十一章,船舶证书和文件。主要包括船舶的各种证书文件、各种表格和清单等。
第十二章,海上演习。主要包括消防演习、溢油演习、弃船演习、防海盗演习等。
(二)综合使用教学方法
“航海英语”课程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非常多,仅靠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12],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现场参观法、多媒体教学法、上机操作和情景教学法等,注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愿意学和主动学,以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教学实践中,为了将枯燥的英语课程变成一门有趣的、生动的和充满立体感的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航海英语水平,教师可使用如下教学方法。
第一,现场参观。对于“航海英语”课程来说,涉及的很多内容都离不开船舶。虽然很多学生见过船舶,但是鲜有机会登船进行参观。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航海和船舶等有更直接和形象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海洋和增强从事海洋事业的兴趣和信心,教师有必要在合适的时机下,安排学生参观我校远洋渔业资源综合调查船“淞航号”,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船舶。驾驶室是船舶的指挥中心,也是船长和甲板部成员的主要工作地点。通过参观驾驶室,学生可以看到很多航海仪器,如雷达、磁罗经、陀螺罗经、GPS和单边带等,进而了解到当前现代化的助航设备;也可以看到很多助渔设备,如探鱼仪、水平声呐、拖网起放网机和SCANMAR渔具控制系统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当前现代化的助渔设备。在报务室,学生可以看到国际海事卫星船载端、气象传真机、F站、航行警告电传接收机。在海图室,学生可以看到海图桌、自动海图标绘仪、海图柜和各种航海出版物。在甲板部,学生可以看到很多船用设备,如锚机、缆车、舵机、侧推器、克令吊;也可以看到很多专用调查设备和捕捞设备,如绞车系统、A型吊架、拖网绞纲机、投绳机、扬绳机、鱿钓机等。通过现场参观,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涉及的船舶相关知识有更为形象化和直观的认知,这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课程内容,进而有助于学生对“航海英语”课程内容实现融会贯通。
第二,观看视频。“航海英语”课程教学中,现场参观时大多数设备是静止的,同时该课程涉及的很多内容单靠参观船舶是不够的,教师也很难进行有效的讲解[13]。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观看视频的方式实施教学。经分析,调整之后,“航海英语”课程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十二章的内容均适合采用观看视频的方式实施教学。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提前搜集与章节内容相关的视频在课中播放,播放过程中,可采用暂停、慢放等技术手段配以细致的分析介绍,以增强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辅以设问、讨论等方式与学生互动交流,深化学生的理解。例如,对于第一章船舶概况介绍,教师可带领学生观看“中远法国号”的视频,包括对集装箱船、驾驶台、报务及海图室、船首、主甲板、船尾和生活区等的介绍。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教师要进行同步讲解并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于船舶的直观认识,使其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有序地开展后续课程内容的教学。
第三,上机操作。“航海英语”课程部分内容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单靠观看视频,学生无法对其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无法起到实际锻炼的效果[14]。对此,“航海英语”课程教学中,对于需要上机操作的章节内容,教师可在课前明确地告知学生上机的任务和目的,然后教授操作的要点,或者示范操作步骤,再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尝试独立操作,最后纠正学生的不足,并要求学生完整练习一遍。例如,在船舶口令这一章节教学中,鉴于我校建有捕捞航海模拟器,所以教师应先出示本节课上机任务,即利用捕捞航海模拟器准确执行各种车令、舵令、锚令和系泊令,然后演示、解析不同口令,并留出二十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对照标准船舶口令进行上机实操,并纠正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使学生正确理解不同船舶口令的实际意义,并能够准确执行标准船舶口令,从而达到实际操练的目的。
第四,情景教学法。教师在“航海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形成行业从业所需的能力。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立足教学目的,先通过呈现图片、案例背景资料等方式搭建具体生动的场景,然后由学生选取场景中相关的人物角色进行扮演,按照情景发展方向使用英语进行相应的对话、操作,其余学生则进行现场观摩,最终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船舶通信和人员登临船舶等章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情景教学法,即先通过媒体资料搭建“人员登临船舶”的特定场景,再由学生选择扮演引水员、代理人员、港务局官员等角色,按照场景背景完成相应的对话,由此可促使学生在情景扮演中增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翻译教学方法。“航海英语”作为一门教授专门用途英语的课程,涵盖大量的专业词汇和半专业词汇,即既包括了普通英语的词汇,还涉及一些特殊的专业英语词汇,需要学生掌握不同的翻译方法,以便灵活地进行应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纪实翻译的方法,即先逐字翻译,然后按照业内术语进行仔细的修正,从而再现原文发送者的意思[15]。考虑到纪实翻译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翻译,所以“航海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时,应该先结合文本介绍一些外国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把控正确的翻译方向,再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了解直接翻译,然后要求学生自主查找与文本有关的专业术语的释义,再进一步纠正已翻译的内容,最终形成正确的翻译。另外,在“航海英语”中,也存在一些无法翻译或很难使用较为精确的翻译术语、词汇及短语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零翻译”理论,即对于需要翻译的源语不直接翻译或不使用现成的词语翻译源语,而是使用音译、移译和部分翻译的方法[16]。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常用词句的音译、移译,并列出示例,再借由提问引导学生经历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过程,最终形成正确的翻译。例如,在“The scale quoted for a chart on Mercator projection is that which applies at the standard parallel as shown on the chart.”一句中,鉴于难以准确翻译“Mercator”,所以在指导学生翻译这句话时,教师可先展示几个音译的示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最终将“Mercator”直接音译成墨卡托,故该句翻译为:“墨卡托投影图引用的比例尺适用于图中所示的标准平行线。”概言之,由于翻译方法各异,没有固定模式,所以在“航海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需灵活地采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使学生学会不同的翻译方法,从而提高其翻译水平。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虽然承担本门课程教学的教师毕业于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承担着航海学课程群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但是,由于不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其对于英语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还是略有局限。所以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提高“航海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航海英语”课程教师的培养策略为既要提高英语水平,又要增强航海方面的知识,具体措施如下:①应当安排课程教师参加英语专业的相关课程培训,学习英语语法和翻译策略,进行英语口语和听力方面的强化训练,并学习不同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②应当参加航海类的实践活动,争取能够上船工作3~4个月,积累航海技术的实战经验;③积极参加航海院校组织的航海知识西部素质教育2022年11月第8卷第21期的培训班,提高对于航海技术的理论认知;④聆听本课程涉及的“气象学”和“海洋渔业技术学”课程的知识,消化吸收并且更新到本课程内容中;⑤积极参加国内外“航海英语”课程的交流,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之,随着专业和行业的发展,“航海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逐渐被提上日程,而由于航海英语课程内容专业性较强,加上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所以教师需要按照新大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进,以提升“航海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要跟踪国内外“航海英语”课程教学的最新进展,加强与其他高校“航海英语”课程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提高自身的“航海英语”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航海英语”课程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青岛海洋科技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科研推动强国战略[EB/OL].(2018-07-18)[2022-01-19].http://www.chinadaily.com.cn/interface/toutiaonew/1020961/2018-07-18/cd_366024 77.html.
[2]陈新军,唐议,钱卫国,等.社会化开放式培养远洋渔业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8(2):45-48.
[3]陈新军,张忠,邹晓荣,等.面向远洋渔业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创新多层次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高教学刊,2020(19):44-47.
[4]宋利明,叶旭昌,邹晓荣,等.以“提高实战力”为目标的《航海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高教学刊,2016(20):67-68.
[5]栾法敏.以船长的视角看航海英语教学[J].航海技术,2022(1):46-48.
[6]季红鑫.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航海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35):125-126.
[7]张毅.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航海英语听说教学实践[J].现代交际,2021(20):82-84.
[8]李玉伟,宋利明.航海英语课程试卷定量分析[J].科技视界,2021(30):47-49.
[9]王凤林.个性化学习与高职航海英语教学改革[J].珠江水运,2021(19):82-83.
[10]李玉伟,宋利明.“航海英语”课程质量达成情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29):49-50,52.
[11]李虹.航海英语名词性术语的特点及其翻译[J].天津航海,2021(2):59-62.
[12]陈溶,高月勤.基于分层分类理念的高职航海类人才培养研究:以航海英语教学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2):84-88.
[13]刘嘉瑣,曹亮.基于ELF理论的海员英语交际能力提升策略[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3):109-112.
[14]程梦,佳黄湘.航海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初探[J].大学,2021(14):27-29.
[15]陈瑣.“纪实翻译”译法对航海英语教学的启示[J].海外英语,2021(23):81-82,87.
[16]陈瑣.零翻译在航海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21,42(2):6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