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CDIO—OBE理念的教学改革——以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论文

基于CDIO—OBE理念的教学改革——以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论文

36

2024-11-11 16:02:1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一些课程教学存在价值引领不强、目标导向不明、评价体系单一等教学痛点。以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基于CDIO—OBE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全过程、一体化的教学组织框架,同时搭建多主体、多维度、全方位的动态教学评价体系,旨在推进课程思政,提升人才发展的适应性,助力新工科高质量发展。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一些课程教学存在价值引领不强、目标导向不明、评价体系单一等教学痛点。以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基于CDIO—OBE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全过程、一体化的教学组织框架,同时搭建多主体、多维度、全方位的动态教学评价体系,旨在推进课程思政,提升人才发展的适应性,助力新工科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工科;CDIO—OBE理念;教学改革

  新工科建设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课程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当前一些课程教学存在价值引领不强、目标导向不明、评价体系单一等教学痛点,因此,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撬动新工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工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与新工科发展要求相适应,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深入把握新工科的建设内涵,针对教学中的痛点、难点,探索CDIO—OBE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探索基于CDIO—OBE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一、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概况及教学现状

  (一)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概况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典型的工科专业职业技能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现行定额和计价规范进行装饰工程造价计算的能力,培养精计价、会管理、懂施工,且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从课程特点的角度分析,一方面,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行业倾向性,面向建筑装饰行业,其计价标准、计价规范、计价方法等内容紧贴国家政策,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时效性,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关注国家时事政策变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和职业道德精神;另一方面,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专业技能水平。如果学生对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知识的掌握仅限于单项工程,在实际案例中,就会导致其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不足,无法将课程内容综合应用于实践。只有准确把握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各类工程的计量计价规则,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解决专业实际问题。

  (二)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现状

  第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合有待加强。课堂教学是高校育人主阵地,承担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任务。从课堂教学功能的角度分析,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当前大多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缺乏系统的思政教学体系,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分析有待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目标不明确,思政元素的孤立表达、生硬嵌入、简单陈述使得育人效果大打折扣。从课程教学内容的角度分析,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强、信息量大、政策性强的特点,但传统课堂教学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对专业能力培养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机融合不够重视。如何实现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堂思政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是实现高质量育人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二,课程教学目标导向不明,学生中心定位意识不足。课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程目标是课程内容设计、过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作为面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技术核心课,在教学环节应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不够明晰。从授课对象上看,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学生角色定位不够清晰,课程教学缺乏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教学效果有待提升。学生对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知识点缺少内化过程,对计量计价知识体系缺乏系统的认知,在实践环节表现为综合应用能力不足。

  第三,考核体系扁平化,教学效果亟待提升。课程教学评价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内容难度较高,计算量较大,传统的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多以“知识传授+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较低。课程评价则以“平时考核+期末考核”扁平化评价设计为主,缺乏课程全过程考核,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关注度不强,课程扁平化评价无法全面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课程评价机制上看,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评价体系缺乏过程性、激励性考核,无法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合理有效的评定、跟踪与反馈。从课程评价作用上看,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决定着课程建设的质量,引导着课程建设的方向。

image.png


  二、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应立足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探索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CDIO工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强调建立一体化的相互支撑和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增强教学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采取基于问题、项目和任务的探究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在价值观引领方面,教师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素质能力培养,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效融合,德育与智育同步推进。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可基于CDIO—OBE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全过程、一体化的教学组织框架。其可以价值为引领,推动课程思政发展,建立课程思政顶层设计,确立思政育人目标和实施路径,挖掘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同时,根据行业发展需求,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计量计价规范性特征,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课程教学理念,使学生从被动灌输转向主动汲取。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基本构造、计量规则和计价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置任务和项目,将知识点融入阶段性小组任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需以产出为导向,根据新工科背景下高质量育人要求,明确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育人目标。此外,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应注重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建筑装饰工程项目计量计价实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一)基于CDIO—OBE理念落实全过程、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个性化发展,对标行业人才需求,围绕知识、技能、价值观确立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目标,基于CDIO—OBE理念,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反向设计,建立一体化的相互支撑、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教师需提升课堂教学体系的适应性,注重课程教学的系统性、主动性、融合性。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建立课程思政体系,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素质能力的培养,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融合,德育与智育的同步推进。结合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特点,教师应明确思政育人目标和实施路径,将课程思政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环节。同时,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通过对思政元素分层分类,依托常态化教学,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进一步凸显思政育人实效。如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遵纪守法、诚信意识、规矩意识、公平竞争等思政元素,可突出课程思政特色。

  CDIO—OBE教学理念可使教学从“灌输式”转变为学生主动“汲取式”。通过课前应用学习平台,学生可发挥主观能动性,预习知识点,带着问题进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学习基于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构造、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等前置课程,课程内容综合性较强,课前知识点的回顾和预习尤为关键。教师通过完善线上平台,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可借助课件、微课视频、典型案例、知识拓展、实践任务等资源,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所学知识。一方面,线上平台的丰富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有力支撑,可打破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课前线上的学习轨迹,可清晰反映其学习过程、知识掌握程度及遇到的困难,可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重要依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课前学习平台的数据反馈,优化设计教学内容,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采用项目式、任务式、情境式等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任务推进的探索者和主导者,积极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使小组成员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和思想碰撞,以提升课堂活力。课后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通过开展专业认知实习、技能竞赛、产教融合项目、毕业设计等环节,从实践的角度巩固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成果,拓展知识应用的范围。并且,实践中的反思与调整,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二)构建多主体、多维度、全方位的动态教学评价体系

  基于CDIO—OBE理念的教学评价的关键是持续改进,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多维度的评价内容,动态持续改进教学评价体系,这有助于全方位推进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评价应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化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相结合的多元教学评价,强调课程过程性管理,教师可按课程需要设置课前学习考核、课中团队考核、课后练习考核、期末考核的评价比例,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课程评价内容应从“扁平化”转化为“立体式”,评价内容不局限于作业和期末考试,教学过程中的作业、考试、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都应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依据。区别于传统课程评价,多主体、多维度、全方位的动态教学评价体系可实现评价与改进的闭环,促使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呈螺旋式优化提升。

image.png


  综上所述,新工科背景下,一些课程教学存在价值引领不强、教学目标导向不明、教学评价体系扁平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基于CDIO—OBE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全过程、一体化的教学组织框架,搭建多主体、多维度、全方位的动态教学评价体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推进课程思政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人才发展的适应性,从而助力新工科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铭凯.夯实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课程教学之基[J].大学教育科学,2023(1):22-25.

  [2]薛文,金韶霞,李颖.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高校建筑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中德合作土木工程专业的改革实践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9):208-212.

  [3]王新静,胡青峰,马开锋,等.OBE理念框架下“测量学”的教学痛点与改革探索[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57-62.

  [4]冯英.OBE理念下工科高等院校人文通识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6):33-35.

  [5]侯红玲,任志贵,何亚银,等.基于OBE理念反向设计教学过程研究[J].大学教育,2019(10):57-59.

  [6]张男星,张炼,王新凤,等.理解OBE:起源、核心与实践边界——兼议专业教育的范式转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109-115.

  [7]叶民,孔寒冰,张炜.新工科:从理念到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