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视域下幼儿园劳动课程的创新实践论文

2024-08-20 15:40:42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本文针对3~6岁儿童的好奇心强、有意注意正在发展的心理特点,分析幼儿劳动教育现状,并在家校社协同视域下提出幼儿园劳动课程创新举措。实践路径有以下四条:一是应该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三方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三是努力拓展活动范围,将劳动和美术相结合;四是将游戏和劳动相结合锻炼学生体魄。
摘要:本文针对3~6岁儿童的好奇心强、有意注意正在发展的心理特点,分析幼儿劳动教育现状,并在家校社协同视域下提出幼儿园劳动课程创新举措。实践路径有以下四条:一是应该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三方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三是努力拓展活动范围,将劳动和美术相结合;四是将游戏和劳动相结合锻炼学生体魄。
关键词:幼儿园劳动课程美术游戏
相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劳动教育更能锻炼幼儿的独立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对幼儿个人成长意义重大。开展劳动课程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陶冶幼儿的劳动情感、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与热爱劳动的品质。因此,幼儿园劳动课程教学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课程设计,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逐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劳动教育与美术教学、游戏相结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3~6岁幼儿的心理特点
1.好奇心较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将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前运算阶段(两岁左右到六七岁左右),具体运算阶段(从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3~6岁的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此外,他们的好奇心逐渐增强,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探索兴趣,他们喜欢模仿父母、教师的行为,如果能抓住他们成长的关键期,进行正确的言传身教,将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2.有意注意正在发展
3~6岁儿童的注意仍主要是无意注意。但是和3岁前儿童相比,幼儿的有意注意有了较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主要依靠成年人的引导,需要成年人做出干预,才能让幼儿拥有积极的思想观念,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独特的节律性、阶段性、规律性,他强调生命力的冲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同时又强调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必须依靠环境和教育的及时、合理的安排。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采用能激发幼儿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劳动实践。
二、幼儿劳动教育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中,有时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部分教师在组织劳动教育时大多停留在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上,而实际的操作相对比较缺乏。长此以往,有的幼儿会认为劳动是枯燥乏味的,并对劳动逐渐失去兴趣。此外,笔者经过问卷调查和调研发现,80%的幼儿劳动热情不足,日常琐事全由家长全权代劳,自己很少亲自劳动,长此以往幼儿便将劳动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也难以通过劳动增长知识、技能。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的幼儿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衔接还有待加强。幼儿园、家庭、社区间的合作程度低,合作途径较少。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大人代劳得多,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家长与学校之间的配合相对比较缺乏。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之间互相协作育人的机制,为幼儿的劳动教育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家校社协同创建幼儿园劳动课程的创新举措
幼儿园劳动课程创新需要根据幼儿身心特点来进行设计。幼儿所在的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应积极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协同创建优质劳动课程,面向全体幼儿开展劳动教育。
1.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传统幼儿启蒙教材大都要求儿童从小学会打扫庭院并学会生活自理,如《弟子规》《三字经》中都有重视劳动的内容。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开设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传统文化课程,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例如,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让幼儿了解勤劳和懒惰的不同结果。在讲故事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通过听故事,总结故事,复述故事,逐渐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
幼儿大都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可以通过影视教育的方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例如,可以通过播放打扫庭院、放牛、采莲蓬等视频,组织幼儿进行观看。视频欣赏完毕后,幼儿对劳动实践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教师再给幼儿布置一些学习任务。例如,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叠衣服、扫地、收拾散落在地板上的杂物等;自己尝试做一些小手工;为家里的长辈捶背等。父母不仅要在心里支持幼儿参与劳动,更要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劳动技巧。
基于幼儿在家做家务较少的现状,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家庭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如有的幼儿向爸爸妈妈请教整理房间的方法,在语言交流与示范指导中,学会将衣服挂在衣柜中,将被子叠成长条状或方块,将房间内所有的玩具装在塑料盒子中。经过一番整理后,整个卧室的物品都变得井然有序了。在幼儿已掌握基本的劳作技巧后,幼儿园还可以主动联系所在社区,双方共同组织幼儿参与社区服务工作,如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大家在指定的区域内清理落叶和附近的垃圾,再由教师和社区工作人员对幼儿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
2.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幼儿劳动教育不仅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还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让幼儿养成生活自理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设计适宜他们的劳动项目,并主动联合幼儿所在的家庭和当地社区,三方携手并进为幼儿创建一个劳动实践平台,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机制,广泛挖掘家庭、社区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将其与学校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发挥家庭、社区协同育人的价值,为幼儿的劳动教育和健康成长服务。
例如,为迎接冬至节气,幼儿园可以联合当地社区举办包饺子比赛,由幼儿园提供实践场地,由社区安排专门的人员在现场拍摄活动照片,并在活动结束后为获胜的家庭颁发奖状、礼物。而全班幼儿、家长在幼儿园和社区的号召下,积极参与包饺子的活动,活动现场幼儿亲自尝试擀饺子皮调馅、包饺子,家长在与幼儿一起制作美食的同时,也负责一对一指导孩子,帮助他们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技巧。在细致观察和认真思考的过程中,幼儿们学会了调馅的方法:先将洗干净的肉和大蒜、生姜等材料晾干水分,将已经准备好的原材料用小刀分割成小块,再放至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盐、生抽,点击搅拌键搅碎,将搅好的馅料装入专门的碗碟中,再用大小适中的勺子,在每张饺子皮中放入适量的馅料,将饺子包成元宝形、柳叶形的外观。大家将包好的饺子放在铁盘中,等教师通知送去食堂统一煮。在劳动成果“新鲜出炉后”,全员共同品尝美味的饺子,接下来家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同伴之间,从饺子的外形、颜色、味道等角度出发相互评价作品,在美味品尝活动结束后积极分享劳动心得,比如:如何控制好调料和馅料的量,如何制作出厚薄适中、大小相同的外皮,等等。最后,教师还应鼓励幼儿以后在家中也要多参与包饺子的活动。
3.拓展活动范围,将劳动和美术相结合
幼儿园美术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劳动教育也旨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将劳动和美术相结合。教师根据幼儿的成长规律来安排更多的手工内容,让幼儿在手工创作中感受劳动乐趣,培养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鉴于幼儿热衷于进行艺术创造,幼儿园可以主动联合社区和家长一起创建以“劳动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艺术活动,教师先申明此次主题活动的要求:利用身边的一切材料创作符合主题的作品,艺术表达的方法和内容不限制,幼儿需要结合之前的包饺子经历,在家里与爸爸妈妈合作创造具有主题特色和家庭特色的作品。有的决定利用美术材料进行绘画(泡沫板、硬纸板等),有的想用各种方便操作的材料(粘土、铝制啤酒瓶)做成手工作品,有的想要绘制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教师在征收全部作品后进行筛选,并将精选出的作品送至社区,由社区的工作人员利用教师选送的内容,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段安排一期儿童艺术展览。被选中作品的家庭,父母和幼儿一起在作品展览、评比现场简单介绍作品和创作想法:如何构思的?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哪里?在制作上有什么样的注意事项。舞台完全交给幼儿,由他们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让幼儿在语言表达中锻炼胆量,在反思中掌握更多劳动技能。劳动教育的方式不能局限于利用某次活动制作成品,这就需要积极拓展思路将劳动与美术的相互结合。
4.将游戏和劳动相结合,锻炼学生体魄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幼儿编排游戏,将劳动教学融入游戏中。如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自荐扮演家庭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爷爷出门买菜、奶奶做饭、爸爸妈妈回家洗碗洗衣服,孩子则要负责整理好自己卧室的卫生。一番忙碌后,各个角色轮流分享自己的劳动心得;如“爷爷”介绍挑选蔬菜的技巧,要选择颜色翠绿、水分充足的绿叶菜,这样的蔬菜比较新鲜,同时要学会货比三家,选择菜品好、价格相对便宜的。在“爷爷”讲述同时,其他成员要认真聆听。“孩子”可以介绍整理家务的心得。将趣味游戏与日常劳动相结合,可让幼儿在模仿中学会简单的劳动。
劳动能创造更多社会价值,帮助个体找到自身存在于世界的意义,教师应创新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幼儿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美好品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用劳动来创造美的时候,美才能使人的情操更加高尚。在全面推崇素质教育的当下,重视幼儿的劳动技能指导,才能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张抗抗.以劳育人,立德树人[J].河南教育,2023(19):13-14.
[2]胡佳佳.德育路径下的幼儿园劳动教育[J].第二课堂,2023(6):69-70.
[3]邱燕.游戏背景下幼儿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J].新世纪智能,2023(98):4-5.
[4]孙素梅.新时代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着力点[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23(5):2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