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论文

2024-08-05 16:17:16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时代的发展与新课程的改革,推动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新时代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使学生的艺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文章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在教学模式上对创新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摘要:时代的发展与新课程的改革,推动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新时代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使学生的艺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文章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在教学模式上对创新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音乐教学;创新路径分析
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探究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模式,势在必行。对初中的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初中的音乐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学生音乐教学的艺术性,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才能够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目的,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一是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只有明确教学计划与目标,教师才能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完成教学。教学的计划与目标引导着教学的思路与进程,音乐教学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艺术鉴赏能力为主要目的,不断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高尚情操,有效地完成音乐教学计划与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有些教师没有注重音乐教育教学,把音乐作为一门副科来对待,使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的方向不够明确,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很多音乐老师受传统教学影响,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的内容比较落后,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够先进,限制了音乐教学的发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性,由于对相关的知识点没有进行适当的扩展,影响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从而限制了学生对音乐世界的认知,使学生不能及时地掌握相关音乐技巧。学生体会不到歌曲的真正含义,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由于学校对音乐教学不够重视,导致音乐课时安排比较少,音乐的考核方式也比较单一,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学生对于音乐的有效学习。学生无法在学习中认识到音乐的魅力,使音乐的学习变得消极与被动。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走进了音乐教学的课堂。但多媒体的使用限制了传统教学的优势发挥,没有有效地提升学生对音乐教学的理解。因此我们要探究如何在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目标与计划的设定,深入研究教学,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教师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过硬的教学技能,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使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结合,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教学并领悟到音乐的美感。教师需要以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为宗旨,给学生灌输正确的音乐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力与综合能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与优势。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音乐的鉴赏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扬长避短,才能在传统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优势,给音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二、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分析
(一)创新教学理念,增加主旋律的教育
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明确教学理念。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音乐教学知识传授方法比较单一,只注重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音乐技法以及节奏的技巧,而忽视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注重学生的思想变化与心灵的成长,才能使教育方式更加有效。让学生认可与肯定教师的教学,才能在课堂中积极地参与。音乐的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耐心。保持情绪的稳定,缓解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紧张情绪。在音乐教学中,多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在音乐世界的想象力,使学生徜徉在音乐的海洋,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除了重视对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的关注,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情感需求。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音乐课当中可以大胆地发挥自身优势,感受音乐的魅力。还要注重学生主旋律的教育,让学生多听爱国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责任感,使学生在思想上和情感上都有所升华。只有音乐教学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对未来的音乐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教授歌曲《难忘今宵》一课时,教师要先进行领唱,让学生开口进行跟唱,最后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演唱,教师进行音乐的伴奏。通过学生对演唱的反复练习,增加对音乐的实践。在学生演唱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进行温和地点评,从而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
(二)创新教学手段,拓展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后,要求初中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这是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进行乐器的伴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唱。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但由于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无法真正领悟到音乐的意境,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需要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地运用教学手段,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例如,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播放视频录像等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教学的形式更加生动。还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兴趣出发,在音乐课堂中播放学生喜欢的歌曲。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提升初中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水平,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现代学生的生活条件非常的优越,了解的内容也非常的多,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要不断丰富课堂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来进行情感教学,以情动人,教师以亲切的微笑,平静的话语,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积极地学习音乐创造条件。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不断优化,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例如,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可以在教完学生演唱技巧后,把训练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各小组的学生可以互相帮助,进行点评。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练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能力与学习能力。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可以在分组之后让各小组的同学进行分组演唱。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挑选学得比较好的学生,担当组长。对各小组成员进行指导和训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在合作中不断磨炼自身的演唱技巧,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扩展接触音乐的渠道,丰富教学内容
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该只专注于教材知识,还要给学生进行过程与延伸。使学生在多种渠道中获取音乐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影视中一些优秀的作品在课堂中进行播放,让学生在听觉视觉上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将影视与音乐进行有机地结合,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深度。教师要扩展教学的视角,从而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可以让学生多欣赏一些地方特色的音乐资源,各个地域的民乐,通过音乐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拓展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体会不同音乐的表现力。从而提高学生音乐的想象力与审美能力。老师在教授《采茶舞曲》一课时,可以先对学生进行舞曲背景的介绍。首先让学生了解,这是浙江省的一首传统民歌。是采茶人在采茶的时候进行演唱的歌曲,这首舞曲主要在南方的产区比较流行,主要表现的是采茶种茶过程中采茶人喜悦的心情。整首乐曲非常欢快活泼,给人一种青春焕发的感觉,通过身临其境的境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创新课堂模式,增加课堂互动
要想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水平。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首先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学的业余时间,不断增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灵活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使自己的教学水平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就是要提前定好教学计划,写好教案,做好备课,有序开展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音乐素养同步提高。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课堂上课的时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与课堂反应,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与进度。将兴趣教学与教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更加专注,课堂效率得到提升。例如,在音乐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注重和学生的互动。在课前可以安排学生进行10分钟的表演,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或者演奏一段自己擅长的乐曲。使学生通过表演,锻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进行音乐的学习。通过师生间有效的课堂的互动,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改善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使音乐课堂的教学氛围,更加积极与快乐。
(六)扩大教学空间,提升学生兴趣
教师不应将音乐教学,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还要将音乐的学习带入学生的生活中,使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进一步提升自我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教师要充分整合周围的音乐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并组织音乐相关的兴趣小组,使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之余,对音乐的认知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与延伸,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加深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报名参加,与音乐相关的兴趣小组。在日常生活中,充分了解不同的音乐元素,比如乐器,声乐,舞蹈等。还可以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未来有可能学习音乐的学生进行学习的规划。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与目标,并给有音乐方面发展倾向的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使学生的音乐基础更加扎实,为学生未来的音乐发展铺平道路。通过与家长持续的交流与沟通,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计划,做一名负责任的初中音乐教师,增加学生对音乐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并坚持不断地创新,提升整体教学活动的水平,为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实施教学评价,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初中音乐教师应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不但可以改进教师自身的教学,还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评价中。一般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由于这种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无法真实地反映学习的学生的音乐能力。或者单单只让学生唱一首歌,很难体现考核的公平性。在教学的考核中,学生通常处于一种紧张的气氛中,很难体现学生的真实的学习水平。只有采取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法,不断扩展学生考核的范围,采取开放的考核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水平。例如,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期末考核时,不但要根据学生的最终成绩进行评价,还要针对日常表现进行评价,将考核的范围进行扩大。或者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与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考试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增加音乐考核的开放性与灵活性。
三、结语
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要在教学策略上进行深入的探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热爱音乐,不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与审美水平,以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