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论文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论文

10

2024-07-29 09:45:27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双减”政策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巨大影响,教师需要设计更加个性化的作业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需求来设计个性化作业。作业的难度和要求应该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避免让学生过度劳累和失去学习兴趣。文章对“双减”政策内涵及其对小学数学学科的要求,“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面临难题,“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具体实施方案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摘要:“双减”政策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巨大影响,教师需要设计更加个性化的作业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需求来设计个性化作业。作业的难度和要求应该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避免让学生过度劳累和失去学习兴趣。文章对“双减”政策内涵及其对小学数学学科的要求,“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面临难题,“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具体实施方案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数学教育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其中个性化教学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个性化教学强调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个性化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双减”政策的内涵及对小学数学学科的要求

  “双减”政策是政府在2021年推出的一项教育政策,“双减”表示“减负”和“减少学科数量”,其主要目的是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优化教育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创造力。具体措施包括:减少义务教育阶段的课业负担,包括取消小学一、二年级的统一期末考试,适当减少家庭作业和课外培训时间等;减少学科数量,重点推广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程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来说,“双减”政策要求学校和教师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依然要确保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育的要求包括: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基础概念的讲解和巩固,让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强调数学思维的培养,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采用个性化教育,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化教学、项目化学习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005XpTbZly1hp22k1bkb3j30rs0r2n4d.jpg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面临的难题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面临以下难题。一是作业设计难以做到真正的个性化。个性化作业的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设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真正的个性化。教师需要面对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差异,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个性化作业设计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二是个性化作业难以管理和评估。在过去,作业数量大,相对容易管理和评估。但在“双减”政策下,作业数量减少了,而每份作业的重要性也就增加了。对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作业的管理和评估,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三是个性化作业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在“双减”政策下,作业量减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质量也减少了。相反,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保证教学质量。个性化作业设计虽然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工作量和挑战。四是学生作业质量参差不齐。个性化作业设计需要教师有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更好地进行作业设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每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充分了解和关注,因此学生作业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很难避免。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需要重视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学习,同时减轻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实施策略。

  (一)分层次设计作业

  分层次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为每个层次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学***更好的学习效果。对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分层设计,一般需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将难度逐步加深,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道题目为例: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他们相遇于C点,已知甲的行程比乙多1千米,求AC的长度。可设计三个层级的难度:一是初级难度。对于初学者,可以将这个问题简化为两个人在同一地点出发,相向而行,然后相遇的问题。然后再引入“相向而行”“比行程多1千米”等概念。可以用以下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两个人从同一个地点同时出发,一个人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向东行驶,另一个人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向西行驶,那么他们相遇需要多长时间?二是中级难度。对于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的学生,可以引入“相向而行”“行程比对方多”的概念,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例如,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已知甲的行程比乙多1千米,求AC的长度。三是高级难度。对于较为优秀的学生,可以引入类似“速度相同的两个人,一个人从A到B,另一个人从B到A,他们相遇于C点,求AC的长度”的问题,进一步挑战学生的思维。例如,两个人在同一时刻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从A点向B点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驶,乙从B点向A点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驶,他们相遇于C点,求AC的长度。通过这样的分层设计,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05XpTbZly1hp2ybuz4v7j30u00tz417.jpg

  (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给学生提供多个选项的作业,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作业,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一是提供多样化的题目选择:为了让学生更加感兴趣,可以选择题目类型丰富、内容生动的题目,并且将难度分为以上所说的初级、中级、高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二是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作业,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三是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时间安排、个人情况等因素,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下面是一道人教版小学数学的题目:小明有24元钱,他想买2本8元的数学书和尽可能多的文具,请问他最多能买几支2元的笔?这道题目涉及小学生比较喜欢的购物和计算题目,可以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同时,这道题目还有多种解法,如画图法、列式法等,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让学生选择此题的初级、中级或高级难度,以适应不同的学生需求。

  (三)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作业

  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设置一些合作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团队中相互交流、合作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作业。一是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作业。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思路,提出问题,分享解题方法。二是互相检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相互检查对方的答案,互相提出错误和改进意见。这可以让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态度,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检查和纠错能力。三是共同总结:让小组的学生共同总结和归纳出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巩固记忆。以人教版教材中的一道题目来具体说明,用竖式计算下列乘法,28×17解题思路:拆分乘数,将28拆成20和8,将17拆成10和7。28×17=(20+8)×(10+7)利用分配律展开式子,得到以下结果:28×17=20×10+8×10+20×7+8×7用竖式计算每一项,最后相加得到结果。28×17=400+80+140+56=676。以上是一种解题思路,学生可以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互相提出改进意见,共同总结出更好的解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并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合真实生活情境设计作业

  个性化作业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实际生活经验,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情境相结合。在作业设计中,适当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下面是一道以生活实际情境为背景的小学数学题目设计示例。小明和小红在超市购物,小明买了一盒牛奶和一袋面包,花费10元,小红买了两盒牛奶和两袋面包,花费20元,问每盒牛奶和每袋面包的价格各是多少元?该题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设计个性化作业。一是场景设计:以生活场景为背景,例如设计一张超市购物的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寻找信息并解答问题。二是提高难度:适量增加难度,例如改变题目数据,让学生思考不同情况下的解法,例如改变小明购买的物品数量,或者增加小红购买的种类。三是扩展应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要求学生在超市中找到类似的商品价格,或者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类似的购物场景并计算价格。

  (五)坚持精简作业内容

  在作业设计中,要注意精简作业内容,避免过多地重复练习和无意义的填空、选择题等,让学生集中精力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应该尽量避免冗余和重复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一道适合小学生的数学题目:小明想要买一本数学书,这本书的定价是68元,但是现在打折,折扣率是20%,那么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这道题目涉及了小学生已经学习到的基础数学知识,百分数和打折。同时,这道题目也涵盖了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道题目的关键在于学生要能够正确计算出折扣价。首先,折扣率是20%,也就是说小明需要支付的钱数是原价的80%。其次,我们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小明需要支付的钱数,折扣价=原价×(1-折扣率)。将具体数值代入公式,得出小明需要支付的钱数为:68×(1-0.2)=54.4元。通过这道题目,可以让学生运用已经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理解折扣的概念,并且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道题目不涉及过多的复杂计算和概念,能够帮助我们坚持精简作业内容,避免过于繁琐的题目设计。

  (六)及时反馈和指导

  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学生出现长时间的错误和困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中的及时反馈和指导,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做法。一是设计自动评分系统:在一些在线作业平台上,可以设置自动评分系统,使得学生提交答案后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如果学生答案正确,可以直接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案错误,可以给出正确答案和错误原因。二是设计错题集:可以根据学生提交的答案,将错误的题目自动加入错题集中。学生可以通过查看错题集,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三是给予口头反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给予学生口头反馈。例如,在讲解一道数学题的过程中,可以问学生的思考过程和答案,如果学生答对了,可以及时表扬;如果答错了,可以给出正确答案和纠错方法。例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题,让学生有机会练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例如,用乘法计算算式:19×5。自动评分系统:如果学生答案是95,则可以直接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案不是95,则可以给出正确答案和错误原因。如果某个学生的答案错误,可以与他一对一地交流,了解他在乘法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如果某个学生在乘法计算中存在问题,可以针对他的问题进行指导。例如,如果他不太理解进位的概念,可以给他一些进位的练习题,帮助他加深对进位的理解。如果学生的答案错误,可以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帮助他巩固乘法计算的知识。例如,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乘法计算练习题,并督促他进行练习。

  四、结语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在“双减”政策下变得尤为重要,“双减”政策实施的重要原则是减量不减质,作业数量不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乐趣,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愉悦、自信,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个性化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